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友

作者:陈鳞(宋代)

双鱼书不至,江上又空还。

芳草去时路,暮云何处山。

吟床花片积,钓石藓痕斑。

惟有思君梦,迢迢夜度关。

0

诗文译文

双鱼书不至,江上又空还。

芳草去时路,暮云何处山。

吟床花片积,钓石藓痕斑。

惟有思君梦,迢迢夜度关。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陈鳞寄给朋友的情感和对友谊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描绘一系列自然景物和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诗文赏析

首句\"双鱼书不至,江上又空还\",描绘了信件传达不到,江水空空归还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友人音信不通的失望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芳草去时路,暮云何处山\",通过描绘芳草凋谢和暮云遮蔽山峰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惋惜和对友谊的思念。

第四句\"吟床花片积,钓石藓痕斑\",描绘了吟诗作对的床上积满了花瓣,钓石上长满了青苔的景象。这里通过描绘静谧的床上和钓石上的自然痕迹,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友谊的期待。

最后一句\"惟有思君梦,迢迢夜度关\",表达了作者只能在梦中思念友人的心情,以及在漫长的夜晚度过寂寞时光的情景。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的深情思念。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情景的描写来传达作者对友人的情感表达,同时也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分离的思念之情。

其他诗经

送李志宁归省

作者:程通(明代)

送李志宁归省,明代,程通,

孝子别成均,南归楚水滨。檐头缃帙旧,庭下綵衣新。

去路江梅馥,来时禁柳青。都门频送客,我亦倍思亲。

93

杜工部

杜工部,清代,黄绍统,

才士畴能与节俱,拾遗忠谅古今无。宁甘忧愤名诗史,不愿疏狂学酒徒。

天子蒙尘灵武困,小臣避地草堂孤。最怜蜀道崎岖日,吟尽穷愁有鹧鸪。

83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二

怜愚诗四十二首 其二,明代,宋应星,

山中樵客食无酶,热芋寒饘八十来。参附若还能续命,王孙公子不须哀。

68

【双调】乔牌儿

【双调】乔牌儿,元代,关汉卿,

世情推物理,人生贵适意。想人间造物搬兴废,吉藏凶,凶暗吉。

【夜行船】富贵那能长富贵,日盈昃月满亏蚀。地下东南,天高西北,天地尚无完体。

【庆宣和】算到天明走到黑,赤紧的是衣食。凫短鹤长不能齐,且休题,谁是非。

【锦上花】展放愁眉,休争闲气。今日容颜,老如昨日。古往今来,恁须尽知,贤的愚的,贫的和富的。

【幺】到头这一身,难逃那一日。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清江引】落花满院春又归,晚景成何济!车尘马足中,蚁穴蜂衙内,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

【碧玉箫】乌兔相催,日月走东西。人生别离,白发故人稀。不停闲岁月疾,光阴似驹过隙。君莫痴,休争名利。幸有几杯,且不如花前醉。

【歇拍煞】恁则待闲熬煎、闲烦恼、闲萦系、闲追欢、闲落魄、闲游戏。金鸡触祸机,得时间早弃迷途。繁华重念箫韶歇,急流勇退寻归计。采蕨薇,洗是非;夷齐等,巢由辈。这两个谁人似得?松菊晋陶潜,江湖越范蠡。

55

【正宫】端正好 集杂剧名咏情

【正宫】端正好 集杂剧名咏情,元代,孙季昌,

鸳鸯被半床闲,胡蝶梦孤帏静,常则是哭香囊两泪盈盈。若是这姻缘簿上合

该定,有一日双驾车把香肩并。

【滚绣球】常记的曲江池丽日晴,正对着春风细柳营,初相逢在丽春园遣兴,

便和他谒浆的崔护留情。曾和他在万花堂讲志诚,锦香亭设誓盟,谁承望下场头

半星儿不应,央及杀调风月燕燕莺莺。则被这西厢待月张君瑞,送了这花月东墙

董秀英,盼杀君卿。

【倘秀才】玩江楼山围着画屏,见一只采莲舟斜弯在蓼汀,待和他竹叶传情

诉咱闷萦。并头莲分做两下,鸳鸯会不完成,知他是怎生?

【滚绣球】付能的潇湘夜雨睛,早闪出乌林皓月明,正孤雁汉宫秋静,知他

是甚情怀月夜闻筝?那时节理残妆对玉镜台,推烧香到拜月亭,则被这亻刍梅香

紧将咱随定,不能够写相思红叶题情。指望似多情双渐怜苏小,到做了薄幸王魁

负桂英,撇得我冷冷清清。

【倘秀才】金凤钗斜簪在鬓影,抱妆盒寒侵倦整,想踏雪寻梅路怎行?弄黄

昏梅梢月,香正满酷寒亭,伤情对景。

【叨叨令】当日被破连环说啜赚得再成交颈,谁承望错立身的子弟无音信。

闪得我似离魂倩女相思病,将一个魔合罗脸儿消磨尽。径不着也么哥,如今这谎

郎君一个个传槽病。

【脱布衫】我便似蓝桥驿实志真诚,他便似竹林寺有影无形。受寂寞似越娘

背灯,恨别离如乐昌分镜。

【小梁州】他便似柳毅传书住洞庭,千里独行,吹箫伴侣冷清清。我待学孟

姜女般真诚性,我则怕啼哭倒了长城。

【幺】京娘怨杀成孤另,怨你个画眉的张敞杂情,揣着窃玉心、偷香性。我

则学举案齐眉,贤孝牌上立个清名。

【尾】金钗剪烛人初静,彩扇题诗句未成。后庭花歌残玉树声,琵琶怨凄凉

不忍听。比题桥的相如忒寡情,戏妻秋胡不老成。想则想关山远路程,恨则恨衣

锦还乡不见影。则不如一纸刘公书谨缄定,寄与你个三负心的敲才自思省。

83

燕归梁·轻蹑罗鞋掩绛绡

作者:柳永(宋代)

燕归梁·轻蹑罗鞋掩绛绡,宋代,柳永,

轻蹑罗鞋掩绛绡。传音耗、苦相招。语声犹颤不成娇。乍

得见、两魂消。

匆匆草草难留恋、还归去、又无聊。若谐雨夕与云朝。得

似个、有嚣嚣。

45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其一

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 其一,宋代,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66

次韵刘梦芙老师春寒八首 其二

次韵刘梦芙老师春寒八首 其二,近现代,刘雄,

寒深岁暮见春迟,乌鹊哀鸣更绕枝。不住光阴如过客,长留天地有真诗。

填胸块垒唯凭酒,窃国王侯早趁时。礼乐衣冠俱扫地,却教华夏慕蛮夷。

41

如梦令

作者:杨炎(明代)

如梦令,明代,杨炎,

新绿酿成杨柳,帘卷和风微透。独坐抱云和,香篆暗消金兽。

回首,回首,花事春光依旧。

84

菩萨蛮 其七

菩萨蛮 其七,唐代,冯延巳,

沈沈朱户横金锁,纱窗月影随花过。烛泪欲阑干,落梅生晚寒。

宝钗横翠凤,千里香屏梦。云雨已荒凉,江南春草长。

39

泺驿路

泺驿路,元代,丘处机,

极目山川无尽头,风烟不断水长流。如何造物开天地,到此令人放马牛。

饮血茹毛同上古,峨冠结发异中州。圣贤不得垂文化,历代纵横只自由。

19

菖蒲歌

菖蒲歌,宋代,谢枋得,

有石奇峭天琢成,有草夭夭冬夏青。

人言菖蒲非一种,上品九节通仙灵。

异根不带尘埃气,孤操爱结泉石盟。

明窗净几有宿契,花林草砌无交情。

夜深不嫌清露重,晨光疑有白云生。

嫩如秦时童女登蓬瀛,手携绿玉杖徐行。

瘦如天台山上圣贤僧,休粮绝粒孤鹤形。

劲如五百义士从田横,英气凛凛磨青冥。

清如三千弟子立孔庭,回琴点瑟天机鸣。

堂前不入红粉意,席上常听诗书声。

怪石篠簜皆充贡,此物舜庙当共登。

神农知己入本草,灵均蔽贤遗骚经。

幽人躯玩发仙兴,方士服饵延修龄。

彩鸾紫凤琪花苑,赤虬玉麟芙蓉城。

上界真人好清净,见此灵苗当大惊。

我欲携之朝太清,瑶草不敢专芳馨。

玉皇一笑留香案,锡与有道者长生。

人间千花万草尽荣豔,未必敢与此草争高名。

5

皇子诞庆五言十二韵

作者:韩琦(宋代)

皇子诞庆五言十二韵,宋代,韩琦,

圣统垂千祀,天仁覆万方。思贤咏场藿,兴俭缉帷囊。

宽法均疏网,忧民甚纳隍。画衣期不犯,行苇见无伤。

列庙灵潜佑,高穹意默彰。故教生嗣晚,欲示卜年长。

帝梦前推吉,郊禖此报祥。协辰初告望,纪节正迎商。

和气城铜律,休符集画堂。清飙来美应,瑞旭荐荣光。

九县欢声沸,三都惠泽滂。非才尘近掖,援笔颂无疆。

95

玉楼春 春暮

玉楼春 春暮,宋代,张玉娘,

凭楼试看春何处。帘卷空青淡烟雨。竹将翠影画屏纱,风约乱红依绣户。小莹弄柳翻金缕。紫燕定巢衔舞絮。欲凭新句破新愁,笑问落花花不

49

观明太祖马后遗像

作者:江开(清代)

观明太祖马后遗像,清代,江开,

至正四年饥大蝗,独投黄觉依僧房。曾脱袈裟作天子,寂寞御容仍上方。

摄山挺秀压江左,楼台金碧殊煇煌。南都阿监避兵火,帝后图像虔收藏。

遁迹此间日供奉,石鼎往往焚御香。奇哉灭国自阉宦,此乃忠义为逋亡。

我从山僧请像谒,心神肃如登庙堂。僧指一幅曰太祖,帝者姿貌真非常。

龙颜河目照楝宇,炯如碧海升朝阳。斑斑黑子炳额际,锐上丰下神轩昂。

分明奇骨直贯顶,洪钟想见声扬扬。青笠短衣不敢拜,但见英风飒飒须眉飏。

赫若雷霆怒不息,非此不足平八荒。布衣崛起一天下,西汉以本谁颉颃。

铁马丛中得圣女,始终内助缘糟糠。仙容广润逊而顺,修眉直立柔能刚。

化家为国接正统,后有炎宋前汉唐。赤帝子凭三尺剑,司晨有牝秽德彰。

太原起事乱宫掖,雀屏窃窕难赞襄。黄袍真人亦诡谲,莺胶再续无短长。

惟兹内外合开创,双悬日月垂明光。宫闱一代最清肃,女箴女诫多顶防。

龙种为鱼卒颠覆,万子万孙空惨伤。我朝宽大泽其裔,东楼白马延余庆。

孝陵抔土置守卫,松耶柏耶何苍苍。阴雨龙旂见钟阜,丰碑御札刊神场。

不然鼎革数百载,诸陵白露犹沧桑。何况真容写尺幅,应作劫灰飞道旁。

42

句 其二

作者:杨亿(宋代)

句 其二,宋代,杨亿,

关榆渐落边鸿过,谁劝刘郎酒十分。

30

春雪四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春雪四首 其一,宋代,赵蕃,

旱历三时久,荒成比岁连。祇疑吾邑尔,复道数州然。

懔懔沟虞坠,嗷嗷釜苦悬。县官深恻怛,长吏阙流宣。

赈米多虚上,蠲租岂尽捐。处心诚昧己,受赏更欺天。

敢谓皆如此,其间盖有贤。大江分左右,万口说朱钱。

18

寄李叔器兼寄毛伯明张王臣康叔临三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寄李叔器兼寄毛伯明张王臣康叔临三首 其一,宋代,赵蕃,

春水满时春草生,春风日日上江亭。蘋花采得从谁寄,空送沅湘入洞庭。

46

魏京诗 其十五

作者:刘敞(宋代)

魏京诗 其十五,宋代,刘敞,

尔视京魏,以作我都。以赫厥灵,俾后勿逾。

94

贺尹学士辟经略府

作者:刘敞(宋代)

贺尹学士辟经略府,宋代,刘敞,

年来方苦兵,蛮夷久滑夏。西陲亭障尽,人骨蔽荒野。

汉家飞将多,程李相上下。试问谁董之,王朝大司马。

分廷授斧钺,号令从此把。主忧臣当辱,开府纳儒雅。

堂堂蒙山旧,乃是谪仙者。谋画当代无,胸襟一朝写。

诚知铄铅矿,不合烦大冶。要使借前筹,非公谅谁假。

鹰饥肯择肉,骥逸始流赭。由来抱轩昂,可得不脱洒。

昨闻赋刍粟,中户困楚槚。此事已大急,哀哉动鳏寡。

兵家尚神速,世务忌苟且。愿公更深谋,却敌如破瓦。

䲔鲵埽封境,疲瘵沐纯嘏。岂令鲁仲尼,独赞王孙贾。

3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