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敏卿提领

墙东老桧屋三间,几案亭亭背远山。

时事浮云苍狗变,机心沧海白欧间。

归与乍出红莲幕,行矣催归玉徇班。

老子婆娑今得计,底须坐客唱阳亲。

0

诗文译文

送叶敏卿提领,墙东老桧屋三间。

几案亭亭背远山,时事浮云苍狗变。

机心沧海白欧间,归与乍出红莲幕。

行矣催归玉徇班,老子婆娑今得计。

底须坐客唱阳亲。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送别叶敏卿提领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墙东老桧屋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几案背后远山的景色,抒发了对时事变幻的感慨。他认为人们的机心犹如沧海一般宽广,仿佛置身于白欧间(指古代传说中的神仙世界)。叶敏卿将要归于玉徇班(指官职),而诗人则感叹自己已是老子(指自己的年纪已经大了),但他仍然保持着乐观的心态,期待能坐下来与客人唱阳亲(指与好友欢聚一堂,共同欢乐)。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送别之情与对时代变幻的思考相结合。诗人通过墙东老桧屋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与后面的时事浮云和沧海白欧间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以机心喻指人的心思变化无常,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然而,诗人并没有沉湎于对时光流逝的忧伤之中,而是以一种豁达的态度迎接生活的转变。最后一句诗中的坐客唱阳亲,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团结的渴望,展示了他积极向上的心态。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凝练的语言,通过描绘具体景物和抒发感慨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时事变迁的思考和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积极向上的情绪。

陆文圭

陆文圭(1252~1336),元代文学家。字子方,号墙东,江阴(今属江苏)人。博通经史百家,兼及天文、地理、律历、医药、算术之学。墙东先生是元代学者陆文圭的雅号,“墙东”并非是他居住澄东的意思。西汉末年,北海人王君公因为遭遇王莽篡权的乱世,当牛侩(买卖牛的中间人)以自隐。当时人们称他为“避世墙东王君公”。见《后汉书·逄萌传》。后来以“墙东避世”作为隐居于市井的典故,“墙东”指隐居之地。墙东先生指的是隐士陆文圭,对于这个雅号,他自己也欣然接受,将自己的作品集命名为《墙东类稿》。

其他诗经

月夜登燕子矶

月夜登燕子矶,清代,马鼎梅,

风涛自吐吞,今古向谁论。山欲截江住,云思挟月奔。

潮汹瓜步阔,峰拥秣陵尊。多少登临客,都无名姓存。

48

灯下偶书

灯下偶书,清代,郑孝胥,

新凉有味在秋灯,悦耳风蝉得未曾。祇蹈贪凉宜蚤睡,因凉引睡却堪憎。

47

鹧鸪天 后游仙词二十首 其一

鹧鸪天 后游仙词二十首 其一,近现代,杨启宇,

慷慨悲歌过大梁,夷门人去太凄凉。信陵以后无豪杰,馀子何堪论短长。

三折坂,九回肠,雪花如掌覆崇冈。短衣长铗酸风里,立马黄河望太行。

76

拾松果

拾松果,近现代,李达,

昨夜山中春雨增,松梢松果落频仍。草间拾取今容易,曾在半天殊未能。

31

【越调】寨儿令

【越调】寨儿令,元代,张可久,

道士王中山操琴

傍翠阴,解尘襟,婆娑小亭深又深。轸玉徽金,霞佩琼簪,一操《醉翁吟》。野猿啼雪满遥岑,玄鹤鸣风过乔林。休弹山水兴,难洗利名心。寻,何处有知音?

鉴湖即事

枕绿莎,盼庭柯,门外鉴湖春始波。白发禅和,墨本东坡,相伴住山阿。问太平风景如何,叹贞元朝士无多。追陪新令尹,邂逅老宫娥。歌,〔骤雨打新荷〕。

次韵怀古

写旧游,换新愁,玉箫寒酒醒江上楼。黄鹤矶头,白鹭汀洲,烟水共悠悠。人何在七国春秋?浪淘尽千古风流。隋堤犹翠柳,汉土自鸿沟。休,来往愧沙鸥。

山中分韵得声字

犯帝星,动山灵,怪当年钓鱼严子陵。尘世逃名,清水灌缨,笑我问长生。驾青牛自取丹经,换白鹅谁写《黄庭》?烟笼烧药火,月伴看书灯。听,林外起秋声。

西湖秋夜

九里松,二高峰,破白云一声烟寺钟。花外嘶骢,柳下吟篷,笑语散西东。举头夜色濛濛,赏心归兴匆匆。青山衔好月,丹桂吐香风。中,人在广寒宫。

湖上春晚

怕酒樽,殢诗魂,帕罗轻粉香揉泪痕。细雨纷纷,绿水粼粼,湖上马蹄尘。世间有万古青春,花前换几度游人。醉煞刘伯伦,瘦损沈休文。红杏村,杜宇怨黄昏。

鉴湖上寻梅

贺监宅,放翁斋,梅花老夫亲自栽。路近蓬莱,地远尘埃,清事恼幽怀。雪模糊小树莓苔,月朦陇近水楼台。竹篱边沽酒去,驴背上载诗来。猜,昨夜一枝开。

春晓

点落英,掩闲庭,海棠轩半帘红日影。纤手琼琼,娇语莺莺,睡起对银筝。柳花笺闲写芳情,荔枝浆微破春醒。浅斟白玉杯,低唱《紫云亭》。轻,弹一曲〔卖花声〕。

忆鉴湖

画鼓鸣,紫箫声,记年年贺家湖上景。竞渡人争,载酒船行,罗绩越王城。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柳擎和泪眼,花坠断肠英。望海亭,何处越山青?

舟行感兴

愁鬓斑,怕春残,锦衣买臣何日还?好梦邯郸,别泪阳关,几度盼征鞍。为虚名消尽朱颜,掩孤篷羞见青山。矾头烟树暖,鸥外野云闲。难,能够钓鱼竿。

春思二首

曲未终,酒方浓,云收楚台十二峰。洗雨梳风,怨玉啼红,别意恨匆匆。话相思鹦鹉金笼,载离愁騕褭花骢。长天秋水远,落日暮山重。空,帘卷画堂中。喜又惊,笑相迎,倚湖山露华罗袖冷。谁惯私行?怕负深盟,偷步锦香亭。寻寻觅觅风声。潜潜等等芳情。粉墙边花弄影,朱帘下月笼明。轻,吹灭短檠灯。

次韵

你见么?我愁他,青门几年不种瓜。世味嚼蜡,尘事抟沙,聚散树头鸦。自休官清煞陶家,为调羹俗了梅花。饮一杯金谷酒,分七碗玉川茶,嗏,不强如坐三日县官衙?

题昭君出塞国

辞凤阁,盼滦河,别离此情将奈何?羽盖峨峨,虎皮驮驮,雁远暮云阔。建旌旗五百沙陀,送琵琶三两宫娥。翠车前白橐驼,雕笼内锦鹦哥。他,强似马克坡。

小隐

种药田,小壶天,伴陈抟野云闲处眠。学会神仙,老向林泉,今日是归年。芦花絮暖胜绒毡,木香亭大似渔船。曲栏边莺睍目完,小池上鹭婵娟。先,收拾下买山钱。

湖上避暑

新雨晴,晚凉生,照芙蓉玉壶秋水冷。殢酒余醒,题扇才情,避暑小红亭。雁云低银甲弹筝,蔗浆寒素手调冰。鸳鸯情未减,胡蝶梦初醒。惊,何处棹歌声?

三月三日书所见

舣画船,驻丝鞭,问谁家丽人簇管弦?柳媚芳妍,花比婵娟,风韵出天然。牡丹亭畔秋千,蕊珠宫里神仙。三月三日曲水边,一步一朵小金莲。穿,芳径坠花钿。

春思

想故人,暗销魂,阑干旧时无限春。笑语云云,图画真真,一朵楚台云。怪桃根翠袖罗裙,伴梅花檀板金樽。瘦惊腰四指,愁堕泪双痕。嗔,风雨送黄昏。

红叶

远树重,晓霜浓,染千林夜来何处风?笑我衰翁,酒借春容,暮景叹匆匆。锦模糊费尽天工,字殷勤流出皇宫。箫箫秋雨后,片片夕阳中。空,留得绣芙蓉。

送别

鸾镜单,凤箫闲,褰衣问君何日还?白玉连环,斑竹阑于,回首泪偷弹。翠模糊十二巫山,玉娉婷一曲《阳关》。芙蓉城残月落,杨柳岸晓风寒。赸,愁上宝雕鞍。

55

妃閤春帖子 其一

作者:胡宿(宋代)

妃閤春帖子 其一,宋代,胡宿,

日向阴虬永,春随綵凤归。玉京多燕喜,金殿满光辉。

26

奉忆北庭杨侍御留后

作者:殷济(唐代)

奉忆北庭杨侍御留后,唐代,殷济,

不幸同俘絷,常悲海雁孤。如何一朝事,流落在天隅?

永夜多寂寞,秋深独郁纡。欲知相忆甚,终日泪成珠。

44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九

牂柯江上偶然作 其九,清代,全祖望,

山栽龙目水龙须,别有屠龙绝伎殊。抉取灵眸供大嚼,攀髯一梦已蘧蘧。

26

铜雀砚

作者:李邴(宋代)

铜雀砚,宋代,李邴,

魏宫歌舞已成尘,重见陶家几世孙。

铜雀不鸣唯解渴,管城何罪遽遭髠。

8

济川亭 其一

作者:刘攽(宋代)

济川亭 其一,宋代,刘攽,

谁谓此池小,远将天汉通。分明涵列宿,迢递引来风。

松竹凌虚碧,轩窗倒影红。高明推李杜,不负傅岩功。

73

呈葛抚州二首 其一

作者:赵蕃(宋代)

呈葛抚州二首 其一,宋代,赵蕃,

人物与江山,风流适比肩。家声自勾漏,出守更临川。

美政人人说,新诗句句传。五言成漫兴,一见岂无缘。

96

雨中四首 其二

作者:赵蕃(宋代)

雨中四首 其二,宋代,赵蕃,

古屋先知雨,空林易得风。阶除滋绿草,门巷拥丹枫。

衣褐从兹迫,稻粱安得丰。病来方止酒,愁绝若为攻。

18

城楼晚望

作者:刘敞(宋代)

城楼晚望,宋代,刘敞,

长夏淮天却似秋,居人未解白貂裘。云起岱山时涨雨,风迎沧海欲横流。

日边渴问长安使,天际频瞻贾客舟。自是七哀宜写望,不关非土故登楼。

97

寄二弟

寄二弟,宋代,范纯仁,

一日如三岁,离怀不可忘。宦游难会合,衰老易悲伤。

原上鸰飞急,天边雁序长。如何名利役,白首远相望。

4

谒伍大夫庙

谒伍大夫庙,宋代,赵公豫,

策马昭关道,投鞭吊昔贤。荒庭多鼠雀,古屋饱云烟。

覆楚勋劳浅,强吴智略全。英雄精爽在,瞻拜一凄然。

36

西湖重午作

西湖重午作,宋代,赵汝回,

高诵招魂招屈平,只应沉恨隔浮萍。

著骚直以尸为谏,亡楚如何醉不醒。

像虎空悬殊青艾束,辟兵难望彩丝灵。

灵凭君一激沅湘水,净洗中原血铠腥。

89

送邓德甫

作者:蒋扩(宋代)

送邓德甫,宋代,蒋扩,

高谈耳冷几经秋,解逅长沙得少留。莫畏洞庭风浪险,主翁元是济川舟。

73

偈颂二十一首

偈颂二十一首,宋代,释普宁,

檀那梦见大栋梁,高僧罗汉满云堂,

慷慨重新铺盖就,比之兜率更尤强。

衲子办道耐长久,成佛作祖法中王。

下等愚迷无正念,鎔铜灌口卧铁床。

2

观潮

观潮,宋代,俞德邻,

彊弩驱潮水为东,昔年此地识英雄。素车白马空明上,青盖红旗灭没中。

十万军声西塞月,三千鲲浪北溟风。乘槎有约终须去,见说银潢与海通。

20

二十二日东阜寄南团闻待两夕而回 其二

作者:韩淲(宋代)

二十二日东阜寄南团闻待两夕而回 其二,宋代,韩淲,

相望春时又两年,深居山舍想幽便。故人生死惊零落,排遣寻歌付酒边。

7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