无烟漠。
集仙观里飞仙阁。
飞仙阁。
巍巍高耸,半侵云廓。
尹真法体方圆药。
人还心敬消诸恶。
消诸恶。
本来灵物,免教流落。
无烟漠。集仙观里飞仙阁。
飞仙阁。巍巍高耸,半侵云廓。
尹真法体方圆药。人还心敬消诸恶。
消诸恶。本来灵物,免教流落。
这首诗词以蓬莱之地为背景,描绘了一个无烟无尘的仙境。其中的飞仙阁高耸入云,给人以庄严壮观之感。诗人称赞了尹真人,他以圆融之法修炼,拥有超凡的药力。而人们心存敬畏,敬重尹真人,以此来抵消自身的恶念。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本来灵性纯净的物质的愿望,希望它们不再流落尘世。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蓬莱仙境和尹真人的崇高形象,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仙境和仙人的向往和敬仰之情。蓬莱被视为神话中的仙境,有着无尘无烟的景象,飞仙阁高耸入云,给人以巍峨壮观之感。尹真人被描绘为一个修行高深、德行高尚的仙人,他拥有神奇的药力,能净化人们的心灵。诗人通过赞美尹真人的修行成就,表达了对道德高尚和纯净境界的向往。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本来纯净的物质不再受尘世污染的愿望,反映了元代文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道德净化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神秘的仙境和尹真人的崇高形象,表达了对道德境界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反思,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对人性纯净的渴望。
凤翔扶风人,徙居登州宁海,字元宝,号丹阳子。初名从义,字宜甫。海陵王贞元间进士。世宗大定中遇重阳子王哲,从其学道术,与妻孙不二同时出家。后游莱阳,入游仙宫。相传妻孙氏与钰先后仙去。赐号丹阳顺化真人、抱一无为真人、抱一无为普化真君等。
仁寿寺僧报更生佛祠前生瑞竹有怀故园三首 其三,元代,虞集,
闻道故园生瑞竹,吾家孙子好归看。佛祠竟日春阴覆,先陇多年暮雨寒。
门户凄凉嗟老病,乡关迢递报平安。重来慎勿劳余梦,驷马桥边据马鞍。
草堂成题以见志 其一,明代,王称,
幽栖搆茆宇,窈窕云萝中。潜光葆真素,遂此达世踪。
青山列前楹,金飙但鸣松。听之比竽瑟,玩之若芙蓉。
簪玉岂不华,列戟非凡庸。重关邈天路,短翮惭排风。
瓢饮颍水渌,邑谢骈氏封。散帙期道侣,假寐登方蓬。
兹焉遂偃仰,沆瀁应无穷。
谢昌甫茶且嘱同往来诸友饮之,宋代,韩淲,
山翁包题抵书信,盥掌剥封乃茶茗。更看健句团笔阵,得之足以忘食寝。
清风两腋何敢辜,常日诸人当聚饮。陆子泉头活火煎,一啜须令各苏醒。
读韦苏州诗呈申之兼示八侄直之,宋代,韩淲,
结发游上国,煌煌开吴京。州檄易湖海,所至尘虑婴。
焉知二十载,潦倒还重经。亲党劳行役,朋来展交情。
登临共翔集,离阔独怔营。暑气晓犹敛,堤水散新萍。
得理景无违,安时事逾轻。
十五日夜月蚀闻差中舍正言监测清台,宋代,韩淲,
庆元三年中元日,是夜更馀惊月蚀。须知秽巷亦喧呼,见说清台正推测。
昏昏已作赤朱红,闪闪犹成墨漆黑。磨刀急斩虾蟆精,天眼光明无变色。
定慧相资歌,宋代,释延寿,
祖教宗中有二门,十度万地称为尊。
初名止观助新学,后成定慧菩提根。
唯一法,似双分,
法性寂然体真止,寂而常照妙观存。
定为父,慧为母,
能孕吉圣之门户。增长根力养圣胎,
念念出生成佛祖。定为将,
慧为相,能弼心王成无上。
永作群生证道门,即是古菩提样。
定如月,光烁外道邪星灭。
能挑智炬转分明,滋润道芽除爱结。
慧如日,照破无明之暗室。
能令邪见愚夫禅,尽成般若波罗蜜。
少时默,刹地静,
渐渐增修成正定。诸圣较量功不多,
终见灵台之妙性。瞥闻法,
才历耳,能熏识藏觉种起。
一念回光正智开,须臾成佛法如是。
禅定力,不思义,
变凡为圣刹地时。无边生死根由断,
积动寺劳巢穴堕。湛心水,
净意珠,光吞万象烁千途。
抉开己眼无瑕翳,三界元无一法拘。
觉观贼,应时克,
攀援病,倏然净。
荡念垢兮洗惑尘,显法身兮坚慧命。
如断山,若停海,
天翻地覆终无改。莹似琉璃含宝月,
倏然无寄而无待。般若慧,
莫能量,自然随处现心光。
万地门中为导首,一切时中称法王。
竭苦海,碎邪山,
妄云捲尽片时间。贫女室中金顿现,
壮士额上珠潜还。斩痴网,
截欲流,大雄威猛更无俦。
能令铁床铜柱冷,顿使魔怨业果休。
和诤讼,成孝义,
普现群生诸佛智,边邪恶慧尽朝宗,
蝼蚁鲲鹏齐受记。偏修定,
纯阴烂物刳正命。若将正慧照禅那,
自然亏法明如镜。偏修慧,
纯阳枯物成迂滞。须凭妙定助观门,
如月分明除雾翳。劝等学,
莫偏修,从来一体无二头。
似禽两翼飞空界,如车二轮乘白牛。
即向凡途登觉岸,便於业海泛慈舟。
或事定,制之一处无不竟。
或理定,唯当直下观心性。
或事观,明诸法相生筹算。
或理观,顿了无一无那畔。
定即慧,非一非二非心计。
慧即定,不同不别绝观听。
或双运,即寂而照通真训。
或俱泯,非党员定非慧超常准。
一尘入定众尘起,般若门中成法尔。
童子身中三昧时,老人分谈真轨。
能观一境万境同,近尘远刹我不通。
真如路上论生死,无明海里演圆宗。
眼根能作鼻佛事,色尘入定香尘起。
心境常同见自差,谁言不信波元水。
非寂非照绝言思,而寂而照功无比。
权实双行阐正途,体用更资含妙旨。
劝诸子,勿虚弃,
光阴如箭如流水。散乱全因缺定门,
愚盲只为亏真智。真实言,
须入耳,千经万论同标记。
定慧全功不暂忘,一念顿归真觉地。
定须羽,慧须闻,
勿使灵台一点昏。合抱之树生毫末,
积渐之功成宝尊。猕猴学定生天界,
女子才思入道门。自利利他因果备,
若除定慧莫能论。
蜗庐有隙地三两席稍种树竹已有可观戏作七篇 其一 菊,宋代,程俱,
吾闻郦侯国,产菊千丈潭。采华食其叶,垂根渍芳甘。
遂令郦川氓,难老如彭聃。庭前有古井,秋霖发清涵。
慇勤东篱绿,覆此白玉奁。时能嚼新蕊,汲月散馀酣。
灯夕,明代,李延兴,
灯簇上元夕,花明仙苑春。星毬悬碧落,云幄护朱闉。
岁律时当午,斗杓昏建寅。六龙御丹极,万象入洪钧。
淑气东浮野,群星北拱辰。楼头霞散绮,墙角雪销银。
已弛金吾禁,应无丞相嗔。鳌山攒火树,兽锦叠文茵。
玉漏传疏点,香飙逐暗尘。篆烟吹绣幕,檐雾湿纱巾。
紫陌鸡鸣缓,红桥马过频。珠围貂帽窄,梅放粉容新。
诗就题千帙,筵开直万缗。酒光摇潋滟,舞影起纷纶。
序齿先耆艾,忘形略主宾。联翩仙子佩,窈窕女儿身。
叠唱凌天籁,争归步月轮。闾阎喧小子,箫鼓沸苍旻。
童稚扶翁媪,优伶学搢绅。青云文雅士,白发太平民。
世喜消锋燹,巫羞祀鬼神。欢呼占岁稔,倾倒见天真。
留滞无羁旅,欹斜有醉人。宴游逢霁景,款曲会良姻。
是物恩波洽,诸方化雨均。腐儒犹放浪,令尹独清贫。
屡辱情过厚,从知道欲伸。得人类言偃,爱客即陈遵。
闻望腾中外,公忠出等伦。威仪严可畏,襟度阔无垠。
公署钞琴谱,黉堂礼席珍。河头虎争渡,桑下雉相驯。
五裤歌方振,三农业已勤。官清文字简,乡饮德风淳。
我已成迂朽,行将赋隐沦。弟兄皆鬼物,田亩半荆榛。
周急烦贤友,持家养老亲。奇才推葛亮,曲学陋平津。
松径荒烟里,茅堂野水滨。读书逾懒慢,抚事几悲辛。
碧藓侵棋局,红蕖没钓纶。发蓬苦扪虱,衣破叹悬鹑。
出处惭先哲,间关类逐臣。多情依木石,无分画麒麟。
城市聊从俗,山林拟卜邻。业唯归竹素,书莫上枫宸。
性入禅家学,歌随樵客斤。生涯甘寂寞,宰物实陶甄。
高尚尊严子,贤良笑郤诜。天涯正愁绝,回首遇雷陈。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