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李晟

作者:林同(宋代)

个是一孤儿,曾闻事母时。

身能几许大,却佩国安危。

0

诗文译文

这是一个孤儿,曾经亲眼见证母亲的孝行。虽然年纪尚幼,却时刻牵挂着国家的安危。

诗文简析

这首诗以一个孤儿的视角,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以及对国家的忧虑。孤儿在年幼时刻刻记住母亲的孝行,她的榜样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心中。尽管他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孩子,但他并没有因此陷入悲伤和绝望之中,而是关注着国家的命运。他将国家的安危放在心上,表达了他对国家的忠诚和担心。

诗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孤儿的视角,将母亲的孝行与国家的安危联系在一起,展现了孝道与忠诚精神的融合。诗人通过简洁而质朴的语言,描绘出孤儿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他对母亲的孝行感到敬佩和感激,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首诗以孝道为主题,突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家庭伦理和忠诚精神的价值观。它呼唤人们对家庭的关爱和对国家的责任感,使读者在感受到温暖与亲情的同时,也思考了社会责任与使命。

林同

(?—1276)宋福州福清人,字子真,号空斋处士。林公遇子。深于诗。以世泽授官,弃不仕。元兵至福州,福建招抚使刘仝子即其家置忠义局,招募义兵。元兵至城下,仝子遁,同啮指血书壁,誓守忠义,寻被执,不屈而死。有《孝诗》。

其他诗经

和张自行过城南作画

作者:钱宰(明代)

和张自行过城南作画,明代,钱宰,

负郭高居昼不开,绕阶流水绿于苔。花前洗笔供诗画,马上敲门知客来。

深树流莺通宴席,碧香浮蚁滟春杯。官衙正在行军幕,醉后何妨犯夜回。

86

枯山

枯山,宋代,释居简,

嵌岩礧砢无津润,踞地盘空隐雾深。万窍怒号从定起,试听枯木里龙吟。

70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四可亭

任价玉馆东园十题 四可亭,宋代,释德洪,

四注开野亭,面面可人意。我来俯危栏,蹇傲成纵倚。

应接迷向背,转顾风掠耳。邻寺一声钟,墟落孤烟起。

37

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三十二韵

作者:姚鼐(清代)

送陈东浦方伯自江宁移任安徽三十二韵,清代,姚鼐,

衡岳群舒地,横江六代都。风烟通上下,民俗别荆吴。

驻节方从化,移辕有待苏。生申元四国,借寇岂私吾。

白下公初莅,黄中信早孚。从容文礼乐,谈笑奠江湖。

小察羞誇智,吁猷始作谟。五年休息意,四境荡平途。

爱士怜弹铗,知音辨滥竽。古风宣頀夏,伪体辟榛芜。

岂以文防政,真看效是儒。甘棠方苃舍,瓠子计搴刍。

天语褒丹凤,人心絷白驹。皖公先在望,泗上且须臾。

四载俄安宅,双旌遂载驱。同州淮海合,分省井疆殊。

作伯临诸帅,投閒有一夫。登龙惭郭泰,伏鹄愧南趎。

江远林烟澹,霜初岸草枯。远偕迎竹马,近即送樯乌。

回首思乡郡,倾心仰大炉。土风兼侠武,邻域急军需。

狗有生氂逸,人无佩犊粗。依仁谐众愿,舞德况微躯。

剧邑将辞醴,归村更饮酺。瓶开惟说尹,襁负共将雏。

九派浔阳会,千峰天柱孤。词源瞻几杖,坐上又醍醐。

此地朱訾口,他时北斗枢。旬宣宁楚尾,羽翼上天衢。

业广同环海,恩周讵向隅。形容群作颂,传咏慰吴歈。

45

雨后自恒山趋钜鹿

雨后自恒山趋钜鹿,明代,区大相,

官路忽成河,回车就浅莎。湿云沉井陉,新水下滹沱。

野润槐烟细,风喧柳浪多。愁霖非所叹,劳者易为歌。

13

【双调】乔牌儿 世途人易老

【双调】乔牌儿 世途人易老,元代,马致远,

世途人易老,幻化自空闹。蜂衙蚁阵黄粮觉,人间归去好。

【锦上花】选甚谁低谁高,谁强谁弱。则不如开放柴扉,打下浊醪。山展屏风,列一周遭,花不知名,分外娇。

【幺】磁鸥喜潋艳,听水任低高,偃仰在藤床上,醉魂漂渺。啼鸟惊回,叽叽淘淘;窗外三竿,红日未高。

【清江引】都想着吃登登马头前挑着照道,闹炒炒昏鸦噪,点点铜壶催,氵急氵急残星落,立在紫微垣天未晓。

【碧玉箫】便有敕牒官诰,则是银汉鹊成桥,便有钞堆金窑,似梁间燕营巢。为甚石崇睡不着,陈抟常睡着,被那转世宝,隔断长生道。恁若肯抄,摆着手先亚以。

【歇指煞】千钟苟窃人之好,一瓢知足天之道,有那等愚浊尽教,尽教向愚海内钻、红尘中聚、白身里跳。争如俺拂袖归,掀髯笑。恁头见三径边渊明醉倒,怕不恁北阙利名多,我道俺东篱下是非少。

62

初冬述怀时樊女南迁

作者:王翰(唐代)

初冬述怀时樊女南迁,唐代,王翰,

北风吹大荒,晨霜陨群木。天宇淡寥寥,河水来汨汨。

候雁常悲鸣,蛰虫已跧伏。聿念远行者,衣敝逢岁暮。

况是羁累人,何以营水菽。愁来安用生,酸痛彻心骨。

5

挽仁宗皇帝词 其一

作者:胡宿(宋代)

挽仁宗皇帝词 其一,宋代,胡宿,

上主乘炎历,真人握宝符。垂衣临太极,脱屣厌中区。

议上尊仁号,传归大圣图。陵宫葬冠剑,万国共号呼。

8

题高彦敬尚书赵子昂承旨共画一轴为户部杨侍郎作

作者:虞集(元代)

题高彦敬尚书赵子昂承旨共画一轴为户部杨侍郎作,元代,虞集,

不见湖州三百年,高公尚书生古燕。西湖醉归写古木,吴兴为补幽篁妍。

国朝名笔谁第一?尚书醉后妙无敌。老蛟欲起风雨来,星堕天河化为石。

赵公自是真天人,独与尚书情最亲。高怀古谊两相得,惨淡酬酢皆天真。

侍郎得此自京国,使我观之三叹息。今人何必非古人,沦落文章付陈迹。

25

小园秋夕

小园秋夕,宋代,钱惟演,

潘鬓秋来已自伤,庾园时物更荒凉。

紫梨半熟连红树,碧藓初圆乱缥墙。

月露暗从孤桂滴,水风犹猎败荷香。

滑稽还喜鸱夷在,欲取临邛美酒尝。

67

夜读汉书

作者:刘敞(宋代)

夜读汉书,宋代,刘敞,

明灯一编书,往古千岁事。值欢辄孤笑,触愤还累欷。

四旁寂无声,童仆正熟寐。欢愤虽不同,均非平和气。

可怜自戕伐,忽忽老将至。反爱童仆愚,冥然不识字。

81

漫兴二首 其一

漫兴二首 其一,宋代,赵友直,

偃息林皋与世违,兴来长啸不妨痴。素怀欲辟留侯谷,僻性耽茹角里芝。

漫谓五湖真乐事,须誇三径足幽栖。时人何用讯名氏,久矣迂疏不自知。

5

舍弟寄茶

作者:刘跂(宋代)

舍弟寄茶,宋代,刘跂,

吾弟饷人真不恶,建芽来自禁烟前。一杯未易阳侯厄,四两应为蒙顶仙。

病子头风如得药,酒家中圣殆忘眠。平头奴子堪瓶椀,可带樵青竹叶煎。

27

元立留诗二首因次韵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元立留诗二首因次韵 其一,宋代,韩淲,

少下归帆上石梯,高风虽在后人迷。倦怀冷坐客星阁,烟雨漫山觅旧题。

72

菩萨蛮·小红桃脸花中笑

作者:刘焘(宋代)

菩萨蛮·小红桃脸花中笑,宋代,刘焘,

小红桃脸花中笑。笑中花脸桃红小。垂柳拂帘低。低帘拂柳垂。袅花风鬓绕。绕鬓风花袅。归路月沈西。西沈月路归。

22

题答失帖木儿大夫所藏王维画寒林晓行图

题答失帖木儿大夫所藏王维画寒林晓行图,元代,蒲道源,

野景荒寒霜意边,疏林僵立势参天。定应画妙王摩诘,故著诗清孟浩然。

驴怯小桥鞭不动,风掀危帽整还偏。官閒老我叨君赐,红日三竿尚昼眠。

28

子昂小景 其二

子昂小景 其二,明代,祝允明,

渔舟何所至,两两镜光中。沿洄溯春涨,更喜天无风。

50

蹛林歌

蹛林歌,明代,李攀龙,

单于庭,阴山下,汉家和亲刑白马。刑白马,祭龙城,今年蹛林大会兵。

5

边汝嘉园亭雨后即事

作者:鲁铎(明代)

边汝嘉园亭雨后即事,明代,鲁铎,

山际残云放夕晖,竹亭移席柳风微。半开红药香初散,并坐黄鹂湿未飞。

胜会秪惭诗力薄,芳时宁觉赏心违。主人为客添清味,旋剪阶东韭叶肥。

14

至正妓人行(并叙)

作者:李祯(明代)

至正妓人行(并叙),明代,李祯,

永乐十七年,予自桂林役房山。

是冬解后一遗姬于逆旅中,虽汨没尘土,有衰老态,然尚

余笑谈风韵,犹以紫箫自随。

访其详,盖大都妓人,以才貌隶教坊供奉。

陵迁谷变,将落发为比丘尼,未果。

已而转嫁编氓,愈并沦落。

今垂老无所依,随孙就食匠营间。

遂呼酒饮之,使吹数调。

既罢,因与共论畴昔,其言至正时繁华富贵事如目睹。

然每一追思,怀抱辄复作恶,岂来今往古红颜薄命当如是

耶?余为低回凄然慨叹,且感其意,作长辞赠之,题曰《

至正妓人行》,第辞华萎弱,不足以写其态度之万一。

忧郁之际,取而读之,匪慰若人,聊以自解焉耳。

桃花含露伤春老,莲叶欺霜悴秋早。

红飘翠殒谁可方?大都伎人白头媪。

言辞婉媚虽足爱,颜色萎摧宁再好?姿同蒲柳先凋零,景

近桑榆渐枯槁。

我役房山滞客边,客边意气迥非前。

螺杯谩想红楼饮,雁柱徒怀锦瑟弦。

晏岁荒村因解后,芳尊小酌且留连。

阳台楚雨情磨灭,舞袖弓鞋事弃捐。

于今沦落依草木,天寒幽居在空谷。

爷娘底处认坟墓,姊妹何乡寻骨肉。

初谓终身永欢笑,那知末路翻捞摝。

莫惜缥囊紫玉箫,暂吹绛阙瑶台曲。

停觞起立态是痴,敛衽踌躇半饷时。

凝情徘徊倾听久,微茫杳渺度腔迟。

娇痴睍睆莺求友,嫩讶昵喃燕哺儿。

巨壑潜蛟惊起蛰,危巢别鹄苦分离。

分离或变成凄切,凄切愈加音愈咽。

荡子江湖信息稀,疲兵关塞肌肤裂。

似啼似诉复似泣,若慕若怨兼若诀。

孤舟嫠妇旅魂消,异域累臣鬓毛折。

参差角羽杂宫商,微韵纡余巧抑扬。

坠絮游丝争绕乱,哀蛩怨蚓互低昂。

呦呦瑞鹿剔灵囿,哕哕和鸾集建章。

楚弄数声谐洗簇,氐州一曲换伊凉。

伊凉溜亮益闲暇,埙篪笛笙皆在下。

琚瑀铿锵韵碧霄,机梭淅沥鸣玄夜。

须臾众调多周遍,返席重论盛年话。

一自干戈据扰攘,几多行辈遄沦谢。

记得先朝至正初,奴家才学上头颅。

银环约臂联条脱,彩线采绒缀罛罟。

博局倦余邀伴赌,秋千蹴罢倩人扶。

纤腰数被邻姬妒,鬓发常烦阿姐梳。

羽林英俊驰轻縠,惯向奴家通夕宿。

凤枕鸾衾肯暂辜,蜂媒蝶使交相属。

冰客反惧胭粉涴,香体匪藉沉檀浴。

退居始替兴圣斑,内使传宣又催促。

宇宙雍熙百姓安,仁覃四裔覆三韩。

畏吾选作必阇赤,钦察恩深答刺罕。

已见拂郎呈崿袅,还闻缅甸贡琅玕。

丹楹陡峻栖枿鹊,华表玲珑镂角端。

神州形胜真佳丽,郁郁葱葱蟠王气。

五谷丰登免税粮,九重娱乐耽声妓。

广寒宵得侍乞巧,太液晨许陪修禊。

避暑巡游欲届程,沿途宿顿争除地。

随銮供奉拣娉婷,特敕奴家扈跸行。

卤簿晓排仙仗发,抹伦晴鞠绣鞍乘。

营间鼓镯轰雷动,碛外氛埃扫电清。

纨扇试时违大内,花园过去是开平。

宗王贵戚咸来会,嵩呼万岁齐齐跪。

绯缨帽妥钵焦圆,黑瓣髻纫卜郎锐。

后先雉扇怯薛执,左右麟符火赤佩。

茜罽缝袍竺国师,霞绡蹙帔天魔队。

齐姜宋女总寻常,惟诧奴家压教坊。

乐府竞歌新北令,构栏慵做旧《西厢》。

煞寅院本编蒙赏,喝采箜篌每擅场。

浑脱囊盛阿剌酒,达拏珠络只徐裳。

胡元运祚俄然歇,远遁龙荒弃城阙。

官里遥冲朔漠尘,哈敦暗哭穹庐月。

坏宫画静着封锁,虚室苔生罢朝谒。

绝徼阴森部落衰,中原澒洞烽烟热。

填沟塞堑总婵娟,蚁虱微躯幸瓦全。

窈窕蛾眉浑懒画,蹒跚茧足亦羞缠。

祇园披剃思依佛,梵榻跏趺拟学禅。

练衲正宜参般若,赤绳无奈堕痴缘。

兰心慧性非坚固,宛转绸缪媒妁误。

嫁与凡庸里巷儿,流为鄙贱糟糠妇。

文禽失类偶鸡鹜,孔雀迷群随鹘鹭。

手具盘飧奉舅姑,亲操井硙应门户。

物换星移十载强,尊嫜殂没藁砧亡。

屡遭疾疫男捐馆,苦迫饥寒媳去房。

瓦缶泥垆长是伴,瑶簪翠钿已相忘。

忍谈富贵徒增感,怕说酸辛只断肠。

筋骸疲惫龙钟久,里舍么娘嗤老丑。

涂抹伊谁识阿婆,弹搊竞自矜纤手。

偷生又幸逢明代,垂死宁当正丘首。

轗轲颓龄谅弗多,槎牙瘦骨行将朽。

欷歔叹古更嗟今,少日荣华晚陆沉。

亹亹愿毋嫌耳,寥寥罕遇是知音。

织乌荏苒忙过隙,司马汍澜已湿衿。

往运推移端莫挽,穷途汩没最难禁。

妓人听我相宽慰,美貌多为姿质累。

仓惶明镜乐昌分,缥缈层楼绿珠坠。

虽云茕独困贫乏,嬴得娇娆到憔悴。

世上浮名不直钱,杯中醇酎休辞醉。

屏营抆泪起逶迤,载拜殷勤乞赋诗。

土炕蓬窗愁寂夜,挑灯快读解愁颐。

那知皓首逢元稹,弗用黄金铸牧之。

洒翰酬渠增慷慨,风流千载系遐思。

2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