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晚还多雨,山寒只似春。
野榴开向客,篱笋长过人。
一寸书看懒,三叉路走频。
王郎肯来否,谈笑共南邻。
雷声响彻晚空,雨水纷纷倾泻。
山峦寒冷仿佛春天的气息。
野榴花开迎接来客,
篱笋长得高过人头。
我心懒得看一寸字,
却频繁在三叉路上徘徊。
我不知王郎是否会光临,
愿与他们谈笑共度邻里之间的时光。
《再招奕世》这首诗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雷声和雨水使整个晚上充满了动态和活力,山峦的寒冷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春天。野榴花盛开,迎接着来访的客人,而篱笋则生长得高过人头。诗人表示自己对读书的兴趣不大,却经常在三叉路口徘徊,表明了他迷茫和犹豫的心境。诗末,诗人希望能与王郎共度欢乐的时光,愿意与邻里们谈笑风生。
《再招奕世》运用了简洁明了的语言,抓住了自然界的景象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通过描绘雷雨、山寒和春天的气息,诗人展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和变化。诗中野榴花和篱笋的描写,反映了自然界中丰富的生命力和生长的力量。而诗人自己对读书的态度和在三叉路口徘徊的形象,则表现了内心的迷茫和犹豫。最后,诗人表达了希望与邻里们共度快乐时光的心愿。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和自己内心感受的描写,展示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动态和情感的流动。
戴表元(1244~1310)宋末元初文学家,被称为“东南文章大家”。字帅初,一字曾伯,号剡源,庆元奉化剡源榆林(今属浙江班溪镇榆林村)人。宋咸淳七年进士,元大德八年,被荐为信州教授。再调婺州,因病辞归。论诗主张宗唐得古,诗风清深雅洁,类多伤时悯乱、悲忧感愤之辞。著有《剡源集》
发吴门,元代,陈基,
少壮不解武,衰老却从军。将相北出师,部伍各骏奔。
伐鼓震城阙,树羽隐秋旻。水师歘龙骧,铁骑纷云屯。
军容亦已肃,士气悉欲伸。载咏《东山》什,感激为逡巡。
顾余麋鹿姿,辱参罴虎群。颓然介冑间,见此逢掖臣。
微禄不逮养,匪材胡足珍。驱驰宠辱途,俯仰愧君亲。
秋风吹海涛,落木满江津。去去勿踟蹰,浩歌天宇新。
【双调】蟾宫曲 送客之武昌,元代,周德清,
送客之武昌
折垂杨都是残枝,诗满银笺,酒劝金卮。自在庐山,君游鄂渚,两地相思。白鹿洞谁谈旧史?黄鹤楼又有新诗。拈断吟髭,笑把霜毫,满写乌丝。
别友
唾珠玑点破湖光,千变云霞,一字文章。吴楚东南,江山雄壮,诗酒疏狂。正鸡黍樽前月朗,又鲈莼江上风凉!记取他乡,落日观山,夜雨连床。宰金头黑脚天鹅,客有钟期,座有韩娥。吟既能吟,听还能听,歌也能歌。和《白雪》新来较可,放行云飞去如何?醉睹银河,灿灿蟾孤,点点星多。倚蓬窗无语嗟呀,七件儿全无,做甚么人家?柴似灵芝,油如甘露,米若丹砂。酱瓮儿恰才梦撒,盐瓶儿又告消乏。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双调】蟾宫曲 环滁秀列诸,元代,庾吉甫,
环滁秀列诸峰,山有名泉,泻出其中。泉上危亭,僧仙好事,缔构成功。四景朝暮不同,宴酣之乐无穷,酒饮千钟。能醉能文,太守欧翁。
滕王高阁江干,佩玉鸣銮,歌舞阑珊。画栋朱帘,朝云暮雨,南浦西山。物换星移几番?阁中帝子应笑,独倚危阑。槛外长江,东注无还。
【仙吕】点绛唇 四友争春四,元代,顾德润,
四友争春
四海飘篷,半生歌咏。嗟尘冗,世事匆匆,苦被年光送。
【混江龙】眼前青供,玉人降谪笑相逢。敲金击玉,咏月嘲风。三峡泉鸣新咳唾,千章诗著旧题封。春风杨柳,秋水芙蓉。温柔典雅,剔透玲珑。销人魂梦广寒宫,迷人踪迹桃源洞。友朋每如兄如弟,亲眷每非虎林熊。
【油葫芦】天下湖山风月珑,这一伙作业种,莺俦燕侣不相容。锦心绣腹亲陪奉,月眉星眼情搬弄。茶供过三两巡,涎割到五六桶。攒下些高谈阔论成何用,端的是风月两无功。
【天下乐】儿曾见翠袖殷勤捧玉钟,三冬,节序穷,老廉颇岂堪施会勇。桑柴弓悬臂间,纸糊锹逼手中,每日价干和哄。
【那吒令】江湖上量洪,谁强似孔融;天地间德行,怎学得仲弓;翠红乡钞猛,都不如邓通。假老实,乔尊重,买做了先锋。
【鹊踏枝】探花人气如虹,状元郎怒填胸,榜眼哥哥,尚自冲冲。你也哝恩多爱浓,想从前错怨了天公。
【寄生草】大厮家包藏得险,友朋每讲论得同。双生虽俊风声众,苏卿缺镘情肠痛,冯魁不语机谋中。风流浪子怎教贫?孤寒壮士愁难共。
【尾】不放一时花,空负三生梦,我与你结抹了青楼卷宗。一个空劳下巫山十二峰,一个虚担着雨迹云踪。那一个快弥缝,只落得燕懒莺慵,这老子倒夺了东君造化工。他见这恩情脱空,使把那是非讲动,刬地向树头树底觅残红。
塘上行,魏晋,陆机,
江蓠生幽渚。微芳不足宣。
被蒙风雨会。移居华池边。
发藻玉台下。垂影沧浪渊。
霑润既已渥。结根奥且坚。
四节逝不处。繁华难久鲜。
淑气与时殒。余芳随风捐。
天道有迁易。人理无常全。
男欢智倾愚。女爱衰避妍。
不惜微躯退。但惧苍蝇前。
愿君广末光。照妾薄暮年。
贺新郎 其三 用前韵送杜叔高,宋代,辛弃疾,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
乍一见、寒生毛发。自昔佳人多薄命,对古来、一片伤心月。
金屋冷,夜调瑟。
去天尺五君家别。看乘空、鱼龙惨淡,风云开合。起望衣冠神州路,白日销残战骨。
叹夷甫、诸人清绝!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
南共北,正分裂!
蓦山溪·小桥流水,宋代,辛弃疾,
小桥流水,欲下前溪去。唤取故人来,伴先生、风烟杖屦。行穿窈窕,时历小崎岖,斜带水,半遮山,翠竹栽成路。一尊遐想,剩有渊明趣。山上有停云,看山下、濛濛细雨。野花啼鸟,不肯入诗来,还一似,笑翁诗,句没安排处。
庄于经解官作二诗道别有江湖蓑笠之句次其韵兼叙离索 其二,宋代,沈与求,
自许论交绝比周,向来倾盖喜同流。俗间久矣无青白,客里终然有去留。
能事要须槃礴裸,廋词何必畔牢愁。看君跃马章台道,肯为沧波梦棹讴。
醉歌赠邹孝忠,宋代,敖陶孙,
老邹草檄如吹律,能令阴谷回阳春。
手提赤心献天了,布衫麻鞋惊市人。
戈船上嘘五里雾,诏发内府捐金银。
进贤冠者不好武,归来结屋看涛云。
却回孤愤与江浪,气压千人万人将。
或时饮就夷门屠,亦有挝掺渔阳唱。
埋名袖手君得辞,行宫今在江这湄。
高帝游魂正思沛,太王有道聊居岐。
一杯属君当起无,能令公喜令公怒。
捽摩青山斩两虎,搜搅中流鹅鹳语。
平生未受哙等伍,图中襃鄂尔如许。
六十小劫胡运去,老上单于公手取。
春歌,宋代,郑思肖,
去年秋日作秋歌,今年春日奈春何。往春叠叠叠万古,来春冥冥春更多。
青皇旌旆开天衢,三八二十四头苍龙车。大开东方宫殿坐,八荒之内交相贺。
红紫茸茸烂如缬,回首柳花扑晴雪。造物弄人祗片时,弄死世人人不知。
我心清泠湛无边,流光澒洞先天先。前身本在未铸日月前,黄面瞿昙,长耳老聃,乃吾无量劫后之孙。
后身复现搦碎虚空后,当知所南先生为无量劫前之祖。
人生精魄假合舞幻妄,纷如气丸跳尘土。偶然而来托为形,飘然而去若无主。
今日之今,霍霍诩诩。少焉瞩之,已化为古。胡为堕影黄泗浦,独坐翛然看春雨。
山苍苍,水茫茫,百岁劫劫太极长。我来濯形白云乡,大笑世上生颠狂。
醉笔作歌字不讹,宛然苍蛟老蜃势相拿。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