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青原正庵老

作者:刘过(宋代)

倦行老矣偏东南,最后青原识正庵。

无法更求身外说。

有祥应向意中参。

春风绕寺雨花坠,石鼎烹花泉味甘。

暂痈尘嚣聊税驾,与君相对款清谈。

0

诗文译文

倦行老矣偏东南,

最后青原识正庵。

无法更求身外说,

有祥应向意中参。

春风绕寺雨花坠,

石鼎烹花泉味甘。

暂痈尘嚣聊税驾,

与君相对款清谈。

诗文简析

《与青原正庵老》是宋代刘过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表达了作者对青原正庵的赞美和对清净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和寺庙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清净生活的追求。首先,诗人自称“倦行老矣”,意味着他已经年老体衰,对于纷繁世事感到疲惫。然而,他却特意选择了东南方的青原,意味着他对这个地方的向往和重视。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自己在青原的经历,他说“最后青原识正庵”,表达了他在这里找到了一座名为“正庵”的寺庙。这里的“正庵”可以理解为一种修行、禅修的地方,也象征着心灵的净化和宁静。作者认为在这个地方,他无法再追求身外的名利和功成名就,而是需要向内心寻求安宁和满足。

诗中还提到了春风、雨花、石鼎等景物,这些都是青原正庵中自然与人文相融的元素。春风绕寺,雨花坠落,使得整个环境充满了生机和美好。石鼎烹花则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认为它就像滋养花朵的泉水一样甘美。

最后两句“暂痈尘嚣聊税驾,与君相对款清谈”,表明作者将世俗的烦恼和喧嚣视为暂时的病症,只是暂时地与之打交道。他更期待与志同道合的人,如诗中的“君”,一起相对而坐,愉快地进行清谈,探讨心灵和人生的真谛。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清净生活的追求和对寺庙的赞美。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修行场所,诗人表达了对内心平静和与志同道合者相聚的向往,同时也启发人们反思现实生活中的烦恼和追求,追寻心灵的净土。

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其他诗经

暮春道中见桃花尚开

作者:薛瑄(明代)

暮春道中见桃花尚开,明代,薛瑄,

马穿新绿过园林,已恨秾芳误赏心。犹有小桃花未落,独留馀艳到春深。

93

【大石调】青杏子 惜春幽鸟正

【大石调】青杏子 惜春幽鸟正,元代,吴仁卿,

惜春

幽鸟正调舌,怯春归似有伤嗟。虚檐凭得栏干暖,落花风里,游丝天外,远翠千叠。

【望江南】音书断,人远路途赊。芳草啼残锦鹧鸪,粉墙飞困玉胡蝶,日暮正愁绝。

【好观音】帘卷东风飘香雪,绮窗下翠屏横遮,庭院深沉袅篆斜。正黄昏,燕子来时节。

【随煞】银烛高烧从今夜,好风光未可轻别。留得东君少住些,惟恐怕西园海棠谢。

闺情

梁燕语呢喃,九十日春色过三。东风满院杨花谢,离情正苦,归情未准,鬼病将担。

【归塞北】从别后,天北隔天南。玉腕消香金钏憁,柳腰束素翠裙搀,赢得瘦岩岩。

【好观音】信步闲庭院阑槛,荷钱小池面挼蓝。点检芳从总不堪,正蜻蜓雨过波纹蘸。

【幺】绿树成阴和烟暗,近香街羞对宜男。锦字书成粉泪缄,怕黄昏梦里将人赚。

【尾】窗下尘蒙青鸾鉴,问章台何处停骖?薄幸才郎不顾咱,有谁画青山两眉淡?

27

北海鲸时北征纳克楚

作者:王翰(唐代)

北海鲸时北征纳克楚,唐代,王翰,

偃蹇长鲸横北海,怒喷风雷九州垓。九州壮士贲育徒,雄剑长弓几千队。

长鲸掉尾鳞鬣张,壮士辟易弓剑伤。九州尘土山岳动,蔽亏日月无晶光。

长鲸长鲸尔当弭,上帝威灵不可比。一朝怒遣似飞来,尽赤溟波千文水。

山岳重安日月明,长鲸长鲸尔独死。

54

北苑侍宴杂咏诗。松

作者:徐铉(唐代)

北苑侍宴杂咏诗。松,唐代,徐铉,

细韵风中远,寒青雪后浓。繁阴堪避雨,效用待东封。

73

赋江皋

作者:胡宿(宋代)

赋江皋,宋代,胡宿,

目睇兰皋上,春波泛早晖。画船人竞渡,绣羽雉交飞。

岛树残潮落,汀花宿雾稀。短亭迷酒市,官柳绿依依。

14

效陶潜体

作者:刘敞(宋代)

效陶潜体,宋代,刘敞,

出门逢一士,抱书向南山。问其何为尔,欲语辄复叹。

少小贵诗书,志业觊孔颜。尔来三十载,鬓发倏已斑。

唐虞不可待,世誉亦耻干。宁赴岩谷老,行行未遽还。

其言乃可感,使我再凄然。人生归有命,穷达何足言。

劝尔饮此酒,唐虞在其间。

87

思乡岭

作者:刘敞(宋代)

思乡岭,宋代,刘敞,

绝壑参差半倚天,据鞍环顾一悽然。乱山不复知南北,惟记长安白日边。

10

赠持国持国以瑞鹧鸪歌之

赠持国持国以瑞鹧鸪歌之,宋代,范纯仁,

三十年来解榻宾,今朝重喜奉陈蕃。松筠雅操寒逾劲,胶漆深情老益敦。

槐位已惭同致主,棠阴还许继为藩。古今此会应难得,醉饮休辞罄绿尊。

62

春景 碧山晴又湿

春景 碧山晴又湿,宋代,刘辰翁,

山色洗逾碧,昏明水墨成。相看如许湿,政似不曾晴。

翠拂双蛾起,青如老眼横。岭云才敛态,峡雨复多情。

瀑溅香炉紫,烟销石镜明。乾坤翻覆顷,萝月吐深更。

36

和梅挚北池十咏 其七

作者:蒋堂(宋代)

和梅挚北池十咏 其七,宋代,蒋堂,

池上有时钓,閒忘侍从身。波平方浸月,吏退阒无人。

藻映鲂鱼尾,风摇独茧纶。一亭容膝地,雅饰免荒蓁。

82

甲辰恭和御制

甲辰恭和御制,宋代,徐元杰,

衮衣日月烟当轩,光逮刍荛采众言。

内外修攘明治体,忧勤终始养心源。

英髦瑞列霜中干,治化春回雪里根。

愿溥需云苏物槁,九垓滂沛洽君恩。

42

借山谷后山诗编于刘宜之司户因书所见呈宜之兄弟

借山谷后山诗编于刘宜之司户因书所见呈宜之兄弟,宋代,敖陶孙,

拾遣诗视孔子道,豫章配孟颜后山。自馀众作等别派,彪虥狸豹虎一斑。

我修直笔公万世,议论不到甘嘲讪。中间杜老饶寒饿,陈也绝荤黄尚可。

天公雠施略相当,一字而贫更怜我。去年臞庵太荒凉,釜中得鱼雷隐床。

了知诗祟力排摈,谁言锢疾蟠膏肓。刘郎食饱嗜昌歜,又一过目思手揽。

编诗更著顾痴笔,字字可丹藏石䃭。知君疗病我益病,心手相忘还展咏。

百年长病可得辞,两翁落唾皆可敬。忽云身后无知音,此诗百变无邪心。

候虫时鸟足感耳,我思正在南风琴。谁能首涂追四始,以经夹毂骚驾轨。

意所不快鞭曹刘,此时折汝一寸箠。长安市上逢联璧,人持一箭与我直。

请君了却三万轴,再见坐我床下客。

81

醉乡十二首 其十一

醉乡十二首 其十一,宋代,郑思肖,

天道何冥冥,委形辟空杳。旷劫土坦平,冲气蔼云杪。

不入禹封疆,拓地八荒表。空洞无边涯,一切境界小。

骨柔春香浓,目绀夜光瞭。洪荒上古前,命不为愁剿。

卑哉苍生愚,役心颜貌愀。窗猴狂摇摇,野马走扰扰。

髓竭冲融膏,渴命竟枯夭。奚不来此邦,软坐廓幽眇。

刳刷膏肓俗,涤濯肺腑皎。骋驾无可游,一生事足了。

45

太平寺元罗寇故基

太平寺元罗寇故基,宋代,萧立之,

岁月吾生晚,兵戈此地曾。山川如有数,险阻尔何能。

烟雨桑麻利,箪瓢粥饭僧。凭闲供一啸,深谷或为陵。

60

谒金门 秋晚忆两姊

谒金门 秋晚忆两姊,清代,叶小鸾,

情脉脉。帘卷西风争入。漫倚危楼窥远色。晚山留落日。

芳树重重凝碧。影浸澄波欲湿。人向暮烟深处忆。绣裙愁独立。

67

再访南岩僧家二首 其一

再访南岩僧家二首 其一,明代,湛若水,

岩里僧禅二十家,岩前春夏万株花。岩花落尽僧无□,不道鸦归日又斜。

78

送夏正夫赴山东布政

作者:张弼(明代)

送夏正夫赴山东布政,明代,张弼,

老别无能对酒歌,相看脉脉思悬河。李唐诗律非风雅,庄列文章是鬼魔。

医国须令元气壮,养民何用教条多。旧游洙泗今重到,应有清风起后波。

99

次旧僚嘉兴施汉章韵二首 其一

作者:张弼(明代)

次旧僚嘉兴施汉章韵二首 其一,明代,张弼,

归舟五月发通津,腰带横金命服新。苒苒光阴双短鬓,茫茫天地一閒人。

庭前剩种陶潜菊,扇底全无庾亮尘。寄我嘉禾溪上句,年来诗律更通神。

65

寿李知府嗣母 其二

作者:章懋(明代)

寿李知府嗣母 其二,明代,章懋,

一阳微露岭头梅,此日高堂初度来。王事贤劳归未得,梦魂飞绕越王台。

61

贺吴司训荣膺台奖

贺吴司训荣膺台奖,明代,赵完璧,

妙简蓬瀛适可亲,风流儒雅更无论。玄机秘启青藜夜,大造潜回绛帐春。

桃李门前新雨足,弦歌海上古风淳。明时岂负旌贤宠,会见霜台荅紫宸。

6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