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星照螺川,丽谯瑞霭笼晴昼。
使君初度,满城和气,欢声盈口。
篱菊浮金,茱萸泛紫,重阳时候。
算年年长是,节前八日,先满□空格据律补、为公寿。
一代文章山斗。
拥朱幡、暂劳分守。
崇墉万堞,浮梁千丈,此恩难朽。
褥袴方谣,丝纶已下,即登班首。
看明年今日,开筵凤池,赐黄封酒。
老人星照螺川,
天空中美丽的云霞笼罩着阳光。
使君第一次度寿,
整个城市洋溢着和气和欢声笑语。
篱笆上种满了金黄的菊花,
茱萸也在水中泛起紫色。
庆祝重阳佳节,
每年长大一岁,
提前八天就开始忙碌起来,
根据律令来安排庆祝公务和寿宴。
文章著作流传千古,
拥有朱红旗帜的人,
暂时辞去分守的职务,
庆祝寿诞的各种礼仪如山般堆积。
高高的城墙上无数翘首的人,
横渡江河的浮梁有千丈的高度,
这份恩情难以忘怀。
丝绸的袴裤刚刚被裁剪成衣物,
丝绸早已剪裁完毕,
即将欢庆晋升官职。
展望明年的今天,
庆祝宴会将在凤凰池开启,
赐予黄色封印和美酒。
《水龙呤(寿太守·九月初一)》是宋代赵佥判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歌描述了一个庆祝寿诞的场景,充满了欢乐和喜庆的氛围。
这首诗以庆祝寿诞为主题,通过描绘庆典的场景,展现了盛大的气氛和喜庆的情绪。诗人运用了华丽的词藻和生动的描写,表达了对长寿庆典的期盼和祝福。诗中描绘的各种仪式和庆典礼仪,使读者感受到了庆祝活动的喜悦和隆重。全文以欢庆的场景为主线,通过描写细节和景物,营造了一种欢腾的气氛。通过描写使君、篱笆上的花卉以及城墙和浮梁,展示了欢庆与庄严并存的氛围。
这首诗词的意境深远,给人以希望和欢乐的感觉。赵佥判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庆祝的氛围和喜庆的情绪传递给读者,使读者感受到了节日的美好和人生的喜悦。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对长寿和过去功绩的赞颂,以及对未来的期许和祝福。整首诗通篇欢快而流畅,节奏韵律感强,给人以愉悦的感受。
次韵李侍读东平王哀诗,元代,虞集,
宇宙生奇变,明良陷逆图。传闻昏白昼,悲愤结全区。
治极机潜否,恩深事失谟。犯车仍断軏,坏户竟伤枢。
魑魅嫌明镜,强梁忌雅模。甘心成首祸,藉口肆群腴。
隐忍危冲决,凭陵善唯俞。自天傒鈇钺,累月具箪壶。
裹革疑亡地,招魂竞出都。笳鸣残夕月,马偾四交衢。
所痛仓皇际,将无古昔殊。腹心何蛊蚀,肘腋不支梧。
列位多翘楚,干城总豹貙。讵言归厄数,不复颂贞符。
天讨公无赦,皇心爱不姑。报雠论婉娈,锡爵酹呜呼。
相业今如在,民生实少痡。谁能疵璧玉,唯有泣琼珠。
执简书群盗,当关欠一夫。驰奔嗟薄日,沐浴止中途。
决去思投阙,违之或汎湖。危知无复死,恨不奋前诛。
春雨烦冤涤,朝阳癙思疏。讴吟申感慨,述作惧荒芜。
芒忽思离散,焄蒿起苑枯。神还嵩岳峻,气直斗杓孤。
陟降先皇侧,回翔造化徒。英灵常会合,瞻想岂虚无。
登慈佛寺,宋代,刘攽,
清溪浅褰裳,嘉树大盈抱。古寺向百年,地幽景深好。
连峰拱苍翠,秋雨洗穹昊。客至登高楼,西风动衰草。
雄豪昔未遇,饭粥殆将老。岂知风云期,草昧及天造。
杖箠城下邑,倾囷载金宝。良知积困约,固不慰枯槁。
铭勋久犹存,馀烈漫浩浩。空馀祇树园,常此伊蒲祷。
阶除稍芜没,梁栋乍倾倒。顾览为徘徊,物化那能道。
六月二十六日西阁昼寝,宋代,刘敞,
驰骛圣不足,治安愚有馀。愿言从物役,即事实燕居。
清切掖垣峻,深沈云阁虚。食有万钱膳,架多四部书。
低头悟素餐,游日惭古初。非吏复非隐,人言定何如。
平生山林尚,自与功名疏。何为出不反,视此岁月徂。
秋风陨高林,蟋蟀鸣阶除。行矣浮扁舟,季鹰不欺余。
重五日出都门诗,宋代,任希夷,
客路逢重五,吾年已半百。
颜羞彩楼红,鬓与香蒲白。
功名来何时,岁月等虚掷。
常於沐芳辰,每念怀沙客。
今年拜大恩,列邸缀朝迹。
趋班犹须时,俶载且行役。
徊徨金闺辞,咫尺青门隔。
短棹泛涛江,清觞欢祖席。
后期邈岁年,宾言在朝夕。
将扶鹤发来,须徐幸毋迫。
病起次韵林见素司寇颂主上秉烛视朝经筵之作兼呈诸老二首 其二,明代,湛若水,
露立千官列宿悬,高张银烛照中天。玉炉烟转奎文地,赤舄班趍御讲筵。
旭日尚须云气拥,瑞光先动紫微前。诸公幸有调和手,善治行看更改弦。
俗礼歌五首 其三 莫进宝,明代,郑文康,
莫进宝,莫进宝,进宝书中无可考。妇家有宝当自进,借取夫家亦何好。
古人真宝真可怜,今人假宝徒纷然。妇人孝顺是真宝,进与舅姑无价钱。
呜呼宝兮宝兮无尔献,三日入厨来进膳。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