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斗半沉苍翠色,红霞远照海涛分。
折松晓拂天坛雪,投简寒窥玉洞云。
绝顶醮回人不见,深林磐度鸟应闻。
未知谁与传金箓,独向仙祠拜老君。
夜晚星斗半沉,苍翠色彩遍布天空,
晨曦中红霞远照,仿佛海涛分开。
折断的松枝轻拂着天坛的雪,
投去的简牍寒冷中窥视着玉洞的云。
在山顶上举行的祭祀已结束,人们都离去不见踪影,
深林中的巨石被鸟儿应该有所感知。
不知道是谁接过了传承下来的金箓,
我独自前往仙祠向老君行拜之礼。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神秘而幽静的景象,诗人马戴在夜晚宿在王屋山的天坛上,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奇妙和灵性。
诗中的星斗半沉,苍翠色彩遍布天空,给人一种幽深的感觉,与人们通常对仙境的想象相契合。红霞远照,海涛分开,展示了壮丽的景色,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折断的松枝轻拂着天坛上的雪,投去的简牍寒冷中窥视着玉洞的云,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些景象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超凡的世界。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描述了祭祀仪式结束后的情景。绝顶醮回,人们离去不见踪影,给人以寂静和荒凉的感觉。深林中的巨石被鸟儿应该有所感知,暗示了自然界中隐藏的灵性和神秘力量。
诗的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虔诚和向往。他不知道是谁接过了传承下来的金箓,但他独自前往仙祠,向老君行拜之礼,表达了他对道教信仰和追求长生不老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细腻的描写和充满想象力的意象,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界神秘和超凡之处的触动和追求,表达了对仙境和长生不老的向往。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人与自然、人与神灵之间联系的思考。这首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表达,给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间。
马戴(799—869),字虞臣,唐定州曲阳(今江苏省东海县)人。晚唐时期著名诗人。
山田久欲拆,宋代,王安石,
山田久欲拆,秋至尚求雨。妇女喜秋凉,踏车多笑语。
朔云卷众水,惨淡吹平楚。横陂与直堑,疑即没洲渚。
霍霍反照中,散丝鱼几缕。鸿蒙不可问,且往知何许。
攲眠露下舸,侧见星月吐。龙骨已呕哑,田家真作苦。
巾子山歌吊宋故太傅枢使越国张公祠,清代,全祖望,
罗刹江头湖不至,范文虎入临安市。范阳将军气如虹,背城请战遭乖刺。
臣妾佥名谢道清,谁忍连署迎北使。
庆元都府亦雄藩,孟传昌元那足恃。空馀巾子山头一片石,聊驻残军麾赤帜。
嗟哉天之所废莫能兴,抟土逐日成何事。只有孤忠一腔血,天亦无能夺我志。
谁家幺么卞竖子,甘言来说蛟关澨。将军错认作从王,不惜庖丁陈脍胾。
牡砺滩头白浪高,金鳌背上哀云渍。酒阑方为哭神州,投袂而嗔惊犀兕。
尔舌尚存真维厉,尔肉不食应投畀。此是刀山大道场,尔戴尔头昩趋避。
尔时海上正扬波,鼍鼓逢逢起云际。长鲸怒目献长矛,神龙鼓鬐效神匕。
剑光磨糊,刃痕拂戾。鸡山之鸡争哀鸣,虎山之虎群忿詈。
将军笑抚竖子尸,所恨尔帅远莫致。俄传除地乃更饮,诸公为我同心济。
国家运祚正灵长,一汴二杭犹未替。况有文陈两相公,大声邛须扶正义。
茫茫溟海落日斜,重为此牛此酒出头地。扬帆而前即东瓯,葱葱天水双龙有佳气。
守郑易陈方及境改信都过大名书呈吕太尉,宋代,李复,
淮阳闭閤欲偷閒,新捧除书墨未乾。五日御风方假翼,两河试郡别移官。
生缘有定随流易,世事无端用力难。今日得陪门下客,一枝容息便心安。
仲夏愆雨稚苗告悴辄按先帝诏书绘龙请雨兼祷霍山淮渎二祠戊寅蒇祀己卯获雨谨成喜雨诗呈官属,宋代,宋祁,
盛夏挟骄阳,于以搆炎熯。歊尘坌天盖,烈御煽云汉。
稻颖茁然秀,涸流不胜灌。田畯恤岁功,释耒共愁叹。
太守忝农使,闭阁重惭惋。曾是谬政纲,曾是滥囚犴。
一食三失匕,冀亦思过半。驰祝诉群望,愿以身塞谴。
先帝隐民癠,致和格灵变。图龙著绘法,令甲布州县。
愚计不知出,奉行安敢慢。外日筑层坛,丙夜封舒雁。
奉匜再三跪,信辞靡虚荐。幸勿为龙羞,敢不报神眷。
翼日耿弗寐,徂野视宵奠。幽血粲静蠲,执事便传赞。
薄诚蒙昭享,距跃私自忭。回车未及税,云油默焉遍。
穷海遂涔涔,笼山兹漫漫。旱麓众卉苏,焦原暍氛散。
寸苗蔚如揠,新波鳞欲涣。何意一溉窘,有望千箱衍。
揆予乏嘉绩,圣诏仰成宪。恤祀神罔恫,昏作人胥劝。
抒藻拙言词,窃用慰群掾。
钓台歌,明代,周是修,
一夕湘沅春水来,浩浩荡荡无际涯。手携童冠二三子,直登落日钓鱼台。
钓台之古清尘埃,绿杨白石荒苍苔。钓台之幽散花竹,断崖绝壁何崔嵬。
风潭百顷鱼龙走,海上万叠烟云开。周宗相业嗟已矣,汉代客星安在哉。
空馀高隐垂纶处,风帆沙鸟相迟徊。渡头人尽遥天暝,东山片月如飞镜。
渔船浦屿火初明,僧寺林塘钟已静。长漠漠,山云浮,长悠悠,江水流。
人生几何奈易老,昨日红颜今白头。富亦不须乐,贫亦不须忧。
道大小天地,义重轻王侯。有酒即合就君饮,饮即醉,不醉至死不肯休。
谁能更问名与利,自今辜负钓台游。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