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月十首

作者:佚名(隋代)

少采陈科,实日坎祭。

礼备乐举,严恭将事。

于以奠之,嘉玉量币。

神兮昭受,阴骘万彙。

0

诗文译文

夕阳西下,月亮初升。在隋朝时期,有一位未知的作者创作了这首诗,内容描述了人们在夕阳西下、月亮初升之际,举行了一场庄重的祭祀仪式。仪式上,人们恭敬地准备了仪礼和音乐,严肃地进行祭祀活动。他们用珍贵的玉器和货币来表示虔诚,以祭祀神灵。这场祭祀活动庄严肃穆,彰显了神明的威严。

诗文赏析

《夕月十首》描绘了一个隋朝时期的夕阳和初升的月亮之间的祭祀仪式。这首诗通过表达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恭敬之情,展现了古代人们对宗教信仰的重视。诗中提到的准备仪礼和音乐、使用珍贵的玉器和货币等细节,突出了祭祀活动的庄重和隆重。作者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整个场景,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这首诗通过描述祭祀活动,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夕阳西下、月亮初升的时刻被视为吉祥神圣的时刻,人们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举行祭祀,以表达对神明的敬意。诗中的细节描写,如礼仪的准备、珍贵的物品的使用等,彰显了人们对神灵的崇高敬意和虔诚心情。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人们的宗教信仰和对神灵的崇敬之情。

总之,诗人通过《夕月十首》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隋朝时期的祭祀仪式,展现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敬畏之情。这首诗以其庄重肃穆的氛围和细腻的描写,使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人们对宗教仪式的重视和对神灵的敬意。

佚名

佚名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yì míng,亦称无名氏。意思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另外,佚名也指不愿透漏姓名的人。

其他诗经

白虎亭新成二首 其一

白虎亭新成二首 其一,明代,郑廷鹄,

窈窕见深谷,山门郁穹窿。高台何崔嵬,翠壁增长松。

攀萝一登眺,新享报成功。嗟余始行役,夙心寄雕龙。

徘徊咏高调,千载闻清风。

1

同州守陈润连山令蔡元同游燕喜亭晚集流杯池

作者:游朴(明代)

同州守陈润连山令蔡元同游燕喜亭晚集流杯池,明代,游朴,

何处春山纵远眸,渔阳湖上暂停驺。庚辛溪到龙津合,十二亭空燕喜留。

吏部文章高北斗,连州水石冠南陬。夷犹落日归忘去,更向流杯秉烛游。

71

拟古七十首 其三十四 宋文帝北伐

拟古七十首 其三十四 宋文帝北伐,明代,王世贞,

内史斥楼烦,嫖姚越祁连。将逞域外武,宁无务德言。

中土厌胜朝,左衽垂百年。先皇振九伐,霈泽洒秦燕。

大业未逮终,妖氛日横缠。版宇罹荡析,黔黎困倒悬。

玄黄既在篚,壶浆宁不前。俯瞰单于台,秋风正萧然。

戎车虽闲饬,尚其赖诸贤。

61

【仙吕】寄生草 酒色财气常

作者:范康(元代)

【仙吕】寄生草 酒色财气常,元代,范康,

酒色财气

常醉后方何碍,不醉时有甚思。糟腌两个功名字,醅淹千古兴亡事,曲埋万丈虹霓志。不达时皆笑屈原非,但知音尽说陶潜是。

花尚有重开日,人决无再少年。恰情欢春昼红妆面,正情浓夏日双飞燕,早情疏秋暮合欢扇。武陵溪引入鬼门关,楚阳台驾到森罗殿。

绿珠娇人无比,石崇富祸有余。全家儿老幼遭诛戮,半合儿帑藏无金玉,两般儿景物伤情绪。暗尘埋锦步障花边,乱蝉鸣金谷园中树。

形骸随红尘化,功名向青史标。七英雄事业真堪笑,六豪王踪迹平如扫,两下里争战图前闹。一壁厢淡烟衰草霸王城,一壁厢西风落日高皇庙。

82

【正宫】小梁州 别情代人作其人姓刘

【正宫】小梁州 别情代人作其人姓刘,元代,汤舜民,

晚妆楼上醉离觞,月色苍苍。来时何暮去何忙,空惆怅,无计锁鸳鸯。【幺

】残云剩雨阳台上,空赢得两袖余香。则恐怕春夜长,东风壮,桃花飘荡,何处

觅刘郎?九日渡江二首

秋风江上棹孤舟,烟水悠悠。伤心无句赋登楼,山容瘦,老树替人愁。【幺

】樽前醉把茱萸嗅,问相知几个白头。乐可酬,人非旧,黄花时候,难比旧风流。

秋风江上棹孤航,烟水茫茫。白云西去雁南翔,推篷望,清思满沧浪。【幺】东

篱载酒陶元亮,等档间过了重阳。自感伤。何情况,黄花惆怅,空作去年香。扬子江阻风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维扬西望渺何之?无一个鸿鳞至,把酒问篙师。

【幺】他迎头儿便说干戈事,待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

更说甚呼燕子唤莺儿。代人寄情

花下清歌月下弹,意惹情关。颠鸾倒凤数十番,从分散,情意便阑珊。【幺

】我家私虽不比王十万,论声名索另眼儿相看。更做道姐姐奸,恁须是婆婆惯,

少甚么南来鱼雁,直不得两字问平安。上已日登姚江龙泉寺分韵得暗字

天风吹我上岩,正值春三。残红飞絮点松杉,轻摇撼,无数落青衫。【幺

】登临未了斜阳暗,借白云半榻禅龛。发笑谈,论经谶,老龙惊惮,拖雨过江南。咏雪效苏禁体作

天低风静日昏昏,一片同云。穿帘透暮舞纷纷,寒成阵,则索闭柴门。【幺

】陶学士满口誉清俊,邮亭中冻得来伤神,颠倒说老党村。诸般□,羊羔美耐,

金帐里醉醺醺。黄昏微雨净尘沙,飞尽归鸦。斜飘乱撒扑窗纱,迷鸳瓦,一色净

无瑕。【幺】棱棱衾铁萧萧塌,问羊羔那里寻他。不由人狂兴发,把扁舟驾,向

山阴直下,认不得戴逵家。太真

开元天子好奢华,太真妃选作浑家。东风吹动祸根芽,娘牵挂,没乱煞胖娃

娃。【幺】不提防变却承平卦,闹渔阳一片胡笳。辞风榻,迁鸾驾,马嵬坡下,

踏碎海棠花。丽华

临风阁内俏人儿,天生得玉骨冰姿。承欢奉喜度芳时,多才思,举笔便题诗。

【幺】谁承望擒虎将军至,拥貔貅百万雄师。惊散了玉树歌,推上云阳市。黄天

何事,流泪洒胭脂。

94

在怀县作诗二首 其一

作者:潘岳(魏晋)

在怀县作诗二首 其一,魏晋,潘岳,

南陆迎修景,朱明送末垂。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朝想庆云兴,夕迟白日移。挥汗辞中宇,登城临清池。

凉飙自远集,轻襟随风吹。灵圃耀华果,通衢列高椅。

瓜瓞蔓长苞,姜芋纷广畦。稻栽肃芊芊,黍苗何离离。

虚薄乏时用,位微名日卑。驱役宰两邑,政绩竟无施。

自我违京辇,四载迄于斯。器非廊庙姿,屡出固其宜。

徒怀越鸟志,眷恋想南枝。

97

临安三绝 石镜

作者:苏轼(宋代)

临安三绝 石镜,宋代,苏轼,

山鸡舞破半岩云,菱叶开残野水春。

应笑武都山下土,枉教明月殉佳人。

70

题龙湖 其五

题龙湖 其五,唐代,陈元光,

只骑登南服,五龙开洞门。未有登临者,天留好使君。

湖心涵万象,湖口合千春。久玩天机动,昭回汉表文。

迢遥天侣上,磊落野人群。促命茅君起,雄挥记五巡。

53

游云门

游云门,唐代,崔子向,

长松落落胜天台,佛殿经窗半岭开。郭里钟声山里去,上方流水下方来。

60

诗偈 其一六七

作者:庞蕴(唐代)

诗偈 其一六七,唐代,庞蕴,

凡夫智量狭,妄说有难易。离相如虚空,尽契诸佛智。

戒相如虚空,迷人自作持。病根不肯拔,执是弄花枝。

49

览古十四首 其十二

作者:吴筠(唐代)

览古十四首 其十二,唐代,吴筠,

达者贵量力,至人尚知几。京房洞幽赞,神奥咸发挥。

如何嫉元恶,不悟祸所归。谋物闇谋己,谁言尔精微。

54

豫章小泊欲过哭孺庐学士墓下不得

豫章小泊欲过哭孺庐学士墓下不得,清代,全祖望,

弭节望东埂,西州涕泗多。素车吾有负,元冕或来过。

莫报恩如海,应怜鬓亦皤。匆匆感邻笛,落月满江沱。

55

题高彦敬尚书赵子昂承旨共画一轴为户部杨侍郎作

作者:虞集(元代)

题高彦敬尚书赵子昂承旨共画一轴为户部杨侍郎作,元代,虞集,

不见湖州三百年,高公尚书生古燕。西湖醉归写古木,吴兴为补幽篁妍。

国朝名笔谁第一?尚书醉后妙无敌。老蛟欲起风雨来,星堕天河化为石。

赵公自是真天人,独与尚书情最亲。高怀古谊两相得,惨淡酬酢皆天真。

侍郎得此自京国,使我观之三叹息。今人何必非古人,沦落文章付陈迹。

25

反招隐

作者:刘敞(宋代)

反招隐,宋代,刘敞,

伊尹乐尧舜,伯夷傲姬周。颜生一箪瓢,陋巷亦自休。

岂不困寂寞,时俗非所谋。脱身洒泥滓,缅与前人游。

嗟哉波上凫,徒为信沈浮。鸿鹄假长风,不能占渠沟。

晞羽扶桑阿,刷翼沧海流。世途既超邈,矰缴何足愁。

所以狂接舆,肆歌悟东丘。触时怀慷慨,视世悲蜉蝣。

哲人有先觉,达者无近忧。绮皓吾所师,绪言起长讴。

81

林和中家观画卷五首 其三 王摩诘捕鱼图

林和中家观画卷五首 其三 王摩诘捕鱼图,宋代,郭祥正,

鱼跃鱼沉都不知,垂竿只要得鱼归。天寒浪急鱼难得,愁入芦花日又西。

98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四十六 卧龙石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 其四十六 卧龙石,宋代,郭祥正,

龙卧苍山下,岂知今古春。不忧雷雨作,头角本非真。

43

寄杨休文

寄杨休文,宋代,李叔与,

溪园雪凝古梅枝,我逐归云子到时。交一臂间迟面见,乃千里外话心期。

人缘至此犹难合,天意其然欲对移。拟办瘦藤闻束担,有何山水未经诗。

25

寮前老郎请赞

寮前老郎请赞,宋代,释普度,

心直如弦,性急似箭。

翻手覆手,日面月面。

零敲碎打破沙盆,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

11

送许少卿出守邠州

作者:韩驹(宋代)

送许少卿出守邠州,宋代,韩驹,

长安北走彭原路,白苇黄茆列亭戍。山形渐险溪水流,行人可肯回车去。

岂知中有古邠州,十里沙平水漫流。雁飞蔽野葡萄晓,马放连云苜蓿秋。

次卿卧听朝鸡久,请试从来拨烦手。未许相如喻蜀归,且看魏尚临边守。

杂花撩乱草鲜明,二月春风卷旆旌。燕寝凝香无一事,乐哉饮酒莫论兵。

51

和吴藤川再至天关用旧韵三首因示诸生 其一

和吴藤川再至天关用旧韵三首因示诸生 其一,明代,湛若水,

恨山不高水不深,藤川丈人偏称心。再来切问知新得,人有羡鱼渊不临。

2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