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

人间寺应诸天号,真行僧禅此寺中。

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

挂帆波浪惊心白,上马尘埃翳眼红。

毕竟浮生谩劳役,算来何事不成空。

0

诗文译文

人们尊称这间寺庙为天国,

真正修行者在这寺中修禅。

百岁有尽虽然年纪大,

但心境却无任何纷扰。

生活中的烦恼像波浪扑来,

马上的尘土刺得眼红。

最后人们一生的劳累,

算来又有什么不空?

这首深远,反映了杜荀鹤对人生的思考。人们不停地追求金钱、权力和名誉,却往往忽略了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修行。诗人以兜率寺为例,告诫人们应该超越物质欲望的追逐,追求内心的真正满足和宁静。他认为一切世俗的追求最终都是空虚的,只有超脱尘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与平和。

诗文简析

《赠题兜率寺闲上人院》是唐代诗人杜荀鹤创作的诗作,描述了兜率寺的僧侣生活以及对浮生的思考。

这首诗以兜率寺为背景,兜率寺是一个供人修行的地方,代表着禅修和超脱尘俗之境。诗人以一种赞美之情,将兜率寺形容为诸天赞叹之处。他将这个寺庙与天国相联系,认为真正修行之地就在这里。

在描述僧侣的生活时,诗人写道:“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可能指的是僧侣的头发已经花白,但是心境却无尘染之事。他们与世无争,不受喜怒哀乐的困扰。他们以坚持修行为乐,体验着宁静与平和。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描绘了一种对日常生活的消极态度。他用“挂帆波浪惊心白,上马尘埃翳眼红”来形容人们在现世中奔波劳累的景象。这些景象反映了人们欲望的陷阱和选择的困境。

最后,诗人总结道:“毕竟浮生谩劳役,算来何事不成空。”他认为人们追求的金钱、权力和名誉最终都是空虚的,因为一切都是短暂的,不经久离。他呼吁人们要超越功名利禄的追逐,寻找内心的真正满足。

诗文赏析

这首诗以兜率寺为背景,兜率寺是一个供人修行的地方,代表着禅修和超脱尘俗之境。诗人以一种赞美之情,将兜率寺形容为诸天赞叹之处。他将这个寺庙与天国相联系,认为真正修行之地就在这里。

在描述僧侣的生活时,诗人写道:“百岁有涯头上雪,万般无染耳边风”,可能指的是僧侣的头发已经花白,但是心境却无尘染之事。他们与世无争,不受喜怒哀乐的困扰。他们以坚持修行为乐,体验着宁静与平和。

在第三、四句中,诗人描绘了一种对日常生活的消极态度。他用“挂帆波浪惊心白,上马尘埃翳眼红”来形容人们在现世中奔波劳累的景象。这些景象反映了人们欲望的陷阱和选择的困境。

最后,诗人总结道:“毕竟浮生谩劳役,算来何事不成空。”他认为人们追求的金钱、权力和名誉最终都是空虚的,因为一切都是短暂的,不经久离。他呼吁人们要超越功名利禄的追逐,寻找内心的真正满足。

诗词的

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其他诗经

范太史杨评事携酒榼过清凉山中

范太史杨评事携酒榼过清凉山中,明代,欧大任,

忝摄名山长,精庐为客开。爱君乘兴发,骑马到门来。

馆阁词人笔,云霄法署才。金陵逢二妙,堪醉凤凰台。

95

梅花六咏 其五

梅花六咏 其五,明代,李云龙,

美人怨迟暮,今日喜逢君。巧笑不待索,幽香时复闻。

龙鳞新浴雪,虬爪欲拿云。愿作孤山鹤,清阴尝共分。

66

题师子岩

作者:何麒(宋代)

题师子岩,宋代,何麒,

旦为阳华游,轩豁谐素志。那知此嵌岩,近在回翔地。

石如狻猊状,蹲伏呀可畏。虽无嚬呻威,尚使百兽避。

漫郎嗜泉石,足迹靡不至。是岩端见遗,定自求其备。

澹岩冠湘中,瑰玮传万耳。此郎靳一言,亦以山无水。

骨多欠膋血,草木咸枯悴。其谁喜冥搜,韵语发天秘。

石门何晃荡,坐久三叹喟。径欲挽银潢,淙淙满人意。

76

闲居杂兴三首 其一

作者:高翥(宋代)

闲居杂兴三首 其一,宋代,高翥,

开门遣蛮童,买花供铜佛。春风随花来,为我一披拂。

风和花气清,下帘休放出。回施佛因果,供此老诗骨。

50

醉太平 二桥邀月

醉太平 二桥邀月,近现代,朱帆,

垂杨翠条,长堤小桥。扁舟兰桨轻桡,有波心月邀。

银筝玉箫,瑶琴半挑。风清云淡良宵,少当年二乔。

91

太常引 周都运生朝时添寿王村

作者:王恽(元代)

太常引 周都运生朝时添寿王村,元代,王恽,

量蟠英伟气和愉。道沧海,得遗珠。忠义与心俱。见漕府、归来转输。山呈霁色,杯添野水,春满野人庐。郑重万金躯。要羽翼、当年汉储。

48

秋夜纪怀三首 其三

作者:陆游(宋代)

秋夜纪怀三首 其三,宋代,陆游,

北斗垂莽苍,明河浮太清。风林一叶下,露草百虫鸣。

病入新凉减,诗从半睡成。还思散关路,炬火驿前迎。

16

送潘德久使蓟门

作者:陆游(宋代)

送潘德久使蓟门,宋代,陆游,

昆崙东分一枝浑,奔蹴砥柱经龙门。羲皇受图抚上古,神禹治水开中原。

三灵实扶艺祖业,万国共仰东都尊。群儿撞坏吁可叹,顾使残虏今游魂。

因君试求出师路,孟津白马应如故。不须更议系河桥,北风正可乘冰渡。

颇闻卢龙已数尽,复道飞狐合屯戍。辕门倘驻拂云祠,烽火应过明妃墓。

君归解鞍藉芳草,细谈塞北忘予老。读书饮酒待贼平,万丈参旗方下扫。

48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十 花屏

寄题喻叔奇国博郎中园亭二十六咏 其十 花屏,宋代,杨万里,

锦障豪华笑騃童,松图冷淡恼山翁。玉山颓处谁扶著,花作屏风倚暖红。

32

谢斗南禅师惠竹杖

作者:杨彝(唐代)

谢斗南禅师惠竹杖,唐代,杨彝,

扶桑禅子下蓬莱,携得仙人竹杖来。瘦节只疑同鹤骨,虚心犹恐是龙胎。

衰年正赖扶持力,异日须知变化材。不怕石头溪路滑,月明随意步苍苔。

56

喜迁莺 炼心

喜迁莺 炼心,元代,丘处机,

要离生灭。把旧习般般,从头磨彻。爱欲千重,身心百炼,炼出寸心如铁。放教六神,和畅不动,三尸颠蹶。事猛烈。仗虚空一片,无情分别。关结。除缧绁。方遇至人,金口传微诀。顿觉灵风,吹开魔阵,形似木雕泥捏。既得性珠,天宝勘破,春花秋月。恁时节。鬼难呼,唯有神仙提

46

王母图 其一

作者:虞集(元代)

王母图 其一,元代,虞集,

偷桃小儿痴且妍,恃恩无赖更蒙怜。窃翻雷电天公怒,风雨落花红九川。

80

秋日寄杨十七

作者:刘攽(宋代)

秋日寄杨十七,宋代,刘攽,

檐日辉辉过午天,榱风槭槭未霜前。不甘翠叶无时落,已分黄花特地鲜。

富贵应须三寸舌,文章不及一囊钱。诗翁白发经秋甚,为问穷愁有几篇。

59

皇子诞庆五言十二韵

作者:韩琦(宋代)

皇子诞庆五言十二韵,宋代,韩琦,

圣统垂千祀,天仁覆万方。思贤咏场藿,兴俭缉帷囊。

宽法均疏网,忧民甚纳隍。画衣期不犯,行苇见无伤。

列庙灵潜佑,高穹意默彰。故教生嗣晚,欲示卜年长。

帝梦前推吉,郊禖此报祥。协辰初告望,纪节正迎商。

和气城铜律,休符集画堂。清飙来美应,瑞旭荐荣光。

九县欢声沸,三都惠泽滂。非才尘近掖,援笔颂无疆。

95

江楼会饮对月

江楼会饮对月,宋代,赵汝燧,

层楼画栋淩霄汉,槛外江流百顷清。无一片云但秋色,放千里月到天明。

唤舟撒网鲜鳞美,击鼓喧汀宿鹭惊。坐上有人欢未厌,酒阑连釂两三觥。

17

虞美人·海棠花下春风里

作者:管鉴(宋代)

虞美人·海棠花下春风里,宋代,管鉴,

海棠花下春风里。曾拼千场醉。如今老去谩情多。步绕芳丛无力、奈春何。蜀乡不远长安远。相向空肠断。不如携客过西楼。却是江山如画、可消忧。

98

次韵和子夷秘校见惠之作

次韵和子夷秘校见惠之作,宋代,毕仲游,

启函如会面,怀抱为君开。昔有风骚主,今为伯仲才。

士风门外辙,生计掌中杯。早晚依闾巷,乌巾恣往来。

44

金缕曲

金缕曲,宋代,刘辰翁,

携手登高赋。望前山、山色如烟,烟光如雨。少日凭阑峰南北,谁料美人迟暮。漫回首、残基冷绪。长恨中原无人问,到而今、总是经行处。书易就,雁难付。斜阳日日长亭路。倚秋风、洞庭一剑,故人何许。寂寞柴桑塞花外,还有白衣来否。但哨遍、长歌归去。尚有孔明英英者,怅孔明、自是英英误。歌未断,鬓成缕。

39

饯杨少监

饯杨少监,宋代,俞德邻,

白发苍颜自在仙,流行坎止任天然。江山得意俓携酒,家世为官不爱钱。

天与清閒娱晚景,人看富贵出长年。传闻尺一来阊阖,匹马春风快着鞭。

55

送上饶韩宰官满归东阳

作者:韩淲(宋代)

送上饶韩宰官满归东阳,宋代,韩淲,

三年制锦见能贤,秩满归来宝婺边。族阔是非无不尔,位高翻覆有如然。

莫因别派妨随牒,且念前闻稳著鞭。北客相家今几许,堂堂忠献自凌烟。

64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