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作者:曹冠(宋代)

蜀川三峡,有高唐奇观,神仙幽处。

巨石巉岩临积水,波浪轰天声怒。

十二灵峰,云阶月地,中有巫山女。

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

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

仙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

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

0

诗文赏析

原序:宋玉《高唐赋》述楚怀王遇神女事,所世信之。愚独以为不然,因赋《念奴桥》,洗千载之诬蔑,以祛流俗之惑。

梁昭明太子萧统编《文选》收有旧题宋玉所撰的《高唐》、《神女》两首词赋《高唐赋·序》载楚怀王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塘,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神女赋·序》又记怀王之子楚襄王游云梦之浦,使宋玉赋高唐神女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由于宋赋词笔华美,再加上神女故事本身所具有的神秘色彩,这两篇赋对于后世文学影响很大,尤其是前篇,在诗词中,它已成为使用频率最高的典故之一。正如李商隐《有感》诗之所云,“一自《高唐赋》成后,楚天云雨尽堪疑”!

当绝大多数读者陶醉于这人神恋爱故事的谲幻温馨之中时,有人开始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找碴儿了。

唐代元稹《楚歌》十首其四(惧盈因邓曼)曰:“襄王忽妖梦,宋玉复淫辞。万事捐宫馆,空山云雨期。”

北宋吴简言《题巫山神女庙》诗亦云:“惆怅巫娥事不平,当时一梦是虚成。只因宋玉闲唇吻,流尽巴江洗不清。”皆为其例。然而上述都还不过是诗人一时的感叹而已,真正郑重其事,公然宣称要肃清宋赋“流毒”,为神女“洗千载之诬蔑”的议论,除了曹冠的这首词,再也找不到超过它的了。

全篇的“高论”尽在下阕,我们讲析时不妨打破常规,先从后半段说起。

“堪笑楚国怀襄,分当严父子,胡然无度?”——可笑楚怀王、楚襄王,理当严守父子名分,何以竟越轨乱伦,同一位神女暖昧不清呢?怀王熊槐(一名“相”)、襄王熊横是史有定论的荒淫昏聩之君,骂骂本亦无妨,但神女却不可亵渎,必须替她开脱,于是乃有下文:“幻梦俱迷,应感逢魑魅,虚言冥遇。”——怀、襄二王梦中所交接的,哪什么神女!他们大概都睡昏了头,让山林异气幻化而成的鬼怪所迷惑了。

如此判断,有什么根据吗?当然的有的!且看词人怎样推理演绎:“女耻求媒,况神清直,岂可轻诬污?”——神的伦理道德水准当然远在人类之上,人间女子尚且以求媒自请嫁人为羞耻,必待男家聘之后才行,何况神女清白正直,断然不会有什么“自荐枕席”的苟且之事,岂可轻易地往她身上泼脏水?然而,竟有人这样泼了。那是谁呢?首先是自诩梦交神女的怀王、襄王父子,其次是将二王艳遇著述于文学的弄臣宋玉。

口舌之夸,传播的辐射面毕竟有限,这倒也没有什么;惟笔墨宣淫,能量忒大,波及万人,毒流千载,实不可不大加挞伐,故词人即以狠批宋玉作结:“逢君之恶,鄙哉宋玉词赋!”——迎合君王的丑恶情欲,对其津津乐道的风流韵事大事铺陈藻绘,《高唐》、《神女》二赋真是可谓卑劣之极!

看到这里,不仅读者诸君几欲捧腹解颐,就连笔者也忍俊不禁:好个巾气十足的道学家!好个酸馅味满口的老夫子!跟古代的文学家较量,为神话中的人物辨诬,而且态度又是那样的一本正经。——迁哉,迂得可爱!不过且慢,倘若我们于喷饭之余三复其言,便可发柄此词之荒唐中仍有值得正视的严肃的内容。自从春秋时卫宣公将儿子的新娘占为己有,在《诗经·邶风》中留下了一首题为《新台》的讽刺诗后,直至唐高宗李治以其父太宗之妾武媚娘为皇后,唐玄宗李隆基夺其子寿王妃杨玉环为贵妃,诸如此类“胡然无度”的秽行在封建帝王的宫闱中是屡见不鲜的,诚所谓“中冓之言,不可道也”(《诗·鄘风·墙有茨》)。曹冠之词,能说它没有一点批判的精神吗?

若按封建社会通行的伦理道德标准来考察宋玉二赋,神女即与怀王有私,即成为襄王之庶母,故襄王之梦神女,难以逃脱他“乱伦”的罪名,惟怀王之梦神女时,神女尚未有“婆家”,又何悖于情理呢?而词人却偏要说“堪笑楚国怀襄”,将老子儿子搅作一锅粥,这分明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指着格尚骂贼秃”了。所鞭笞的对象难道仅仅是指怀王、襄王两人吗?

平心而论,词人所谓“鄙哉宋玉词赋”云云,仅仅是以其内容为不足称道而已,而对于宋赋的艺术成就,却并没有被抹煞。这从上阕的写景文字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如“巨石巉岩临积水”七字,即是化用《高唐赋》之“登巉岩而下望兮,临大阺之稸(义同‘积’)水”。“波浪轰天声怒”六字,亦据该赋“长风至而波起兮”、“崪中怒而特高兮”、“砾磥磥而相摩兮,巆震天之石盖石盖”等句意而以简易浅显文词写出来的。至如“须臾变化,阳台朝暮云雨”二句,化用得就更明显了。下阕批宋,得上阕之学宋而愈增其趣;下阕议论,得上阕之写景而摇曳生姿。——以树为喻,通篇说理有枝干而无繁叶,不免有些单调,今以景语渐次引出议论,是在浓荫不可以见到盘根错节,丰腴、瘦劲相得益彰,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

《念奴娇》曹冠拼音读音参考

曹冠

曹冠字宗臣,号双溪,东阳(今属浙江)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二十五年,为平江府府学教授,旋除国子录擢左宣议郎、太常博士,寻兼权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桧死,为撰谥议,称桧“光弼圣主,绍开中兴,安宗社与阽危之中,恢太平于板荡之后。道德先天地,勋业冠古今”后数日,以右正言张修等论罢。明年,又被论为秦埙假手驳放科名。孝宗时,许再试,复登乾道五年(1169)进士。绍熙初,知郴州,转朝奉大夫赐金紫致仕,年八十卒。有《双溪集》二十卷,《景物类要诗》十卷,词有《燕喜词》一卷。

其他诗经

黑龙潭

作者:胤禛(清代)

黑龙潭,清代,胤禛,

平麓蟠崇阜,云潭结涧阿。镜光涵铁冷,溜响喷珠多。

秘识龙藏穴,深疑蜃蜕窝。农田望霖雨,于此乞恩波。

59

天净沙 春

作者:白朴(元代)

天净沙 春,元代,白朴,

春山暖日和风,阑杆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71

道情十首 其十

作者:郑燮(清代)

道情十首 其十,清代,郑燮,

拨琵琶,续续弹,唤庸愚,警懦顽,四条弦上多哀怨。

黄沙白草无人迹,古戍寒云乱鸟还。虞罗惯打孤飞雁,收拾起、渔樵事业,任从他、风雪关山。

40

再和二首 其一

作者:王迈(宋代)

再和二首 其一,宋代,王迈,

笔飞鸾凤墨翻鸦,白玉堂中懒草麻。得句批风仍抹月,怡神饮露更餐霞。

公于轩冕浮名薄,帝念耆英宠礼加。丕衍修龄全晚节,洋洋一札圣言嘉。

42

忆秦娥

忆秦娥,宋代,张孝祥,

天一角。南枝向我情如昨。情如昨。水寒烟淡,雾轻云薄。
吹花嚼蕊愁无托。年华冉冉惊离索。惊离索。倩春留住,莫教摇落。

70

【商调】梧叶儿 怀古

【商调】梧叶儿 怀古,元代,宋方壶,

黄州地,赤壁矶,衰草接天涯。周公瑾,曹孟德,果何为?都打入渔樵话里。

14

雪后龟堂独坐四首 其三

作者:陆游(宋代)

雪后龟堂独坐四首 其三,宋代,陆游,

牙齿欲落何足惜,烂煮藜羹自堪食。屋穿不害气吐虹,客至从惊瘦如腊。

天公镌汝亦已至,春风裂面雪三尺。浊醪倾罢仰屋歌,尚友孙侔与徐积。

77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

鹊踏枝·粉映墙头寒欲尽,唐代,冯延巳,

粉映墙头寒欲尽,

宫漏长时,酒醒人犹困。

一点春心无限恨,

罗衣印满啼妆粉。

柳岸花飞寒食近,

陌上行人,杳不传芳信。

楼上重檐山隐隐,

东风尽日吹蝉鬓。

89

雨馀

雨馀,宋代,王安国,

雨馀宫阙映秋旻,漠漠槐花水上新。夜有蝭蟧催节物,朝无沆瀣助精神。

形如槁木聊依世,名若浮烟底徇人。莫笑长吟销短景,故园回首隔参辰。

57

次韵张蔡国公淡庵青山寺诗

作者:虞集(元代)

次韵张蔡国公淡庵青山寺诗,元代,虞集,

相国观山负夙期,圣恩祇许暂相违。身随云影留三宿,心了泉声绝百非。

开士谈空依宝树,野人耕雨荐山薇。双龙深护安禅处,绕坐诸天近紫微。

14

听无悔琴

听无悔琴,宋代,周端臣,

悟琴如悟道,神閒若无营。

在心不在指,以意非以声。

锵尔风篁韵,泠然天籁鸣。

曲终各一笑,相对坎亏成。

59

及书六考喜效白体

及书六考喜效白体,宋代,赵孟坚,

无庸下考又三书,知愧知惭意少舒。

傥便盍簪叨墨绶,纵然休仕亦绯鱼。

何人不愿重金服,那个无心驷马车。

修短洪纤应赋定,好存方寸一由渠。

50

社后雪

作者:刘敞(宋代)

社后雪,宋代,刘敞,

故阴不自敛,飞霰一何骄。强妒春阳盛,那妨玉琯调。

滔天初极望,见晛已全消。讵损朱华丽,秖添绿野饶。

泥涂穷道路,絺绤乱鼲貂。遂恐天时错,仍虞岁事枵。

浮云犹苦结,燕贺乍惊飘。但使风从律,无嫌物反祅。

初过元日社,又放紫宸朝。乘兴从君饮,孤音续郢谣。

4

和圣美华池感事

和圣美华池感事,宋代,范纯仁,

圣主忧勤百职脩,忠臣那复作身谋。遐方民力资周度,晚岁人情乐小休。

郭震能僵乌质胫,陈汤解斩郅支头。知贤独恨官疏远,珠璧何时免暗投。

6

论语绝句 其四

论语绝句 其四,宋代,张九成,

见得分明乃谓如,分明如此尚为疏。莫于见处留形迹,方信心斋万象虚。

21

阁下赠同官王洪 其二

作者:王称(明代)

阁下赠同官王洪 其二,明代,王称,

日射黄金阙,春回白玉堂。地分清切处,人在碧云乡。

彩笔传天语,宫袍染露香。明朝还献赋,迟尔沐恩光。

11

题昌甫所录郭文诸人传后

作者:韩淲(宋代)

题昌甫所录郭文诸人传后,宋代,韩淲,

兽鹿如斯为慨然,使君犹入野人船。游山失道今谁问,孤姥翻知长史贤。

9

次韵赵将

作者:韩淲(宋代)

次韵赵将,宋代,韩淲,

箯舆来涧谷,话久不知还。自是无人到,谁能有我閒。

绿阴晴树外,清馥野花间。客去鸡鸣午,呼儿又掩关。

79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上寿用崇安之曲

皇帝上平上皇帝寿乐曲·上寿用崇安之曲,宋代,崔敦诗,

凝旒肃穆,鸣佩舂容。

有酒伊醑,管磬其从。

典礼绚缛,威仪恪共。

颂尧之寿,与天比隆。

46

次桐庐 其二

次桐庐 其二,宋代,沈与求,

吏鞅萦人未许闲,当游聊复到春山。倡条冶叶无风味,赖有寒梅醒病颜。

80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