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迟赋春晚

作者:苏辙(宋代)

池塘春旱欲生尘,一雨能令草木新。

脾病不嫌樱笋薄,廪空偏喜麦禾匀。

白须照水湖光净,渌酒留人鸟哢频。

但恐少年嫌老丑,眼前无复一时人。

0

诗文译文

池塘春天旱干,即将生出尘土,

一场雨能让草木焕发新生。

虽然病弱,也不嫌弃樱桃和笋嫩,

仓廪空虚时,却喜欢麦子和禾苗齐匀。

白色的胡须映照着湖水的清澈光亮,

混浊的酒让人们留连其中,鸟儿时常鸣叫。

只是担心年轻人嫌弃老朽和丑陋,

眼前已没有当年的朋友。

诗文简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池塘春旱、一场雨带来新生的草木,以及作者对樱桃和笋嫩的喜爱,都展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和希望。同时,诗中提到了作者的脾病和年岁已高的身份,但他并不嫌弃樱桃和笋嫩,反而更喜欢麦子和禾苗的齐匀。这表明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世间万物的包容心态。

诗中还提到了白色的胡须照亮湖水的光亮,以及渌酒让人们陶醉其中,鸟儿也频繁鸣叫。这些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安逸悠闲生活的向往。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忧虑。他担心年轻人对老朽和丑陋的嫌弃,也感叹眼前已没有当年的朋友。这种思念和忧虑,透露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和悲伤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示了苏辙对自然之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交融,给人以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深远,值得品味和。

诗文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之情。诗中的池塘春旱、一场雨带来新生的草木,以及作者对樱桃和笋嫩的喜爱,都展现了春天带来的生机和希望。同时,诗中提到了作者的脾病和年岁已高的身份,但他并不嫌弃樱桃和笋嫩,反而更喜欢麦子和禾苗的齐匀。这表明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对世间万物的包容心态。

诗中还提到了白色的胡须照亮湖水的光亮,以及渌酒让人们陶醉其中,鸟儿也频繁鸣叫。这些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安逸悠闲生活的向往。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的忧虑。他担心年轻人对老朽和丑陋的嫌弃,也感叹眼前已没有当年的朋友。这种思念和忧虑,透露了作者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和悲伤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表达作者的情感,展示了苏辙对自然之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诗中的景物和情感相互交融,给人以深沉而细腻的感受,深远,值得品味和。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其他诗经

送郑德新方伯致仕

送郑德新方伯致仕,明代,朱诚泳,

霄汉勋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应许国终怀赤,鬓为忧民早博银。

公道定知归太史,清朝无愧作閒人。从今勘破黄粱梦,习静虚堂养谷神。

27

虞美人 有感,用李后主原韵

虞美人 有感,用李后主原韵,清代,张令仪,

匆匆霜雪蒙头了。细数欢场少。落花无语对东风。可惜光阴都付、泪痕中。

乌衣门巷今何在。回首斜阳改。羡它欧鸟不知愁。偷食水荭花底、逐波流。

55

【越调】梅花引

【越调】梅花引,元代,吴仁卿,

兰蕊檀心仙袂香,蝶粉蜂黄宫样妆。紫云娘,彩衣郎,东君配偶,天然是一双。

【紫花儿序】丹青模样,冰雪肌肤,锦绣心肠。惊魂未定,好事多妨。堪伤,不做美相知每早使伎俩。左右拦障,笑里藏刀,雪上加霜。

【幺】日沉西浦,月转南楼,花暗东墙。尽教人妒,谁敢声扬?参详,但得伊家好觑当。问甚凄凉,苦乐同受,生死难忘。

【秃厮儿】分破金钗凤凰,拆开绣带鸳鸯,离怀扰扰愁闷广。不由俺,到黄昏,思量。

【尾】近来陡恁无情况,自写你个劳成不良。三两遍问佳期,一千般到说谎。

60

送僧之楚

送僧之楚,明代,皇甫汸,

千里云随一锡孤,楚山深处是荆巫。湘江秋尽多兰芷,笑采幽芳当折芦。

76

出塞

出塞,南北朝,王褒,

飞蓬似征客,千里自长驱。塞禽唯有雁,关树但生榆。

背山看故垒,系马识馀蒲。还因麾下骑,来送月支图。

74

敬赠萧咨议诗

敬赠萧咨议诗,南北朝,虞羲,

璇源派水,玉树分柯。投殷于宋,佐汉而酂。九畴攸叙,一画载歌。

象贤弈叶,衮服逶迤。

自兹以降,朝端国右。鸣玉在腰,纳言加首。有钟有石,无凋无朽。

令问令望,如琼如玖。

相门出相,德门有德。弱冠登朝,淑问玄塞。弱冠伊何,有典有则。

淑问伊何,自南自北。

五芝秀草,八桂嘉树。五马骋涂,八龙游雾。彼令兄弟,方之有裕。

并列大夫,登高而赋。

受言载笔,遂典群流。天禄不校,白兽未仇。申辕风雅,邹郯春秋。

彝文不斁,职此之由。

帝念师旅,诏参帷慕。对曰戎车,未之先学。归陈俎豆,拂衣行乐。

容止可观,卷舒可度。

千乘之后,好道轼闾。开府之日,有弓有舆。久勤引领,独下辟书。

鸣笳启路,托乘后车。

枚叟上书,吴王弗纳。夫君正谏,直道难合。有伐问仁,阳狂不答。

乃蒙矢刃,永离噂

17

寄翠微无可上人一作无学禅师

作者:李洞(唐代)

寄翠微无可上人一作无学禅师,唐代,李洞,

远近众心归,居然占翠微。

展经猿识字,听法虎知非。

泉注城池梦,霞生侍卫衣。

玄机不可学,何似总无机。

4

曾鲁公挽诗 其二

作者:刘攽(宋代)

曾鲁公挽诗 其二,宋代,刘攽,

云台存画像,毕陌想遗风。文彩阶符在,仪型岳镇空。

考终方备福,言念始为忠。今日缁衣美,能明善善功。

82

秋雨

作者:刘攽(宋代)

秋雨,宋代,刘攽,

南国秋常暑,凉风起自今。泄云无白日,度夕亦层阴。

摇落梧楸意,萧条蟋蟀音。穷愁抵衰病,坐作老翁心。

43

代郡园见答

作者:韩琦(宋代)

代郡园见答,宋代,韩琦,

昼锦轻抛又几年,纵逢春色亦依然。争知台榭笙歌外,尽是猿惊鹤怨天。

85

和滕巴陵寄张虢州

作者:刘敞(宋代)

和滕巴陵寄张虢州,宋代,刘敞,

明府功名期壮年,滞留中路鬓成斑。岂知汲黯轻为郡,真为刘伶善闭关。

归梦未尝离帝所,谪仙宁久混人间。会看使者持三节,缓带轻裘且自閒。

63

句 其三

作者:石懋(宋代)

句 其三,宋代,石懋,

翻成缟带车迷路,卷上珠帘人倚楼。

96

拟桃花歌

拟桃花歌,宋代,郭祥正,

酣酣桃始花,灼灼粉面笑。粉色射花光,夺尽丹青妙。

蓝衫马上郎,风流亦年少。语言虽未通,精诚默相照。

敛容缓步复掩门,只见桃花不见人。轻红浅白正含露,欲落半开将送春。

凝心驻马日渐晚,隐忍时时下前坂。回头又不见桃花,唯有青山遮醉眼。

扬鞭击镫歌团扇,相见不如不相见。逢人寄语问桃花,春残吹洗落谁家。

73

句 其四

作者:赵佶(宋代)

句 其四,宋代,赵佶,

选饭来时不喜餐,御厨空费八珍盘。

94

题墦间图孙季仲丈创意为之殊可玩也 其一

作者:韩淲(宋代)

题墦间图孙季仲丈创意为之殊可玩也 其一,宋代,韩淲,

妻妾能羞亦可嘉,而今那有此人家。买臣见弃苏秦逐,却悔施施尚尔誇。

26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元代,元好问,

行斋活计五车书。真欲釜生鱼。天公也相料理,新得掌中珠。

看骥子,弄鹓雏。最怜渠。青衫竹马,后日迎门,好个高闾。

43

太山篇

太山篇,明代,李攀龙,

大东有神岳,专名为岱宗。日精摄海气,吴野控其峰。

明堂朝列后,金策纪元功。维昔七十家,轩辕此登封。

云霞自窈窕,石室何青葱。仙人揽玉树,须发生清风。

灵液飞潺湲,芝草如蒿蓬。唯帝拥灵符,千载一升中。

愿言与问道,乘龙举太空。

21

为何宗远题龙泉精舍

为何宗远题龙泉精舍,明代,湛若水,

龙泉元切大科僯,同覆樵颠一片云。尺五天中连卧榻,龙泉科巅不须分。

27

题画送陈驿丞 其一

作者:郑真(明代)

题画送陈驿丞 其一,明代,郑真,

锦绮云霞盼九重,故人来到且从容。大材正要为梁栋,笑指桥南百尺松。

38

月下口占二首 其二

月下口占二首 其二,明代,黄淳耀,

海上碧云尽,秋天开素屏。怀中馀綵笔,无处著丹青。

1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