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年光尽,凄凄客思惊。
疎狂轻万事,行役负平生。
海月移松影,山风壮瀑声。
寒宵频作梦,曾不离吴城。
岁末时光悄然消逝,
我这客居的思绪愈发凄凉惊心。
我轻薄放纵,对千万事物不以为然,
往事经历成为我背负的一生重担。
海上明月悄然移动,照亮松树的倩影,
山间狂风吹拂,伴着雄壮的瀑布声。
在寒冷的夜晚,我频频做梦,
曾经的我从未离开过吴中城。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文珦的作品,表达了他在闽中岁暮时怀念吴中的心情。
诗人以冉冉年光尽来开篇,描绘岁末时光渐渐消逝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位客居他乡的人的思绪,它们凄凉而又令人惊动,体现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疎狂轻万事表达了诗人放纵自我的态度,他对世事的漠视和不以为然,将自己置身于外物之外,这也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
行役负平生则表明了诗人背负的经历和对过往的承担。他经历了各种行动和辛劳,积累了一生的经历与负担。
接下来,诗人以海月移松影和山风壮瀑声描绘了闽中的美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宏伟。这些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凄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凸显了他对故土的向往之情。
最后,诗人在寒宵频作梦,表示他经常在夜晚陷入回忆之中,思念吴中城的情景。这种情感的强烈和深刻使得他始终无法离开吴中,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溢于言表。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纷扰和情感的起伏,给人以深刻的和共鸣。
释文珦(一二一〇——?)(生年据本集卷一〇《看新历》“又看景定新颁历,百岁还惊五十过”推定),字叔向(影印《诗渊》册五页三七九八《宿山庵》署),自号潜山老叟,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早岁出家,遍游东南各地,游踪略见集中《闲中多暇追叙旧游成一百十韵》诗,有“题咏诗三百,经行路四千”之句,后以事下狱,久之得免,遂遁迹不出。终年八十馀。诗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潜山集》十二卷。事见集中有关诗篇。
士奇少傅以诗及绒缣庆七十次韵奉荅二首 其一,明代,胡俨,
隔千里兮共明月,相思两地寸心悬。仙郎使节来江上,少傅题椷自日边。
远荷绒缣温我老,辄将珠玉向人传。已经四百廿甲子,潦倒徒夸绛叟年。
【正宫】醉太平 忆旧,元代,刘庭信,
泥金小简,白玉连环,牵情惹恨两三番。好光阴等闲,景阑珊绣帘风软杨花
散。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锦澜斑香闺春老杏花残,奈薄情未还。走苏卿
聪明的志高,懵懂的愚浊。一船茶单换了个女妖娆,像章城佛了。老卜儿接
了鸦青钞,俊苏卿受了金花诰,俏双生披了绿罗袍,村冯魁老曹。
【双调】折桂令 归隐,元代,汪元亨,
问先生掉臂何之?在云外青山,山上茅茨。向陇首寻梅,着仗头挑酒,就驴
背吟诗。叹功名一张故纸,冒风霜两鬓新丝。何苦孜孜,莫待。细看渊明,
归去来辞。
避风波跳出尘寰,抗疏休官,倜傥归山。省两脚干忙,把寸心常静,遣两鬓
迟斑。向花柳追游过眼,共知音谈笑开颜。天运循环,人事艰难,怡老乡园,罢
念长安。
结茅庐膝可相容,驿路风尘,人海鱼龙。袖拂去张良,船撑开范蠡,冠挂退
逢萌。间谈笑黄童皓翁,尽受用明月清风。休怪吾侬,性本疏慵,赢得清闲,傲
杀英雄。
望南山归去来兮,怕世态炎凉,人面高低。跨百尺长鲸,逐双飞彩凤,通一
点灵犀。驾高车乘驷马吃跌怎起,啖肥羊饮法酒伤了难医!茅舍疏篱,稚子山妻,
无辱无荣,快乐便宜。
韬光晦迹闲居,箪食壶浆,瓮牖桑枢。隙内白驹,樽中绿蚁,囊里青蚨。会
踢弄徒劳手足,使机关枉费心术。宠辱从渠,去就从予,醉赋高阳,梦到华胥。
厌红尘拂袖而归,为丘壑情浓,名利心灰。看山对青螺,谈玄挥尘,换酒金龟”
鄙高位羊质虎皮,则非辜兔死狐悲。杖屦徘徊,猿鹤追随,俗客休来,径路无媒。
曾经风月排场,死也风流,老也疏狂。莺唤韶华,人惊春梦,水流年光。这
骨头千斤万两,这肚皮万卷文章。苗稼山庄,樽俎轩窗,闲领儿孙,潇洒书堂。
梦魂儿不到金銮,袖拂尘埃,林下盘桓。夜雪袁安,秋风张翰,石室陈抟。冷笑
他功名累卵,静观那日月跳丸。世态多般,祸福无端,落得身闲,做甚高官。山
庄小样蓬莱,杏坞桃溪,竹杖芒鞋。扁担挑折,葫芦摔碎,布袋开。酿新酒烘
春醉色,染霜毫艳锦诗才。磊落襟怀,放浪形骸,乡邻款语,灯火归来。叹天之
未丧斯文,剑气丹光,酒魄诗魂。名利秋霜,荣华朝露,富贵浮云。看青山玩绿
水醉田家瓦盆,采黄花摘红叶戏庄上儿孙。随分耕耘,过遣晨昏,竹几藤床,草
舍柴门。
费十年灯火窗前,将铅椠马残,铁砚磨穿。处动静由人,算穷通由命,料生
死由天。安吾分随方就圆,任他乖越后搀先。舜禹心传,孔孟遗编,多艺多才,
无党无偏。
傍烟霞盖座团标,梅放初花,竹长新梢。摆脱风尘,咏歌风月,不见风涛。
叹世事争头鼓脑,笑公门屈脊低腰。厌听喧嚣,甘心寂寥,抛却功名,管领渔樵。
想英雄四海为家,楚尾吴头,海角天涯。汉釜里游鱼,羡林中归鸟,厌井底鸣蛙。
荣与辱翻腾不暇,废和兴更变多差。尘事如麻,吾岂匏瓜,辞去张良,谏退。
莺花十二行窝,几度东风,一枕南柯。支遁青骊,李斯黄犬,逸少白鹅。养
丹鼎塞灰宿火,存道心止水澄波。醉里磨跎,醒后吟哦,不取轻肥,免见干戈。
大太夫一世豪杰,别个薰莸,辨个龙蛇。心不骄矜,言无谄佞,性不捩□。居要
路封侯建节,在陋巷缄口钳舌。厌处奸邪,莫食来嗟,诗了重吟,酒尽还赊。赋
归来浅种深耕,任兔走乌飞,虎斗龙争。梅出脱林逋,菊支撑陶令,鱼成就严陵。
崔烈富一生铜臭,伯夷贫千古清声。山可逃名,水可濯缨,用舍何难,去就皆轻。
净无尘长扫茅檐,招我青山,唤我青帘。散囊里黄金,藏匣中宝剑,收架上
牙签。正纲常言词不忝,守名分礼数无偏。随分齑盐,且自消淹,地久天长,浪
静风恬。
平生何限风流,先世簪缨,旧业箕裘。走马章台,骑鲸沧海,跨鹤扬州,黄
金积子孙难守,驹阴逝顷刻难留。一笔都勾,万事都休,静里乾坤,傲杀王侯。
自休官遁迹山林,喜气洋洋,生意津津。事要知机,交须知己,诗遇知音。桑绕
宅供山妻积,水投竿遣稚子敲针。泽畔行吟,涤尽尘襟,闲看浮云,出岫无心。
二十年尘土征衫,铁马金戈,火鼠冰蚕。心不狂谋,言无妄发,事已多谙。
黑似漆前程黯黯,白如霜衰鬓斑斑。气化相参,谗诈难甘,笑取琴书,去访图南。
芝朮歌,宋代,周邦彦,
华阳之天诸洞府,阿穴便门迷处所。三君谒帝不知还,帐冷祠空遗鹤羽。
玉津宝气久成腴,灵朮神芝时出土。日精潜烛山自明,人力穷搜神不与。
前年栋挠作新宫,坎坎空岩响斤斧。君来胎禽舞海雪,君去山云杂川雨。
是生朱草示尘寰,故遣樵青入林莽。檗膏紫漆自坚栗,下附天苏蟠石坞。
肉人但恐奇祸作,药笼复忧神物取。庐陵太守蕴仙风,健骨清姿欲飞举。
阴功除瘼民已悦,灵药引年天亦许。愿因服饵断膏粱,未让南华养生主。
中秋对月望瑶台感旧兼简城中诸朋友二首 其二,唐代,王翰,
孤负中秋又一年,草窗闲坐不成眠。莫辞醁酒十分满,能对清辉几度圆。
三匝短歌悲晚景,一声长笛破秋烟。人生忧乐无穷达,莫把清狂说玉川。
送刁总赴句容簿,宋代,胡宿,
佳邑控江湄,春来赴牒归。波平双桨渡,日上乱莺飞。
狎野晨耕早,蹊田昼讼稀。县图标地肺,家巷接乌衣。
沼静窥珍羽,楼閒数翠微。山香蒸䭀熟,溪蕊摘莼肥。
有客怀金社,因君拂玉徽。嵩云南去远,犹向柳依依。
刘永年部署清燕堂,宋代,刘敞,
汉庭谋帅用诗书,丞相今来握虎符。帐下偏裨皆缓带,军中谈笑亦投壶。
故开广榭宜高会,自有清泉入座隅。三辅衣冠献谣俗,五陵豪侠壮规模。
椎牛酾酒捐长日,急管哀弦舞艳姝。射取天狼作乾豆,莫推卫霍擅西都。
岘山,宋代,黄通,
仙翁移守明年春,□书小子中自论。□嗟羊公不血食,乃表乞庙于山樊。
因复为山发风咏,辞气浩浩涵胚浑。又不柬弃贱且鄙,似欲瓴甋联玙璠。
捧诗那能测崖岸,但觉俗骨销沈昏。师丈之命重违辟,手摩空腹强忍言。
召伯听讼棠树下,后人思伯树不残。羊公游处岘山首,后人见山即汍澜。
或者怪之辄致诘,厥□何惠施元元。答云贤者岂徒尔,其事虽远迹可根。
昔者郏鄏鼎既□,三姓窃出窥中原。野鬼狂神盗社稷,渴龙饥虎摇乾坤。
于时生灵乃何物,蛇豕口吻恣吐吞。丁黄那复顾邦土,荒城白昼啼幽冤。
□石未安晋已夺,晋□将至汉之濆。公来有意补膏血,宁重黔首轻儿孙。
朝问疾苦历万室,莫复逋逃开四门。众化以术公以道,人伏以威公以恩。
□□□时用□□,使民□戴如□□。不然楚山尽奇秀,岂将怀□□□村。
山旧有亭亭有碑,碑前□见堕泪痕。独使庭坚忽不祀,可□今古多朱轓。
仙翁下车郡即治,旋日鞭马城南奔。踟蹰山头念往事,言不轻发心暗扪。
吾州祠宇数十百,何功何惠牲牢飧。而令公作若敖鬼,嗟我庸敢誇雄藩。
玉书寻许□祀典,庶令贤者终天存。士民欢笑□□诏,□□日□新宫垣。
梁国入吴毁淫祠,泰伯子胥方独尊。南阳守睦祠子陵,浙东薄俗渐已敦。
仙翁还作叔子庙,汉南又开风教源。诚令身在名灭者,放目仰视惭英魂。
凤林古景绝无尽,未算水木兼兰荪。山前游骑试思否,此山不直供翠樽。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