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调】梧叶儿庐山寺

瀑布倒银汉,诸山捧墨池,九江郡一盘棋。

金额元章字,白莲陶令囗,珠玉

谪仙题,信天下庐山第一。

蒋山寺

宝地华严藏,金陵古道场,传栋宇自齐梁。

杨柳千严露,莲花一界香,芦苇

万林霜,无日不达摩过江。

金山寺

江底龙宫近,山高宝殿高,僧老跨金鳌。

问今古团圆月,朝夕喜怒涛,兴废

往来潮,何处也扬州玉箫!焦山寺

海窟常闻磬,风波不得僧,江月夜传灯。

禅性水朝朝净,佛头山日日青,人

立在吸江亭,看不足夕阳画屏。

甘露寺

风雨西津渡,江山北固楼,先得海门秋。

手掌里金山寺,脚跟下铁瓮州,翻

滚滚水东流,一线系三江夏口。

惠山寺

梅竹歧通县,伽蓝屋傍崖,泉水篆闲阶。

印月曹溪派,松风雪浪斋,童子扫

莓苔,怕七碗卢仝到来。

鹤林寺

石泉细,竹院深,千古记九皋禽。

酌壶酒携藜仗,焚炉香拂操琴,人白发乐

山林,谁更有长安那心!灵岩寺

丹青寺,水墨图,看麋鹿走姑苏。

南通越,北望吴,洞庭湖,龙也问山僧借

雨。

天平寺

金色三千界,瑶台十二重,楼阁半天中。

西子送吴王去,残花逐落日红,若

当日在玄宗,游什么娥月宫!虎丘寺

塔影佛留影,山形虎踞威,云锦树高低。

幽鸟鸣僧舍,寒藤琐剑池。

游客看

山回,花上雨菩提净水。

灵隐寺

九里青松路,千家碧玉泉,佛国绮罗边。

洞口山如甸,湖中水似天,空缆打

鱼船,一个个呆亻章看猿。

茅山观

烟霞地,锦绣川,人不见月常圆。

炉炼灵丹药,山围小洞天,是大罗仙,别

觅甚蓬莱阆苑!天台洞

玄圃山前道,红云岛外村,一壶景四时春。

夕有猿敲户,朝无客扣门,见几

个捕鱼人,犹自向山中避秦。

长亭畔,小酌间,和泪唱阳关。

人又去,酒又阑,跨雕鞍。

好教人千难万难。

人南去,雁北来,无一人不伤怀。

香肌瘦,潘鬓改,好难睚,旅馆内愁山闷海。

秋来到,渐渐凉,寒雁儿往南翔。

梧桐树,叶又黄,好凄凉。

绣被儿空闲了半张。

腰肢瘦,眉黛愁,销减了旧风流。

嫌人问,对镜羞,睡来休,敢是些相思证

候。

秋天净,江月开,悄悄诉情怀。

休等待,双秀才,快摇开,怕酒醒冯魁觉来。

青铜镜,不敢磨,磨着后照人多。

一尺水,一丈波,信人唆,那一个心肠似

我!

灯相照,谩懊恼,掩泪眼鲛绡。

初更罢,二鼓交,好心焦。

几声儿长吁到

晓。

0

其他诗经

踏莎行 三月初五日宿彭善村,夜雨寒甚,晓起雪积寸许,因赋

踏莎行 三月初五日宿彭善村,夜雨寒甚,晓起雪积寸许,因赋,清代,樊增祥,

雁不堪闻,鸡还无用。五更风里银釭冻。纸窗犹道月光明,罗衾祇觉春寒重。

玉树朝新,雕轮晓动。马蹄踏破琼瑶巷。江南已是牡丹时,并门尚作梨花梦。

79

【双调】水仙子 思情

【双调】水仙子 思情,元代,吴西逸,

海棠露冷湿胭脂,杨柳风寒袅绿丝。寄来书刚写个鸳鸯字,墨痕湮透纸。吟

不成几句新诗。心间事,口内词,多少寻思。

玉钩帘控画堂空,宝篆香消锦被重,无人温暖罗帏梦,梦中寻可意种,碧纱

窗忽地相逢。舌尖恨,心上恐,惊觉晨钟。

芰荷泛月小妆梳,画舸摇风醉玉壶。一杯酒尽青山暮,促归期云共雨,逞疏

狂巽玉喷珠。诗中句,灯下书,此意如何。

85

七言登北山寺西阁楼冯禅师茶酌赠崔少府一首

七言登北山寺西阁楼冯禅师茶酌赠崔少府一首,唐代,李嘉祐,

开士相逢暮饮茶,高楼并坐望三巴。碧嶂不知何劫石,清江流尽几恒沙。

炉烟处处香慈竹,溪雨朝朝润觉花。道胜自然长法喜,应令迁客小沩华。

41

雨夜三首 其三

作者:刘攽(宋代)

雨夜三首 其三,宋代,刘攽,

云闇黄昏雨,风凄九月秋。老便安坐久,用即置书休。

知命应无念,虚心自不愁。三年同此兴,中夜一灯留。

70

送僧归护国寺 其一

送僧归护国寺 其一,宋代,钱惟演,

曹溪有真嗣,是名大知识。得法三十年,堂堂坐岩石。

忽徇云玺招,暂屈冥鸿翼。褰裳度王城,夙驾来军壁。

陆泉正持戒,到溉方蔬食。晨炉薝卜霏,夜榻氍毹积。

金钵稻脂香,琼瓯茗花碧。高谈入幽固,默对探虚寂。

学精西竺言,诗妙南朝格。与游欣雾润,鄙吝犹泉涤。

遽忆五芝春,悠然理归策。伊予病且老,末景如驹隙。

惭为中军帅,更玷台臣席。无功翊熙明,何力当优绩。

莲社久栖心,华簪聊寄迹。愿辞食地封,永事弥天释。

81

出城

出城,宋代,郭祥正,

篮舆投晓出重城,桃李无言似有情。淡白轻红能几日,可怜吹洗过清明。

24

郭朝奉挽词二首 其一

郭朝奉挽词二首 其一,宋代,俞德邻,

性俭家常足,心閒体自胖。令名缘有子,良贵不须官。

遗像衣冠古,高堂几席寒。他年说耆旧,回首重辛酸。

82

七月三首 其三

作者:韩淲(宋代)

七月三首 其三,宋代,韩淲,

拥砌丛生菊,何关老意多。浇花惊易燥,耘草喜成科。

枕腊尤宜睡,餐香岂待哦。渊明藏不尽,满把尚婆婆。

97

叔问作崇兰馆图画叔问去非与余相从林壑间二公各题二绝句余同赋四首 其三

作者:程俱(宋代)

叔问作崇兰馆图画叔问去非与余相从林壑间二公各题二绝句余同赋四首 其三,宋代,程俱,

道义宁论故与新,纷纷谁复继雷陈。图形预作山林约,笑杀青云得路人。

8

南楼

南楼,明代,文徵明,

南楼日上晓光澄,北郭烟消万井明。膏雨一番苏弱柳,春风几处啭新莺。

秪应旧病随寒尽,无复閒愁共草生。起绕江梅觅新句,惜花自是老年情。

61

送郑子玄兼寄弱侯

作者:李贽(明代)

送郑子玄兼寄弱侯,明代,李贽,

我乃无归处,君胡为远游。穷途须痛哭,得意勿淹留。

旅鬓迎霜日,诗囊带雨秋。蓟门虽落莫,应念有焦侯。

32

秋日庚子答时人

秋日庚子答时人,明代,卢若腾,

四序虽流转,旷观理自同;金行露欲白,火德日犹红。

蛩韵喧阶下,萤光闪草中;惟应松与柏,不肯畏秋风。

14

云谷书院夹以左右二瀑布天下之奇也周生自正请予双瀑布诗

云谷书院夹以左右二瀑布天下之奇也周生自正请予双瀑布诗,明代,湛若水,

双眺银河落九天,人言瀑布挂云边。合流喷浪风雷震,惊起蛟龙不得眠。

5

用韵简全聪二上人

作者:张弼(明代)

用韵简全聪二上人,明代,张弼,

同著缁衣遁绿萝,晋书唐律共磋磨。僧中今见大小朗,世上争传长短歌。

适意岂无千里骏,听经应有一双鹅。偷閒欲结东林社,须得蔬盘贮水梭。

100

□花词

作者:张弼(明代)

□花词,明代,张弼,

杨花衮衮随风飘,悠悠扬扬低复高。海天空阔任尔云,莫来沾我木棉袍。

17

寺居二首 其二

寺居二首 其二,明代,张元凯,

未定去来意,其如生灭何。舍身能忍辱,听法可降魔。

白日一僧语,青天双鸟过。悠然会心处,潭影印松萝。

90

秋斋为周彦通侍御题

作者:郑岳(明代)

秋斋为周彦通侍御题,明代,郑岳,

午梦忽惊觉,呼童开竹扉。借问客为谁,青骢束金羁。

手持卷一握,错落琼琚词。展玩重太息,遐心将在兹。

二气互翕张,真宰执玄机。物盛不可过,敛舒各以时。

露凝天宇净,树变郊原稀。芝兰抱孤芳,鹰隼奋高飞。

斋居感深念,流光倏如驰。及时当自励,毋令华发滋。

49

送林宪长朝觐

作者:吴琏(明代)

送林宪长朝觐,明代,吴琏,

北台桓典车南行,五月六月秋霜横。穿窗透帘月皎皎,惊远惧迩雷轰轰。

幽明万里献天子,黜陟一邦钦众情。眼底阴阳候调燮,普施霖雨济苍生。

1

赠松楼玉上人歌和张坦斋韵

赠松楼玉上人歌和张坦斋韵,明代,黄仲昭,

上人风度温如玉,况复文雅超凡俗。闭户翻经戒行修,登堂见客容仪肃。

有时泚笔临古书,有时引水浇新竹。或从泉石共徜徉,或与云月相追逐。

老予借榻两经春,青眼相看情愈笃。校书永昼每烹茶,酌客清宵频剪烛。

同袍幸有坦斋翁,时听清吟散烦燠。上人亦学参诗禅,讲论时时见心曲。

修纂于今已毕功,分手将归故山麓。短歌一阕写离怀,回首南山烟树绿。

55

过大关

作者:陈道(清代)

过大关,清代,陈道,

连山如水涌,起伏皱波纹。窄径穿林薄,微光照夕曛。

荒村茅店古,石涧细流分。风景故乡近,遥遥南岭云。

17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