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赵周锡制干峡中韵四首

绝景都忘峡路长,江风时送野花香。

峰排玉帐腰凝雪,泉溜珠帘乳滴房。

后日奇山犹续续,而今伟观已堂堂。

雄篇曲尽形容妙,满袖珠玑到旅囊。

0

诗文译文

绝景都忘峡路长,

江风时送野花香。

峰排玉帐腰凝雪,

泉溜珠帘乳滴房。

后日奇山犹续续,

而今伟观已堂堂。

雄篇曲尽形容妙,

满袖珠玑到旅囊。

诗中描绘了干峡的绝美景色,让人忘记了峡谷的长度。江风时而吹来,带来了野花的芬芳。山峰如排列的玉帐,腰部盈满雪花,泉水如珠帘一般垂下,水珠像乳液一样滴在房间里。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奇山美景的持续赞美。尽管时间流逝,奇山的壮丽景色仍然存在。然而,现在的景观更加宏伟壮观。这首诗的描写非常雄壮,表达出对美景的完美刻画。作者满怀喜悦,将这些美景带回旅途中,好像把珍贵的珠宝放在旅行袋中一样。

诗文简析

《和赵周锡制干峡中韵四首》是宋代袁说友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干峡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峡中奇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诗文赏析

绝景都忘峡路长,

江风时送野花香。

峰排玉帐腰凝雪,

泉溜珠帘乳滴房。

后日奇山犹续续,

而今伟观已堂堂。

雄篇曲尽形容妙,

满袖珠玑到旅囊。

诗中描绘了干峡的绝美景色,让人忘记了峡谷的长度。江风时而吹来,带来了野花的芬芳。山峰如排列的玉帐,腰部盈满雪花,泉水如珠帘一般垂下,水珠像乳液一样滴在房间里。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奇山美景的持续赞美。尽管时间流逝,奇山的壮丽景色仍然存在。然而,现在的景观更加宏伟壮观。这首诗的描写非常雄壮,表达出对美景的完美刻画。作者满怀喜悦,将这些美景带回旅途中,好像把珍贵的珠宝放在旅行袋中一样。

这首诗词以其生动的描写和优美的词句,展示了干峡奇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对这些景色的深深赞美之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形象的比喻,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美丽而宏伟的山水世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与壮丽。整首诗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人不禁想象干峡中的美景,感受其中蕴含的和韵味。

袁说友

(1140—1204)建宁建安人,流寓湖州,字起严,号东塘居士。孝宗隆兴元年进士。授溧阳主簿。历知池州、衢州、平江府,入为吏部尚书兼侍读。宁宗嘉泰三年,同知枢密院,进参知政事。罢以资政殿学士知镇江府。奉祠致仕。学问淹博,其疏奏多切时弊,诗文格调清新。任四川安抚使时,尝命属官辑蜀中诗文为《成都文类》。有《东塘集》。

其他诗经

朝中措

朝中措,清代,袁毓卿,

落红庭院晚妆残。微雨酿轻寒。柳色黄拖金缕,苔痕绿上雕栏。

韶华荏苒,音书迢递,情绪阑珊。却怪东风无力,不将花信催还。

39

湖上

湖上,近现代,刘雄,

微径恣幽寻,忽至平湖上。柳老正摇金,片片随波漾。

犹胜众枯荷,无力卧泥壤。盛衰只等闲,推迁任时往。

人生取予分,风月无尽藏。飞禽过我前,掠水成一响。

55

奉教题夷山晚望图

作者:王翰(唐代)

奉教题夷山晚望图,唐代,王翰,

朝朝鹤驾驻山头,极目天南是越州。洱海川原何日到,蜀江风浪几回留。

鹡鸰每诵常联榻,花萼相辉共倚楼。友爱天伦情最切,别来几许鬓成秋。

67

舟中编次南雷宋儒学案序目

舟中编次南雷宋儒学案序目,清代,全祖望,

关洛源流在,丛残细讨论。茫茫溯薪大,渺渺见精魂。

世尽原伯鲁,吾惭褚少孙。补亡难兀兀,谁与识天根。

95

聚景园口号二首

作者:高翥(宋代)

聚景园口号二首,宋代,高翥,

浅碧池塘连路口,淡黄杨柳护檐牙。

旧时岁岁春风裹,长见君王出看花。

92

首夏

作者:高翥(宋代)

首夏,宋代,高翥,

漾漾池塘碧染衣,阴阴草树绿成围。

江村寂寞春归后,一点杨花不见飞。

38

三月三十日余有章贡之役陈明叔严从礼载酒见饯于白泉张伯永继至

作者:赵蕃(宋代)

三月三十日余有章贡之役陈明叔严从礼载酒见饯于白泉张伯永继至,宋代,赵蕃,

相从数月间,已复两为别。此身竟何有,百年终是客。

近役不隔州,音问可络绎。江南虚成市,白泉强名刹。

何劳共追饯,令我滋不悦。觞行期月上,月上尊已侧。

我卧四壁空,君归度舟阔。

21

时伺病隙完未完之图而楼阁无缘仅规规然于侨

作者:王履(明代)

时伺病隙完未完之图而楼阁无缘仅规规然于侨,明代,王履,

才非顾恺流,那敢建曾楼。

不贵元君赏,宁分立本羞。

小窗嫌送目,低宇禁抬头。

幸与毛元锐,时时过白州。

98

二十八日野趣轩

作者:韩淲(宋代)

二十八日野趣轩,宋代,韩淲,

雨湿芙蓉绿映红,池塘秋净晚濛濛。水痕已下归蘋浅,岚气初寒入树空。

僧寺半依山路外,人家多在郡城中。一桥隔断溪南景,天以闲窗付秃翁。

65

十六日

作者:韩淲(宋代)

十六日,宋代,韩淲,

雪飞三日暗烟雾,雪住三日埋冰霜。尽道春来须解冻,不疑腊尽未回阳。

楼台瞩望犹如积,城市驱驰殆欲僵。辛苦农家应击壤,遗蝗入地麦青长。

54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三

金陵僦舟渡江至仪真登陆 其三,宋代,汪梦斗,

事以诗书立,国惟仁义昌。当年衣带水,元不管兴亡。

39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九十九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 其九十九,宋代,释普度,

秧入土,麦上场。丰年已兆,比屋盈仓。饥来吃饭,热来乘凉。

东倒西擂,随缘遇方。更无馀事可商量,夜来却被子规啼断肠。

因甚如此,阎罗老子要饭钱。

89

春日长

春日长,宋代,萧立之,

春日长,长安贵游踏春阳。游龙八尺黄金装,狎客沈宋交金张。

真珠结屋贝作堂,锦裀七十二鸳鸯。吴姬赵女罗丝篁,熊蟠豹胎桂为浆。

主客一饮累百觞,帏风幕日绮绣香。白昼铜盘飞蜡光,行乐未足光阴忙。

恨无长绳系扶桑,何曾得知春日长。山中腐儒鬓欲霜,蜗牛庐中狮子床。

二十七种饭瘦郎,过午一枕无何乡。起来煎茶竹风凉,半丝不挂万虑忘。

从渠门外尘如马,落絮游丝相枕藉。斜阳窗户一编书,日长只在茅檐下。

50

五府少年钓马歌

五府少年钓马歌,元代,李士瞻,

南客南归必买马,冀北马群最多者。白银星粲贱如尘,千金买得那论价。

龙媒之驹钟骏骨,矫如惊鸿蹄切玉。神物本是房驷精,一夕分辉耀南陆。

有时踣躠忽长鸣,乾龙坤■各有灵。世人贱材但贵货,纵有眼顾谁终青。

一从上船当船头,百计管束如拘囚。仰首向天俛首地,马与天地皆蜉蝣。

乾坤再造须清宁,岂独人人望有生。当时旧将封侯尚未老,何为马也不得逢中兴。

唐时奚官善餋马,南人养马尤閒雅。千方调饲如扰龙,生刍细莝那盈把。

浪涛风捲狂欲颠,船头入井尾刺天。前僵后踬战欲死,一生九死无因全。

当时人命尚弗保,已

69

柳枝 其五

柳枝 其五,明代,祝允明,

白家只说舞腰肢,不把红妆斗翠眉。嬴得美人怜又妒,一时都不爱花枝。

51

游邓尉山遇徐生

作者:汪琬(明代)

游邓尉山遇徐生,明代,汪琬,

夙龄眷名山,抗志事游衍。葛弱容屡扪,梁危许孤践。

风泉渺难寻,空翠纷莫辨。去美惜已遥,来奇望犹缅。

馀霞互明灭,微云忽舒卷。袅袅薜萝衣,之子来何晚。

道与寂寞会,志向崇深展。倘秉偕隐心,结庐讵在远。

79

与张山人云谷对饮言别

作者:卢楠(明代)

与张山人云谷对饮言别,明代,卢楠,

海上曾留赤玉舄,山中今共紫霞卮。相逢暂尔各飞去,飒飒天风驾彩螭。

7

丁未八月十三夜枕上预留洪觉山方明谷

丁未八月十三夜枕上预留洪觉山方明谷,明代,湛若水,

问柳随花路四千,吟风弄月有双贤。西樵住过罗浮臈,待得春风送子旋。

67

赠刘克平

作者:张弼(明代)

赠刘克平,明代,张弼,

一个吟身十亩间,抄书看画自消閒。百年尘事如双陆,三月风光又牡丹。

不用草玄期后世,且须浮白醉南山。张翰久谢冠缨缚,买得扁舟任往还。

44

梅仙

作者:张弼(明代)

梅仙,明代,张弼,

梅仙自是真豪杰,不比区区事高洁。翩然一弃吴市门,应有精光参日月。

遗踪寄在西山巅,龙之灵洞凤之穴。家老短□有耳孙,爰作夜台称妙绝。

衣冠济楚继书香,笔墨纵横擅文诀。天子临轩催赐衣,锦衣归来山水悦。

捧觞再拜如堂封,庆泽绵绵流不竭。山椒仰望溯梅仙,明时未必飞金铁。

秉心当不愧前修,细嗅梅花嚼冰雪。

85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