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居其四

作者:王冕(元代)

局厌廛中隐,宽从野外居。

人情方密熟,礼数觉生疏。

悬榼空浮蚁,陈编扑蠹鱼。

客来纵谈笑,不必问吾庐。

0

诗文译文

局厌廛中隐,

宽从野外居。

人情方密熟,

礼数觉生疏。

悬榼空浮蚁,

陈编扑蠹鱼。

客来纵谈笑,

不必问吾庐。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王冕选择隐居农村的生活态度和心情。他厌倦了繁忙喧嚣的城市生活,选择了远离都市的野外来居住。在农村,他发现人情关系更为密切,而他之前在城市习以为常的礼节和规矩对他来说变得陌生而生疏。他感叹现实社会的虚浮和繁琐,用“悬榼空浮蚁,陈编扑蠹鱼”来形容这种情况。然而,当客人来访时,他们畅所欲言,互相开怀笑谈,诗人并不需要担心家中的状况。

诗文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王冕对于都市生活的厌倦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他选择离开喧嚣的城市,来到自然宽广的野外,寻求宁静和简朴。在农村,他感受到了人情的热络和真挚,但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自己在城市中习得的礼节和规矩在这里变得陌生和无用。他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都市社会的浮躁和琐碎,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客人到来时的欢乐和轻松氛围。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于现实生活的不满,展现了他对自然和人情的热爱与向往。

王冕

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出身农家。幼年丧父,在秦家放牛,每天利用放牛的时间画荷花,晚至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隐居九里山,以卖画为生。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其他诗经

题文丞相书梅堂

作者:杨载(元代)

题文丞相书梅堂,元代,杨载,

大厦就倾覆,难以一木支。惟公抱忠义,挺然出天资。

死既得所处,自顾乃不疑。恻怆大江南,名与日月垂。

我行见遗墨,再拜堕涕洟。名堂有深意,亦唯岁寒枝。

可知平昔心,慷慨非一时。峨峨著栋宇,昭昭示民知。

勿使风雨败,永慰千古思。

17

挽朱夫人

挽朱夫人,宋代,赵汝腾,

兰陔送母度新阡,追忆东岩老谪仙。

虀办咄嗟供妇职,肝刲一再续亲年。

六珈偕老荣何盛,二子乘舟晚可怜。

彤管责堪陈信史,今将列女传同编。

79

舟别邵陵

舟别邵陵,清代,李天任,

奔竞有何益,轻舟别邵陵。春惊两岸老,梦入五更清。

雨过天如浴,潮平石不鸣。孰云垂钓叟,徒是羡鱼情。

6

九怀 其四 昭世

作者:王褒(两汉)

九怀 其四 昭世,两汉,王褒,

世溷兮冥昏,违君兮归真。乘龙兮偃蹇,高回翔兮上臻。

袭英衣兮缇䌌,披华裳兮芳芬。登羊角兮扶舆,浮云漠兮自娱。

握神精兮雍容,与神人兮相胥。流星坠兮成雨,进瞵盼兮上丘墟。

览旧邦兮滃郁,余安能兮久居!志怀逝兮心懰慄,纡余辔兮踌躇。

闻素女兮微歌,听王后兮吹竽。魂悽怆兮感哀,肠回回兮盘纡。

抚余佩兮缤纷,高太息兮自怜。使祝融兮先行,令昭明兮开门。

驰六蛟兮上征,竦余驾兮入冥。历九州兮索合,谁可与兮终生?

忽反顾兮西囿,睹轸丘兮崎倾。横垂涕兮泫流,悲余后兮失灵。

1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二 仁智堂

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咏 其二 仁智堂,宋代,杨万里,

学子可怜生,远来参老子。仁智若为谈,指似秋山水。

24

百一诗 十六

作者:应璩(魏晋)

百一诗 十六,魏晋,应璩,

太官有余厨。

大小无不卖。

岂徒脯与糗。

醯醢及塩豉。

75

龙湖夜泊

作者:王翰(唐代)

龙湖夜泊,唐代,王翰,

小舟眠不得,起坐待潮生。露浅壶觞尽,江澄巾屦清。

沿沙馀鸟迹,隔水递钟声。悄似金山夜,相看月正明。

14

题女道士居(不饵芝朮四十馀年,一作马戴诗)

作者:秦系(唐代)

题女道士居(不饵芝朮四十馀年,一作马戴诗),唐代,秦系,

不饵住云溪,休丹罢药畦。

杏花虚结子,石髓任成泥。

扫地青牛卧,栽松白鹤栖。

共知仙女丽,莫是阮郎妻。

89

和魏道辅雨中见示

和魏道辅雨中见示,宋代,王安国,

移病憛憛久雨中,鸣驺时听六街东。忽吟佳客诗消暑,远胜前人檄愈风。

海运我殊惭斥鴳,陆沉君合伴翔鸿。更酬珠玉思谈笑,裹饭何须厌屡空。

1

金山同正之吉甫会宿作寄城中二三子

金山同正之吉甫会宿作寄城中二三子,宋代,王安国,

寺压苍厓势欲倾,欢然西度为谁兴。云随草树萦层岫,江浸楼台点万灯。

坐久不知身寂寞,梦回犹觉气轩腾。思君城郭尘埃满,相逐寻閒亦未能。

74

寄题滑州梅龙图西溪

作者:韩琦(宋代)

寄题滑州梅龙图西溪,宋代,韩琦,

四时风物隐天真,咫尺城隅惜示人。几岁坏堤埋老木,一朝春色与吾民。

壶中有景知诚少,堂下无喧到始频。我亦治园同众乐,夹河相望称为邻。

36

日晚夜步过孙监丞

作者:刘敞(宋代)

日晚夜步过孙监丞,宋代,刘敞,

幽居巷南北,鸡犬略相闻。乘兴偶有适,杖藜聊复勤。

高城秋草落,密树夕光曛。微尔开三径,悠悠麋鹿群。

77

峡江龙祠

峡江龙祠,宋代,赵汝绩,

坐占山回抱,平看水怒流。

丹青今古像,香火往来舟。

石插青莎岸,云横夕照楼。

扬灵相恐动,巫觋有深谋。

40

大涤洞 其一

大涤洞 其一,宋代,赵希焄,

门敲石鼓叩神灵,洞府巉岩杳霭深。直欲九渊惊睡玉,须凭一炷爇香沉。

几年曾救桑林旱,今日还书鲁史霖。妙句不妨留大涤,要知栖凤也来吟。

78

参玄歌

参玄歌,宋代,释道川,

一尺水,一丈波,妙高峰顶笑呵呵。

七步周行浑属我,不妨闲唱太平歌。

灵利汉,不消多,法门广大遍周沙。

若能当处分明了,只在如今一刹那。

莫求真,休觅假,真假中间都放下。

晃晃威光烁太虚,不知谁是知音者。

赞不欣,徒说谤,三际无心俱扫荡。

正体堂堂一物无,是佛是魔俱一棒。

小根闻说暗攒眉,绳上生虵又更疑。

拨转面前关棙子,只许当人独自知。

阿呵呵,大圆觉,流出菩提遍寥廓。

鬼面神头几百般,无瑕镜里皆消却。

君不见觌面相逢机掣电,

直饶天眼不能观,点著不来真死汉。

劝君参,参彻灵明自己禅。

善财不用南方去,黑白分明在目前。

劝君信,信心战退魔军阵。

此是华严最上乘,森罗万象皆相应。

劝君修,六门通达任优游。

寒山拾得才相见,指点丰干哂未休。

火风催,四山逼,那时要见君端的。

有个真空解脱门,千眼大悲何处觅。

有时放,有时收,唯有知音暗点头。

杏华村里如相见,跳出沩山水牯牛。

有时喜,有时嗔,无位真人迸面门。

殷勤为说西来意,暮楼钟鼓月黄昏。

有时唱,有时歌,颠言倒语不奈何。

声声尽出孃生口,不属宫商一任他。

有时默,有时笑,懵懂铁鎚无孔窍。

轻轻触著便无明,只这无明元是道。

有时行,有时坐,露影藏身成两个。

不独张三会打油,细观李四能推磨。

无缝塔,见无因,巍巍本自隐深云。

国师样子应难造,不觉锋棱露一层。

无底钵,手中擎,百千沙界里头盛。

大庾岭头提不起,都缘著力太多生。

没底船,不曾漏,千里雪浪皆能透。

只凭一个把稍人,谁管狂风连地吼。

无鑐鏁,孰安排,鏁断重关绝往来。

巨灵抬手空劳力,唯有无心便得开。

无毫拂,是何物,击碎狐疑山鬼屈。

一喝唯言三日聋,谁怜大辩翻成讷。

无孔笛,最难吹,角徵宫商和不齐。

有时品起无生曲,截断行云不敢飞。

无根树,直侵云,枝条郁密盖乾坤。

劫火洞然烧不得,利刀斩处亦无痕。

无面目,担板汉,玩水游山无侣伴。

迦叶门前倒刹竿,文殊剑上全身现。

日面佛,乾屎橛,八两半斤谁辨别。

七斤衫子恰相当,镇州休更秤萝蔔。

野鸭飞,鸾对舞,三个孩儿抱华鼓。

赵老曾看半藏经,灵云一见桃华悟。

真实语,报君知,不用思量不用疑。

春来决定千华秀,冬尽长天片雪飞。

头头漏泄真消息,那个休心辨端的。

眼横鼻直一般般,不离当处休寻觅。

古佛言,祖师说,千圣路头同一舌。

他日人天匝地来,那时方表而今决。

93

凌敲台呈同游李察推

凌敲台呈同游李察推,宋代,郭祥正,

腊月欲尽春风来,壮士寻春上高台。金乌慢飞光徘徊,照散冰霜天地开。

梅花披香柳烟袅,狂杀钱塘苏小小。玉箫金笛鸣高楼,怅望传书落青鸟。

吾曹强饮三百杯,老去功名安在哉。欲驾飞鱼入东海,王母为我倾金罍。

莲华变碧蟠桃熟,仙家四时应不速。醉来拍手乘紫烟,游遍洞天三十六。

高歌杳渺春风里,我怀清澈西江水。腐儒往往咍吾狂,犹幸扬雄作知已。

脱君身上蜀锦袍,解我腰下并州刀。更沽美酒共君饮,不负今朝春思豪。

40

宫词 其八十一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八十一,宋代,赵佶,

十里香街沸管弦,金明回驭夕阳天。风轻芝盖摇霞浪,袅袅龙盘七宝鞭。

74

题梅道人平林野水图

作者:郑洪(宋代)

题梅道人平林野水图,宋代,郑洪,

浣花溪头车骑发,镜湖影里画图开。有客相寻草堂去,何人却棹酒船回。

是处山林有真隐,如此风尘无好怀。青袍不似黄冠乐,二老风流安在哉。

57

题冯叔才芭蕉仕女

作者:郑洪(宋代)

题冯叔才芭蕉仕女,宋代,郑洪,

杨花梦觉春阴阴,凤钗绾髻双黄金。守宫血冷臂如削,豆蔻茧红愁正深。

罗衣熨帖沉烟缕,恨身不作双飞羽。芭蕉心折郎未归,蔍葱花开泪如雨。

45

和郑有功次范元长韵

作者:赵鼎(宋代)

和郑有功次范元长韵,宋代,赵鼎,

凭陵风雪不相贷,逋客向来生事寒。京国回头九关隔,江湖吊影一身单。

著鞭意气初非浅,唾手功名不作难。老矣收心定何许,莼鲈聊馔腐儒餐。

9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