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日遣兴

作者:刘基(明代)

十九年前此日同,浙江西望粤城东。

山川拥隔乖同轨,气朔分齐正八风。

坐阅天时占道长,起征云物欲年丰。

嬴粮拟问商颜路,好采灵芝伴四翁。

0

诗文译文

十九年前此日同,

浙江西望粤城东。

山川拥隔乖同轨,

气朔分齐正八风。

坐阅天时占道长,

起征云物欲年丰。

嬴粮拟问商颜路,

好采灵芝伴四翁。

诗文简析

《至日遣兴》是明代刘基创作的一首诗词,通过描绘作者在特定日子的心情和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和人生境遇的思索和赞美之情。

诗文赏析

《至日遣兴》这首诗词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背景,通过观察自然景观和回忆过去的经历,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和思索。

首句\"十九年前此日同\",描绘了作者与他人在19年前的这一天共同度过的情景,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已非的变迁。

接下来的两句\"浙江西望粤城东,山川拥隔乖同轨\",通过描绘地理距离上的遥远和隔阂,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相隔。

\"气朔分齐正八风\"这句以天气的变化来象征人生的起伏和变迁,表达了人生中喜怒哀乐,兴衰起落的多样性。

\"坐阅天时占道长,起征云物欲年丰\"这两句描述了作者在静坐中观察天象,占卜吉凶,希望来年能够丰收。这里展示了作者对天时地利的关注,同时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和希冀。

最后两句\"嬴粮拟问商颜路,好采灵芝伴四翁\",表达了作者想要向商颜请教农田耕作的方法,并希望能够采集到灵芝草药,与四位老人一同共享。

整首诗词追溯了过去的时光和人事的变迁,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自然的敬畏。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经历的回忆,诗词展示了人生的起伏和变迁,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其他诗经

瓦棺寺赠全上人

作者:徐熥(明代)

瓦棺寺赠全上人,明代,徐熥,

禅房云气深,一榻傍蕉阴。不种生天果,常怀出世心。

鹫峰脩白业,象教礼黄金。何以精名理,先师有道林。

2

虞美人 旅居白下二年,去春即有飞燕翔集,以寓宅

虞美人 旅居白下二年,去春即有飞燕翔集,以寓宅,近现代,龙榆生,

河山变色雕梁毁。未忘前游地。了无凭藉苦经营。至竟绸缪隔岁看巢成。

天涯尽处多风雨。双剪冲寒去。不随鸿鹄慕高翔。长是呢喃商略驻春光。

48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 芝兰种不生

【中吕】快活三过朝天子 芝兰种不生,元代,未知作者,

芝兰种不生,荆棘乱纵横。偶因命快得个虚名,只管望前挣。紧行,慢行,

赶不上休击竞。干戈蛮触枉了战争,世事皆前定。春水孤舟,秋风三径,也强如

暮登台朝入省。三槐堂政声,五柳庄暮景,有识见彭泽令。

虽贫乐有余,不义富何如?钟鸣漏尽强支吾,地巴活路!逆取,顺取,一

分也将不去。千间大厦驷马车,总不是安身处。蜀道铜山,石崇金谷,祸临身财

未足。西州路痛哭,北邙山洞土,栽不迭白杨树。

身子儿似袅娜,美脸儿赛过娥。恰才相见便情合,离了他半霎儿应难过。

想他,念他,镇日耽寂寞。恹煎成病怎生奈何,早晚着床卧。亲检名方,真

诚修合,自炮监自捣罗。若得我病可,除非是见他,药引子舌尖上唾。

抛离了花月朝,倚阁起凤鸾交。将缠头红锦换些柴烧,把买笑黄金塑。尽教,

尽教,从他烈火烧了祆庙,蓝桥一任水迢迢。锹撅断阳台道,谢馆秦楼,翻成书

阁,修文词攻武略。把锦套头放着,将磨杆儿撇却,教有力的姨夫闹。

27

咏月赠人诗

咏月赠人诗,南北朝,王褒,

月色当秋夜,斜晖映薄帷。上弦如半璧,初魄似蛾眉。

渡云光忽驶,中天影更迟。高阳怀许掾,对此益相思。

73

漫兴

作者:虞集(元代)

漫兴,元代,虞集,

雨阁添衣润,风帘隐几高。白头更事少,病目向书劳。

南客传音信,东家问酒醪。江边茅屋破,归楫若为操。

75

太液池

作者:刘攽(宋代)

太液池,宋代,刘攽,

建章宫中太液池,水象星汉波涟漪。凫雏雁子相群嬉,黄鹄来翔金为衣。

主人勿惜稻粱恩,主人勿矜罗网繁。暂来可见不可亲,乘风一举超昆崙。

49

句,宋代,赵彦迈,

风俗连巴楚,封疆接播溱。

42

屏迹

屏迹,宋代,郭祥正,

屏迹已恨晚,疲躯今自由。百年无七十,一日有千忧。

觅酒开青眼,凭诗遣白头。莫言宾客少,池上两三鸥。

89

七夕 其三

作者:程俱(宋代)

七夕 其三,宋代,程俱,

胥门老蔡定凡仙,会有神人与作缘。自笑尘容滞穷骨,不如鸡犬上青天。

18

续琴操哀江南 瞻彼江汉四之二

作者:谢翱(宋代)

续琴操哀江南 瞻彼江汉四之二,宋代,谢翱,

瞻彼江汉,截淮及楚。起兵海隈,亡命无所。枕戈待旦,愤不顾身。

我视王室,谁非国人。噫嘻昊天,使汝缧绁。奸党心寒,健儿胆裂。

黄河万里,冰雪峨峨。尔死得死,我生谓何。

57

木兰花慢 送亲家丈(原作又从南塘本改)问

木兰花慢 送亲家丈(原作又从南塘本改)问,元代,元好问,

又东门送客,侧身西望长嗟。算万里功名,几番风雨,何限云沙。相看已过半百,甚年年、各在一天涯。秋气偏催过雁,疏烟细点归鸦。旌旗未卷鬓先华。清泪落悲笳。问蜀道登天,锦城虽好,得似还家。关心老来婚嫁,要与余、邻屋共烟霞。到□征西车马,轮他杜曲桑麻。

35

落叶行

落叶行,元代,吴师道,

山窗独眠抱秋冷,四壁无声中夜醒。天清急雨忽万点,月出枯蛇纷众影。

开门飒飒非故林,满空乱叶抟愁阴。石涧流红□泉咽,藓痕掩碧孤蚕吟。

高秋共谁听萧瑟,却忆江南远游客。楚天摇落白日高,万里扁舟荡秋色。

江南客来归,山中叶亦稀。相思绕遍寒树下,有恨愿随秋风吹。

山空夜寒风渐微,惨惨霜露沾人衣,哀鸿独叫残云飞。

50

次舒庵见访韵

次舒庵见访韵,元代,丁鹤年,

退食从容马首东,夕阳斜映柳营红。扫门将帅遥相待,却讶寒斋访秃翁。

54

述行言情诗 其二十四

述行言情诗 其二十四,明代,祝允明,

戋戋抱微禀,自拟犹蓱蓬。企瞻先哲民,终羞绝萝松。

追随不越群,胡足为不同。何为荡荡世,亦复此不容。

无闷见君子,先师尝发矇。平平王道间,万厉频交攻。

苟无反躬术,何以禦诸凶。皇仁卒全物,莫高匪玄穹。

73

送赵丽卿 其三

送赵丽卿 其三,明代,文徵明,

西风吹散马头尘,忍见南来白水津。不独别离伤远道,衰迟亦是要归人。

32

送王直夫令宁远

送王直夫令宁远,明代,卢龙云,

藉甚文名自国华,分符无亦为丹砂。登坛已就千秋业,制锦初看一县花。

经术由来堪

12

送吴撝远游

送吴撝远游,明代,周是修,

南州有一士,高视绝今古。被服千金裘,骁腾五花马。

方当客吴越,复欲游梁楚。天地入浩歌,安知行路苦。

94

石仲歌

石仲歌,明代,周是修,

前朝古墓青山陬,石仲矻立经几秋。龙摧龟断蝌蚪折,马仆麟僵鸾鹤裂。

独尔形容得苟完,无乃年深化灵物。知是谁家显祖宗,子孙零落各西东。

清明寒食窅不至,空有狐兔巢其中。石仲凄凉何足道,金茎铜狄馀烟草。

怪夔罔两自为邻,雪霜满头天地老。

71

钟小吏

钟小吏,明代,周是修,

忠臣必世有,烈女何代无。卓彼钟小吏忠烈,夫妇俱生同室庐。

死同穴此心,一誓永不渝。奈何一朝遭丧乱,六合四海驰兵车。

湘南草贼威颇振,湖广舟师气尤粗。据袁陷吉旋破赣,百官窜匿民剪屠。

驱令降服共剽劫,军中指点烦所图。钟文大骂恶贼怒,肯将麟骥随牛驴。

忠肝义胆弥激烈,贼乃甚怒刳其躯。其妻见之亦号呼,投井长溺从其夫。

后来死者亦无数,坚钢直节谁能如。我朝开国天所命,我皇建业地所扶。

大军昼夜急西土,神收电扫不足除。春风熙熙转寒谷,甘雨沛沛充旱墟。

危者以安流者止,唯有死者无由苏。嗟哉钟文不可得,死去当随巡远居。

伤哉其妻亦莫得,列传所载皆相逾。借令国史一遗落,此人此死真何辜。

此人此死真何辜,一为钟文歌只且。奸謏比比秽青史,可灭钟文夫妇欤。

48

答侍御朱君诗 其二

答侍御朱君诗 其二,明代,湛若水,

酌彼泉水,其泉泚泚。其泚维何,有源其涘。其源维何,众卑之归。

卑以受善,维天下溪。其善其察,涓涓始达。漙博渊泉,渊深天阔。

7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