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钭爱敬复雕镌,一片真纯得自全。
待得将心去钩索,旋栽荆棘向芝田。
莫钭爱敬复雕镌,
一片真纯得自全。
待得将心去钩索,
旋栽荆棘向芝田。
诗词的意境和
诗的开头,作者劝告人们不要迷恋外表的装饰和虚荣的追逐,而是应该追求内在的真善美。\"莫钭爱敬复雕镌\"中的\"钭\"是古代的一种铜器,代表外表的华丽和虚饰,而\"雕镌\"则指的是对外表的精雕细琢。作者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华丽,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真正的内在美上。
接着,诗中提到\"一片真纯得自全\",表达了追求真善美的心灵是完整而纯粹的。这句话强调了内在的美是完全自足的,不需要依赖外部的装饰和修饰。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将心去钩索\"意味着要去除负面的情感和执念,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旋栽荆棘向芝田\"中的\"荆棘\"代表困难和挑战,而\"芝田\"则代表美好和善良的境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要积极努力,将困难化为美好将挑战转化为善良的决心和行动。
整首诗通过对艺术创作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中的意象简洁明了,用词精准,既有哲理性的思索,又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它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纯净和美好,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努力,就能将困难转化为美好,实现内心的满足和和谐。整首蕴含深远,适合用来反思人生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的开头,作者劝告人们不要迷恋外表的装饰和虚荣的追逐,而是应该追求内在的真善美。\"莫钭爱敬复雕镌\"中的\"钭\"是古代的一种铜器,代表外表的华丽和虚饰,而\"雕镌\"则指的是对外表的精雕细琢。作者告诫人们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华丽,而是应该把注意力放在真正的内在美上。
接着,诗中提到\"一片真纯得自全\",表达了追求真善美的心灵是完整而纯粹的。这句话强调了内在的美是完全自足的,不需要依赖外部的装饰和修饰。
在第三、四句中,作者表达了一种积极的态度和行动。\"将心去钩索\"意味着要去除负面的情感和执念,并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旋栽荆棘向芝田\"中的\"荆棘\"代表困难和挑战,而\"芝田\"则代表美好和善良的境地。这句话表达了作者要积极努力,将困难化为美好、将挑战转化为善良的决心和行动。
整首诗通过对艺术创作和人生态度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现实的反思。诗中的意象简洁明了,用词精准,既有哲理性的思索,又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它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纯净和美好,同时也提醒人们在追求真善美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努力,就能将困难转化为美好,实现内心的满足和和谐。整首蕴含深远,适合用来反思人生、引导人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曹彦约(1157~1228)南宋大臣。字简甫,号昌谷,南康军都昌(今属江西)人。淳熙八年进士。曾从朱熹讲学,后受人之召,负责汉阳军事,因部署抗金有方,改知汉阳军。后累官宝谟阁待制、知成都府。嘉定初,为湖南转运判官,镇压郴州(今湖南郴县)瑶民起义,后任利州路(今属陕西)转运判官兼知利州,发漕司储粮减价粜与饥民、通商蠲税,并论兵柄财权并列之弊。宝庆元年,擢为兵部侍郎,迁礼部侍郎,不久又授为兵部尚书,力辞不拜,后以华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
白菊,宋代,宇文虚中,
西风萧飒百草黄,南斋白菊占秋芳。主人好事不专飨,撷送客馆分幽香。
幽香清艳两难得,冰雪肌肤龙麝裛。悄然坐我蕊珠宫,玉斧瑶姬皆旧识。
仙家蓻菊名日精,我今号尔为月英。月中风露秋夕好,感此仙种来曾城。
凭君传与金天令,月与霜姿驻清景。重阳好伴白衣来,五柳先生忆三径。
子和惠贶佳什惇叙世契诵咏感慨情见乎辞因次其韵,宋代,刘跂,
恭闻裕陵初,文物万古先。仁英所造士,台阁遍招延。
堂堂丹阳公,发轫自宾筵。维我先大夫,整驾亦周旋。
一时起接武,千里称比肩。俱陈曲台议,共校天禄编。
心期久相契,燥湿无改弦。晚登廊庙席,玉笋照华颠。
厩马并飞盖,斋榻连脩椽。到今启事帖,尺牍馀藤笺。
忆我既冠后,群趋集英前。公持柱史橐,水镜资平铨。
谓宜掇上第,击节称奏篇。声名竟寂寂,感遇空拳拳。
事过剧脱兔,迩来三十年。翰墨恍未落,拱水森已圆。
嗟哉最孤露,罪戾深益缠。迷途虽云指,顽质何由镌。
以兹众恶归,白首犹迍邅。屡惊流夜郎,敢望尉通泉。
弦肠恐齐断,身璧欲俱捐。岂知巢倾覆,胎卵却复全。
圣主日方中,照曜无党偏。宸笔下霄汉,一洗空宿愆。
生还出望外,喜极悲泪涟。诗书手自束,衣袂轻欲翾。
犹忧抱沈瘵,针石久未蠲。朅来问医药,蹭蹬淮之壖。
追惟曩时乐,梦破无重眠。畴知王公子,但说副车贤。
持带走穷隶,趣驾来飞旃。劳我鬓霜雪,欢颜语㛹娟。
北堂太夫人,备福独绵绵。往者三殿朝,吾亲亦班联。
问讯逮妻女,悲欢深怆然。升堂一拜阻,自痛久拘挛。
念子事方殷,使客舟车骈。拨忙屡顾盼,尊酒劝留连。
新诗又来辱,巨轴星斗悬。七字健欲活,靡靡争春妍。
夷途取騄骥,武库出戈鋋。骤闻吴叔辩,霍然病欲痊。
感子重拜嘉,傥未沟壑填。西风理归棹,往稼汶阳田。
王途正清廓,天子仁如天。轩冕岂不好,于我亦青毡。
政惟萧丘火,寒焰宁复然。亨衢子当骋,愿言早著鞭。
高闳富令息,犊子亦所怜。世交固未替,更赖清白传。
国正丈,宋代,杜范,
钟鼎非徇利,山林非徇名。古来豪杰士,不待文王兴。
得时舒气燄,宇宙生光精。失时卷机轴,圭荜韬纬经。
神龙冬亦蛰,蟋蟀秋乃鸣。饮醇未同醉,啜醨还独醒。
泛观疑自戾,反视不失平。人言惠与夷,宁知和非清。
膏沃照几室,火传非两灯。但使本根在,毋誇知力能。
协一虽奥理,不齐本物情。聊借庄生语,一吐胸中英。
看君鼓天翼,事业扬帝庭。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