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中吕词)

作者:柳永(宋代)

红板桥头秋光暮。

淡月映烟方煦。

寒溪蘸碧,绕垂杨路。

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

波急隋堤远,片帆举。

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

好夕良天长孤负。

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

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

遥夜香衾暖,算谁与。

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0

诗文译文

红板桥头秋光暮,

Theredplankbridgeisbathedintheeveningautumnlight,

淡月映烟方煦。

Thepalemoonreflectsonthemist,castingagentleglow.

寒溪蘸碧,绕垂杨路。

Thecoldstreamtouchesthegreenery,windingalongtheweepingwillowpath.

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

Separatedonceagain,holdingdelicatehands,tearsflowlikerain.

波急隋堤远,片帆举。

Thewavessurge,theSuiembankmentisdistant,alonesailrises.

倏忽年华改,向期阻。

Timepassesswiftly,obstructingthepromisedmeeting.

时觉春残,渐渐飘花絮。

Feelingthatspringiswaning,graduallydriftingflowerpetals.

好夕良天长孤负。

Thebeautifuleveningandthegoodskyarelonggone,leavingmealoneanddisappointed.

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

Thebridalchamberisclosed,thesmallscreenisempty,Ihavenohearttolook.

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

Pointingtothedriftingclouds,thefairylandiselusive,whereisit?

遥夜香衾暖,算谁与。

Inthedistantnight,thewarmquilt,whowillshareit?

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Knowinghisdeepaffection,doyoustillremember?

诗文赏析

《迷神引(中吕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傍晚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和失去爱情的思念之情。红板桥头的秋光暮和淡月映烟方煦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寂寥、温柔的氛围。寒溪蘸碧、绕垂杨路的描写,揭示了自然景物与人情感的交融。词中的分飞、携纤手、泪如雨,以及重分飞、向期阻等表达,表现了词人与心爱之人的分离和相思之苦。波急隋堤远、片帆举的描绘,则进一步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无法实现的承诺。词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的结合,深情而细腻地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逝去爱情的怀念之情。

整首词以秋日傍晚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运用意象来表达词人的内心情感,展示了柳永独特的才华和对爱情的深切体验。这首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达,成为宋代词坛的经典之作,也展示了柳永在词人中的独特地位。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其他诗经

寄孙元忠 其二十四

寄孙元忠 其二十四,宋代,孔平仲,

诸公衮衮登台省,后来况接才华盛。天涯风俗自相亲,岁暮阴阳催短景。

江风飒飒乱帆秋,天入沧浪一钓舟。愁极本凭诗遣兴,朔云寒菊倍离忧。

41

水调歌头·十里深窈窕

水调歌头·十里深窈窕,宋代,辛弃疾,

十里深窈窕,万瓦碧参差。青山屋上,流水屋下绿横溪。真得归来笑语,方是闲中风月,剩费酒边诗。点检歌舞了,琴罢更围棋。王家竹,陶家柳,谢家池。知君勋业未了,不是枕流时。莫向痴儿说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一事定嗔我,已办北山移。

90

点绛唇 仙吕伤感

点绛唇 仙吕伤感,宋代,周邦彦,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愁无际。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

10

锦阳川 其二

作者:高瑾(清代)

锦阳川 其二,清代,高瑾,

黄昏留宿在茅亭,天上明河淡几星。穿竹过窗声滴沥,石泉一夜枕边听。

80

老苏先生挽词 其二

作者:赵概(宋代)

老苏先生挽词 其二,宋代,赵概,

侍从推词伯,君王问子虚。早通金匮学,晚就曲台书。

露泣时难驻,琴亡韵亦疏。臧孙知有后,里闬待高车。

36

题王立章云山卷

作者:陈深(宋代)

题王立章云山卷,宋代,陈深,

岌岌两峰峙,岚光照寺门。

青山无今古,白云自朝昏。

52

水调歌头·秋色浩无际

作者:管鉴(宋代)

水调歌头·秋色浩无际,宋代,管鉴,

秋色浩无际,风露洗晴空。登临江山胜处,楼倚最高峰。好是夕阳低后,四野暮云齐敛,遮尽远山重。城郭参差里,烟树有无中。
坐间客,才论斗,气如虹。挥毫万字,举双白眼送飞鸿。莫问梅仙丹灶,休觅山灵蕙帐,追忆采芝翁。便草凌云赋,归奏大明宫。

81

和宋成伯

和宋成伯,宋代,毕仲游,

度日门长掩,寻春事已非。鹊惊随吏散,燕熟傍人飞。

手拙裁书懒,头昏漉酒稀。坐来空咄咄,不是悟禅机。

30

夜发江城

夜发江城,宋代,陈必复,

移舟别浦待潮生,客子匆匆又夜行。

云趁远帆离岛岸,风传疏角过江城。

忧时谏草嗟无用,爱客灯花喜有情。

愁甚不堪亲友别,小窗张酒到天明。

55

好事近 其一 次韵昌甫

作者:韩淲(宋代)

好事近 其一 次韵昌甫,宋代,韩淲,

梅雨快晴风,苔竹定翻新箨。相望得寻幽调,把陈言都略。

大江东去更飞云,心事共回薄。彷佛散庵佳处,一声声猿鹤。

29

读李训郑注传二首 其一

作者:刘铎(金朝)

读李训郑注传二首 其一,金朝,刘铎,

谁教阉宦作权臣,肃代优游到敬文。三子谋疏谁不道,泄机也合罪刘蕡。

24

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三首 其二

作者:程俱(宋代)

高邮旅泊书怀寄淮东提举蔡成甫观兼呈郑使君弇三首 其二,宋代,程俱,

命矣周南滞,时哉冀北空。居无刮目视,动有转喉穷。

泛宅如蛮蜑,淫书伴蠹虫。飘蓬故人念,赖有绣衣公。

58

再作述怀

作者:程俱(宋代)

再作述怀,宋代,程俱,

不作头钱直,徒看万卷书。秋萤羞赫日,潢潦异归墟。

绝意高门地,真乘下泽车。终年日高卧,岂问夜何如。

84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八 游资庆寺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 其八 游资庆寺,明代,文徵明,

老衲深居湖上山,松扉斜掩磬声寒。袈裟对客妨秋定,蔬笋开厨破晚餐。

未愧逡巡留偈子,自缘疏野恋蒲团。归来烟月篇章富,乞与幽人得细看。

47

经保昌珠玑巷为吾族故里

经保昌珠玑巷为吾族故里,明代,卢龙云,

念载事行役,九度经兹里。春风桃李开,缅然思故址。

宋室当盛时,居此亦洵美。田庐广且饶,烽烟净不起。

牛羊日夕来,霞光照山紫。岁岁看梅花,春事复伊始。

酾酒洽比邻,室迩幸相倚。世事有变更,大难起宫珥。

玉石恐俱焚,相携并南徙。我祖见实优,登樵思爰止。

卜宅樵之阳,艰难自疆理。由宋及盛明,倏逾三十纪。

耕凿慕诗书,贻谋永孙子。伊余自弱龄,微尚耽图史。

通籍忝朝簪,优游藉先祉。蹇拙仍滞留,岁月奔如驶。

起家复北游,仗策重经此。坐恐春华歇,出若山灵耻。

夙昔慕亢宗,抚心良未已。

91

华盖山

华盖山,明代,周是修,

东风吹大河,河水为上涌。缅思华盖君,巢云绝尘冗。

唫时月满轩,耕处云生陇。何当命巾车,相从服铅汞。

54

故宫人

作者:郑珞(明代)

故宫人,明代,郑珞,

云雨巫山梦已阑,衰容羞向镜中看。歌成纨扇秋风冷,舞罢霓裳夜月寒。

玉箸暗垂今日泪,金莲空想旧时欢。閒居寂寞谁相问,帘捲黄昏独倚栏。

26

廉州 其四

作者:岑徵(明代)

廉州 其四,明代,岑徵,

梁鸿虽避地,庑下懒任舂。旅食如孤雁,飘零类转蓬。

马前公府刺,饭后上方钟。梦逐飞杉叶,随风直向东。

15

载赓游武夷韵 其一

载赓游武夷韵 其一,元代,唐桂芳,

闽海人烟接岛夷,仙家元在画桥西。春风酒熟三姑市,夜雨茶香九曲溪。

古洞设关閒铁锁,悬崖凿室上云梯。神呵鬼护龙蛇字,他日重来觅旧题。

78

至日小集

至日小集,明代,陈邦彦,

轻缇初报一阳来,晴雪缤纷炤举杯。玉殿威仪新节序,金陵云物旧观台。

春迎斗柄行东指,天转炎曦渐北回。献赋未能惭浪迹,乡心还逐绣纹催。

6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