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象之方叔过净因琏上人

作者:韩维(宋代)

二十年来野逸身,懒能奔走傍埃尘。

偶逢闾里闲游伴,同过丛林燕坐人。

世事纠纷宁有尽,劳生萧散不妨频。

晴阳缓辔殊多适,它日重来访道真。

0

诗文译文

二十年来野逸身,

懒能奔走傍埃尘。

偶逢闾里闲游伴,

同过丛林燕坐人。

世事纠纷宁有尽,

劳生萧散不妨频。

晴阳缓辔殊多适,

它日重来访道真。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作者韩维与方叔相遇为背景,表达了对闲逸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诗人二十年来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意沉浸于尘世的纷扰之中。偶然遇到闾里的伙伴,一同经过丛林,共同坐在燕子飞舞的地方。诗人认为世事的纷纷扰扰没有尽头,辛劳的生活也无法避免频繁的波澜。然而,在晴朗的阳光下,缓缓地驾驭马车,可以找到一片宁静的乐土。诗人表达了对真道的向往,预示着他将来会再次寻访真道。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闲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人通过描述自己二十年来过着野逸的生活,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他懒得奔波于尘埃之中,更喜欢偶然相逢闾里的伙伴,一同在丛林间坐下,享受燕子飞舞的美景。诗人深知世事纷繁无尽,辛劳的生活也无法避免频繁的纷扰,因此他希望能在晴朗的阳光下,缓慢地驾驭马车,找到一片宁静的乐土。最后,诗人预示着他将来会再次寻访真道,表达了对理想和道德追求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简洁明快的语言,展现了诗人追求闲逸生活和远离尘嚣的心境。诗人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对自己的表达,反映了对宁静、自由和真理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清新,给人一种宁静、淡泊的感觉。它呈现了宋代文人士人追求闲逸生活和内心净化的心态,展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韩维

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韩亿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以父荫为官,父死后闭门不仕。仁宗时由欧阳修荐知太常礼院,不久出通判泾州。为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合,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哲宗即位,召为门下侍郎,一年馀出知邓州,改汝州,以太子少傅致仕。绍圣二年(1095年)定为元祐党人,再次贬谪。元符元年卒,年八十二。有集三十卷,因曾封南阳郡公,定名为《南阳集》(《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七)。《宋史》卷三一五有传。

其他诗经

题画兰册 其三

题画兰册 其三,清代,屈大均,

平生作画恨无师,花鸟而今学已迟。欲作道人兰弟子,潇烟湘雨写枝枝。

97

过佘文植兰笋山房示诗二章 其一

作者:姚燮(清代)

过佘文植兰笋山房示诗二章 其一,清代,姚燮,

走蠹纵横满榻书,借杨作幕看风梳。定中醉眼撩尘马,病后禅心谢墨猪。

系带已无吴子剑,堆槃但有庾郎蔬。敢辞万里栖卑牖,旧辙关山乱草淤。

57

清心镜

清心镜,元代,丘处机,

鬼神擒,鞭挞跪。愁开眼,强欲思量巧计。当头把业镜高悬,那冤家怎讳。

拔舌剜心酬快意。全不似旧日,馨香美味。三涂任百毒陵迟,再生人卒未。

21

金凤曲为周生菘畴作 其三

金凤曲为周生菘畴作 其三,清代,孙原湘,

手拈红豆记琵琶,的的亲封捉臂纱。侬自愿栖金井树,不知郎可是桐花。

8

峡中行十余里奇奥殆绝出峡后上辣子山险峻为诸山之最

作者:姚椿(清代)

峡中行十余里奇奥殆绝出峡后上辣子山险峻为诸山之最,清代,姚椿,

空山无人鸟欲栖,后者鸱啸前猿啼。两面绝壁中一溪,众峰压天天亦低。

羲和有辔不得骋,山势欲掣斜阳西。斜阳到山不到地,影射瀑布晴无泥。

飞流直下二千丈,冲石石白一色齐。有时欲落不肯落,片片击碎青玻璃。

云根突兀峙崖底,沙石相夹成径溪。舆夫利涉视晴雨,我行雨过径不迷。

平时暴涨尽淤没,巨浸不许牛驾犁。便思盛夏此消暑,道远何用糇粮赍。

山行快意苦易尽,突落万仞高崥嵽。作势伛偻磨盘蚁,举步局蹐藩触羝。

仄身树碍险被挂,当头石崩如欲挤。谁知此路有时上,风吹绝顶阴凄凄。

下坡走丸侧复侧,势险节短不敢稽。陂陀磈礨尽如此,直使人力穷攀跻。

令我回首望石峡,到此阁笔诗难题。

83

【双调】水仙操并引

【双调】水仙操并引,元代,刘时中,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玉局翁诗也。填词者窃其意,演作世所传唱《水仙子》四首,仍以西施二字为断章,盛行歌楼乐肆间,每恨其不能佳也。且意西湖西子,有秦无人之感。崧麓有樵者,闻而是之,即以春、夏、秋、冬赋四章,命之曰《西湖四时渔歌》。其约,首句韵以儿字,时字为之次,西施二字为句绝,然后一洗而空之。邀同赋,谨如约。湖山堂下闹竿儿,烂熳韶华三月时,朝来风雨催春事。把莺花撺断死,映苏堤红绿参差。浅绛雪缄桃萼,嫩黄金搓柳丝,风流煞斗草的西施。虾须帘卷水亭儿,玉枕桃笙梦觉时,荷香勾引薰风至。掬清涟雪藕丝,嫩凉生璧月琼枝。鸾刀切银丝脍,蚁香浮碧玉卮,受用煞避暑的西施。西风逗入耍窗儿,一扇新凉暑退时,白蘋红蓼多情思。写秋光无限诗,占平湖一抹胭脂。荷缺翠青摇柄,桂飘香金缀枝,快活煞玩月的西施。梅花初试胆瓶儿,正是逋郎得句时,彤云把断山中寺。软香尘不到此,怯清寒林下风姿。侵素体添肌粟,妨云鬟老鬓丝,清绝煞赏雪的西施。

寓意武昌元贞

楚天空阔楚山长,一度怀人一断肠,此心不在肩舆上。倩东风过武昌,助离愁烟水茫茫。竹上雨湘妃泪,树间禽蜀帝王,无限思量。

人言不向武昌居,我欲年来食贱鱼,那堪鹦鹉洲边住。锦鸳鸯为伴们,是烟波江上渔夫。得一舸鸱夷去,载苎罗山下女,便改姓陶朱。

武昌官柳正青青,只与行人管送迎,等闲攀折浑无定。舞东风过此生,奈柔条系绊人情。爱眉黛烟中翠,忆纤腰掌上轻,恨满邮亭。

贞元旧曲日停歌,只恐青衫泪更多,等闲又见菱花破。玲珑奈尔何,较些儿病了维摩。愁暗逐西飞翼,恨长随东逝波,著甚消磨。

为平章南谷公寿福楼赋

朱帘画栋倚穹苍,带砺河山接四王,那堪辈辈为丞相。是皇家真栋梁,看灵椿丹桂齐芳。寿域年年固,福源日日长,永坐都堂。

楼名寿福压钱塘,中有高居异姓王,朝朝北阙频瞻望。启丹诚一瓣香,对西山遥祝吾皇。愿基业隆三代,更烟尘净四方,寿福无疆。

朱楼迢递接长空,家世于今谁比隆?阴功虽是前王种。嗣声华正在公,更门阑喜色重重。男已兆承家凤,女欣逢择婿龙,寿福无穷。

86

淋池歌

淋池歌,两汉,刘弗陵,

秋素景兮泛洪波。挥纤手兮折芰荷。凉风凄凄扬棹歌。

云光开曙月低河。万岁为乐岂云多。

93

望钟山

望钟山,宋代,王安石,

伫立望钟山,阳春更萧瑟。暮寻北郭归,故绕东冈出。

17

东閤雨中

东閤雨中,宋代,欧阳修,

直閤时偷暇,幽怀坐独哦。绿苔人迹少,黄叶雨声多。

云结愁阴重,风传禁漏过。瑶图新嗣圣,玉塞久包戈。

相府文书简,丰年气候和。还将凤池句,聊杂野人歌。

83

行路难·男儿坎轲徒搔首

作者:冯著(唐代)

行路难·男儿坎轲徒搔首,唐代,冯著,

男儿坎轲徒搔首,入市脱衣且沽酒。行路难,权门慎勿干,

平人争路相摧残。春秋四气更回换,人事何须再三叹。君不见

雀为鸽,鹰为鸠,东海成田谷为岸。负薪客,归去来。龟反顾,

鹤裴回,黄河岸上起尘埃。相逢未相识,何用强相猜。行路难,

故山应不改,茅舍汉中在。白酒杯中聊一歌,苍蝇苍蝇奈尔何。

74

奉忆北庭杨侍御留后

作者:殷济(唐代)

奉忆北庭杨侍御留后,唐代,殷济,

不幸同俘絷,常悲海雁孤。如何一朝事,流落在天隅?

永夜多寂寞,秋深独郁纡。欲知相忆甚,终日泪成珠。

44

海若累许惠漳茶未见践约是日见其斋中已放径取其佳者以归诗以释言

海若累许惠漳茶未见践约是日见其斋中已放径取其佳者以归诗以释言,清代,全祖望,

殷红粹白成连理,天巧人功各到头。宿诺未应长见款,责言亦复更谁尤。

曹柯返地知何术,楚客忘弓且莫愁。从此漳茶添典故,巧偷豪夺总风流。

30

八月初二日南皋病愈胡四君山招同钝轩甘谷看桂限韵

八月初二日南皋病愈胡四君山招同钝轩甘谷看桂限韵,清代,全祖望,

五岳昨溘逝,宿德怅其亡。凄凉鱼子兰,有泪湿苍茫。

勾馀老耆宿,谁为鲁灵光。岿然南皋子,忽告病匡床。

慗遗仅一老,何堪三尸戕。晨起闻西邻,置酒酹天香。

天香老愈健,金粟发寒芒。舂容饱春露,磅礴凌秋霜。

人生但如此,百岁长昂藏。俄传曳杖声,矍铄犹故常。

须眉稍清瘦,神爽倍飞扬。读我南雷碑,意气不可当。

西瞻长庚星,荧荧照此堂。莫听山阳笛,且罄嗑嗑觞。

99

苦雨

作者:韩琦(宋代)

苦雨,宋代,韩琦,

直疑天际裂银潢,大雨连倾特异常。数里河声轰阵鼓,万条檐溜卓戎枪。

雷霆势恶掀人脑,蛟□朋凶碎客航。正熟民田多没穗,几时仁恻动苍苍。

3

寻宁山人所居

作者:严羽(宋代)

寻宁山人所居,宋代,严羽,

幽人以道隐,结室岩之东。余亦避世客,逢君于此中。

鸟因留食至,泉为炼丹红。向晚下山去,月高秋色空。

27

初夜

作者:刘敞(宋代)

初夜,宋代,刘敞,

汲汲书弥短,悠悠夜增长。贫家不具烛,坐须明月光。

隐几四寂默,阴虫鸣我傍。天时有推敚,物性随悲伤。

感彼忽自惊,喟然发心狂。壮年何所成,忧患攒中肠。

咄嗟牛衣叟,妇女知激昂。国耻吾亦羞,如何埽封疆。

譬如笼中禽,左右不得翔。知音古亦稀,谁谓歌中商。

50

为冯参议贵题画风竹冯沅湘人曾为给事中

作者:王称(明代)

为冯参议贵题画风竹冯沅湘人曾为给事中,明代,王称,

移得孤根过洞庭,禁埤曾送佩珂声。如今座上凉飙满,一扫炎荒瘴雨清。

10

閒居即事

閒居即事,宋代,俞德邻,

尘外江村野老家,穷年兀兀笑盘蜗。素琴横膝一尊酒,纱帽笼头七椀茶。

编竹作桥看蚁渡,种花成坞听蜂衙。閒中自有经纶事,寄语时人莫笑哗。

47

简赵十诸友 其三

作者:韩淲(宋代)

简赵十诸友 其三,宋代,韩淲,

臭味薰与莸,意气金与石。惟可以忘年,庶可以忘夕。

投非胶漆坚,抱有冰炭厄。深怜眼终青,未厌发已白。

86

绝句

绝句,宋代,王大烈,

弧矢重悬旧礼仪,郎君又产玉麟儿。便烦着眼从头看,的似徐卿二子奇。

6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