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邮亭壁歌

邮亭咫尺堪投宿,手握亲姑憩茅屋。

抱薪就地旋铺摊,支颐相向吞声哭。

旁人问我是何方,俯首哀哀诉衷曲。

妾家祖居金华府,海道曾为上千户。

举艘运粟大都回,金牌敕赐双飞虎。

兄弟晦迹隐山林,甘学崇文不崇武。

今朝玉堂宋学士,亦与妾家同一谱。

笄年嫁向衢州城,夫婿好学明《诗经》。

《离骚》子史遍搜揽,志欲出仕苏苍生。

前春郡邑忽交辟,辞亲千里趋神京。

丹墀对策中殿举,驰书归报泥金名。

承恩拜除阆州守,飘然画舫西南行。

到官未几访遗老,要把奸顽尽除扫。

日则升堂治公务,夜则挑灯理文稿。

守廉不使纤尘污,执法致遭僚佐怒。

府推获罪苦相攀,察院来提有谁诉。

临行囊橐无锱铢,惟有旧日将去书。

城中父老泣相送,道傍过者咸嗟吁。

一时征赃动盈万,妾夫自料无从办。

经旬苦打不成招,暗嘱家人莫送饭。

嗟乎饿死囹圄中,旗军原籍来抄封。

当时指望耀门户,岂期一旦翻成空。

亲邻怜妾贫如洗,敛钞殷勤馈行李。

伶仃三口到京师,奉旨编军戍金齿。

阿弟远送龙江边,临歧抱头哭向天。

姊南弟北两相痛,别后再会知何年。

开船未远子病倒,求医问卜皆难保。

武昌城外野坡前,白骨谁怜葬青草。

初然有子相依傍,身安且不忧家荡。

如今子死姑年高,纵到云南有谁望。

八月官船渡常德,促装登途整行色。

空林日暮鹧鸪啼,声声叫到行不得。

上山险如登天梯,百户发放来取齐。

雨晴泥滑把姑手,一步一仆身沾泥。

晚来走向营中宿,神思昏昏倦无力。

五更睡重起身迟,饭锅未熟旗头逼。

翻思昔日深闺内,远行不出中门外。

融融日影上栏干,花落庭前鸟声碎。

宝髻斜簪金凤翘,翠云蝉鬓娥眉娇。

绣床新刺双蛱蝶,坐久尚怯春风饶。

岂知一旦夫亡后,万里遐荒要亲走。

半途日暮姑云饥,欲丐奉姑羞举口。

同来一妇天台人,情怀薄似秋空云。

丧夫未经二十日,画眉重嫁盐商君。

血色红裙绣罗袄,终日骑驴涉长道。

稳坐不知行路难,扬鞭笑指青山小。

取欢但感新人心,那忆旧夫恩爱深。

吁嗟风俗日颓败,废尽大义贪黄金。

妾心汪汪淡如水,宁受饥寒不受耻。

几回欲葬江鱼腹,姑存未敢先求死。

前途姑身少康健,辛苦奉姑终不怨。

姑亡妾亦随姑亡,地下何惭见夫面。

说罢伤心泪如雨,咽咽垂头不成语。

路傍过者为酸心,隔岭孤猿叫何许。

0

诗文译文

邮亭近在咫尺可以投宿,手握姑妈休息房子。

抱着柴草去地旋转铺摊,支下巴相对吞声哭。

旁边的人问我是什么地方,低头悲哀诉说心事。

我爷爷住在金华府,海道曾为上千户。

举艘运粮大都回,金牌敕赐双飞虎。

兄弟隐晦行迹隐山林,甘学崇文不崇尚武。

今朝玉堂宋学士,也与我家人同一谱。

成年嫁向衢州城,丈夫喜欢学通晓《诗经》。

《离骚》子史遍搜揽,想做官苏苍生。

前春郡邑忽然交叉,告别亲人千里跑神京。

丹墀对策中殿举,写信回去报告泥金名。

承恩拜授阆州守,飘然划船往西南行。

到任不久访问老人,要把奸顽完全扫除。

天就升堂处理公务,晚上就挑着灯笼理文稿。

守廉不让微尘污染,执法致遭僚佐勃然大怒。

府推得罪苦苦攀,察院来提有谁诉说。

临行口袋没有分文,只有旧天将去信。

城中父老哭泣相送,路旁经过的人大家都嗨。

一时征赃填满万,我的丈夫从料无法办到。

经天辛苦打不成招,暗中嘱咐家人不要送饭。

唉饿死监狱中,旗军原籍来抄封。

当时指望炫耀门户,难道希望一下子翻成空。

亲戚邻居可怜我贫如洗,征收钞殷勤送行李。

王生孤零零地三口到京城,奉旨编军戍守金齿。

阿弟弟远送到龙江边,临歧抱头哭向天。

姐姐弟弟北南两相疼痛,分手后又会知道什么。

打开船不远子病倒,要求医生问占卜都难以保证。

武昌城野外坡前,白骨谁怜葬青草。

最初地有你相依傍,身安而且不担心倾家荡产。

现在儿子死了婆婆年事已高,即使到云南有谁希望。

八月官船渡常德,行装上路整行颜色。

空林天晚上鹧鸪啼,声声叫到行不得。

上山险峻如登天云梯,百户发放来对齐。

雨天晴泥滑把姑手,一步一个仆人身上沾满泥。

晚来逃往营中宿,神思昏昏疲倦无力。

五更睡重起身迟,饭还没有熟旗头压力锅。

翻想起过去深闺之内,远行不出大门外。

融融日光上栏杆,花落庭前鸟鸣声碎。

宝髻斜簪金凤翘,蝉鬓翡翠娥眉娇。

绣床新刺双蛱蝶,坐了很久还胆怯春风饶。

怎么知道一旦丈夫死后,万里遐荒要亲自跑。

半路天黑姑说饥饿,想乞求奉养婆婆不好意思张口。

同来的一个天台人,情怀薄似秋空灵。

丧夫未经二十日,画眉重嫁盐商君。

血红色裙绣罗袄,整天骑着驴子到长道。

稳坐不知道行路难,扬鞭笑着指着青山小。

取欢只是感新人心,那回忆过去那些恩爱深。

叹息风俗一天天衰落失败,废尽大义贪图黄金。

妾心淡如水汪汪,宁可受饥寒不能忍受耻辱。

几回要葬身江鱼腹中,姑存没敢先去死。

前途姑身少健康,辛苦奉养婆婆始终没有怨恨。

婆婆死我也跟着婆婆死,地下有什么惭愧见过面。

说罢伤心泪如雨,咽咽垂头不成话。

路旁边经过的是酸中心,隔岭孤猿叫什么地方。

其他诗经

浮丘八景 其七 挹袖轩

浮丘八景 其七 挹袖轩,明代,欧大任,

珠浦三千里,璇房一万年。河车功已毕,来此学游仙。

100

【双调】折桂令 桃花马问刘

【双调】折桂令 桃花马问刘,元代,王元鼎,

桃花马

问刘郎骥控亭槐,觉红雨潇潇,乱落苍苔。溪上笼归,桥边洗罢,洞口牵来。

摇玉辔春风满街,摘金鞍流水天台。锦绣毛胎,嘶过玄都,千树齐开。

46

金菊对芙蓉·远水生光

金菊对芙蓉·远水生光,宋代,辛弃疾,

远水生光,遥山耸翠,霁烟深锁梧桐。正零瀼玉露,淡荡金风。东篱菊有黄花吐,对映水、几族芙蓉。重阳佳致,可堪此景,酒酽花浓。
追念景物无穷。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此时方称情怀,尽拚一饮千钟。

88

不如茅屋底四首 其一

作者:陆游(宋代)

不如茅屋底四首 其一,宋代,陆游,

铸印大如斗,佩剑长拄颐。不如茅屋底,睡到日高时。

2

鹊踏枝 次冯正中韵三首 其一

鹊踏枝 次冯正中韵三首 其一,近现代,刘雄,

寄迹涪江时已久。俯仰随人,狂狷还非旧。卧病清秋新止酒,搴帘望月成消瘦。

不似堤边憔悴柳。会见青青,来岁长条有。倘得田园堪拂袖,吾归岂在渊明后。

8

春闺思诗

春闺思诗,南北朝,萧子显,

金羁游侠子,绮机离思妾。春度人不归,望花尽成叶。

15

题遗爱庙

作者:张孜(宋代)

题遗爱庙,宋代,张孜,

天资忠义恶嚣华,贵不骄矜富不奢。忧国焦心谁别马,爱人忘己特埋蛇。

封潘名易夷齐比,相楚功难禹稷加。寂寂阴灵何所在,庙门空掩夕阳斜。

100

摩诃罗国娑般檀寺述志

作者:慧超(唐代)

摩诃罗国娑般檀寺述志,唐代,慧超,

不虑菩提远,焉将鹿苑遥。祇愁悬路险,非意业风飘。

八塔难诚见,参著经劫烧。何其人愿满,目睹在今朝。

25

长门曲 其一

作者:刘攽(宋代)

长门曲 其一,宋代,刘攽,

凝笳来凤辇,玉宇开深殿。君恩春风回,那向秋时怨。

43

净光山四首 其一 宿觉庵

作者:徐玑(宋代)

净光山四首 其一 宿觉庵,宋代,徐玑,

欲问庵中事,无论后与先。还因一宿觉,不用再参禅。

门远青山曲,檐依古木边。谁当秋夜静,来看月孤圆。

49

富安田舍二首 其二

富安田舍二首 其二,宋代,俞德邻,

漠漠寒云接断芜,平畴积水入长湖。犊眠篱下霜埋草,雁宿汀边月满芦。

戟吻苦茶连叶煮,胶牙酸酒带糟餔。数朝已觉人情熟,识字耕田著我无。

90

淳熙八年春帖子词 其三

淳熙八年春帖子词 其三,宋代,崔敦诗,

春夕慈闱永,瑶池乐未央。管弦声合奏,灯月影交光。

92

依韵和呈刘贡父舍人三首 其一

作者:陆佃(宋代)

依韵和呈刘贡父舍人三首 其一,宋代,陆佃,

鹓鹭朝来又集西,联镳初卸锦障泥。夺袍况有诗先捷,倒玉何妨酒屡携。

诏下竞看花作判,赋成曾借柳为题。衣冠异日传图画,惟有三家盛事齐。

62

老子度关图

老子度关图,宋代,郑思肖,

紫气东来压万山,老聃吐舌笑开颜。青牛车外天风阔,摇动当年函谷关。

84

和杨仲齐韵 其三

作者:金涓(元代)

和杨仲齐韵 其三,元代,金涓,

渴饮空中露,饥餐石上霞。夜茶烹玉液,春酒酿松花。

自谓得仙术,不知老岁华。请看梳栉处,斑白照窗纱。

24

复民部何三柳遗廷对策二首 其一

作者:卢宁(明代)

复民部何三柳遗廷对策二首 其一,明代,卢宁,

一翰飞三策,东莱贶草庐。捧持情故故,拜喜意于于。

花巷无司马,灯帷有仲舒。美人隔烟岛,秋水濯芙蕖。

17

与衍源叔讳绍唐字宗扬

与衍源叔讳绍唐字宗扬,明代,郑学醇,

杨居寂寞盎无酒,问奇此客仍空手。鸣蜩嘒嘒午阴凉,谁能并坐空搔首。

囊钱不肯向邻沽,试就西堂问有无。欣然惠我盈樽绿,披襟命酌情偏娱。

酒酣客散意逾好,吟对落花閒不扫。佳语由来属惠连,何必池塘梦春草。

4

村居偶作回文

作者:吴琏(明代)

村居偶作回文,明代,吴琏,

乡村细雨夜冥冥,侍婢歌传酒半瓶。长线柳拖春淡淡,好音莺唤晓清清。

商行远岭浮烟散,客过闲庭睡犬惊。良友几时同发兴,湘江小艇一蓑轻。

92

南安行台赋古梅 其二

南安行台赋古梅 其二,明代,黄仲昭,

铁干冰姿亦半摧,入门为尔重徘徊。独怜不改坚贞操,依旧寒花冒雪开。

80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 其七

同伍国开谭元定游西山杂咏二十首 其七,明代,黎遂球,

共说神宗驾幸时,侍臣朝立碧云墀。因看秃发龙衣像,向揖西来面壁师。

9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