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节堂作

作者:王问(明代)

思彼京洛间,田窦势莫伦。

托婚椒兰殿,甲第上干云。

昼日再三接,广衢翻朱轮。

倾城咸来趋,綦履填高门。

委心事罄折,愿假一顾恩。

一举起穷废,荣枯立可分。

谁为脱屣人,清风振高旻。

长谣《归去来》,甘心守柴藩。

江东与栗里,千载此道存。

0

诗文译文

思念京洛之间,

田窦的势力无与伦比。

期盼进入婚姻的椒兰殿,

身居高官的云端。

白天多次受到接待,

繁华大街车轮翻滚。

倾城美人纷纷前来趋附,

平民百姓也填满高门。

心事压得我喘不过气,

愿意得到您一次青睐。

一举之间,从贫穷升至富贵,

荣耀与衰败立即分晓。

谁能成为摆脱苦役的人,

清风振动高耸的天宇。

长篇赞歌《归去来》,

心甘情愿守护家园。

无论是江东还是栗里,

千年来这条道路一直存在。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写的是明代王问对京洛(指京都和洛阳)之间的思念和向往,以及对权势和荣耀的追求。诗人表达了自己对高官显贵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够进入椒兰殿,身居甲第,享受云端的荣耀。他描述了白天被众人接待,广场上车轮翻滚,美人纷纷涌来,民众也争相进入高门的繁华场景。诗人委身于此,心事重重,但愿望能得到高人的一丝青睐,一举之间从贫穷转为富贵,荣耀与衰败也立即分晓。诗人还提到了归去来的长篇赞歌,表示自己甘心情愿守护家园,无论是在江东还是栗里,这条道路将千年流传下去。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描绘了诗人对权势和荣耀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园的深情。诗人通过对京洛之间繁华景象的描绘,展示了对权势和荣耀的向往,但最终归结于守护家园的情感,表达了对家园的珍爱和忠诚。整首诗词既富有艺术性,又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涵,体现了明代士人对社会地位和家园的追求与关注。

王问

(1497—1576)常州府无锡人,字子裕。嘉靖十七年进士。除户部主事,监徐州仓,减羡耗十二三。改南职方,历车驾郎中、广东按察佥事。父死,不复仕,隐居湖滨宝界山,兴至则为诗文,或点染丹青,山水人物花鸟皆精妙。以学行称,门人私谥文静先生。

其他诗经

角招 其一

角招 其一,元代,邵亨贞,

梦云杳。东风外,画阑倚遍寒峭。小梅春正好。护忆故园,花满林沼。

天荒地老。但暗惜、王孙芳草。鹤发仙翁洞里,为分得一枝来,便迎人索笑。

窗晓。冷香窈霭,幽情雅澹,不减孤山道。旧愁浑欲扫。

却明朝、新愁萦绕。何郎易恼。且约住、伤春怀抱。彩笔风流未少。

更何日、玉箫吹,金尊倒。

80

客中感怀四首 其一

作者:秦涌(清代)

客中感怀四首 其一,清代,秦涌,

家山小别未多时,倏忽寒波动水湄。客里秋声倍萧飒,无端触起故园思。

4

师郑举瓶社以四月二十七日为松禅先师作九十生辰招同人集江亭感此奉呈

师郑举瓶社以四月二十七日为松禅先师作九十生辰招同人集江亭感此奉呈,清代,吴昌绶,

秋风桂影偶婆娑,似水门庭一再过。说罢程文问知旧,朝衣未卸泪痕多。

三峰一笑我无缘,樱笋香厨四月天。自是伤春工病累,年年容易误吴船。

金爵觚棱往事哀,玉阳史笔亦蒿莱。孤亭落照衔荒埂,垂白门生掩袂来。

三十华年使节遥,镜中鸾舞太无憀。春风词事俄周甲,红泪调铅剩未消。

76

【商调】梧叶儿 赠龟溪医隐

作者:张雨(元代)

【商调】梧叶儿 赠龟溪医隐,元代,张雨,

赠龟溪医隐唐茂之(二首)

参苓笼,山水闲,好处在西关。放取诗瓢去,携将酒榼还。把酒倩歌鬟,休举似江南小山。移家去,市隐闲,幽事颇相关。刘商观奕罢,韩康卖药还。点检绿云鬟,数不尽龟溪好山。

83

【正宫】醉太平 重九无酒

【正宫】醉太平 重九无酒,元代,汤舜民,

酿寒风似刮,催诗雨如麻,东篱寂寞旧栽花,上心来闷杀。孟参军整乌纱低

首频嗟呀,陶县令掩柴扉缄口慵攀话,苏司业检奚囊弹指告消乏,白衣人在那答?约游春友不至效张鸣善句里用韵

芳尘滚滚,香雾氲氲,东风何地不精神?流莺也唤人。柳屯云护城两岸黄

金嫩,杏酣春映山村万树胭脂喷,草铺茵绕湖滨一片绿绒新,不闲游是蠢。又

轮蹄冗杂,罗绮交加,东风何地不繁华,庄农也戏耍。倚<谷含><谷牙>恶

牙槎老树临溪汊,闹唧喳隔幽花鸟鸣山凹,荡光滑乱明霞流水绕天涯,不闲游

是傻。书所见

二八年艳娃,五百载冤家,海棠庭院玩韶华,无褒弹的俊雅。脸慵搽倚窗纱

翠袖冰绡帕,步轻踏ネ尘沙锦幼凌波袜,笑生花唤烹茶檀口玉粳牙,美人图是

假。闺情

惜花人那厢?吹箫伴谁行?好春光翻做了恶风光,三般愁怎当?入兰房恰昏

黄画角偏嘹亮,掩纱窗未思量杜宇先悲怆,上牙床正ゐ惶铁马儿越叮当,不伤

心是谎。嘲秀才上花台

生居在孔门,供养甚花神,今年撞入翠红裙,被虔婆每议论。星里来月里去

又笑书生嫩,多则与少则许又骂酸丁吝,寝不言食不语又道秀才村,我可甚文章

立身!风浪士子

丢开了砚台,撇下了书册,向花街柳陌把身挨,兀的不俊哉。将皂环绦拴一

个合欢带,白罗袍绣一道开山额,素瑶琴雕一面教坊牌,这的是顽顽秀才。

79

奉答汪于鼎赠予六十岁之作 其三

奉答汪于鼎赠予六十岁之作 其三,清代,屈大均,

岭海相期又十霜,无因笑语郁川阳。玉勾自可分兄弟,姑射何须应帝王。

瀑里云门三洞小,谼中石笋一天长。何时邂逅虬山麓,并坐谈经花满床。

88

酴醾

酴醾,宋代,刘克庄,

青蛟蜕骨万条长,玉架盘云护晓窗。外面看来些子叶,中间著得许多香。

一枝缟色分明好,百卉含羞不敢芳。飞杀衔花双海燕,被渠勾引一春忙。

68

大江东去 其十五 次苏韵,谢史恭甫寄惠竹椅

作者:夏言(明代)

大江东去 其十五 次苏韵,谢史恭甫寄惠竹椅,明代,夏言,

玉削湘筠,藤缕细、巧手掣成名物。多谢山人遥遗赠,列置高堂四壁。

清映水帘,凉分石枕,助炎天霜雪。银屏绣榻,看来未算雄杰。

有时徙倚轩窗,听雨听风,幽兴偏多发。坐对灵峰七十二,朝暮云烟兴灭。

携向园亭,白鸥相伴我,披襟散发。南楼弄笛,不用胡床待月。

99

钓竿行

作者:曹丕(魏晋)

钓竿行,魏晋,曹丕,

登山而远望,溪谷多所有。楩楠千馀尺,众草之盛茂。

华叶耀人目,五色难可纪。雉雊山鸡鸣,虎啸谷风起。

号罴当我道,狂顾动牙齿。

77

岁暮风雨二首 其二

作者:陆游(宋代)

岁暮风雨二首 其二,宋代,陆游,

一冬少雨雪,人意常昏昏。夜半有奇事,雨声卷江村。

陆子真老农,破屋依颓垣。扶持衰病身,收召谴逐魂。

手烹墙阴荠,美若乳下豚。听雨取一醉,不厌村酒浑。

眼眚灯生晕,衣弊虱可扪。父子幸相守,万事何足论。

70

思山居一十首 忆药苗

思山居一十首 忆药苗,唐代,李德裕,

溪上药苗齐,丰茸正堪掇。皆能扶我寿,岂止坚肌骨。

味掩商山芝,英逾首阳蕨。岂如甘谷士,只得香泉啜。

69

集贤石学士出守符离

作者:胡宿(宋代)

集贤石学士出守符离,宋代,胡宿,

日边新拥两朱轓,亦以斜飞试羽翰。巴郡词人才藻壮,汉家循吏教条宽。

明光奏事衣香在,丽正修书砚滴残。岁晚政成丹诏下,归来天上作仙官。

6

晨起汴上口占寄韩玉汝

作者:刘攽(宋代)

晨起汴上口占寄韩玉汝,宋代,刘攽,

戍鼓邻鸡催启关,繁星未坠重愁颜。云含雪意朝寒外,河带冰光曙色间。

去远不堪登灞涘,言归时复念东山。梁台客在文章盛,修竹何当复共攀。

20

次韵周圣举从子乞纸

作者:汪藻(宋代)

次韵周圣举从子乞纸,宋代,汪藻,

溪翁捣冰时,寒甚龟手絮。千金售词客,妙语零唾雾。

回看乌丝栏,一嫡轻百庶。长供虿尾落,肯受蝇头污。

今朝持赠君,真似翼傅虎。应缘未给札,欲草子虚赋。

他年五十万,渠复愿邻富。行看醉帖来,家不设寒具。

55

宫词 其四十八

作者:赵佶(宋代)

宫词 其四十八,宋代,赵佶,

水晶新制宝卮成,冰洁无瑕莹玉明。醉捧纤纤飞大白,是娥端望月轮平。

66

北闸停舟

北闸停舟,宋代,徐似道,

昔人筑斯防旱涝,龙钟常相天地造。

舟航群泊沙外汀,酒旗斜插江亭小。

岁岁常丰民自怡,几家灯火儿诵诗。

何处渔歌芦中起,欸乃一声山月底。

66

李正之丈提刑挽词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李正之丈提刑挽词 其二,宋代,韩淲,

耆旧今零落,风流近所无。歌诗到元白,字画逼欧虞。

为约言犹在,收书德不孤。阶庭知有子,庆泽自相符。

94

风帆夜汎清河

风帆夜汎清河,宋代,汪梦斗,

风饱晴川十幅蒲,月明乘兴泛玻璃。舟人生路须加谨,却道今非比旧时。

97

贻溪怀古十篇 其二 览照亭

作者:俞充(宋代)

贻溪怀古十篇 其二 览照亭,宋代,俞充,

杖藜高山头,历览众景会。泰摹屹若屏,黄河泻如带。

幽怀逐冥鸿,万事寄天籁。不见玉京春,荒烟起萧艾。

91

重叠金

重叠金,宋代,赵善扛,

玉关芳草黏天碧。春风万里思行客。骑马向风嘶。道归犹未归。南云新有雁。望眼愁边断。膏沐为谁容。倚楼烟雨中。

1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