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三门漕运卞寺丞二首

作者:魏野(宋代)

三门闲想六龙家,多少春来事可夸。

阁道寻僧同鹫领,楼船载妓胜仙槎。

送迎几拂新亭柳,巡历时穿旧县花。

野客寻常思重谒,却愁诗酒势难加。

0

诗文译文

寄送给三门漕运的卞寺丞的两首诗,

三门闲想六龙家,

多少春天来了事情可夸。

阁道上寻找僧人,与鹫一起领略,

楼船载着妓女胜过仙槎。

送迎几度拂过新亭上的柳树,

巡视历史时穿越旧县花。

野客寻常心生崇敬之情,

却为诗酒的势头难以增添。

诗文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魏野所作,题目为《寄赠三门漕运卞寺丞二首》。诗人将自己的诗作寄赠给漕运工作中的卞寺丞,表达了对漕运工作的赞美和对卞寺丞的钦佩之情。

诗的开头,诗人提到了\"三门\",指的是漕运的三门,即供应水运的三个出发地点,暗示了漕运的重要性。接着,诗人提到\"六龙家\",形象地描绘了漕运的繁忙景象,以及这场漕运经历了多少年的春天,事情可称赞。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在漕运过程中的所见所闻。\"阁道寻僧同鹫领\",诗人在阁道上寻找僧人,与僧人一同欣赏鹫鸟的飞翔,表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和赞美。\"楼船载妓胜仙槎\",描绘了楼船上载满了美丽的妓女,胜过了神话中的仙槎,突显了漕运的繁荣和富饶。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诗人对于历史和文化的关注。\"送迎几拂新亭柳\",诗人多次经过新亭,看到了垂柳拂过的情景,暗示了诗人对历史的重视和留恋。\"巡历时穿旧县花\",诗人在巡视的过程中穿过了旧县,看到了花朵,表达了对于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的思考和关注。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野客寻常思重谒\",诗人作为一位野客,平常时常思念着对卞寺丞的敬重之情。\"却愁诗酒势难加\",表示诗人虽然愿意以诗酒来表示敬意,但感到难以增加诗酒之势,表达了一种无力的情绪。

整首诗以写景和抒发情感为主线,通过对漕运工作和历史文化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漕运工作的敬佩和对历史文化的关注。诗词表达了作者对漕运工作的赞美,以及对卞寺丞的钦佩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和留恋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漕运工作和历史文化的深刻体验和思考。

魏野

(960—1020)陕州陕县人,字仲先,号草堂居士。不求仕进,自筑草堂,弹琴赋诗其中。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帝祀汾阴,与表兄李渎同被举荐,上表以病辞,诏州县常加存抚。与王旦、寇准友善,常往来酬唱。为诗精苦,有唐人风格,多警策句。有《东观集》、《草堂集》。

其他诗经

度分水关二首 其一

作者:郑岳(明代)

度分水关二首 其一,明代,郑岳,

泉声鸟语隔溪闻,楚越封疆此际分。老眼欲穷闽海望,午风吹散陇头云。

19

明仲小侄归江浙饯之西渡有感二首 其二

作者:吴潜(宋代)

明仲小侄归江浙饯之西渡有感二首 其二,宋代,吴潜,

宿秧青碧稚秧黄,长叶抽苗势已张。田就再耘秋有准,水收积潦旱无伤。

老牛引犊挨篱卧,新燕将雏贴水翔。一壑一邱吾亦有,谁怜留滞尚他乡。

78

赋得江介多悲风用风字

赋得江介多悲风用风字,清代,顾炎武,

素节乘云梦,清秋下渚宫。哀音生地籁,激楚入天风。

落雁过山急,寒蝉抱树空。伤心干里目,愁绝百年中。

郢路元依北,江关久向东。有人宗国泪,何地洒孤忠。

6

送龙太守上计 其一

送龙太守上计 其一,明代,韩日缵,

白鹤峰前郡,高居百尺层。门庭清似水,寮吏凛如冰。

买犊风能易,悬鱼早见称。坡仙遗址在,公暇亦堪凭。

86

倾杯乐 善权寺火

倾杯乐 善权寺火,清代,陈维崧,

玉宝琼扉,琳宫绀宇,层崖染茜。嵌峭壁、三生堂后,梳妆台左,李唐遗殿。

黑摧秃柏苍皮偃。雨淋浪,藓崩剥,坏梁雷篆。昨春野寺,记著青鞋踏遍。

陆浑火、烧残赤县。焚玉石馀灰延鹿苑。叹一夜、猿狖悲号,千年龙鬼糜烂。

化断井、颓垣一片。剩落落、长松谁伴。想月夜,古洞里、仙灵浩叹。

27

瑞鹧鸪 其三

瑞鹧鸪 其三,宋代,辛弃疾,

胶胶扰扰几时休。一出山来不自由。秋水观中山月夜,停云堂下菊花秋。

随缘道理应须会,过分功名莫强求。先自一身愁不了,那堪愁上更添愁。

79

道林寺送莫侍御(一作麓州精舍送莫侍御归宁

作者:张谓(唐代)

道林寺送莫侍御(一作麓州精舍送莫侍御归宁,唐代,张谓,

何处堪留客,香林隔翠微。薜萝通驿骑,山竹挂朝衣。

霜引台乌集,风惊塔雁飞。饮茶胜饮酒,聊以送将归。

93

七夕

作者:高登(宋代)

七夕,宋代,高登,

天道杳难凭,人言殊不经。

佳期传七夕,欢事污双星。

女騃占蛛巧,儿痴托鹊灵。

吾诗非好诋,聊与订顽冥。

36

下手迟

下手迟,元代,丘处机,

落魄闲人本姓丘。住山东、东路登州。自少年、割断攀缘网,从师父西游。

兀兀腾腾不系留。似长江、一叶孤舟。任红尘、白日忙如火,但云漾无忧。

50

贺新郎·唤起东坡老

贺新郎·唤起东坡老,宋代,宋自逊,

唤起东坡老。问雪堂、几番兴废,斜阳衰草。一月有钱三十块,何苦抽身不早。又底用、北门摛藻。儋雨蛮烟添老色,和陶诗、翻被渊明恼。到底是,忘言好。周郎英发人间少。谩依然、乌鹊南飞,山高月小。岁月堂堂留不住,此世何时是了。算不满、英雄一笑。我有丰淮千斗酒,把新愁、旧恨都倾倒。三弄笛,楚天晓。

32

题天台茅桥

作者:罗适(宋代)

题天台茅桥,宋代,罗适,

京城湿墨遗相知,心绕天台四散飞。记得小田桥上月,五更河露湿人衣。

44

三亡诗

三亡诗,宋代,郭祥正,

荣翁苦于学,腹实五车书。尤明礼乐事,画就百幅图。

献之神宗朝,不报还旧庐。白头著青衫,老愤犹欲舒。

佐邑曾未赴,瞑目忽已殂。何子稍家富,恬不为利拘。

执笔工词章,科第学有馀。终遭有司黜,才命诚难俱。

今闻亦长往,令我勤悲吁。二家各有子,素业传门闾。

登科既同籍,奔丧又同途。李君出世胄,轩轩佩琼琚。

计偕冠多士,场屋喧名誉。晚乃乐高隐,卖药荒村墟。

愈贫愈自信,纯洁不可污。天胡夺其龄,否极泰则无。

斯人皆旧游,想望空踟蹰。顾我虽未死,目眊霜盈须。

近酒已先恶,趋时迹尤疏。飞章乞残骸,轻舟下重湖。

将投永安泊,访旧相欢娱。那知死生隔,三秀同时枯。

欲为招魂篇,悲风涕沾濡。

72

广州越王台呈蒋帅待制

广州越王台呈蒋帅待制,宋代,郭祥正,

番禺城北越王台,登临下瞰何壮哉。三城连环铁为瓮,睥睨百世无倾摧。

蕃坊翠塔卓椽笔,欲蘸河汉濡烟煤。沧溟忽见飓风作,雪山崩倒随惊雷。

有时一碧渟万里,洗濯日月光明开。屯门钲铙杂大鼓,舶船接尾天南回。

斛量珠玑若市米,担束犀象如肩柴。越王胡为易驯服,陆生辩与秦仪偕。

当时贡物竞何有,汉家宫殿今蒿莱。邦人每逢二月二,熙熙载酒倾城来。

元戎广宴命宾客,即时海若收风霾。群心愈喜召和气,百伎尽入呈优俳。

乐声珊珊送妙舞,春色盎盎浮樽罍。鬼奴金盘献羊卨,蔷薇瓶水倾诸怀。

嗟余老钝已茅塞,坐视珠履惭追陪。青蝇何知附骥尾,伯乐底事矜驽骀。

番禺虽盛公岂爱,亭亭自是岩廊材。千年故事写长句,指画造化回枯荄。

昌黎气焰遂低缩,瓦砾未足当琼瑰。仙姿劝公莫妄想,元鼎久待调盐梅。

12

会平江两粹六邑宰

作者:王遂(宋代)

会平江两粹六邑宰,宋代,王遂,

守令张官本为民,恫瘝无异切吾身。

但令六县皆朱邑,何必共堂有信臣。

田里要须兴孝弟,闾阎谨勿致嚬呻。

与君共举一杯酒,化作人家点点春。

49

次王彦昭寄苏景谟青社园亭韵二首 其二

作者:刘跂(宋代)

次王彦昭寄苏景谟青社园亭韵二首 其二,宋代,刘跂,

谁道前贤迹已尘,园林气象迩来新。高山流水有深意,翠竹黄花如故人。

小队郊坰时访客,后堂歌吹独留宾。汶阳寂寞无佳赏,卧阁萧然过一春。

94

蒲中杂咏 必种轩

作者:赵鼎(宋代)

蒲中杂咏 必种轩,宋代,赵鼎,

此君风度固萧然,谁解招邀到此轩。要识维摩真面目,支离瘦骨寂无言。

20

汉高祖歌风台

汉高祖歌风台,宋代,汪梦斗,

击筑长歌意始真,斩蛇元是感乡人。大风不起人非昔,台下滔滔泗水春。

49

中秋有感

中秋有感,宋代,车若水,

村屋半蹲鹈鴂晚,吴江一叶鷾鸸秋。北边又听寒来信,近日何人万户侯。

87

雨饮玲珑岩下

作者:谢翱(宋代)

雨饮玲珑岩下,宋代,谢翱,

垂云起嵚嵌,衣被松与桂。夜含星斗光,隐若金石气。

雨来辄阻之,不得抚苍翠。下有桑门子,饮用陶匏器。

盆中蓄海石,左顾如牡砺。疑此碛上来,不知几年岁。

桑门却问客,所居何姓氏。回指南海峰,苍茫倘一至。

26

摸鱼儿

摸鱼儿,元代,元好问,

问莲根、有丝多少,莲心知为谁苦。双花脉脉娇相向,只是旧家儿女。

天已许。甚不教、白头生死鸳鸯浦。夕阳无语。算谢客烟中,湘妃江上,未是断肠处。

香奁梦,好在灵芝瑞露。人间俯仰今古。海枯石烂情缘在,幽恨不埋黄土。

相思树。流年度、无端又被西风误。兰舟少住。怕载酒重来,红衣半落,狼藉卧风雨。

6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