烊铜作梁剑栈编,峡江百丈青云缘。
峡山鸟道飞翩翩,蜀仙自得壶中天。
丈人口诀谁与传,青城一炷心香烟。
萦藤络蔓紫翠牵,清河链师天上仙。
玉华楼高瞰平川,白日下界黑鬼缠。
帝曰汝往予详延,鼎转九丹书八篇。
清风来翔明月前,夏日不暍冬不绵。
青骡白鹤忘岁年,是家仙种张祖先。
椒子红熟丹浴泉,酿成白酒斗十千。
先生日日贪醉眠,为我寄语来日边。
烊铜作梁剑栈编,峡江百丈青云缘。
烊铜作梁剑栈编:熔化铜铸成剑,悬挂在梁上,形成一道剑栈。这里以剑栈作为景物的描绘,表现出山峦环抱的景色壮丽,与青云相交融。
峡江百丈青云缘:在百丈高山峡谷之间,青云缭绕。这句描述了山峡的壮丽景色和云雾的飘逸,给人以广阔和悠远的感觉。
峡山鸟道飞翩翩,蜀仙自得壶中天。
峡山鸟道飞翩翩:山中的鸟儿自由自在地飞翔。这里描绘了山间自然景观中的鸟儿,展示了山野的宁静和生机。
蜀仙自得壶中天:蜀地的仙人在壶中得到了自己的天地。这句表达了仙人修炼成仙,获得超凡境界,达到了与天地相通的境界。
丈人口诀谁与传,青城一炷心香烟。
丈人口诀谁与传:丈人的口诀谁能传承。这里指代丈人所掌握的独特知识和技艺,暗示了这种传承的稀少和珍贵。
青城一炷心香烟:青城山上一炷香烟。这句描绘了青城山上的香烟袅袅升起,给人以宁静祥和的感觉。
萦藤络蔓紫翠牵,清河链师天上仙。
萦藤络蔓紫翠牵:蔓延的藤蔓缠绕着紫色和翠绿,相互交织。这句描绘了藤蔓的生长情景,给人以生机勃勃的感觉。
清河链师天上仙:清澈的河水连成一串,像是通向天上仙境的链子。这句描绘了河水的流淌和连接的景象,给人以通达和超越尘世的感觉。
玉华楼高瞰平川,白日下界黑鬼缠。
玉华楼高瞰平川:站在玉华楼上俯瞰平原。这句表达了登高远望的景象,展现了壮丽的视野和辽阔的天地。
白日下界黑鬼缠:白日下界,黑鬼环绕。这句以对比的手法描绘了黑暗和光明的对立,暗示了世间善恶的存在。
帝曰汝往予详延,鼎转九丹书八篇。
帝曰汝往予详延:皇帝说你去吧,我会详细邀请你。这句表达了皇帝对诗人的重视和邀请,显示了诗人的地位和才华备受赞赏。
鼎转九丹书八篇:鼎炉中炼制出九种丹药,写成了八篇书。这句暗示了诗人的学识渊博和修养深厚,以及他对道教炼丹术的精通。
清风来翔明月前,夏日不暍冬不绵。
清风来翔明月前:清风轻盈地飞扬在明亮的月光之前。这句描绘了夜晚的清风和明亮的月光,给人以宁静和美好的感觉。
夏日不暍冬不绵:夏天不会感到酷热,冬天也不会感到寒冷。这句表达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宜人,四季温和,舒适宜人。
青骡白鹤忘岁年,是家仙种张祖先。
青骡白鹤忘岁年:青色的骡子和白鹤忘却了岁月的流逝。这句描绘了动物们自然而然地生活在山野之间,与岁月无关,给人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
是家仙种张祖先:是家族中仙人的后代张祖先。这句表明诗人自称为仙人的后代,有着超凡的血脉和神秘的身世。
椒子红熟丹浴泉,酿成白酒斗十千。
椒子红熟丹浴泉:红色的辣椒成熟了,洗浴在丹泉中。这句以辣椒浸泡在泉水中的形象,暗示了一种神奇的过程和美好的变化。
酿成白酒斗十千:经过酿造,变成了数量巨大的美酒。这句表示经过一番努力和工艺,辣椒最终变成了大量的美酒,展示了自然与人工合作的奇妙成果。
先生日日贪醉眠,为我寄语来日边。
先生日日贪醉眠:先生每天都贪恋酒醉和睡眠。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某位先生的赞美,认为他能够尽情享受生活的美好和安逸。
为我寄语来日边:他为我传递了对未来的寄语。这句表明先生不仅享受生活,还能够给予他人启示和鼓励,希望未来更美好。
通过对这首诗词的、的分析,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山水自然、仙境神化以及道教文化的表达和赞美。诗中描绘了山川景色、仙境景象、动物自然,以及与神话传说、仙人修炼相关的意象,展示了作者独特的想象力和对超凡世界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象征意象,营造了一种神秘、宁静和超越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岩居效贾岛,宋代,谢翱,
岩岩百尺屋,山鬼寂四壁。独抱震馀桐,横此风中石。
梦见一道者,手持青瓦砾。谓此有至音,世人不能识。
粟尘起嵯峨,沧海寄一滴。语罢失其处,觉来空叹息。
摄衣起楚歌,断弦如裂帛。悬藤月露深,蛟龙舞其侧。
应诏,魏晋,曹植,
肃承明诏,应会皇都。星陈夙驾,秣马脂车。命彼掌徒,肃我征旅。
朝发鸾台,夕宿兰渚。芒芒原隰,祁祁士女。经彼公田,乐我稷黍。
爰有樛木,重阴匪息。虽有糇粮,饥不遑食。望城不过,面邑不游。
仆夫警策,平路是由。玄驷蔼蔼,扬镳漂沫。流风翼衡,轻云承盖。
涉涧之滨,缘山之隈。遵彼河浒,黄阪是阶。西济关谷,或降或升。
騑骖倦路,载寝载兴。将朝圣皇,匪敢晏宁。弭节长骛,指日遄征。
前驱举燧,后乘抗旌。轮不辍运,鸾无废声。爰暨帝室,税此西墉。
嘉诏未赐,朝觐莫从。仰瞻城阈,俯惟阙庭。长怀永慕,忧心如酲。
秋日吴山茶楼雅集以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赋诗得瑟字,近现代,刘雄,
昆虫未闭关,春秋有佳日。招邀众石友,围坐暂闲逸。
吴山多妩媚,纵横难尽述。市声虽到耳,心尘忽已谧。
此乐古人同,焉知身萧瑟。倾榼杂浊清,堆盘满梨栗。
抢影七子狂,放歌二姝匹。居世亦何常,对境原易失。
他时忆旧游,但藉群公笔。
柳梢青 以上一百零三首,见石莲庵汇刻遗山,元代,元好问,
玉嫩红娇。□花如月,斜袅金翘。楚女腰肢,小乔风韵,难比妖娆。当年约住蓝桥。便回首仙凡路遥。一曲清歌,千钟美酒,同庆生朝。以南塘本及罗振玉殷礼在斯堂丛书本校订。案遗山先生新乐府五卷本卷五,尚有诉衷情秋风吹绽一首,望仙门玉壶清漏一首,蝶恋花紫菊初生一首,少年游芙蓉花发一首,蝶恋花一霎秋风一首,诉衷情海棠珠缀一首,玉楼春紫薇朱槿一首,并晏殊词朝措年年金蕊一首,千秋岁塞垣秋早一首,并辛弃疾词。又卷一尚有声声慢林间鸡犬一首,卷三尚有惜份飞人见何郎一首,乌夜啼花中闲远风流一首,卷五尚有鹧鸪天著意寻春一首,淡淡青灯一首,朝中措春闺寂寂一首,并已见强村丛书遗山乐府三卷本。又石莲庵本后,附遗山先生新乐府补遗十八首,其中除小圣乐绿叶阴浓一首为北曲外,共余十七首并已见强村丛书遗山先生乐府三卷本。南塘本后亦有补遗六首,除小圣乐绿叶阴浓一首为北曲外,其余五首亦并见三卷本。
十月五日出城暮归门阖留宿南濠王氏楼与履约昆仲夜话有作,明代,文徵明,
永济桥南水阁斜,夜深投宿静无哗。淹留短榻行边约,只尺孤城梦里家。
碧树报风吟细叶,青灯闪雨落寒花。玄言寂寞都无寐,消得清腴一味茶。
谒阙里途中即事十一韵,明代,郑岳,
迟迟待明发,肃肃戒行辀。郊原俯阡陌,道途广且修。
朝云结层阴,雨泽尚滞流。郁蒸气未解,风露何当秋。
役夫苦流汗,吾行岂漫游。壮齿走四方,老至行且休。
眷兹毓圣乡,欲诣竟无繇。于兹不修谒,终身抱悔尤。
迢递展慇勤,阙里暂绸缪。秋阳方皓皓,缅邈仰风猷。
倦息杏坛阴,渴饮泗水流。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