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闾登眺倚胡天,辽左封疆指顾全。
山势北来连靺鞈,海云东尽辨朝鲜。
岩花竞暖霏香云,塞草留春蔼翠烟。
公暇暂同淹永日,喜无烽火报甘泉。
医闾登高望远,依靠著胡天,远看辽左封疆,指点着顾全。山势从北方延伸而来,连接着边界的靺鞈(山脉);海云向东方散去,辨别着晨曦中的朝鲜。岩上的花朵纷纷争相绽放,暖意和香气弥漫着云端;边关的草原仍然留有春天的翠绿和烟雾。公暇之余,暂时与淹永日相伴;高兴地看到没有战火报告甘泉(代表边境平安)。
这首诗词以医闾(古代医务官的名字)登高远望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边疆的关注和对国家安宁的祝愿。诗人通过描绘山势和海云的变化,展示了边疆地区的壮丽景色和边境的稳定。岩花竞相绽放、塞草依然翠绿的描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希望的滋生。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他在安静的时刻,没有接到战火的消息,对国家安全和边境的平稳感到欣慰。
这首诗词通过景物描写和寓意的表达,传达了作者对国家边疆安宁的关切和祝愿。首先,诗人以医闾的身份,站在高处远望,展现了他的职责和视野。随后,他描述了边疆的自然景观,如山势和海云,以及岩花和塞草,通过这些描写展示了边疆地区的壮丽和春天的气息。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和安心,没有战火的消息让他感到欣慰,也寄托了对国家边境平安的祝愿。
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清新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边疆的关切和对国家安宁的期望,同时通过景物描写和隐喻的运用,给人以美好的意境和情感的共鸣。诗人以自然景观为载体,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的祝福,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安定和谐的向往。
【双调】殿前欢 寿阳妆,更,元代,卢挚,
寿阳妆,更何须兰被借温芳。玉妃不卧鲛绡帐,月户云窗。前村远驿路长,空惆怅,凭谁问花无恙?被春愁晓梦,瘦损何郎。
万花丛,殢韶光肯放彩云空。痴呆呆未解三生梦,娇滴滴一捻春风。歌喉边笑语中,秋波送,依约见芳心动。被啼莺恋住,江上归鸿。
海棠庭,这红妆也见主人情。被东风吹软新歌咏,都为花卿。黄鹄飞白鹿鸣,山林兴,佳丽相辉映。是烟霞翠袖,锦帐云屏。
小楼红,隔纱窗斜照月朦胧。绣衾薄不耐春寒冻,帘幕无风。篆烟消宝鼎空,难成梦,孤负了鸾和风。山长水远,何日相逢。
作闲人,向沧波濯尽利名尘。回头不睹长安近,守分清贫。足不袜发不巾,谁嗔问?无事萦方寸,烟霞伴侣,风月比邻。
寿阳人,玉溪先占一枝春。红尘驿使传芳信,深雪前村。冰梢上月一痕,云初褪,瘦影向纱窗上印。香来梦里,寂寞黄昏。
八葫芦
酒杯浓,一葫芦春色醉山翁。一葫芦酒压花梢重,随我奚童。葫芦干兴不穷,谁人共,一带青山送。乘风列子,列子乘风。
酒频沽,正花间山鸟唤提壶。一葫芦提在花深处,任意狂疏。一葫芦够也无,临时觑,不够时重沽去。任三闾笑我,我笑三闾。
酒新篘,一葫芦春醉海棠洲。一葫芦未饮香选透,俯仰糟丘。傲人间万户侯,重酣后,梦景皆虚谬。庄周化蝶,蝶化庄周。
酒频频,一葫芦风味扶诗兴。一葫芦仗挑相随定,荷插银瓶。爱诗家阮步兵,宽沽兴,身世都休竞。螟蛉蜾蠃螟蛉。
又成父弟往馀干谒赵叔遂至池阳庐陵谒二周先生长句送行,宋代,赵蕃,
归我山中未一年,两回题子送行篇。况今客路飞红叶,不比春风啼杜鹃。
东阁翘材嗟久阔,长沙夜席已喧传。子行历聘应兄问,并谢江东有二天。
寄题山居,宋代,赵蕃,
山居为山何所如,非灊非皖非匡庐。问云非山何所居,屋中主人山中徒。
当檐屹立几丈馀,亦有竹树相盘纡。朝听鹤吟暮猿呼,那知门外临通衢。
或闻此语谓我诬,答以君意诚守株。人间有国名华胥,其往初不因舟车。
神游倏忽已即涂,晨鸡唤觉犹蘧蘧。山名无乃类此欤,胸中有山无地无。
朱门蓬户何别区,参前见处成工夫。
食新稻,宋代,罗公升,
野人何所赠,金粟眩双目。
吾庐幸徒壁,恐受贾祸速。
熟视心始平,中有稻一斛。
开囊带风露,入釜间黄绿。
云碓明珠跳,甆椀幽兰馥。
已分先农余,不假惠伯卜。
侑以手种松,领此一岁熟。
大笑老杜陵,橡栗款空腹。
天不怜万民,何以生百谷。
所惧风雨疾,翻使风雨覆。
倘无飘泊忧,田舍有余福。
和公择观李煜书法喜禅师碑,宋代,郭祥正,
五代迭凋丧,江南最偷安。三世弄翰墨,煜札尤可观。
禅林榜法喜,妙势如飞鸾。尘埃一藏晦,皴斮脱羽翰。
适逢集仙守,好古将模刊。振襟自披拂,涂饰粉与丹。
呼僧辨遗像,彷佛存纤纨。作书究本末,风雨生毫端。
精神还故物,霹雳惊蛰蟠。幽光亦焕发,令我复长叹。
念彼士君子,穷年抱饥寒。不及稽古踪,泯默知遇难。
次韵简林绍先诸友三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宦路风波渺望洋,几人赤马旦蒙霜。便便懒是誇经笥,嗑嗑从渠笑酒囊。
花柳春风朝步屧,菰蒲春水夜鸣榔。人间别有桃源路,肯为浮荣替戾冈。
辰阳馆,宋代,冯山,
辰阳号难理,五溪地相跨。边臣重绥抚,蛮獠愈骄诈。
封陲苦侵暴,文书困讥骂。谁为太守乐,一笑不得暇。
张公抗辰旆,烽障几欲罢。偃息有馀地,登临无一舍。
乃兴辰阳馆,城东两山胯。泉声落溪谷,湖光照亭榭。
花木亲种植,朋僚日追迓。投壶征虏祭,围棋太傅谢。
高风邈难继,维公并驱驾。有客尝一至,席参邹枚亚。
览物言思阔,醒魂耳目乍。欲记传之久,恨无文章价。
愿公贲泉石,游宴日来藉。新诗上碑刻,佳景若图画。
旦暮趣召还,归为中州诧。
赠天竺比邱梵名娑羯延主北禅古刹十六韵,明代,龙膺,
世阅三千外,程逾十万强。须弥经日月,沙界饱风霜。
崭崄攀猱狖,岩穷狎虎狼。佩镰炊石火,洗钵漱冰浆。
赤脚寒无著,华颠岁亦忘。芜菁烹作糁,毡罽绩为裳。
吹角驱魔鬼,持珠诵法王。唐音通呗咒,胡语省迎将。
细齿如童龀,庞眉自老苍。娑婆同印度,膻浊混氐羌。
二伴来殊域,三生话旧邦。黧皮俱瘦肋,绀目并凹眶。
合掌跏趺惯,垂腰辫发长。慈悲无怨爱,解脱得清凉。
为说宰官法,偕登选佛场。北禅金布地,卓锡待支郎。
送觉山外补之温州,明代,湛若水,
白云苍苍兮珠江泱泱,觉山之去兮谁与翱翔。
江水泱泱兮山云长,我思觉山兮安可忘。
飞云蒙头兮隐青霞,揽云月兮为家,觉山不来兮令我长嗟。
长嗟兮舒啸,四山暮兮猿鸟号噭。山容蹙兮予怀悄悄,青衿送子兮三水之表。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