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张仲实

持斧上东山,伐木鸟群呼。

道义档相孰,朋友良可无。

嗟我聚糠毗,从君味膏腴。

方弱蹈先轨,联绶赵正涂。

事功期远致,诗翰亦小娱。

但令交久长,不恨别须叟。

几律阴峥嵘,客程路盘纡。

人事况宴欢,月异时复殊。

疏梅忆孤与,新柳怀清朝。

0

诗文译文

手握斧子登上东山,砍伐木材,鸟群齐鸣呼啸。

诗文赏析

持斧上东山,伐木鸟群呼。

:手握斧子登上东山,砍伐木材,鸟群齐鸣呼啸。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个人拿着斧子上山砍伐木材的景象。这里的东山可以理解为一种修身养性的意象,也可以象征着追求进步和成就的道路。伐木的过程中,鸟群的鸣叫声回荡在山间,形成了一种生动的对比。

:诗人通过描写伐木的场景,抒发了自己对朋友张仲实的送别之情。诗中的伐木行为可以被理解为诗人努力拼搏的象征,而鸟群的呼叫声则增添了一种壮志凌云的氛围。在这种背景下,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友谊的看重和对朋友的祝福。诗人嗟叹自己的生活贫寒,但愿朋友能够享受富足。诗中也提到了自己努力奋斗的决心,希望能够在事业上有所成就。诗人还提到诗和书法的乐趣,认为它们也是生活中的一种享受。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与朋友长久交往,不留遗憾的心愿。

整首诗词通过描写一幅具象的场景,融入了诗人对友情、人生和追求的思考,展示了一种豪情壮志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其他诗经

题广孝别室得凫字

题广孝别室得凫字,明代,刘宗周,

泽畔行吟起宿凫,旅情嘹唳带僧孤。不辞累月留方丈,那惜浮生过辘轳。

小径暗荒筠作杖,新巢先落燕将雏。繁华莫问前朝事,止许西来度一芦。

59

取道长河进宫斋戒即目有怀点笔成什 其四

作者:弘历(清代)

取道长河进宫斋戒即目有怀点笔成什 其四,清代,弘历,

必告慈宁晓问安,延缘桂棹溯游澜。黍芃麦秀香风里,缥缈西池直北看。

5

乾明节祝圣寿 其一

作者:田锡(宋代)

乾明节祝圣寿 其一,宋代,田锡,

百辟欢呼降诞辰,金樽献酒愿千春。延年不假丹砂效,亨寿全由圣德新。

古物进来兼药鼎,画图呈处有仙人。君恩若赏歌诗意,应念甘泉侍从臣。

72

丙申见怀 其三

作者:陆㙨(清代)

丙申见怀 其三,清代,陆㙨,

共抱邱园志,襟怀各自知。云閒归壑稳,泉洁出山迟。

庾信庐嫌敝,潘安鬓怕丝。词人穷益好,拱璧一囊诗。

64

自劾诗

自劾诗,两汉,韦玄成,

赫矣我祖,侯于豕韦。赐命建伯,有殷以绥。厥绩既昭,车服有常。

朝宗商邑,四牡翔翔。德之令显,庆流于裔。宗周至汉,群后历世。

肃肃楚傅,辅翼元夷。厥驷有庸,惟慎惟祗。嗣王孔佚,越迁于邹。

五世圹僚,至我节侯。惟我节侯,显德遐闻。左右昭宣,五品以训。

既耇致位,惟懿惟奂。厥赐祁祁,百金洎馆。国彼扶阳,在京之东。

惟帝是留,政谋是从。绎绎六辔,是列是理。威仪济济,朝享天子。

天子穆穆,是宗是师。四方遐尔,观国之辉。茅土之继,在我俊兄。

惟我俊兄,是让是形。于休厥德,于赫有声。致我小子,越留于京。

惟我小子,不肃会同。媠彼车服,黜此附庸。赫赫显爵,自我队之。

微微附庸,自我招之。谁能忍愧,寄之我颜。谁将遐征,从之夷蛮。

于赫三事,匪俊匪作。于蔑小子,终焉其度。谁谓华高,企其齐而。

谁谓德难,厉其庶而。嗟我小子,于贰其尤。队彼令声,申此择辞。

四方群后,我监我视。威仪车服,唯肃是履。

23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二

得寿仁寿俊二子中涂家书三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子壮祇觉幼,子学祇觉迟。二子忽颀然,语离又作悲。

今年来官下,二子暂我随。悬知住不久,且复相从嬉。

鹤书自天降,槐花呼汝归。伯也恐我愁,愿留不忍辞。

仲也惨不释,飞鸣思及时。岂有凤将雏,雏长禁其飞。

决焉遣还家,一笑更不疑。傍人怪无泪,泪入肝与脾。

9

百一诗 二十三

作者:应璩(魏晋)

百一诗 二十三,魏晋,应璩,

山风寒折骨。

目面尽生疮。

10

苏东坡与青城山研讨会即兴

苏东坡与青城山研讨会即兴,近现代,刘雄,

好鸟鸣深树,幽居集众贤。豁眸惊崒屼,洗耳爱潺湲。

浊酒欣同饮,清诗喜共研。他年息尘事,来卧白云边。

40

思山居一十首。思登家山林岭

思山居一十首。思登家山林岭,唐代,李德裕,

自知无世用,只是爱山游。旧有嵇康懒,今惭赵武偷。
登峦未觉疾,泛水便忘忧。最惜残筋力,扪萝遍一丘。

35

北岳

作者:韩琦(宋代)

北岳,宋代,韩琦,

四海尊方岳,常推朔镇雄。阳为中夏胜,阴与北胡穷。

孕秀贤豪出,宣灵造化通。斗乘天位正,乾发帝基隆。

盛畜严凝气,横障广莫风。举头瞻峻极,危坐压崆峒。

殖物资坤德,栖真固坎宫。星躔函毕昴,祀典轶王公。

俗仰良材富,年随喜泽丰。左肱挥渤澥,右股跨獯戎。

地险祠庭革,时平戍垒空。岚光朝扑黛,宝色夜舒虹。

有药皆奇种,无花不异丛。层巅健雕鹗,怪穴老罴熊。

肆觐仪虽阔,斯民望未充。何时清大漠,封牒纪宸功。

4

一室

一室,宋代,宋自逊,

一室冷如冰,梅花相对清。

残年日易晚,夹雪雨难晴。

身计趼千绪,世纷棋一枰。

曲生差解事,谈笑破愁城。

26

咏史二十二首 其十九 后唐庄宗

作者:赵戣(宋代)

咏史二十二首 其十九 后唐庄宗,宋代,赵戣,

刺心真有志,批颊更何为。试问唐新主,何如亚子时。

79

道间

作者:施枢(宋代)

道间,宋代,施枢,

一溪新绿涨晴沙,傍岸疏篱八九家。

桑叶又抽麻正长,绿阴深处响缲车。

57

春景 去帆春色随

春景 去帆春色随,宋代,刘辰翁,

春色终然别,开帆岂有期。飘飘从此去,往往与之随。

渐可孤蓬小,能令绝岸移。殢人愁碧远,到海落红痴。

风自无回理,潮犹有上时。离魂难可得,飞絮满天涯。

35

次韵完颜经历

次韵完颜经历,元代,张伯淳,

半年傲兀客毡寒,多愧侏儒蠹县官。饮少独怜书味好,愁多不觉带围宽。

从教苍狗浮云过,留得黄花晚节看。但借馀光聊自佚,终无梦想到登坛。

91

次韵昌甫九峰留诗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昌甫九峰留诗 其一,宋代,韩淲,

远峙山常峻,幽泉水自泠。几回灵井曲,如入九峰屏。

雅以平生旧,空怀万古灵。诗成霜露湿,原上草青青。

74

三月七日登龙尾山寺

三月七日登龙尾山寺,元代,冯子翼,

古寺寻龙尾,山城送马蹄。花浓香腽肭,泉莹冷玻璃。

寒食春无几,催归日欲西。春风吹病眼,烟树远凄迷。

100

题简斋陈参政奏稿后

作者:吴澄(元代)

题简斋陈参政奏稿后,元代,吴澄,

君臣密勿绍兴中,文物依稀贞观风。三幅奏篇存雅制,诸家题字总名公。

已闻玉匣人间见,空想银钩天上工。百八十年如一梦,摩挲遗墨视瞢瞢。

33

九日登楼

作者:吴澄(元代)

九日登楼,元代,吴澄,

黄叶黄花竞献新,德星来聚此相亲。云烟暮色楼头眼,风雨秋声客里人。

诗兴悠悠千载事,酒杯盎盎一时春。其期白首各自爱,莫负乾坤七尺身。

10

逼除过右史水村江山人同赋

逼除过右史水村江山人同赋,明代,李攀龙,

夜来北渚北风急,打头雪花大如笠。片纸东飞右史书,诘朝小作湖中集。

到门白鸟出高巢,系马南山迸人入。使君亭午未解醒,肃客登筵一长揖。

地僻兼无俗子妨,樽空况有邻家给。意气还须我辈看,功名但任儿曹立。

瞥眼旋惊青岁徂,沾唇莫放金杯涩。世上悠悠已自谙,即今不饮嗟何及。

醉听楚调起寒云,綵笔凭陵朱丝湿。平生多少伯牙心,此日因之寄篇什。

5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