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逃行

作者:元稹(唐代)

董逃董逃董卓逃,揩铿戈甲声劳嘈。

剜剜深脐脂焰焰,人皆数叹曰,尔独不忆年年取我身上膏。

膏销骨尽烟火死,长安城中贼毛起。

城门四走公卿士,走劝刘虞作天子。

刘虞不敢作天子,曹瞒篡乱从此始。

董逃董逃人莫喜,胜负相环相枕倚,缝缀难成裁破易。

何况曲针不能伸巧指,欲学裁缝须准拟。

0

诗文赏析

《董逃行》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诗,描述了董卓逃离长安的情景,借此表达了对时局的担忧和警示。

诗中描绘了董卓逃离的景象,携带着财宝和名将的刀剑声势,给长安带来了声音和骚动。董卓是个贪婪的人物,图谋不轨,被人称作“董逃”,他的逃离导致了混乱和动荡。

接下来诗人以伤感和痛惜的口吻,表达了自己对董卓贪婪脱胎涂抹他的皮肤的不满。董卓对诸侯和百姓的掠夺过度,膏油已经被用尽,这种嚣张和残暴的行为令人惊叹,但董卓却从不思念自己已经失去的年年对百姓膏油的索取。

接着,诗中描绘了长安城中的混乱景象,曹操篡位,刘备不敢接受皇位,整个长安城深陷贼乱之中。城门四下乱走的是公卿士人们,希望劝说刘备接受皇位,但刘备不敢承担这个责任,于是曹操乘机篡位。

最后,诗人以讽刺的口吻嘲笑董卓逃离的幸灾乐祸的人们,指出在这个混乱的时代,胜负相互交替,彼此相依相倚。并用裁缝修补衣物的比喻,表示应该想法顺应时势,不能勉强行事。

整首诗以叙述和揭示的方式,展示了元稹对董卓逃离和时局的忧虑和不满,同时也是对时代的批评和警示。通过描绘董卓逃离和长安城乱象,诗中传递了对贪婪和不择手段的谴责,呼吁社会应有正义和公平。

元稹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其他诗经

汴渠挂帆

作者:刘攽(宋代)

汴渠挂帆,宋代,刘攽,

翩翩河中舟,一一西上水。彼船力有馀,我船力无几。

力薄日一舍,力壮日百里。迟速讵几何,推分故尔耳。

今晨东南风,帆席频轻驶。舳舻密相衔,前后略相似。

如将平不平,颇复令人喜。因之念时事,冥寞付天理。

61

游小溪浙源山中

作者:赵汸(元代)

游小溪浙源山中,元代,赵汸,

旧游何处觅苔矶,水涸山童事事非。忽到小溪深树侧,鸳鸯惊起逐群飞。

97

丁寓田家有赠

作者:王维(唐代)

丁寓田家有赠,唐代,王维,

君心尚栖隐,久欲傍归路。在朝每为言,解印果成趣。

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

开轩御衣服,散帙理章句。时吟招隐诗,或制闲居赋。

新晴望郊郭,日映桑榆暮。阴昼小苑城,微明渭川树。

揆予宅闾井,幽赏何由屡。道存终不忘,迹异难相遇。

此时惜离别,再来芳菲度。

93

送贡泰甫还江东

作者:宋褧(元代)

送贡泰甫还江东,元代,宋褧,

河流欲冰燕雁号,仆夫出门具吴舠。三年游子住京国,一日念母还江皋。

才名岂藉功名重,词气终随意气高。欲识别君情缱绻,临岐持赠紫丝绦。

18

【双调】天香引 西湖感旧

【双调】天香引 西湖感旧,元代,汤舜民,

问西湖昔日如何?朝也笙歌,暮也笙歌。问西湖今日如何?朝也干戈,暮也

干戈。昔日也二十里沽酒楼香风绮罗,今日个两三个打鱼船落日沧波。光景蹉跎,

人物消磨。昔日西湖,今日南柯。题金山寺

砥中流玉立如拳,镜里楼台,画里林泉。虹连断浦成桥,风送轻舟作浪,水

吞平地成天。七宝塔斜倚着扶桑树边,三神山刚对着枯木堂前。两般儿尘世难言,

照残经借得蛟蚌,清香分得龙涎。留别友人

乍相逢同是云萍,未尽平生,先诉飘零。淮甸迷渺渺离愁,淮水流滔滔离恨,

淮山远点点离情。玉薤杯拚今朝酩酊,锦囊词将后会叮咛:鱼也难凭,雁也难凭。

多在钱塘,少在金陵。忆维扬

羡江都自古神州,天上人间,楚尾吴头。十万家画栋朱帘,百数曲红桥绿沼,

三千里锦缆龙舟。柳招摇花掩映春风紫骝,玉玎珠络索夜月香兜。歌舞都休,

光景难留。富贵随落日西沉,繁华逐逝水东流。戏赠赵心心

记相逢杨柳楼心,仗托琴心,挑动芳心。咒誓铭心,疼热关心,害死甘心。

他爱我被窝里受打骂耐禁持约的小心,我念他卧房中舍孤贫救苦难的慈心。但似

铁球儿样在波心,休学漏船儿撑到江心。恁若是转关儿负我身心,我定是尖刀儿

剜你亏心。题舜江寺

乱云堆出禅关,金碧交辉,松桂生寒。银河倒挂觚棱,红日低悬殿角,翠涛

怒拍阑干。登上方接下土万里花生醉眼,开东阁敞西楼四围山拥青鬟。风荡幢幡,

烟散旃檀。地僻尘稀,天上人间。中秋戏题

去年旅邸中秋,樽俎荒凉,罢却秦讴。今年旅邸中秋,囊箧萧疏,典却吴钩。

叹浮生动不动静不静似袁宏泛舟,算哀弦上不上下不下如庚亮登楼。饮兴都休,

乐事难酬,向君平问我行藏,任嫦娥笑我淹留。送任先生归隐

先生乐道闲居,半似归山,半似归湖。捣玄霜造化为工,煮白石阴阳为炭,

炼黄金天地为炉。紫竹竿临流钓鱼,青藜杖燃火观书。人世何如,冷暖何如?也

效张良,也效陶朱。赠友二篇

旅途中邂逅相知,谦让雍容,慷慨魁奇。金环压辔玲珑,宝带攒花蹀躞,华

裾织翠葳蕤。门静肃霜明剑戟,柳阴森风旌旗。圣德巍巍,黄道熙熙,一寸丹

心,万代光辉。

正青春已遂功名,雨露鸿恩,霄汉鹏程。纛撒红厘,旗翻赤羽,剑吐苍精。

翠柳营金花帐重ブ列鼎,玉鼻驹青丝辔走马飞鹰。北塞尘清,南海浪平,紫宸殿

圣德宣扬,丹书诰勋业分明。赠友人崇彦名

葭灰动大地春风,千里而来,一笑相逢。陶然樽中。乐矣檀槽弦上,优

哉枭雉盆中。韬其光遁其迹学半世懵幢,得于心应于手有千般剔透玲珑。会也匆

匆,别也匆匆。今宵灯火连床,明朝烟水孤蓬。

友人客寄南闽情缘眷恋代书此适意云

望三山远似蓬莱,一点真情,几样离怀。锦鲤沉书,青鸾泣镜,玉燕分钗。

长叹吁短叹吁舒心儿自解,有缘分无缘分哑谜儿难猜。花艳冶忽地风筛,月团圆

淹地云埋。漏船儿撑不过蓝桥,碎砖儿垒不就阳台。其二

望三山远似瀛洲,有限情缘,无限忧愁。眼迷着日残西沉,梦绕着行云南去,

情随着逝水东流。往常时热厮沾甜心如好酒,今日个干相思苦恹恹闷似悲秋。

盟誓难休,欢乐难酬。桃源洞烟水模糊,芙蓉城风雨飕飕。其三

望三山远似蓬壶,捱到如今,提起当初。槟榔蜜涎吐胭脂,茉莉粉香浮,

荔枝膏茶搅琼酥。花掩映东墙外通些肺腑,月朦胧西厢下用尽功夫。好事成虚,

新变成疏;生待何如,死待何如?其四

望三山远似蓬瀛,病眼生花,骨瘦伶仃。填不满愁坑,撇不下愁担,打不破

愁担。温太真玉镜台都成画饼,郭元振红丝幔落得虚名。静对书灯,闷靠帏屏。

相思鬼缠得昏昏,睡魔神翻作惶惶。其五

望三山雾锁云屯,锦惬消香,宝剑生尘。好光景须臾,美姻缘倏忽,热恩爱

逡巡。辜负我乡□浆春风绿樽,冷落他梨花院暮雨朱门。往事休论,旧物犹存。

帕儿里粉汗斓斑,鞋儿上针线殷勤。其六

望三山雾绕云迷,两字参商,千里别离。疼热因他,凄惶为我,消息凭谁?

才问肯不住的灯花儿报喜,未成婚怎禁他灵鹊儿喳谪?越聪明越恁昏迷,越思量

越恁猜疑。心荡荡似一缕游丝,事朦胧如数着残棋。其七

望三山雾锁云连,饿眼频睁,馋口空涎。有离间的欢娱,不明白的姻眷,无

破绽的婵娟。裴少俊才上马滴溜的扬了玉鞭,张君瑞恰调琴支楞的断了冰弦。难

诉难言,堪恨堪怜。伤心泪湿透青衫,断肠词题满云笺。其八

望三山雾锁云埋,帚箕无凭,琴瑟难谐。转头人是人非,迅指花开花落,惊

心春去春来。学不得秦萧史跨彩凤重登凤台,赶不上晋刘晨采云芝再入天台。画

眉手慵抬,评花口羞开。但能够鸾凤和鸣,尽教他莺燕疑猜。

25

次韵柳子玉二首 纸帐

作者:苏轼(宋代)

次韵柳子玉二首 纸帐,宋代,苏轼,

乱文龟壳殳细相连,惯卧青绫恐未便。

洁似僧巾白氎布,暖于蛮帐紫茸毡。

锦衾速卷持还客,破屋那愁仰见天。

但恐娇儿还恶睡,夜深踏裂不成眠。

49

补乐歌十首。云门

作者:元结(唐代)

补乐歌十首。云门,唐代,元结,

(《云门》,轩辕氏之乐歌也,其义盖言云之出,润益
万物,如帝之德,无所不施。凡二章,章四句)
玄云溶溶兮,垂雨濛濛;类我圣泽兮,涵濡不穷。
玄云漠漠兮,含映逾光;类我圣德兮,溥被无方。

58

书林十景 其十 华峰霁雪

书林十景 其十 华峰霁雪,宋代,谢枋得,

朔风吹折寒梅枝,严凝冻合彤云痴。华峰屹立亘今古,堆累积聚皆昏迷。

杨花飞舞盈三尺,蝶翅交加呈六出。朝阳发燄照乾坤,万壑千崖消粉饰。

85

无题二首

作者:高翥(宋代)

无题二首,宋代,高翥,

独展罗衾无梦成,宝香熏彻转愁生。

痴心不愿郎思妾,只愿郎今厌客情。

46

过谢䃮渰

作者:岳珂(宋代)

过谢䃮渰,宋代,岳珂,

蒹葭曼衍浪萦回,波面虽平路不开。沟渎行舟休剡木,坳堂浮芥欲胶杯。

人如凫雁俱游耳,江有鱼龙安在哉。但说渰名吾亦畏,辅渠有路莫重来。

57

作者:毛珝(宋代)

桂,宋代,毛珝,

天上分来种异常,年年花占菊前黄。堆将龙麝应难敌,隔尽屏帷亦透香。

此日且饶秋富贵,全家疑在月中央。明朝酒醒风吹尽,赢得黄金满步廊。

13

吴门田家十咏 其十

作者:毛珝(宋代)

吴门田家十咏 其十,宋代,毛珝,

主家文榜又围田,田甲科丁各备船。下得桩深笆土稳,更迁垂柳护围边。

47

偶成四十字上呈彦章内翰叔问侍郎

作者:程俱(宋代)

偶成四十字上呈彦章内翰叔问侍郎,宋代,程俱,

头童心亦尽,老矣不中书。赖有金闺彦,时来冰氏墟。

但令尊有酒,安问出无车。更得身强健,登临纵所如。

92

济南杂诗五首 其三

济南杂诗五首 其三,元代,元好问,

石刻烧残宴集辞,雄楼杰观想当时。只应画戟清香地,多欠韦郎五字诗。

55

方寸室

方寸室,元代,丁鹤年,

道义谋生本自然,何烦负郭更求田。由来方寸留耕地,即是虚灵不昧天。

春雨既濡先泽远,秋风肯穫后昆贤。不忘种德辛勤意,馀庆朝朝大有年。

22

山北佥宪黑思仲义以宗正郎中召还予时在会州以诗送之甲辰岁暮云

山北佥宪黑思仲义以宗正郎中召还予时在会州以诗送之甲辰岁暮云,明代,李延兴,

千里关河积雪深,星轺西发马骎骎。黑山雾雨连穷海,紫塞风云接上林。

到阙应持御史节,上堂先慰老亲心。边城日晚多豺虎,送别那堪泪满襟。

12

登故友史西村小雅堂

作者:吴宽(明代)

登故友史西村小雅堂,明代,吴宽,

路绕黄家溪水长,春风洒泪复登堂。

草荒求仲常来径,尘满元龙旧卧床。

分手死生嗟契阔,伤心聚散觉凄凉。

高丘数尺栖神地,碧树争凋不待霜。

9

游广西北流白沙洞

游广西北流白沙洞,明代,詹梦魁,

勾漏自幽绝,白沙还太奇。梯危惊诡幻,洞邃更迷离。

九转空丹灶,千年剩墨题。尘缘惭未了,敢借石床栖。

7

庚辛岁阔斋春帖子 其一

作者:郑真(明代)

庚辛岁阔斋春帖子 其一,明代,郑真,

大道为公尊孔冕,斯文有喜祝尧天。山中要得平安信,客底宁夸富贵年。

33

重九节登西山

重九节登西山,明代,钱月龄,

振袂东山最上峰,道心物意两冲容。五湖天外陶朱宅,九日花前靖节筇。

绀带枫林凝夕霁,甘流橙橘剖霜封。兴阑归棹鸥波阔,渡口夕阳帆影重。

2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