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施(宋代)

深随石窦千寻去,远自云峰十里来。

0

诗文译文

深入石窟千寻前进,

远离云峰十里而来。

诗文简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穿越山谷潜入千寻的岩窟,然后又离开山谷,远离十里外的云峰的景象。诗中通过对山谷和云峰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山水景色的热爱与探索的心情。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作者的探险旅程。描绘了作者深入石窟的过程,通过使用动词“深随”和“前进”来强调行程的远大和直线性。同时,云峰被描写为十里外的远方,再一次强调了作者探索的范围。整个诗句简练,意境清晰,给人一种勇往直前的感觉。作者在这首诗中展示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未知的好奇心,同时也表达了对探索旅程的激情和决心。

其他诗经

赠商水连尉同年

赠商水连尉同年,宋代,祖无择,

场屋相知最有情,去年同试便同荣。

神仙名籍轮梅福,典册文章滞马卿。

泣玉泪收休积恨,掷金词在蔼新声。

公卿好致归台阁,莫遣徒劳浩叹生。

94

代人上李龙图并廉使致语十首 其六

代人上李龙图并廉使致语十首 其六,宋代,释德洪,

绣衣天使志澄清,五马贤侯见典刑。公退钲声闻射圃,日高槐影覆闲庭。

共看酒蚁浮琼斝,不废花轮绕画屏。银烛红纱侵夜色,醉归明月淡疏星。

83

题黄初平叱石图

题黄初平叱石图,明代,胡应麟,

古木苍藤挂风雨,白石峨峨洞门倚。黄家儿曹不解事,叱作群羊遍空起。

胡生较汝差长年,俯窥五岳石五拳。他时一叱五羊起,白云飞尽罗浮巅。

99

越问

作者:孙因(宋代)

越问,宋代,孙因,

典午氏之盛时兮,余鼻祖曰子荆。谋乐郊以隐居兮,飏漱石之清名。

有闻孙曰承公兮,尝令鄞与馀姚。爱会稽之山水兮,爰徙家于兹城。

当永和之九年兮,惠风畅夫莫春。偕王谢之诸公兮,会修禊于兰亭。

赋临流之五言兮,寄幽寻之逸兴。泛回沼倚脩竹兮,松风落而冷冷。

维兴公尤好事兮,作流觞之后序。助逸少之高致兮,齐芳誉于难兄。

既乃登陆而游兮,历天台与四明。漱飞瀑于笔端兮,遗掷地之金声。

余自句章徙姚兮,倏绵历乎十稔。慨风流之浸邈兮,幸犹为夫越氓。

掬清泉之潺湲兮,友过云之溶泄。访樊榭之杳霭兮,栖石窗之玲珑。

客有过余兮,谓余博览而好古。世为越人兮,胡不志夫越之风土。

余谢不能兮,伛余指而缕数。前有灵符之记兮,后有龟龄之赋。

嗟彼皆已为陈迹兮,时亦随夫所遇。傥含毫而不断兮,将羞余之鼻祖。

42

赠从兄车骑诗

作者:陆机(魏晋)

赠从兄车骑诗,魏晋,陆机,

孤兽思故薮。离鸟悲旧林。

翩翩游宦子。辛苦谁为心。

仿佛谷水阳。婉娈昆山阴。

营魄怀兹土。精爽若飞沈。

寤寐靡安豫。愿言思所钦。

感彼归途艰。使我怨慕深。

安得忘归草。言树背与襟。

斯言岂虚作。思鸟有悲音。

68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李端叔谢送牛戬《鸳鸯竹石图》,宋代,苏轼,

闻君谈西戎,废食忘早晚。王师本不陈,贼垒何足刬。

守边在得士,此语要而简。知君论将口,似予识画眼。

笑指尘壁间,此是老牛戬。平生师卫玠,非意尝理遣。

愬君定何人,未用市朝显。置之勿复道,世俗固多舛。

归去亦何须,单车度殽渑。如虫得羽化,已脱安用茧。

家书空万轴,凉暴困舒卷。念当扫长物,闭息默自煖。

此画聊付君,幽处得小展。新诗勿纵笔,群吠惊邑犬。

时来未可知,妙斲待轮扁。

13

高士咏。陶征君

作者:吴筠(唐代)

高士咏。陶征君,唐代,吴筠,

吾重陶渊明,达生知止足。怡情在樽酒,此外无所欲。
彭泽非我荣,折腰信为辱。归来北窗下,复采东篱菊。

16

冬夜赏月

作者:刘攽(宋代)

冬夜赏月,宋代,刘攽,

晕逐阴风起,光随凛气多。霜应摧桂树,冰恐彻天河。

池镜初容鉴,窗棂亦戏磨。关山千里雪,此夕共金波。

20

寄老庵

作者:刘攽(宋代)

寄老庵,宋代,刘攽,

兹山韫奇胜,四野穷眺览。近峰擢矛剑,远巘矗莲萏。

云霞发光彩,气候变舒惨。啼禽不能名,秀芳多可揽。

招提就丘壑,初地首铅椠。精庐烂金碧,净供欢藜糁。

佛香昼绵绵,法鼓晨紞紞。林风忽飘摇,天乐随簸撼。

灵泉初发蒙,温液遂盈坎。异源判炎凉,及物万尘黕。

西南江路永,水墨画色淡。沤鸟破青冥,帆樯出葭菼。

吾人事探讨,绝境更平澹。悟真心自知,得隽首独颔。

剪茅地夷爽,筑基土强鹍。长松启门扃,怪石列窊窞。

遂初本逍遥,知略贵刚敢。颓龄惜鬓发,壮节露肝胆。

由来抱轩昂,岂复甘黯黮。辞满异多秩,掺袪嗟不寁。

高风故难继,弱质因自感。涧肩疲负任,勿药羞是鞓。

愿言尔为邻,宁使我馀憾。即今桑榆景,光翳将就晻。

28

重九才四日尔风雨如此病卧殊亡聊小儿辈取酒饮予且索作诗强和渊明九日閒居一首

作者:赵蕃(宋代)

重九才四日尔风雨如此病卧殊亡聊小儿辈取酒饮予且索作诗强和渊明九日閒居一首,宋代,赵蕃,

久不观陶诗,彷佛如前生。忽此迫重九,意是渠所名。

我方卧病中,斋居忘昏明。不知檐雨落,但觉奔涛声。

两儿绝可怜,弱者才五龄。深悯乃翁惫,取酒前为倾。

岁月已如许,我衰难复荣。但愿此可安,闾里无异情。

何必议徙居,终焉计将成。

74

月没

月没,宋代,毕仲游,

月没云生障,风和雪压沙。居家尝似客,行路却如家。

65

七月

作者:韩淲(宋代)

七月,宋代,韩淲,

水石云山里,归来已九秋。隔城如浅近,邻寺始深幽。

慧远逢修静,文渊说少游。径荒殊不扫,风叶上牵牛。

99

午睡期思书堂

作者:韩淲(宋代)

午睡期思书堂,宋代,韩淲,

所谓伊人天一方,园枝新好寄东窗。八表濛濛忽时雨,不知平陆已成江。

10

洞庭

作者:李焘(宋代)

洞庭,宋代,李焘,

镜面千顷阔,修眉一带横。

湖深有龙蛰,山静少人行。

似与真仙约,都无世俗情。

鸟啼猿叫歇,轩乐有余声。

68

和谹父问讯吉父 其一

作者:王洋(宋代)

和谹父问讯吉父 其一,宋代,王洋,

北园依梵庋,东郭据梧桐。鹤并千年骨,诗传一祖风。

有愁添鬓白,无药驻颜红。台上秋期句,思君类渴虹。

31

江再和戏答四篇 其二

作者:程俱(宋代)

江再和戏答四篇 其二,宋代,程俱,

长言屹秦城,古例开墨守。三年不窥园,一吻莫饮酒。

斯人浪自苦,初不系无有。何如从子微,亦复问贤首。

此身未能了,何暇念亿丑。超然方丈间,观化肘生柳。

83

怀彻尔托里

怀彻尔托里,元代,李士瞻,

同日除书下九天,可堪同事更同肩。延春阁底谋初画,海子桥头辔每联。

酒戒饱闻微醉后,言箴犹在别时边。细思忠告如君少,沧海平安几日传。

69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二十

入山杂咏二十首 其二十,明代,释函可,

采将山菜山柴煮,更汲山泉彻底清。野老自言年八十,年年食此不知名。

97

感叹

感叹,明代,卢若腾,

颜渊食埃墨,子贡望见之;岂非仁廉士,而以窃食疑。

同在大圣门,诖误犹若斯;况于世人目,易为形迹移。

杯中弓蛇影,谁能辨毫釐!君子自信心,礼义无欠亏;

虽有流俗谤,冁然付一嗤。

60

追寿莲峰刘郎六十一

追寿莲峰刘郎六十一,明代,湛若水,

莲郎六十重花甲,泉老期颐尚岁寒。共引东溟为寿盏,莲华峰顶寿筵坛。

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