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

作者:方回(宋代)

科第官资异昔年,束书聊憩玉山前。

师生讲暇皋比地,兄弟吟高雁字天。

虚谷宗生双鬓秃,秋崖家学一灯传。

向来晦静相逢处,诸老犹应有断编。

0

诗文赏析

送方仲和信州学正二首

科举功名的官职待遇与古时不同,方仲和以此为题材,写了两首诗来送行。束起书卷,来到玉山前,他暂时停下了学习,享受一下闲暇时光。师生之间在暇日里讨论诗文,就像暗合着山间的风景一般。兄弟们一同吟诵高亢的诗句,仿佛是鸿雁划过苍穹。虚谷宗生的双鬓已经变得秃顶,而秋崖家的学问却如一盏明灯传承下去。在这平静而隐晦的相逢之地,老师们应该会有许多断章残篇。

诗词通过描绘方仲和离别的场景,反映了科举制度与古代文人的境况。方仲和是以科举考试取得功名的官员,他的官职待遇与古代不同,需要束起书卷来到玉山前休息。诗中提到师生之间在闲暇时光里讨论诗文,兄弟们一同吟诵高亢的诗句,体现了文人们的情谊和对诗词的热爱。同时,诗中也透露出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如虚谷宗生的双鬓已经秃顶,但秋崖家的学问仍然传承下去。这种对学问和文化的承袭与传承,展示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整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方仲和离别时的情景,描绘了一幅含蓄而深远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束书聊憩玉山前、暇皋比地、高雁字天等,诗人将人与自然相结合,表达了离别时的思念与感慨。诗中还透露出对老师们的怀念和对学问传承的担忧,给人以思考与沉思的空间。

这首诗词以其简洁、含蓄的表达方式,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情感和对学问的关注。它通过离别的场景,呈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事变迁的主题,同时抒发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对学问传承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沉的思考价值,展示了方回的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

方回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其他诗经

次韵大资节使薛公见贻二首 其一

次韵大资节使薛公见贻二首 其一,宋代,葛胜仲,

黑头自致已三旌,暂寄江湖适性情。五总龟游钦学富,九皋鹤立见神清。

西雍宁累飞章荐,东閤频蒙倒屣迎。方幸台躔照苕霅,以兹投劾未能轻。

83

望秦川歌

望秦川歌,宋代,周麟之,

烟霞标缈认骊山,远想楼台紫翠间。

尚欲神游太真院,不知身过换门关。

76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其二

中秋无月既望月甚佳二首 其二,宋代,杨万里,

月到中秋故故无,今宵月好莫渠孤。旧传月径圜千里,影落金杯只粒珠。

67

戏述渊明鸿渐遗事

作者:陆游(宋代)

戏述渊明鸿渐遗事,宋代,陆游,

桑苧柴桑一世豪,区区玩物亦徒劳。品茶未及毁茶妙,饮酒何如止酒高。

6

日出东南隅行

日出东南隅行,南北朝,谢灵运,

柏梁冠南山。

桂宫耀北泉。

晨风拂幨幌。

朝日照闺轩。

美人卧屏席。

怀兰秀瑶璠。

皎洁秋松气。

淑德春景暄。

56

次韵吴明叟集鹤林五首 其四

作者:汪藻(宋代)

次韵吴明叟集鹤林五首 其四,宋代,汪藻,

支头涧底石,濯足松下泉。吾生傥有此,无复东西缘。

81

彪德美来会于泉有诗因次韵

作者:张栻(宋代)

彪德美来会于泉有诗因次韵,宋代,张栻,

君卧衡山北,我行湘水滨。相逢还莫逆,清绝两无尘。

胜集追前日,轻阴近小春。濯缨聊复尔,举首谢簪绅。

35

送张深道二首 其二

作者:张栻(宋代)

送张深道二首 其二,宋代,张栻,

人言底柱险,袖手不敢迩。孰知人心危,毫釐千万里。

有来事物繁,酬酢无披靡。虽云应不难,要且辨真伪。

良知本易直,天机验所起。涵濡自日新,日新乃无蔽。

圣学非空言,要领故在此。吾子端发源,所进渺涯涘。

我虽念不敏,讵敢忘所止。后会傥有时,深功同举似。

23

拟古十九首 其三

拟古十九首 其三,宋代,朱晞颜,

青青陵上陌,采采畹中兰。结根在涧谷,清芬被人间。

维彼岩廊姿,贞坚世所难。君子每自器,圣贤岂其患。

所以怀璞者,抱月号空山。

66

退朝左掖闻莺追和郑纪善之作

作者:王称(明代)

退朝左掖闻莺追和郑纪善之作,明代,王称,

帝城春早觉春和,朝罢莺声送佩珂。文羽不随天仗散,调音偏傍上林多。

娇连茝石花前听,响杂云韶柳外过。却忆故园芳树底,停杯为尔罢狂歌。

39

探梅天气极思山中之时也

作者:韩淲(宋代)

探梅天气极思山中之时也,宋代,韩淲,

霜馀晴后探梅天,村岸山蹊接野田。时见樵夫能指点,旋寻僧子或留连。

所携酒榼无多尔,其就诗篇亦偶然。一两枝横三四蕊,最风情处带轻烟。

46

吊刘孝嗣

吊刘孝嗣,宋代,李昭玘,

富贵从来一羽轻,胸中万卷复何营。囊钱尽处布衾短,谤焰息时坟草生。

一日得行须有命,百年不死是高名。瑶琴挂壁凝尘满,无复当年流水声。

30

题马远虚亭渔篴图

题马远虚亭渔篴图,元代,柯九思,

五月江南雨乍晴,看山如在画中行。隔溪帘幕初飞燕,灌木池塘独听莺。

暑向昨宵风雨尽,诗从今日簟纹成。昼长睡起无何事,蓦送沧浪渔笛声。

63

初春 其四

初春 其四,明代,李攀龙,

蓟北看春色,羁情坐郁然。官犹胶柱在,名岂滥竽传。

汩没终何事,文章自有权。薄游多难后,知己众人前。

疏拙容高枕,风云让着鞭。客嘲安用解,执戟至今怜。

100

与黄中翰登丛台

与黄中翰登丛台,明代,卢龙云,

邯郸大道连上国,道旁主人殊不乐。南去北来寡所欢,总是悠悠异乡域。

君本罗浮洞里仙,今作凤凰池上客。使节辉煌返玉京,邮亭邂逅风尘陌。

喜君新自故乡来,于我信宿暂徘徊。握手共道乡园事,慰劳相看酒一杯。

探奇吊古重多兴,携壶更上古丛台。倚阑四顾河山渺,歌舞当时安在哉。

王侯第宅感今昔,井里年来渐萧索。岁岁但修祷雨文,未见丰年贺苍赤。

君归丹阙觐天颜,四方水旱应沾臆。民力东南何足陈,三辅之间且菜色。

61

山斗图为掌院李公赋

山斗图为掌院李公赋,明代,卢龙云,

早年芳誉彻丹霄,此日中台凛百僚。总为霜棱推独坐,更缘风采重三朝。

登龙故溢名贤礼,旋马堪同圣相谣。伫望黄扉资燮理,八荒何地不春韶。

78

饷军

作者:卢宁(明代)

饷军,明代,卢宁,

麒麟门上拥旌麾,分布貔貅靖岛夷。国计实烦唐节使,军容宁比汉官仪。

策功自释袁安愤,缘数谁逢李广奇。二百年来劳养士,选锋今正答恩时。

1

宿北峨驿

作者:张弼(明代)

宿北峨驿,明代,张弼,

十日归轺度北峨,前临关隘喜无多。夜来春雨鸣山溜,尽泻驮江入棹歌。

44

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明代,郑学醇,

旷野独行迈,宿莽萋以腓。顾瞻宛与洛,第宅纷崔嵬。

山川洵云美,久客当何为。岂无今所欢,不如故所知。

顾为双黄鹄,奋翅俱高飞。

76

癸亥暮秋遣祀山陵恭览七陵御寝二首 其一

癸亥暮秋遣祀山陵恭览七陵御寝二首 其一,明代,蔡汝楠,

帝城佳气五陵通,路转红门望郁葱。秘室孝缘时省笃,清班礼视月游崇。

金茎几树垂甘露,绣岭千里障朔风。职领熊罴看宿卫,万年长守翠微宫。

4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