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箱大起时,食桑声似雨。
春风老不知,蚕妇忙如许。
呼儿刈青麦,朝饭已过午。
妖歌得绫罗,不易青裙女。
盈箱大起时,
蚕妇忙如许。
食桑声似雨,
春风老不知。
呼儿刈青麦,
朝饭已过午。
妖歌得绫罗,
不易青裙女。
与
《织图二十四首·大起》是宋代楼璹创作的一首诗词,主要描写了蚕妇在盈箱大起之时的景象。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蚕妇的忙碌情景,揭示了农耕社会的一幕。\"盈箱大起时\"指的是蚕妇们在蚕茧中孵化后的盒中,数量众多。\"食桑声似雨\"形象地描述了蚕妇们咀嚼桑叶的声音,如同细雨的声音。\"春风老不知\"表达了蚕妇们辛勤劳作的同时,春天的风光陶然无觉,犹如不知农人的辛苦。\"呼儿刈青麦\"则展示了蚕妇们的劳作意象,不仅养蚕,还忙着劳动于田间。\"朝饭已过午\"暗示了蚕妇们一天辛勤劳作的长时间,忙碌的情景。\"妖歌得绫罗,不易青裙女\"这句话则是在赞美蚕妇织出的精美绫罗以及她们身着的华美裙装,并暗示了这些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并不简单。
整首诗词以短小的形式展现了蚕妇们辛勤劳作的情景,咀嚼了农耕社会的艰辛与荣耀。通过描绘蚕妇们的忙碌与奋斗,展示了农耕社会中普通人们的生活状态,传递了一种崇尚劳动和美好生活的主题。
沁园春(甲辰饯尤木石赴九江帅),宋代,李曾伯,
大江之西,康庐之阴,壮哉此州。有舳舻千里,旌旗百万,襟喉上国,屏翰中流。弹压鲸波,指麾虎渡,著此商川万斛舟。青毡旧,看崇诗说礼,缓带轻裘。
十年泉石优游。久高卧元龙百尽楼。正九重侧席,相期岩弼,一贤砥柱,聊试边筹。了却分弓,归来调鼎,得见茂洪可复忧。谈兵暇,问琵琶歌曲,无恙还不。
【小石调】恼煞人,元代,白朴,
又是红轮西坠,残霞照万顷银波。江上晚景寒烟,雾蒙蒙、风细细,阻隔离人萧索。
【幺篇】宋玉悲秋愁闷,江淹梦笔寂寞。人间岂无成与破,想别离情绪,世界里只有俺一个。
【伊州遍】为忆小卿,牵肠割肚。凄惶悄然无底末,受尽平生苦。天涯海角,身心无个归着。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到如今刬地吃耽阁,禁不过,更那堪晚来暮云深锁。
【幺篇】故人杳杳,长江风送,听胡笳沥沥声韵聒。一轮皓月朗,几处鸣榔,时复唱和渔歌。转无那,沙汀蓼岸,一点渔灯相照,寂寞古渡停画舸。双生无语泪珠落,呼仆隶指泼水手,在意扶柁。
【尾声】兰舟定把芦花过,橹声省可里高声和。恐惊散宿鸳鸯,两分飞也似我。
和陶贫士七首,并引 其五,宋代,苏轼,
芙蓉杂金菊,枝叶长阑干。遥怜退朝人,糕酒出大官。
岂知江海上,落英亦可餐。典衣作重阳,徂岁惨将寒。
无衣粟我肤,无酒嚬我颜。贫居真可叹,二事长相关。
一年老一年,宋代,陆游,
一年老一年,一日衰一日;譬如东周亡,岂复须大疾。
嬾惰已废书册久,病来亦复疏杯酒。
轫车小住固自佳,拂袖便行亦何有?下床拥火暖有余,咸豆数粒粥一盂。
平生常笑愚公愚,欲栽堕齿染白须。
和王乐道烘虱,宋代,王安石,
秋暑汗流如炙輠,敝衣湿蒸尘垢涴。
施施众虱当此时,择肉甘於虎狼饿。
咀啮侵肤未云已,爬搔次骨终无那。
时时对客辄自扪,千百所除才几个。
皮毛得气强复活,爪甲流丹真暂破。
未能汤休取一空,且以火攻令少挫。
踞炉炽炭已不暇,对龟张衣诚未过。
飘零乍若蛾赴灯,惊扰端如蚁施磨。
欲殴百恶死焦灼,肯贷一凶生弃播。
已观细黠无所容,未放老奸终不堕。
然脐郿坞患溢世,焚宝鹿台身易货。
冢中燎入化秦尸,池上焮随迁莽坐。
彼皆势极就烟埃,况汝命轻俟涕唾。
逃藏坏絮尚欲索,埋没死灰谁复课。
熏心得祸尔莫悔,烂额收功吾可贺。
犹残众虮恨未除,自计宁能久安卧。
晋江左宗庙歌十一首 其二 歌世宗景皇帝,魏晋,曹毗,
景皇承运,纂隆洪绪。皇维重抗,天晖再举。蠢矣二寇,扰我扬楚。
乃整元戎,以膏齐斧。亹亹神算,赫赫王旅。鲸鲵既平,功冠帝宇。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得哉字),唐代,高瑾,
暮春元巳,春服初裁。童冠八九,于洛之隈。
河堤草变,巩树花开。逸人谈发,仙御舟来。
间关黄鸟,瀺灂丹腮。乐饮命席,优哉悠哉。
送王仲素寺丞归灊山,宋代,刘攽,
灊山隐居七十四,绀瞳绿发初谢事。腹中灵液变丹砂,江山幽居连福地。
彭城为我驻三日,明月满船同一醉。丹书细字口传诀,顾我沉迷真弃耳。
来年四十发苍苍,始欲求方救憔悴。他年若访灊山居,慎勿逃人改名字。
山中黄博士不至因再约以寄之,明代,王称,
秋风吹落桂花残,寂寞淮南赋小山。自笑草堂鱼佩冷,空将瑶水鹤书还。
石门萝月谁同醉,洞口松枝秖独攀。明日角巾能到否,呼童竹下扫柴关。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