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庭月白树阴多,崖石巉岩似钵罗。
莫取琉璃笼眼界,举头争忍见山河。
空庭中月色皎洁,白桦树下阴影交错。崖石嶙峋宛如钵罗。不要被琉璃笼所限制眼界,抬头争相忍受山河之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在破山寺中夜宿时的所见所感。空旷的庭院中,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桦树的阴影在地面上交错蔓延。陡峭的崖壁和石头堆砌的山岩形状独特,宛如一个个钵罗。诗人提醒读者不要被琉璃笼所限制眼界,而要抬头仰望,竭力忍受山河之美。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展示了秋夜中破山寺的景色。诗人通过描绘空旷的庭院、皎洁的月光、白桦树和崖石等元素,创造了一幅富有的画面。白桦树的阴影与月光相映成趣,增添了静谧与神秘感。崖石的形状独特,给人以钵罗的联想,形象生动。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并倡导读者不要被狭窄的眼界所局限,要抬头仰望山河之美,体验更广阔的视野。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直接表达了诗人的感受和观点。诗人通过景物的描绘,启发读者超越琐碎的世俗事物,去领略大自然的壮丽与美丽。这首诗词在表现自然景色的同时,也蕴含了一种哲理思考,鼓励人们抬头仰望,开阔眼界,感受大自然的壮丽和广袤。
(1629—1701)江南常熟人,字遵王,号也是翁。贯花道人、述古主人。少学于族祖谦益,深受赞赏。所居述古堂,多善本书。绛云楼失火后,所余书籍及谦益之诗文稿,均归述古堂。所撰《读书敏求记》,于板本原委,叙述甚详。又为谦益《初学》、《有学》两集作注。另有《述古堂书目》及《怀园》、《莺花》、《交芦》、《判春》、《奚囊》诸集。
安稳驿次孙宪副过九盘山韵 其二,明代,江源,
肩舆一霎度层冈,思欲振衣心未遑。望阙直穷千里目,思乡欲断九回肠。
谩怜我辈身多病,独喜吾民岁屡穰。此去綦江应不远,淩晨呼仆束轻装。
五和池阳咏雪次东坡韵 其二,清代,李寄,
谁爱琼林数点鸦,灞桥驴背洛阳车。泠泠行触风前絮,缓缓归看陌上花。
玉佩金鱼将换酒,绿蓑青笠正浮家。分笺客斗新诗句,七步应输手八叉。
【双调】沉醉东风 罗绮散香风,元代,未知作者,
罗绮散香风玉街,管弦喧夜月楼台。春鹅鬓上飞,春燕钗头带。约黄昏月圆
人在,何处闻灯不看来,多则为盟山誓海。
羊羔酒香浮玉杯,凤团香冷彻金猊。锦儿掌上珍,红袖楼前立。画堂深醉生
春意,一任门前雪片飞,飘不到销金帐里。
妙舞裙拖绛纱,轻敲板撒红牙。玉有香,春无价。待相逢放他不下,遥认青
旗那一家,常向垂杨下系马。
画楼上谁横玉管,碧天边独跨苍鸾。轻轻檀板敲,滟滟金橙满。对西风放怀
吟玩,银汉无声转玉盘,恨煞今宵夜短。
红烛下斜倚绣枕,绿窗前向怯罗衾。攒成翡翠纱,织就鸳鸯锦。度春宵少年
图甚?花有清香月有阴,少一个人人共寝。
饮竹叶金杯兴阑,咏桃花彩扇诗悭。声闲碧玉箫,歌歇红牙板。宴西园五陵
人散,海马春愁压绣鞍,自恨寻芳较晚。
安排下歌喉舞腰,准备着月夕花朝。恨春过,伤春早。且休教燕莺知道,春
色三分二分了,莫惜花前醉倒。
闲锦瑟慵舒玉纤,傍鸾台懒对妆奁。一春绣被闲,尽日香闺掩。盼才郎镇长
作念,眉淡春山不喜添,泪湿残红万点。
睡起来情怀懊恼,绣针儿不待汤着。困人时,春天道。落花飞红雨潇潇,蝶
粉蜂黄已过了,便瘦损他来看好。
俺三竿日身披衲甲,恁五更寒帽裹乌纱。俺耕耘阔角牛,恁嘶月高头马。俺
打勤劳不羡荣华,恁苦战垓心血染沙,俺老瓦盆边醉煞。
闻晓露藤摘紫花,听春雷茶采萌芽。桃蕨羡煮羹,钓锂新为。早食罢但得
些闲暇,自锄了青门半亩瓜,老瓦盆边醉煞。僧犯奸得马表背救
对人前敲禅板谈经说法,背地里跳墙头恋酒贪花。你虽是千般智量高,他又
早十面埋伏下。吓的他赤条条东躲西扒,这耳朵今番轮到他,亏了个救命王菩萨
姓马。咏相棋
两下里排开阵角,小军卒守定沟壕。他那里战马攻,俺架起襄阳炮。有士相
来往虚嚣,定策安机紧守着,生把个将军困倒。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 其八,宋代,赵蕃,
浦口江头艇子呼,有怀逸兴恐成孤。非斗邮传憎尘土,自爱江山入画图。
峰势宛如神峻拔,瀑痕浑似笔浓枯。顾怜文力孱非敌,剩欲追摹忽已逋。
答吴与几二首 其一,宋代,李复,
人心如惊飙,飘忽无定时。默与身为雠,昼夜万里驰。
兀兀形未彫,茫茫神先疲。所丧甚丘山,所得微稗稊。
日月不相饶,矧可自伤夷。志憯剧镘锄,欲问孰能知。
种苗须善本,本善苗必滋。养生须养心,心怡气不衰。
学问自可求,予言岂汝欺。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