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夏)

作者:刘焘(宋代)

簟纹双映冰肌艳。

艳肌冰映双纹簟。

窗外竹生风。

风生竹外窗。

点红潮醉脸。

脸醉潮红点。

廊上月昏黄。

黄昏月上廊。

0

诗文译文

簟纹双映冰肌艳。

艳肌冰映双纹簟。

窗外竹生风。

风生竹外窗。

点红潮醉脸。

脸醉潮红点。

廊上月昏黄。

黄昏月上廊。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夏日时光的感受和情感。通过对冰肌、纹簟、窗、竹、潮红、月等元素的独特运用,诗中展现了夏季的美丽和温暖,以及人与自然的交融。

诗文赏析

诗词以写景的方式,通过对物象的描绘展示了夏日的景致。首两句\"簟纹双映冰肌艳,艳肌冰映双纹簟\"采用了对仗的结构,将簟纹与冰肌、双映与艳肌相呼应,描绘了柔软的簟褥上映照出冰凉的肌肤,传达了夏日清凉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窗外竹生风,风生竹外窗\"通过对窗和竹的描绘,表现了夏日微风吹拂竹林的情景,窗内外的景物相互映衬,给人以闲适宜人的感受。

下半部分的两句\"点红潮醉脸,脸醉潮红点\"采用了转换的手法,通过点、红、潮、脸的交叉运用,描述了夏日中人们面部因潮湿而微红的情景,展现了夏日的炎热和人们的喜悦。最后两句\"廊上月昏黄,黄昏月上廊\"以黄昏时分的月色和廊上的景象作为结束,给人以夏日落日余晖的宁静与凝重之感。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夏日的景象和情感,通过对物象的运用,传达了作者对夏日时光的独特感受。同时,诗中运用了对仗、转换等修辞手法,使得诗词在形式上富有韵律感和美感。《菩萨蛮(夏)》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夏日的意象,展现了宋代诗人刘焘的才华和对自然的敏感。

刘焘

湖州长兴人,字无言。未冠入太学,与陈亨伯等以八俊称。哲宗元祐三年进士。苏轼称其文章典丽。善书法,笔势遒劲,召修阁帖。历任知郓州、秘阁修撰。有《见南山集》。

其他诗经

夜半出山

夜半出山,明代,程敏政,

蒇事下西陵,归鞍趁月行。松林人影乱,石罅水声清。

不觉山程远,推便野望平。临风歌一曲,秋思满空明。

69

金书大士心经为圆相大悲咒身衣赞

金书大士心经为圆相大悲咒身衣赞,宋代,释智愚,

以波罗蜜多圆其相,以喝啰怛那蒙其身。咒呾从此发,还著于本人。

不解圆通二十五,吉祥灵草暗藏春。

42

初冬游玉渊潭

初冬游玉渊潭,明代,释函是,

石上看云昨日同,莫将浓澹想秋空。叶红霜白溪流缓,拚却山容与朔风。

76

【中吕】粉蝶儿 寄情人

作者:王氏(唐代)

【中吕】粉蝶儿 寄情人,唐代,王氏,

江景萧疏,那堪楚天秋暮,战西风柳败荷枯。立夕阳,空凝伫,江乡古渡,

水接天隅,眼弥漫晚山烟树。

【醉春风】寂寞日偏长,别离人最苦。把一封正家书改做诈休书,冯魁不睹

是将我来娶,娶。知他是身跳龙门,首登虎榜,想这故人何处?

【红绣鞋】往常时冬里卧芙蓉ブ褥,夏里铺藤席纱忄厨,但出门换套儿好衣

服。不应冯魁茶员外,茶员外钞姨夫,我则想俏双生为伴侣。

【迎仙客】见一座古寺宇,盖造得非常俗,见一个僧人念经掐着数珠。待道

是小梨,却原来是老院主,俺是个檀越门徒,问长老何方去?

【石榴花】看了那可人江景壁间图,妆点费工夫。比及江天暮雪见寒,盼平

沙趁宿,落雁无书。空随得远浦帆归去,渔村落照船归住。烟寺晚钟夕阳暮,洞

庭秋月照人孤。

【斗鹌鹑】愁多似山市晴岚,泣多似潇湘夜雨。少一个心上才郎,多一个脚

头丈夫。每日价茶不茶饭不饭百无是处,教我那里告诉。最高的离恨天堂,最低

的相思地狱。

【普天乐】腹中愁,诗中句。问甚么失题落韵,跨胃骑驴。想着那得意时,

着情处。笔尖题到伤心处,不由人短叹长吁。嘱付你僧人记取,苏卿休与,知他

双渐何如?

【上小楼】怕不待开些肺腑?都向诗中分付。我这里行想行思,行写行读,

雨泪如珠。都是些道不出,写不出,忧愁思虑,了不罢声啼哭。

【幺】他争知我嫁人,我知他应过举。翻做了鱼沉雁杳,瓶坠簪折,信断音

疏。咫尺地半载余,一字无。双郎何处?我则索随他泛茶船去。

【十二月】无福效同俦并侣,有分受枕剩衾余。想起来相思最苦,空教人好

梦全无。擗飞了清歌妙舞,受了些寂寞消疏。

【尧民歌】闪得人凤凰台上月儿孤,趁帆风势下东吴。我这里安桅举棹泛江

湖,到不如沉醉罗帏倩人扶。踌躇,踌躇,天边雁儿遥,枉把佳期误。

【耍孩儿】这厮不通今古通商贾,是贩卖俺愁人的客旅。守着这厮愁闷怎消

除,真乃是牛马而襟裾。斗筲之器成何用,粪土之墙不可圬。想俺爱钱娘乔为做,

不分些好弱,不辨贤愚。

【三煞】娘呵你好下得好下得!忒狠毒忒狠毒!全没些子母情肠肚。则好教

三千场失火遭天震,一万处疔疮生背疽。怎不教我心中怒?你在钱堆受用,撇我

在水面上遭徒。

【二】我上船时如上木驴,下舱时如下地府,靠桅杆似靠着将军柱。一个随

风倒柁船牢狱,趁浪逐波乘槛车。伴着这扌若人物,便似冤魂般相缠,日影般相

逐。

【一】他正是冯魁酒正浓,苏卿愁起初,下船来行到无人处。我比娥皇女哭

舜添斑竹,比曹娥女泣江少一套孝服。则怕他瞧破俺情绪,推眼疾偷掩痛泪,佯

呵欠带几声长吁。

【尾】比我这泪珠儿何日干?愁眉甚日舒?将普天下烦恼收拾聚,也似不得

苏卿半日苦。

72

弃妇诗

作者:曹植(魏晋)

弃妇诗,魏晋,曹植,

石榴植前庭。

绿叶摇缥青。

丹华灼烈烈。

璀彩有光荣。

光荣晔流离。

可以戏淑灵。

有鸟飞来集。

拊翼以悲鸣。

悲鸣夫何为。

丹华实不成。

拊心长叹息。

无子当归宁。

有子月经天。

无子若流星。

天月相终始。

流星没无精。

栖迟失所宜。

下与瓦石幷。

忧怀从中来。

叹息通鸡鸣。

反侧不能寐。

逍遥于前庭。

踟蹰还入房。

肃肃帷幕声。

搴帷更摄带。

抚节弹鸣筝。

慷慨有余音。

要妙悲且清。

收泪长叹息。

何以负神灵。

招摇待霜露。

何必春夏成。

晚获为良实。

愿君且安宁。

71

无题五首 其三

作者:王翰(唐代)

无题五首 其三,唐代,王翰,

愁来情绪恶,锦瑟只閒抛。一任朱弦绝,何劳凤嘴胶。

19

题张琳前辈万梅图

题张琳前辈万梅图,清代,全祖望,

枝南枝北无美枝,想见下茟淋漓时。花光醉倒王靖远,茟力俯视杨补之。

寒碧亭前风信动,龙城梦中美人思。四明画史增遗佚,题诗为报邱郎知。

21

映雪斋

作者:郑洪(宋代)

映雪斋,宋代,郑洪,

八窗阑槛倚冰梁,四座图书贝月光。眼眩欲迷《黄竹赋》,神游疑在白云乡。

琼台花满潇潇下,石鼎茶烟细细香。想得哦诗清镜里,霜娥一夜泣潇湘。

50

避寇还舍一首

作者:程俱(宋代)

避寇还舍一首,宋代,程俱,

乱定还三径,阴阴夏木初。惊弦无固志,巢幕且安居。

宴坐心如地,幽寻步当车。经丘仍窈窕,绕屋正扶疏。

抟黍空怀友,提壶或起予。老来无住着,聊复爱吾庐。

86

邳州哭

作者:谢翱(宋代)

邳州哭,宋代,谢翱,

邳州哭,井水竭,去年哭母瘴海热。今年此日来邳州,母死未禫子为囚。

邳州土湿泪长在,化为苍苔色不改,雨洗游魂归瘴海。

92

观连江林宰诗卷有怀赵紫芝

观连江林宰诗卷有怀赵紫芝,宋代,任希夷,

小小吟哦不足云,更怜蛙蚓漫纷纷。

紫芝一去斋房后,谁忆青山空白云。

1

海棠

海棠,宋代,任希夷,

海棠花上问春归,岂料春风雪满枝。

应为红妆太妖艳,故施微粉着胭姻。

18

闻箫

闻箫,元代,丁鹤年,

给丧未必无周勃,乞食谁能辨伍员。

昨日英雄今日恨,洞箫忍向乱中闻。

36

山居诗三首呈诸道侣 其一

山居诗三首呈诸道侣 其一,元代,丁鹤年,

一榻东轩迥绝缘,寒岩枯木共忘年。虽非悟道庞居士,岂是耽诗贾阆仙。

禅定尽教崖石坐,法音都付涧湍传。晴窗终日无他伎,只办饥餐与困眠。

51

古词二首 其一

古词二首 其一,明代,张元凯,

纷华戚里不胜春,年少横行贵绝伦。待媵尽歌江有汜,于田乍赋巷无人。

76

逢张参伯辱赠漫答

逢张参伯辱赠漫答,明代,张元凯,

微官羞比执金吾,泽畔逢迎楚大夫。腊尽郊原多气色,春回凫雁满江湖。

歌皆成雪初传郢,客自为星乍照吴。倾盖不须通姓字,高阳今古是吾徒。

82

听诵孟子三乐章

听诵孟子三乐章,明代,吴与弼,

一听邹书三乐辞,肃容敛衽起遐思。系天人处犹能得,自致云何不念兹。

65

月咏十五首 其六

月咏十五首 其六,明代,黄省曾,

乍上萝轩月,清尊祗独看。旅鸿千里白,栖鸟一枝安。

露外桂应湿,风前兔自寒。忍孤清影落,歌入漏声阑。

23

宋徽宗画瓶中桂花

作者:王泽(明代)

宋徽宗画瓶中桂花,明代,王泽,

玉色官瓶出内家,天香谁贮月中花。六宫只爱新凉好,不道金风捲翠华。

47

金鸡岭

金鸡岭,明代,梁绍裘,

丹梯万仞紫云横,峰号金鸡玉削成。似报阳乌升海岳,已知春色满蓬瀛。

恰随威凤仪虞世,不数灵祠祀汉京。太史只今调玉烛,山椒还见泰阶平。

6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