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蛰神威,妖蜃跃海滨。
将军战败死,玉帐空无人。
腥涎之所被,蛭螾皆蛇鳞。
天弧不张弦,民情曷由申。
县购亦令典,奉行在明仁。
谁令奸宄徒,并缘逞顽嚚。
俄然齿发躯,化作豺狼身。
剽金既无畏,况复枉平民。
壮哉柯夫子,义气冲九旻。
曳裾公府门,抗论回星辰。
坐令霜雪间,朽骨生阳春。
睨视夸毗儿,精魂散飞尘。
我忽耳闻之,肝胆张轮困。
安得似卿辈,落落千百人。
出应休明时,翊赞皋陶臣。
旌别鸾与枭,再使权衡均。
上天意茫茫,感叹空悲辛。
(今年夏四月,余至台,闻柯遂卿抗言释诬囚事,甚异而
伟之。夫天下之大,岂无慷慨激烈之士见义而勇为之者哉
?其作也非有私,其进也非有求,触于其心,形于其言,
发于其言,信于其事,可不谓之大丈夫哉!惜其晦而弗彰
也,于是乎为之诗曰:)
《赠柯遂卿一首(并序)》刘基拼音读音参考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字伯温,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送李綖学士请示江韩诸君,宋代,刘敞,
我醉阙门外,卧备东藩臣。君从天上来,秀色落青云。
留连三日语,多得所未闻。僻陋不自知,喟予久离群。
南风吹白沙,六月天昼昏。送行不尽境,引望空复勤。
相识何必旧,白头或如新。有信当寄书,毋遗倾盖人。
悼琉球国官生梁允治金型,清代,潘相,
咄咄两官生,久米名家子。生长海天南,相隔万余里。
北学入成均,见我咍咍喜。如何两月余,相继而至此。
金生积瘵痨,初见愁难恃。梁生敏且强,勇欲追前美。
堆架洛闽书,鞭辟惟近里。手著已等身,质问忘移晷。
暇日多清吟,慨慷摩盛轨。更老顾之欢,叮咛细磨砥。
岂意命俱乖,一病长不起。天子恤远人,后先赐恩旨。
葬之利禅庵,厥茔亦修理。锡之养母金,高堂供滫瀡。
两生素心人,存没总相倚。九泉更奚尤,得兹亦幸矣。
嗟余何所缘,挟册来槐市。骑驴六七年,有如萍泛水。
值生四人来,遴师慎择使。相逢喜盍簪,意气谐商徵。
谁知欢聚场,忽成忧患垒。人生天地间,合离各有以。
况与异国人,结契宁漫尔。先笑后号咷,毋乃太遄驶。
独坐不能眠,侧听魂在几。叹息遂成诗,感念何时止。
四言赠兄秀才入军诗 其十八,魏晋,嵇康,
流俗难悟。逐物不还。至人远鉴。归之自然。万物为一。四海同宅。与彼共之。予何所惜。生若浮寄。暂见忽终。世故纷纭。弃之八戎。
泽雉虽饥。不愿园林。安能服御。劳形苦心。身贵名贱。荣辱何在。贵得肆志。纵心无悔。
杨氏七哀诗,魏晋,潘岳,
漼如叶落树,邈若雨绝天。雨绝有归云,叶落何时连。
山气冒冈岭,长风鼓松柏。堂虚闻鸟声,室暗如日夕。
昼愁奄逮昏,夜思忽终昔。展转独悲穷,泣下沾枕席。
人居天地间,飘若远行客。先后讵能几,谁能弊金石。
杂诗,魏晋,何劭,
秋风乘夕起,明月照高树。闲房来清气,广庭发晖素。
静寂怆然叹,惆怅出游顾。仰视垣上草,俯察阶下露。
心虚体自轻,飘遥若仙步。瞻彼陵上柏,想与神人遇。
道深难可期,精微非所慕。勤思终遥夕,永言写情虑。
送刁纺推官,宋代,欧阳修,
翘翘名家子,自少能慷慨。尝从幕府辟,跃马临穷塞。
是时西边兵,屡战辄奔溃。归来买良田,俛首学秉耒。
家为白酒醇,门掩青山对。优游可以老,世利何足爱。
奈何从所知,又欲向并代。主人忽南迁,此计亦中悔。
彼在吾往从,彼去吾亦退。与人交若此,可以言节槩。
晋江左宗庙歌十一首 其十 歌哀皇帝,魏晋,曹毗,
于穆哀皇,圣心虚远。雅好玄古,大庭是践。道尚无为,治存易简。
化若风行,民犹草偃。虽曰登遐,徽音弥阐。愔愔云韶,尽美尽善。
自江州还入石头诗,南北朝,刘峻,
鼓枻浮大川,延睇洛城观。洛城何郁郁,杳与云霄半。
前望苍龙门,斜瞻白鹤馆。槐垂御沟道,柳缀金堤岸。
迅马晨风趋,轻舆流水散。高歌梁尘下,縆瑟荆禽乱。
我思江海游,曾无朝市玩。忽寄灵台宿,空轸及关叹。
仲子入南楚,伯鸾出东汉。何能栖树枝,取毙王孙弹。
祠南海神,宋代,陈之方,
汤汤南溟,百川所潴。有赫其灵,有严其居。神宅于幽,诚格者应。
其应维何,皇帝仁圣。幢旄鼓铙,畴往祇祠。揭揭程公,神之听之。
祀事之既,神明欢喜。飙驰龙翔,一息万里。衍涸濡焦,既盈既优。
庙社亿年,血食均休。
五月二日同叔问过弥陀阁观山中飞瀑,宋代,程俱,
飞泉落青冥,掩冉振森木。惊雷殷厚地,喷薄转空谷。
崩湍争喧豗,漱此千丈玉。汹如秦军破,势比不周触。
初疑三峡移,无乃九井蹙。云中阿兰若,峻岭锁重麓。
悽寒绝人境,共此媚幽独。长饥不难忍,洗耳谢羁束。
君方应时须,我已甘脱粟。正恐山不深,从今友麋鹿。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