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一段云(五之三·双调)

作者:柳永(宋代)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

天风摇曳六铢衣。

鹤背觉孤危。

贪看海蟾狂戏。

不道九关齐闭。

相将何处寄良宵。

还去访三茅。

0

诗文译文

清晨朝拜金母,

晚阳下,酒醉的玉龟。

天风吹动着轻纱衣,

我感到鹤背孤单而危险。

我沉迷于海蟾的疯狂戏弄,

却不知道九重关门都已关闭。

让我们相互约定在哪里度过美好的夜晚,

我将前往访问西王母。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一个男子在清晨前往祭拜金母,晚上沉醉在梦幻般的境界中。他感到一种孤独和危险的气氛,同时他沉迷于看着海蟾玩耍。他没有意识到九重关已经关闭,他将去找寻西王母度过美好的夜晚。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浓烈的音乐感和细腻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描绘清晨和晚上的景象,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于时光流逝的忧虑。诗中的意象如金母、玉龟、六铢衣、鹤背、海蟾等都充满了诗人内心的幻想和情感。整首诗词展示了柳永细腻、优美的词风,并流露出他对于现实中不可忽略的寻求与憧憬。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 《雨霖铃》《八声甘州》。

其他诗经

瑞龙吟 邓尉归舟感赋,次清真韵

瑞龙吟 邓尉归舟感赋,次清真韵,近现代,吴梅,

横塘路,无奈细草笼沙,乱云迷树。嬉春商略吴天,画船载酒,重来归处。

乍延伫,还记万梅花下,那人当户。柯亭短笛频吹,四桥暮雪,篝灯共语。

风度笙箫依旧,忍看临颖,公孙娇舞。回眼断魂山川,清艳非故。

题香纵墨,还谱蘋渔句。空追念双崦荡桨,修廊联步。

梦影随春去,芳辰胜地,都成痕绪。霜点青丝缕,禁数载江湖,听风听雨。

夜寒对月,客衣谁絮。

26

枕上得句

枕上得句,近现代,陈仁德,

不尽烟云放眼看,回黄转绿总无端。侯门绝似函关险,世路胜于蜀道难。

怅日月随流水逝,惟诗酒共寸心安。万家灯火过长夜,几处笙歌几梦酣。

52

【双调】新水令 题西湖四时

【双调】新水令 题西湖四时,元代,马致远,

题西湖

四时湖水镜无瑕,布江山自然如画。雄宴赏,聚奢华。人不奢华,山景本无价。

【庆东原】暖日宜乘轿,春风堪信马,恰寒食有二百处秋千架。向人娇杏花,扑人衣柳花,迎人笑桃花。来往画船游,招飐青旗挂。

【枣乡词】纳凉时,波涨沙,满湖香芰荷蒹葭。莹玉杯,青玉斝,恁般楼台正宜夏,都输他沉李浮瓜。

【挂玉钩】曲岸经霜落叶滑,谁道是秋潇洒。最好西湖卖酒家,黄菊绽东篱下。自立冬,将残腊,雪片似江梅,血点般山茶。

【石竹子】锦绣钱塘富贵家,簪缨画戟官宦衙。百岁能欢几时价,可惜韶华过了他。

【山石榴】橹摇摇,声嗟呀,每华一梦天来大,风物逐人化。虚名争甚那?孤舟驾,功名已在渔樵话,更饮三杯罢。

【醉娘子】真个醉也么沙,真个醉也么沙。笑指南峰,却道西楼,真个醉也么沙。

【一锭银】欲赋终焉力不加,囊箧更俱乏。自赛了儿婚女嫁,却归来林下。

【驸马还朝】想象间神仙宫类馆娃,俯仰间飞来峰胜巫峡。葛仙翁郭璞家,几点林樱似丹砂。

【胡十八】云外塔,日边霞,桥上客,树头鸦,水亭山阁日西斜。哎,老子,醉么?宜阆苑泛浮槎。

【阿纳忽】山上栽桑麻,湖内寻生涯,枕头上鼓吹鸣蛙,江上听甚琵琶。

【尾】渔村偏喜多鹅鸭,柴门一任绝车马。竹引山泉,鼎试雷芽。但得孤山寻梅处,苫间草夏,有林和靖是邻家,喝口水西湖上快活煞。

89

【双调】殿前欢 春据危阑,

【双调】殿前欢 春据危阑,,元代,薛昂夫,

据危阑,看浮屠双耸倚高寒,鳞鳞万瓦连霄汉。俯视尘寰,望飞来紫翠间。云初散,放老眼情无限。知他是西山傲我,我傲西山?

柳扶疏,玻璃万顷浸冰壶,流莺声里笙歌度。士女相呼,有丹青画不如。迷归路,又撑入荷深处。知他是西湖恋我,我恋西湖?

洞箫歌,问当年赤壁乐如何,比西湖画舫争些个?一样烟波,有吟人景便多。四海诗名播,千载谁酬和?知他是东坡让我,我让东坡?

捻冰髭,绕孤山枉了费寻思,自通仙去后无高士。冷落幽姿,道梅花不要诗。休说推敲字,效杀颦难似。知他是西施笑我,我笑西施?

浪淘淘,看渔翁举网趁春潮,林间又见樵夫闹。伐木声高,比功名客更劳。虽然道,他终是心中乐。知他是渔樵笑我,我笑渔樵?

醉归来,袖春风下马笑盈腮,笙歌接到朱帘外。夜宴重开,十年前一秀才。黄齑菜,打熬到文章伯。施展出江湖气概,抖擞出风月情怀。

66

洞仙歌·佳景留心惯

作者:柳永(宋代)

洞仙歌·佳景留心惯,宋代,柳永,

佳景留心惯。况少年彼此,风情非浅。有笙歌巷陌,绮罗庭院。倾城巧笑如花面。恣雅态、明眸回美盼。同心绾。算国艳仙材,翻恨相逢晚。
缱绻。洞房悄悄,绣被重重,夜永欢余,共有海约山盟,记得翠云偷翦。和鸣彩凤于飞燕。间柳径花阴携手遍。情眷恋。向其间、密约轻怜事何限。忍聚散。况已结深深愿。愿人间天上,暮云朝雨长相见。

13

触石坠马卧病蒙恩予告先至上京寄溉之学士敬仲参书二首 其一

作者:虞集(元代)

触石坠马卧病蒙恩予告先至上京寄溉之学士敬仲参书二首 其一,元代,虞集,

翠幄临都尚驻郊,言瞻龙漠度前茅。雨馀草气千原合,日下云章五色交。

给札修辞持玉笔,赐羹充腹出珍庖。白头感遇知何补,阿阁清严栖凤巢。

88

呈同行黎东美朝散

呈同行黎东美朝散,宋代,郭祥正,

风日萧萧暑气无,橹声相逐转江湖。西山庐阜青如淀,应有新诗入画图。

74

怀平云阁兼简明惠大师仙公

怀平云阁兼简明惠大师仙公,宋代,郭祥正,

跨空起高阁,北望敬亭山。白云无根蒂,舒卷随风还。

或堕溪水上,却萦松石间。就之既明灭,了然不可攀。

谢公赛雨诗,千秋泻潺潺。李白弄月处,寒光湛清湾。

神交自冥合,彷佛眉睫间。使我恋此境,每来终日閒。

如何一挥手,失势落尘寰。功业复未就,但惊须鬓斑。

沧浪不可濯,执热长汗颜。缅怀大道师,焚香坐玄关。

悲心度群苦,振锡鸣金镮。行当禀慈诲,惠照开昏顽。

94

元符万宁宫庆成颂

作者:赵佶(宋代)

元符万宁宫庆成颂,宋代,赵佶,

句曲之山,有居其颠。谁氏之子,象帝之先。启迪后人,淑修其身。

守静而笃,是为葆真。在昔元符,作室其下。经始勿亟,以遗来者。

我应受之,嗣绍厥绪。我仪图之,缮此栋宇。考彼宫宇,因心而友。

不日成之,克相其后。乃益其名,曰维万宁。书以揭之,用妥明灵。

道大无方,体用有常。以德则帝,以业而王。坐进此道,与道无极。

神之听之,洽此万国。

61

数年不与李商叟书忽书来一诗寄之

作者:韩淲(宋代)

数年不与李商叟书忽书来一诗寄之,宋代,韩淲,

正始之风固寂寥,茶山犹有半村高。静观世变慵招隐,闲赋诗章定广骚。

深信老怀能自适,遥知好事不常遭。秋来醉拥残书卧,鼻鼾吹红气转豪。

6

甄夫人杨贵妃

甄夫人杨贵妃,宋代,方一夔,

少台赐妲怜玄发,马驿诛褒死曲眉。自古文章多触罪,我当并按北征诗。

44

杏花天·年时中酒风流病

杏花天·年时中酒风流病,宋代,李莱老,

年时中酒风流病。正雨暗、蘼芜深径。人家寒食烟初禁。狼藉梨花雪影。西湖梦、红沈翠冷。记舞板、歌裙厮趁。斜阳苦与黄昏近。生怕画船归尽。

65

十日菊寄所思

作者:谢翱(宋代)

十日菊寄所思,宋代,谢翱,

篱菊是秋邻,青蕤几日新。忽逢初过节,相忆早衰人。

囊枕离湘湿,分杯度岭贫。想应无事业,遥念更沾巾。

63

木兰花慢 寿刘邢公

木兰花慢 寿刘邢公,元代,蒲道源,

八旬今又八,说尚齿,更谁尊。况赐号司徒,跋封大国,荣及生存。白麻制词新宠,算一家、四世被皇恩。七十儿为内相,斑衣笑捧金尊。近闻迎驾到金门。亲奉玉音温。问父子行年,康宁寿考,定省晨昏。銮坡正须耆旧,道平时、致仕不宜论。这种灵椿丹桂,天公偏养深根。

74

自述

自述,明代,李延兴,

八口凄凉生事微,中原羽骑日騑騑。天寒岁晚归难定,水远山长信转稀。

青眼故人频送米,白头慈母尚缝衣。萧萧汉渚蒹葭老,好向儿时旧钓矶。

85

拟伤乱

拟伤乱,明代,祝允明,

楚氛望方恶,鲁战谟未谐。晋籴每多闭,秦饥良可哀。

三精塞祲雾,旸雨更为灾。巴蜀风尘暝,关河士马来。

洪流灭阡陌,沟市盈饥骸。岂无眠戈誓,慷慨击楫才。

夏屋既漂摇,郊垒多崩隤。桢干可相寻,松柏亦已摧。

天王下制诏,仁声九域开。庶几赳赳客,犹上黄金台。

62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二

述行言情诗 其四十二,明代,祝允明,

驱车出衡门,薄游览九州。东征略瀛海,西陟升昆丘。

冠巾岱华竦,襟带江河流。验迹章亥趾,裁贡禹王畴。

汎观山海图,遐寻府穴幽。八维何所极,撮土此可求。

15

锦城高望

作者:卢宁(明代)

锦城高望,明代,卢宁,

濯锦江前万里秋,登临端不限梁丘。黑泉白草长年备,朔雪炎风无日休。

天府文章明梓木,星桥氛祲净灵州。即看多士桢王国,肯负玄龟锡禹畴。

63

夜坐

夜坐,明代,邹元标,

跏趺聊独坐,高枕忆王孙。雨滴阶前树,鸡鸣塞外村。

真空怜我独,妙用向谁论。四大都零落,还馀一息存。

68

贺大中丞张静峰征广之东西两收奇功二首 其一

贺大中丞张静峰征广之东西两收奇功二首 其一,明代,湛若水,

两鼓闻收两峒功,旌麾摇映广西东。于今已定筹边策,他日麟台又属公。

1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