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祀神州地祗十六首

作者:佚名(隋代)

缩酌以裸,既旨且多。

三献有序,情文愈加。

黄祗临享,锡以休嘉。

文兹灵祲,覃及迩遐。

0

诗文译文

《绍兴祀神州地祗十六首》

缩酌以裸,既旨且多。

三献有序,情文愈加。

黄祗临享,锡以休嘉。

文兹灵祲,覃及迩遐。

诗词的是在祭祀仪式中,以简朴的仪式来供奉神州大地,以表达对神州的敬意。作者描述了三次祭献的有序进行,使得祭祀仪式更加庄重。当黄祗主持祭祀时,赐予我们丰厚的福祉。这祭祀仪式所表达的灵动与祝福,将遍及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诗文简析

《绍兴祀神州地祗十六首》是一首出自隋代的诗词,作者佚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场景,表达了对神州大地的敬仰和祈福之情。

诗文赏析

《绍兴祀神州地祗十六首》

缩酌以裸,既旨且多。

三献有序,情文愈加。

黄祗临享,锡以休嘉。

文兹灵祲,覃及迩遐。

诗词的是在祭祀仪式中,以简朴的仪式来供奉神州大地,以表达对神州的敬意。作者描述了三次祭献的有序进行,使得祭祀仪式更加庄重。当黄祗主持祭祀时,赐予我们丰厚的福祉。这祭祀仪式所表达的灵动与祝福,将遍及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这首诗词中,作者通过简洁的文字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场景。以“缩酌以裸”来形容仪式中简朴的供品,表达了对神州大地的敬意和虔诚。通过“三献有序”和“情文愈加”,表现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隆重,彰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当黄祗主持祭祀时,赐予人们丰富的祝福,使得整个仪式更加庄重和意义深远。最后,作者以“文兹灵祲,覃及迩遐”表达了祭祀仪式所带来的灵动和祝福将遍及神州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文字和生动的描写,展示了隋代人们对神州大地的敬仰和祈福之情。同时,它也反映了当时祭祀仪式的庄重和隆重,以及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之心。整首诗词表达了人们对于神州大地的感恩之情,并希望通过祭祀仪式获得丰富的福祉。

佚名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其他诗经

金陵客夜

作者:王恭(明代)

金陵客夜,明代,王恭,

官槐夹道暮鸦鸣,匹马那堪客帝京。红烛夜窗千里梦,青山明月异乡情。

白门寺里霜钟断,金水桥头晓漏清。陌上相逢空借问,几人争识马周名。

1

偈十二首 其八

偈十二首 其八,宋代,释本才,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四大本空,佛依何住。直得清寥寥白滴滴,犹是真常流注。

42

清平乐

作者:申纯(宋代)

清平乐,宋代,申纯,

尖尖曲曲。紧把红绡蹙。朵朵金莲光夺目。衬出双钩红玉。

华堂春睡深沉。拈来绾动春心。早破六丁收拾,芦花明月难寻。

19

夜与谷林坐天目山房看月谈及倪文正公筑露台以种竹及以徽墨涂壁各林欣然思效之率尔有作

夜与谷林坐天目山房看月谈及倪文正公筑露台以种竹及以徽墨涂壁各林欣然思效之率尔有作,清代,全祖望,

衣云阁外万竿竹,绝地累土高十寻。尚书于此著《儿易》,黄芽竞茁苍精吟。

梦吞三爻美东箭,老人犹自有童心。童心太古玄又玄,黝墨馀波四壁淋。

坐教三天都中贤太守,兼车十笏贡南金。歙溪石液愁竭泽,黄山松鬣嗟焚林。

方程夜共山鬼泣,风篁飒飒为之传哀音。通人好事成奇癖,而今但有荒邱岑。

竹耶墨耶双消沉,我过始宁泪满襟。昨宵山房看新月,庖羲一丸正在参。

危坡绝顶更如砥,古墙八面都成阴。龙飞凤舞远峰至,苍茫茸薄传寒砧。

酒阑为话平泉旧,主人不觉怀古深。顿拟高置此君座,空中卧听磨戛球琅琳。

研田残膏足挹注,黑云垂天清不淫。更须我撰火招词,追招尚书听素琴。

祗忧天目天光遮不见,老蟾漆黑空萧森。

19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十九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十九,清代,全祖望,

莫采广宁员岭笋,迷人九十九条坑。若许长年啖玉版,终迷亦足老吾生。

79

次韵答崔公孺国博

作者:韩琦(宋代)

次韵答崔公孺国博,宋代,韩琦,

向陪亡室鹡鸰原,正是轻霜九日天。醉语忘形几尔汝,诗毫挥纸速云烟。

思穷碧落今无术,泪洒黄花两换年。一览嘉章生百恨,孤怀还昧觉心圆。

32

东郊

东郊,宋代,郭祥正,

东郊怅望惜春归,颇觉年来万事非。不奈离愁须觅酒,得闻歌响却沾衣。

蜜蜂捕蕊穿花去,巢燕寻泥拍水飞。物态风光能几许,老无忧患世人稀。

90

五仙谣

五仙谣,宋代,郭祥正,

番禺五仙人,骑羊各一色。手持六秬穗,翱翱绕城壁。

翩然去乘云,诸羊化为石。至今留空祠,异像犹可识。

曾闻经猛火,毫发无痕迹。五仙宁复来,三说颇难测。

只忧风雨至,半夜随霹雳。君不见羌庐刘越之洞天,万象森罗无一尺。

47

秋香欲开小醉而归

作者:韩淲(宋代)

秋香欲开小醉而归,宋代,韩淲,

桂树水南香是花,高山还许著诗家。旋沽村酒乘秋思,一道冰溪浸两涯。

61

过永泰文与可宅因寄

作者:冯山(宋代)

过永泰文与可宅因寄,宋代,冯山,

数程奔走倦征车,喜过蓬仙旧隐居。秀气峰峦排户牖,清风楼阁锁图书。

一从高步东山起,重见深秋少室虚。无计墨君堂上看,林间猿鹤共踌躇。

7

塞下行赠韦士颍归鄂渚上江陵谒阃相

作者:柴望(宋代)

塞下行赠韦士颍归鄂渚上江陵谒阃相,宋代,柴望,

长安二月春正浓,长江二月风正急。

城头杨柳雪絮飞,道傍黏雨沱潦湿。

邯郸谁家侠少年,上马意气挥金鞭,

下马扫笔大如椽。兴来一石未能醉,

剧饮数斗口流涎。玉山跌倒扶未起,

金鞭留当酒家里。隔楼仿佛画眉人,

相邀夜宿鸳鸯被。睡魔不醒五更钟,

笛声吹断相思泪。嘐嘐鸣鸡将度关,

欲去未去路蹰间。道逢项庄把剑舞,

楼上美人歌玉环。划然掣电蛟龙怒,

便指南楼问归路。二千三百里更长,

尔备衣粮我扉屦。青衫著破不堪典,

典到青衫共谁语。世上岂无虬髯汉,

散财结客千千万。岂无燕昭万黄金,

筑作高台礼瑰彦。秦坑汉骂不肯收,

自是一番遭薄贱。唐人科举更糊名,

天下英雄消沮尽。生儿不学去封侯,

锥毛弄秃成霜鬓。世无荆轲樊于期,

只今谁复是男儿。我闻兵凶战危事,

愁杀天上蚩尤旗。人心承平易思乱,

中原块土急驱汉。蔡城未下辟未诛,

机来一发不容间。三边未即妖祲清,

天河何时能洗兵。送君不作断肠客,

三尺一骑君西征。临岐酌酒再三语,

今日君王自神武。此行投笔事班超,

不必区区问儿女。上流夜夜雨如箭,

下流砲火惊淮甸。襄师重屯郢州北,

淮师未解长江面。劝君莫赋横槊诗,

楼头正要筹边算。军前一著天下奇,

夜斩楼兰无人知。露布直到天子墀,

六宫懽动龙颜怡。维清象武献太庙,

未央前殿称玉卮。搴旗斩将不足道,

运筹帷幄果谓谁,曰何功第一参次之。

78

桃源词二首 其一

桃源词二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

当年鬼哭便应焚,灰冷难招坑底魂。先世为儒知不免,桃花那得到儿孙。

10

南岳书院枕上偶次应谨庵督学韵二首 其一

南岳书院枕上偶次应谨庵督学韵二首 其一,明代,湛若水,

三径低回双豸入,一心灯火四人同。天留好客须微雨,风捲残云邮一松。

灵药由来知有待,诸天此去尚无穷。公程王事无休日,骏马轻蹄只欲东。

1

归云窝中卧看鸟群飞

归云窝中卧看鸟群飞,明代,湛若水,

朋飞何处鸟,此去竟何之。有底轻心性,无家重别离。

入云终自得,高翅与群疑。世网专相待,稻粮肥未肥。

4

送翰林三同年调官

作者:张弼(明代)

送翰林三同年调官,明代,张弼,

堂堂翰苑三君子,侃侃伊用一辈流。日月当天容直道,雷霆震地肯低头。

衡湘路远何须惜,州县官閒且自由。寄语南闽旧提举,此生端不愧同游。

59

夜席书美人便面 其二

夜席书美人便面 其二,明代,张子翼,

酒换灯花载草堂,醉乡不觉倚新妆。舞筵灿烂知倾国,歌馆轻盈羡绕梁。

不用斗杓倾子夜,何妨云雨妒朝阳。湘妃无恨怀沙意,欲向尊前学楚狂。

35

答冯稚谟

答冯稚谟,明代,郑学醇,

金鸭香销换夕薰,冥冥烟雨又春分。已圆壮志从鞭弭,祇有閒悯伴水云。

杂佩未能酬缬好,新诗偏得慰离群。知君已探升真诀,玉笈何因得共闻。

2

挽季教谕室

挽季教谕室,明代,郑文康,

簟笰轩车不再逢,萱花香冷绣帏空。家居不变江东俗,宦寓羞闻邺下风。

井臼劳心甘白首,鸾凰沉影怨青铜。夫君书罢玄堂石,肠断寒山暮雨中。

74

宿高良山和赵栗夫提学韵

作者:郑岳(明代)

宿高良山和赵栗夫提学韵,明代,郑岳,

一径纡回万竹深,招提隐隐独追寻。溪山是处供青眼,猿鹤他年识素心。

岩陡树枝常倒下,檐虚峰势只平临。客途荏苒春将暮,坐对莺花忆故林。

17

南山宴集简丰原学学士二首 其二

作者:郑岳(明代)

南山宴集简丰原学学士二首 其二,明代,郑岳,

萧寺僧閒昼自扃,猿嘷虎啸日冥冥。烟霏近晚山逾紫,霜气凌空树独青。

日侍北扉裁诏草,天教南海耀文星。壮游司马江山助,汉史犹堪继圣经。

9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