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头水

作者:李濂(明代)

陇阪郁崚嶒,征人望五陵。

哀湍触石响,阴雾傍潭升。

马饮秦时浪,狐听汉代冰。

若非班定远,于此泪难胜。

0

诗文译文

陇阪郁崚嶒,

征人望五陵。

哀湍触石响,

阴雾傍潭升。

马饮秦时浪,

狐听汉代冰。

若非班定远,

于此泪难胜。

诗词表达了作者在陇头水旁思念故乡和远方的情感。下面是对诗词

诗文赏析

诗词以陇头水为背景,描绘了作者身处陇阪(陇山山脉)之间,远离家乡,眺望着五陵之地(指陕西的秦陵、汉陵等地)。在这景色之中,诗人感受到一种无法言喻的哀伤。

第二句中的“哀湍触石响”描述了水流湍急,撞击着石头发出悲哀的声音。接着,第三句中的“阴雾傍潭升”描绘了湖水上升的雾气,给整个场景增添了一种幽暗的氛围。

第四句中的“马饮秦时浪,狐听汉代冰”通过马喝水和狐狸聆听冰上的声音来暗示着历史的变迁。马喝水时的浪花象征着秦朝的时代,狐狸聆听冰上声音则代表了汉朝的时代。这一描写将诗人所处的陇头水与历史联系起来,表达了对过去兴衰的思考。

最后两句“若非班定远,于此泪难胜”,表达了诗人对班定远(指明代著名将领班超和李广的后裔)的敬仰之情。诗人认为,只有班定远才能理解他此时的悲伤与思念,其他人难以体会。

整首诗词情感沉郁,以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历史的思考。通过水的形象和历史的隐喻,诗人表达了对过去的敬仰和对离别的痛苦。这首诗词具有明代诗歌的特点,注重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通过意象的运用,使作品更加深刻和感人。

李濂

(1489—1566后)明河南祥符人,字川甫,一作川父,号嵩渚。正德九年进士。任沔阳知州、同知宁波府,升山西佥事。少负俊才,尝驰马夷门外,酾酒悲歌,慨然慕信陵君、侯生之为人。里居四十余年而卒。博学多闻,以古文名于时。曾作《理情赋》,李梦阳见而往访。濂初甚得意,久之,乃知梦阳持论偏颇。有《祥符乡贤传》、《汴京遗迹志》、《医史》、《观政集》、《嵩渚集》等。

其他诗经

寄王继学二十韵

作者:杨载(元代)

寄王继学二十韵,元代,杨载,

圣主敷皇极,元臣建上台。虚心求俊乂,削迹去奸回。

拜命超凡品,知君秉大材。淳风随日播,公道应时开。

负鼎资烹饪,操刀贵剸裁。铦锋行肯綮,异味合盐梅。

庙议常参决,朝班复共陪。艰难须佽助,豁达远嫌猜。

遗佚闻风起,英豪接踵来。经纶非董贾,辞藻亦邹枚。

在野思罗致,盈庭想毂推。既将龙作友,恶假鸩为媒。

走也今留此,公乎可念哉。执竿犹海上,扶耒即岩隈。

自守幽人意,宁虞俗子咍。旧游辞玉府,故事忆金台。

落魄江湖阻,苍茫岁月催。丹心徒耿介,素发已毰毸。

勿谓交如水,能忘耻及罍。飞黄当驾驭,犹足异驽骀。

28

鹧鸪天 题凝若小照

鹧鸪天 题凝若小照,清代,郑元昭,

偶坠禅花入世间。西风吹瘦上眉湾。黄昏萝石愔愔坐,瀹茗添香意思闲。

秋影淡,夕烟寒。披图依约梦中看。思量携手同明月,恨阻千山与万山。

98

冬夜园中独步

冬夜园中独步,近现代,邱登成,

丛脞闷怀久,寒宵困愈严。疏光射松竹,凉露上衣衫。

叶落非关病,愁深岂易芟。閒来步幽寂,聊以避嚣谗。

48

【双调】夜行船 帘外西风飘

【双调】夜行船 帘外西风飘,元代,马致远,

帘外西风飘落叶,扑簌簌落满阶砌。晚景消疏,秋声呜咽,又是断肠时节。

【乔牌儿】寸心愁万叠,业眼怎交睫?孤帏难捱半夜,凄凉何日彻!

【风入松】劣冤家真个负心别,陡恁的随邪。好姻缘取次磨灭,谩交人感叹伤叹!楚岫被云遮,袄庙火烧绝。

【鸳鸯煞】谁承望半路思他心起,待刚来自家冤业。宝鉴分开,玉簪掂折。喝道薄幸亏人,神天觑者。到如今着坚心儿捱,不消分别。负德辜恩见去也。

一片花飞春意减,休直到绿愁红惨。夜拥鸳衾,晓临鸾鉴,病恹恹粉憔胭淡。

【风入松】再休将风月檐儿担,就里尴尬。付能捱得离坑陷,又钻入虎窟蛟潭。使不着狂心怪胆,恁却甚饱轻谙。

【阿忽令】才见了明暗,且做些搠淹,倘忽间被他啜赚,那一场羞惨。

【鸳鸯煞】有魂灵晓事伊台鉴,没寻思休惹人嚼啖。恁便坐守行监,少不得个面北眉南。唱道小可何堪,他亲怎敢。恁那鬼厮扑恩情忺,得时暂委实受过吃苦难甘,恁时节冤家信得俺。

夜行船

不合青楼酒半酣,据些呵小生该斩。楚岫云迷,蓝桥水淹,没气性休交人啜赚。

【风入松】对人前排得话儿岩,就是尴尬。吓破风流胆,这一场吃苦难甘。相知每无些店三,般得人面北眉南。

【阿忽令】觑了他行赚,呼了它言谈。动不动口儿泼忏,道的人羞惨。

【鸳鸯煞】尽教他统镘的姨夫喊,岂无晓事相知鉴。俺不是曾花里钻延,酒楼上贪婪。唱道俺气般看他,他心肝般看俺。想这场聚散别离寻思好淡。若是奶奶肯权耽,俺这合死的敲牙再不敢。

5

【双调】拨不断 夏宿山亭

【双调】拨不断 夏宿山亭,宋代,李致远,

立峰峦,脱簪冠,夕阳倒影松阴乱。太液澄虚月影宽,海风汗漫云霞断,醉

眠时小童休唤。

88

送别刘子中二首 其一

作者:王翰(唐代)

送别刘子中二首 其一,唐代,王翰,

幽兰抱贞姿,结根岩石中。猗猗汎丛碧,及此春露浓。

君子每见取,众草羞与同。当为王者香,扬芳待清风。

抚琴起长叹,曲尽情未终。

54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泛池舟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泛池舟,唐代,李德裕,

桂舟兰作枻,芬芳皆绝世。只可弄潺湲,焉能济大川。
树悬凉夜月,风散碧潭烟。未得同鱼子,菱歌共扣舷。

88

杂曲歌辞。乐府

杂曲歌辞。乐府,唐代,陆长源,

芙蓉初出水,菡萏露中花。风吹著枯木,无奈值空槎。

2

乌夜啼

乌夜啼,宋代,宇文虚中,

汝琴莫作归凤鸣,汝曲莫裁白鹤怨。明珠破璧挂高城,上有乌啼人不见。

堂中蜡炬红生花,门前绀幰七香车。博山夜长香烬冷,悠悠荡子留倡家。

妾机尚馀数梭锦,织恨传情还未忍。城乌为我尽情啼,知道单栖泪盈枕。

39

挽曾仲躬侍郎三首 其三

作者:赵蕃(宋代)

挽曾仲躬侍郎三首 其三,宋代,赵蕃,

好在茶青竹,青青十百竿。风烟饱持护,鸟雀静嘲欢。

父子当年趣,声名后代看。兴怀非一事,愁绝更思韩。

20

除草二首 其二

作者:刘敞(宋代)

除草二首 其二,宋代,刘敞,

中庭不踰亩,百草何荒芜。绿叶间紫茎,薰莸互相渝。

所怜薄筋力,岂爱不埽除。贤者曾蒿莱,吾徒亦何如。

公侵藩垣出,蔓也自难图。下床值蛇蟒,依隐行郁纡。

至使蚊蚋多,不堪匝肌肤。古人遗我言,芳兰戒必锄。

努力蔑小惠,作诗感踌躇。

45

题史君梁正叔浩然堂

题史君梁正叔浩然堂,宋代,郭祥正,

养浩深思孟氏醇,一堂窗户更清新。篆香未过日停午,蚁酒初浮莺弄春。

枉尺直寻非我欲,仁民爱物任吾真。三年课绩书优最,此地谁来继后尘。

85

题三游洞石壁

作者:苏洵(宋代)

题三游洞石壁,宋代,苏洵,

洞门苍石流成乳,山下长溪冷欲冰。

天寒二子苦求去,我欲居之尔不能。

34

感寓 其三

作者:王称(明代)

感寓 其三,明代,王称,

圆魄载阳燄,终古无亏盈。因人示朏朓,侧见死与生。

蟾蜍薄阴采,顾兔潜其形。何当凌倒景,一睹天地精。

83

薛道祖荼蘼诗帖赞

作者:岳珂(宋代)

薛道祖荼蘼诗帖赞,宋代,岳珂,

夹路浓阴野兴长,荼蘼想见竞年芳。至今四月花如雪,犹带河东翰墨香。

70

百法庵次载叔韵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百法庵次载叔韵 其一,宋代,韩淲,

云落山根蔽远江,渐迷高树到幽窗。须臾细雨风收处,画出苍洲白鸟双。

69

怀古

作者:韩淲(宋代)

怀古,宋代,韩淲,

往来是日月,变动是寒暑。伏腊虽不周,尔且对妻子。

遥知风尘表,万象互吞吐。所以鹿门人,江左不得取。

2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五

九日读书山用陶诗露凄暄风息气清天旷明为韵赋十诗 其五,元代,元好问,

我在正大初,作吏淅江边。山城官事少,日放淅江船。

菊潭秋花满,紫稻酿寒泉。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

归路踏明月,醉袖风翩翩。父老遮我留,谓我欲登仙。

一别半山亭,回头馀十年。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

68

归舟怨

归舟怨,元代,元好问,

渡头杨柳青复青,闺中少妇动离情。只从问得狂夫处,夜夜梦到洛阳城。

南风吹橹声,北雁鸣嘤嘤。江流望不极,相思春草生。

91

沈阳杂诗二十首 其一

沈阳杂诗二十首 其一,明代,释函可,

草草四十载,乾坤一病身。腊深颜益厚,祸酷意无瞋。

性命岂由我,饥寒常累人。西邻有二老,谈笑见天真。

9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