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大明高皇帝问日本风俗(洪武十二年)

国比中原国,人同上古人。

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

银瓮篘新酒,金刀鲙锦鳞。

年年二三月,桃李一般春。

0

诗文译文

国家与中原国相比,人民与上古人一样。衣冠服饰采用唐代的制度,礼仪音乐遵循汉代的君臣规范。银瓮中盛着新酒,金刀切割着锦绣鱼鳞。每年二三月间,桃花李花一般绽放春光。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是嗐哩嘛哈以对洪武帝的回答,描述了日本的风俗与中原国(指中国)的比较。诗中表达了对日本古老文化和传统的赞美,同时也强调了中国的衣冠制度和礼仪乐章的优秀传承。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日本的风俗和传统,展示了作者对这些风俗的称赞之情。通过对唐代制度和汉代礼仪的提及,诗人将日本的风俗与中国古代文化进行对比,凸显了中国优秀文化的传承和辉煌。

诗中的银瓮和金刀等形象描写,表现了日本独特的物质文化,展示了其富有和精美的艺术品。同时,诗人以桃花和李花来象征春天的美好,表达了对春光明媚的赞美和对日本繁荣和欣欣向荣的景象的描绘。

整首诗词以简练明了的表达方式,将对日本风俗的赞美融入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应中,展示了诗人对两国文化的独到理解和欣赏。同时,这首诗词也突显了中日两国历史文化的交流和互鉴。

其他诗经

游员常寺 其十

作者:张岳(明代)

游员常寺 其十,明代,张岳,

寂寞非人境,清虚惬道心。听经猿入定,破梦鹤鸣阴。

刻竹题诗遍,望云怀古深。萧萧羞两鬓,吾欲投吾簪。

50

康湖山居

作者:金涓(元代)

康湖山居,元代,金涓,

康湖环十里,半世乐吟身。白屋居寒士,青山是故人。

松多天不暑,瀑近地无尘。颇得渔樵趣,生涯日又新。

34

群盗二首 其二

群盗二首 其二,明代,欧大任,

海邑频遭警,东来消息非。闾阎多战垒,樵牧半戎衣。

何处堪高枕,殊方独掩扉。更愁兵士犷,吴越羽书飞。

45

虞美人 其一 立秋日书感

虞美人 其一 立秋日书感,清代,樊增祥,

秋桐绿井金风晚。落叶愁深浅。酌斟杯酒驻颜霞。可许玉如人赏过时花。

香来夜雨疏帘翠。略领凉秋味。扇纨翻覆笛钿收。月映一行斜雁过西楼。

55

别谢步

别谢步,明代,吴与弼,

遗编已返司成宅,行李言还贱士家。红日清霜新雨后,高吟随处看梅花。

39

谒金门

作者:丘崈(宋代)

谒金门,宋代,丘崈,

罗袖薄。玉臂镂花金约。起晚欠伸莲步弱。倚床娇韵恶。
独自青楼珠箔。怎向日长花落。门掩东风春寂寞。误人瞋喜鹊。

77

【双调】清江引 张子坚运判

【双调】清江引 张子坚运判,元代,张可久,

张子坚运判席上

仙人掌心青数朵,山小乾坤大。不知明月来,且向白云卧,陈抟枕头闲伴我。

飘飘落梅风正冷,缓步苍苔径。一溪流水声,半夜扁舟兴,月明草堂人未醒。

秋风满园三径花,买得闲无价。从前险处行,梦里说着怕,连云栈高骑瘦马。

酒边题扇

华堂舞醄图画展,两行如花面。鹅黄淡舞裙,蝶粉香歌扇,闲搊玉筝罗袖卷。

昭君怨

花间梦乘白玉辇,上马精神倦。哀弹夜月情,别泪春风面,雁归不知多近远。

过刘山

西风小亭黄叶多,鹤领神仙过。云来绿树平,水迸青山破,天然图画添上我。

松江海印精舍

道人不眠中夜起,小立莓苔地。九枝灯上花,四塔庭前桧,梅窗月明清似水。

永嘉泛湖

秋云锦香招画船,一步一个描金扇。花前北海樽,湖上西施面,登楼有谁思惠远?

次必庵赵万户韵

岩扃带云长是掩,不许猿鹤占。《黄庭》尽日观,白发无心染,研朱又将《周易》点。

老王将军

纶巾紫髯风满把,老向辕门下。霜明宝剑花,尘暗银鞍帕,江边草青闲战马。

春情

园林且休题杜宇,未了吟春句。残花酒醒时,芳草人归处,东风小楼听夜雨。

58

【正宫】塞鸿秋 题情

作者:赵莹(元代)

【正宫】塞鸿秋 题情,元代,赵莹,

玉人不见徒劳望,相思两地音书旷。挥毫难写断肠文,枕几惟添愁旅况。只

为美人情,空取时人谤,何时再得相亲傍?

68

【越调】凭阑人 风烛功名鱼

【越调】凭阑人 风烛功名鱼,元代,未知作者,

风烛功名鱼上竿,石火光阴船下滩。万钟夺命舟,得全忠孝难!

休笑孙庞恶战憨,且论苏张能剧谈。片言封相衔,谩劳从仕衫。

簇簇攒攒圈柳葩,草亨斜签门外插。五七枝桃杏花,柳阴中三四家。

开彻南枝枝上春,香满清江江上村。那些儿堪可人,水边新月痕。

千里关河音问疏,斜月阑干人影孤。隔帘呼玉奴,雁来曾寄书?

明月窥人穿绣帘,酒醒香消愁越添。玉簪谁再掂?锦笺无意拈。章台行

花阵赢输随镘生,桃扇炎凉逐世情。双郎空藏瓶,小卿一块冰。

96

夜雨晨霁

作者:杜常(宋代)

夜雨晨霁,宋代,杜常,

桕叶青青栎叶红,高低相倚弄秋风。夜来雨后轻尘敛,绣出骊山岭上宫。

24

除夜

作者:栖蟾(唐代)

除夜,唐代,栖蟾,

九冬三十夜,寒与暖分开。坐到四更后,身添一岁来。

鱼灯延腊火,兽炭化春灰。青帝今应老,迎新见几回。

58

庚寅纪乱

作者:严羽(宋代)

庚寅纪乱,宋代,严羽,

承平盗贼起,丧乱降自天。荼毒恣两道,兵戈浩相缠。

此邦祸最酷,贱子忍具言。朝廷讨乱初,谁任主将权。

辎重道閒来,隐隐何阗阗。殿前尽貔虎,所向当无坚。

组练照川明,戈戟耀日鲜。父老当时言,此贼不容吞。

军兴法律在,进退非得专。奈何忽舍去,屯垒随之迁。

留兵不五百,当贼逾数千。英英胡将军,策马奋独先。

出入突且击,势绝飘风旋。杀贼不知数,尸骸相叠穿。

谁谓散复来,其徒奈实繁。须臾塞城郭,合沓迷妖氛。

将军怒一呼,誓死报国恩。拔剑复入阵,鼓声俄不闻。

哀哉失壮士,白日为之昏。嗟彼城中人,欲生无由缘。

连头受屠戮,赤族罹祸冤。妻孥悉驱虏,道路号相牵。

或有小失意,性命无由全。言语方出口,腰领已不连。

婉婉闺中女,未尝窥户边。白刃斥之去,不许暂稽延。

回头顾父母,父母安敢怜。所掠靡孑遗,囊担无虚肩。

衣冠困奴隶,怒骂仍笞鞭。又有脱锋刃,多化为鱼鼋。

途穷势复迫,忽若忘重渊。仓卒所传误,投身空弃捐。

婴儿或在抱,粉黛犹俨然。沙碛腥人肠,衔啄集乌鸢。

呜呼彼苍天,念此胡罪愆。比者因乱定,南归经旧廛。

岂徒人民非,莫辨陌与阡。所见但荆棘,狐狸对我蹲。

坡陁流血地,靡靡生寒烟。城头遇老翁,行泪为余论。

云贼破城时,贼初攻南门。大军血战久,家得扶我奔。

所免有万计,皆我胡君恩。不然尽鱼肉,遗黎何有焉。

语罢复呜咽,余亦涕泗涟。军旅苦转输,饥馑仍荐臻。

疮痍莽未复,千里惟空村。白骨不知谁,无人为招魂。

四郊实多此,仁者宜恻然。近喜大告捷,所俘悉已还。

凶渠戮庙社,党类归之田。当知釜中鱼,贷尔喘息悬。

胡为迭恃险,高垒犹山巅。蛮獠本异性,土风来有年。

力屈势暂伏,乞降非恶悛。胁从固罔治,群丑岂尽原。

反覆恐难料,安危仗诸贤。此师不再举,乘时须勉旃。

国家刑罚在,庙算必不偏。感时须发白,忧国空拳拳。

23

初食荔枝 其二

作者:张栻(宋代)

初食荔枝 其二,宋代,张栻,

照水依山祇自奇,晞风沐雨借光辉。冰肌不受红尘涴,赪颊从教酒晕肥。

55

魏京诗 其二十二

作者:刘敞(宋代)

魏京诗 其二十二,宋代,刘敞,

显显天子,孝德自躬。率是休烈,覃之北戎。

1

和持国

和持国,宋代,范纯仁,

时奉清欢消鄙吝,真同寒水涤尘沙。尊倾玉粒醅浮蚁,丛合金英菊有花。

湖面烟霞如泽国,波心亭馆似仙家。四时风月皆堪赏,不独霜前爱物华。

69

睡起

作者:龙辅(宋代)

睡起,宋代,龙辅,

下帏恣午睡,怪杀鸟相呼。

起来慵刺绣,窗下理菖蒲。

27

别濠上

别濠上,宋代,郭祥正,

自得庄生乐,观鱼近碧濠。触萍时鼓鬣,防饵不投刀。

柳挹春风静,鸥眠夜月高。舍旃吾有适,沧海钓鲸鳌。

75

上清乐 其五

作者:赵佶(宋代)

上清乐 其五,宋代,赵佶,

浮绝山连白玉京,金华楼共日华明。

五真结就圆珠气,骨似丹琼貌似婴。

97

帙成戏作此自讥

作者:王履(明代)

帙成戏作此自讥,明代,王履,

为图为记复为诗,毕戈罝罘也是痴。

何似酒徒浑烂醉,不知天地与吾谁。

56

送沅陵宋令之官

作者:韩淲(宋代)

送沅陵宋令之官,宋代,韩淲,

雪残沙软草芽肥,梅萼翻檐柳拂堤。山色翠连盘瓠石,水声清接武陵溪。

要看抚字归谈笑,且与经行试品题。我亦钱塘江上去,书林猿鹤共凄凄。

3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