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轻清体妙,湛然独与天游。
为透入凡胎,五行圈*,四火拘囚。
穷年执迷不悟,认声争虚幻故延留。
元旧仙乡道域,咫尺天地迢遥。
欲求返本还元,诚只在自心头。
但默默精思,时时探索,必取功收。
虚空忽然粉碎,尽来生、业障一齐休。
振袂蓬莱阆苑,不愁弱水无舟。
《木兰花慢·本轻清体妙》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不详。这首诗词以轻灵清逸的风格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诗中描述了作者的心灵与天地相通,自由自在地游走于天空之间。然而,作者却感到自己被五行之力所束缚,四火所困扰,无法摆脱尘世的束缚。他在这个世界中迷失了很久,追求虚幻的声音,延误了自己的修行。
诗中提到了仙乡道域,指的是仙人居住的地方,与现实世界相距甚远。作者渴望回归本源,但他意识到真正的归宿只存在于自己的内心深处。他默默地思考,不断地探索,只有通过努力和修行,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
最后,诗中描绘了虚空突然破碎的景象,意味着作者成功地摆脱了生死轮回的束缚,解脱了业障的困扰。他振袖离开了尘世,进入了蓬莱阆苑,不再担心没有船只渡过弱水(指生死之河)。
这首诗词以婉约清新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超脱尘世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传达了修行的艰辛和奋斗的意义。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超脱情怀和对自我境界的追求,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醉吕洞宾画,元代,胡天游,
碧眼朦胧,风须猎猎。一朵仙花红衬颊,瑶池宴罢九霞浆。
人世已非唐日月,飙轮倚醉风泠泠。玉山恨不扶飞琼,城南老魅尔何物。
捉臂返顾如叮咛,岩也睨之若螟蛉。拉乾坤之隘兮,不足供先生之高枕。
杯洞庭之绿兮,不足助先生之解酲。噫!今夜酒醒何处?
清风明月,一笛瑶京。
次韵答庐陵张新恩,宋代,萧立之,
庭户无人斗鹊堕,藓径屐痕无半个。玲珑一骑薰风前,惊起胡床橐驼座。
长身苍髯江梅间,麒麟初脱十二闲。谁教驱策落何处,水石龃龉山连环。
笔头不识周鼎重,学古胸宽有云梦。才大万牛挽不前,时来八风吹不动。
寒香含著西风花,汉宫寿斝倾天家。不愁旱火成焦土,黄头奴来请行雨。
寄林教授龟从,宋代,王迈,
我生麋鹿群,岩穴性所乐。寓城看病女,踪迹良踸踔。
神明倘见怜,医药须课效。便当归旧庐,谁爱入此闹。
炎暑甚蒸炮,矮屋如笼罩。欠伸尺蠖形,低垂木鸡貌。
清晨得君书,衔系新州教。慈恩叙同年,转盼梦一觉。
我于端平初,蓬山叨直儤。批鳞咈神龙,编须犯关豹。
一斥褫三官,连年绝廪稍。我罪坐狂愚,令受人系敲。
君胡二十年,无由极比较。今又深入南,正坐不能巧。
群儿益纷拿,疾足逞超趠。我辈履羊肠,所历极确硗。
宦海走千帆,好风纵篙棹。我辈航一苇,无缘出泥淖。
世道日以艰,大厦摧栋桡。边尘日以纷,冲梯设矢炮。
逆潮陆成渊,苦旱水飞窖。饿莩盈通途,骄儿纵烈爆。
君视此何时,有官如荷校。犹戒我韬藏,前尤勿再效。
良玉不受焚,直木不畏挠。命当安穷通,义当守忠孝。
久别诵吾诗,君心独无恔。
吴帝庙,宋代,赵鼎,
阿瞒鬼之雄,掌握弄神器。孙刘相继踵,分争足鼎峙。
支吾仅自保,终作降囚系。智力非不如,亦各论其地。
吾闻隆准公,几为强楚毙。转粟收散兵,正赖关中势。
中原乃腹心,四肢吾所制。英雄建立初,岂但夸一世。
处之或不然,果非长久计。古人今复生,此论无以异。
依韵和李元中兼寄伯时二首 其二,宋代,陆佃,
五丈河边避俗尘,闭门情味似漳滨。抛离鹊渚今三岁,成就华严祇两人。
贫里有时求得玉,老来无可奈何春。平生共学王丞相,更觉荀扬未尽醇。
与蒲宗孟传正察推,宋代,冯山,
五月热无事,讼庭若扫刷。眼底簿书静,独坐痴闷发。
上马出门去,不避烦与渴。幕中访贤友,且欲纾拥阏。
洒水延我坐,解带意思活。清谈破尘滓,快若饮冰雪。
青衫虽同服,所处类巾袜。道均语言合,殊不间毫发。
十篇诗总解,金玉自磨戛。往时草草读,恨不见本末。
全编使我尽,万漏都一括。诸君好诗学,论议每相轧。
破碎失本源,十尝见七八。圣途久荒废,怜君力锄鏺。
汉安隆中集,应和类控楬。驰骋气力壮,嵩岱可手揭。
形容若绘画,讥讽过赏罚。回头索平淡,春兴最清越。
意外得真巧,漫不露彫割。此皆绪馀尔,太仓出圭撮。
予虽素无闻,少小颇奸黠。僻涩追古意,芬芳慕贤哲。
独自狂妄走,屡遭流辈喝。中道偶成病,两眼痛欲瞎。
见字辄昏雾,恨无金篦刮。凛凛忧痼废,那更寻旧扎。
平生志高远,缩小仅如钵。又从县道来,屈强且回拔。
吏责常恐嚇,民事日喧聒。中烦变憔悴,馀愤成呕哕。
衔辔脱未去,俛首就一秣。大叫虽慷慨,壮图已销杀。
清华果无分,看人起门阀。羡君名声好,风谊纵超拔。
凭陵欲轩翥,去势不可遏。然犹滞巴徼,官况饱辛辣。
始初未识面,展手思挽撮。相值偶相得,青松引藤葛。
意气始投合,底里尽表察。文字本非敌,轻舫触巨筏。
雅趣均厚薄,高论借迂阔。穷中烦慰藉,何异鱼喣沫。
俗态重趋走,仕路饶险滑。且当学鸿渐,不能助苗揠。
穷达盖有命,运转随坱圠。盖棺事始定,尝闻古人说。
功名倘可期,因君为寻掇。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