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出自屈原的《思美人

思美人兮,擥涕而竚眙。

媒绝而路阻兮,言不可结而诒。

蹇蹇之烦冤兮,陷滞而不发。

申旦以舒中情兮,志沈菀而莫达。

愿寄言于浮云兮,遇丰隆而不将;

因归鸟而致辞兮,羌迅高而难当。

高辛之灵盛兮,遭玄鸟而致诒。

欲变节以从俗兮,媿易初而屈志。

独历年而离愍兮,羌冯心犹未化。

宁隐闵而寿考兮,何变易之可为!

知前辙之不遂兮,未改此度。

车既覆而马颠兮,蹇独怀此异路。

勒骐骥而更驾兮,造父为我操之。

迁逡次而勿驱兮,聊假日以须时。

指嶓冢之西隈兮,与曛黄以为期。

开春发岁兮,白日出之悠悠。

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

擥大薄之芳茝兮,搴长洲之宿莽。

惜吾不及古人兮,吾谁与玩此芳草?

解扁薄与杂菜兮,备以为交佩。

佩缤纷以缭转兮,遂萎绝而离异。

吾且儃佪以娱忧兮,观南人之变态。

窃快在中心兮,扬厥冯而不竢。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纷郁郁其远承兮,满内而外扬。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令薜荔以为理兮,惮举趾而缘木。

因芙蓉而为媒兮,惮褰裳而濡足。

登高吾不说兮,入下吾不能。

固朕形之不服兮,然容与而狐疑。

广遂前画兮,未改此度也。

命则处幽吾将罢兮,愿及白日之未暮也。

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

诗文译文

我苦苦的思念君王,揩干眼泪久久的伫立凝望。

媒介之人断绝,道路修阻难行,不能束赠欲诉之言,致此拳拳之意。

我至诚一片而蒙冤,我进退两难而不前。

我愿日日舒此衷情,可是情志沉郁,难以表达心迹。

我愿让浮云代为寄语,向君王致意,雷神丰隆却不肯助我一臂之力。

又想依托北归的鸿雁代为传书致辞,但它又迅疾高飞而难以相遇。

高辛氏有盛大的善德,遇上玄鸟前来致赠厚礼。

我曾想变节而随从流俗,又自愧将初衷与本志改易。

历年以来,我遭遇无数忧患,愤懑不平之心从未消减。

宁可隐忍忧闵,直至终老,又怎能将高尚的志节改变?

心知前方的道路不会顺利无阻,我却不改这种坚守志节的态度。

即使车已倾覆,马也颠仆,我仍想走这异于世俗的道路。

勒控骐骥,更换新的驾乘,让造父为我执辔,驾车前行。

迁延逡巡,缓缓而进,不要策马疾驰,姑且借此时日逍遥寄情。

指着皤冢山的西隅,直到日落黄昏之时,车马才能暂停。

一年重又开端,新春刚刚来到,阳光灿烂,春日迟迟,光景美好。

我要纵情地愉乐欢欣,沿着长江,夏水漫游,消除忧伤烦恼。

在广大的草木丛生之地采集香草白芷,到长长的沙洲拔取紫苏香草。

痛惜自己未及见到古代的圣君贤人,我能与谁同将这芳草欣赏爱好?

感叹君王却采那篇竹和恶菜,用来制作左右佩带。

佩环缤纷纠结,受到君王喜爱,芳草枯萎至死,却被弃置不采。

我低佪夷犹,周游其地以消忧解愁,看那奸佞小人的丑态。

我愿自寻内心的快乐,将那愤懑之情毫不迟疑的抛开。

芳香与垢腻糅杂交混,但芬芳之花却从中绽发而不失其纯。

香气郁郁充盛,蒸发播散到远方,馨香充盈于内而向外散放,浓郁袭人。

忠直的情志,淳美的本质,诚然能够保持,虽则身处重蔽之地,美誉仍能昭彰远闻。

想让薜荔作为媒人,却怕举足缘木的苦辛。

想托芙蓉作为媒人,又怕褰裳涉水而湿足沾襟。

缘木登高,会使我心中不悦,褰裳下水,我又执意不肯。

本来我的形质对此很不习惯,于是始终犹豫徘徊而迟疑不进。

为了多方完成先前的兴国图强之谋,我一直没有改变这忠贞高洁的态度。

命运使我久处幽僻之地,已经疲惫劳伤,但还想有所作为,趁着尚未黄昏日暮。

我孤独无依地漂泊南行,对彭咸以死谏君的遗则,感念景幕。

诗文注释

美人:这是一种托喻,指楚怀王。一说指楚顷襄王。兮:助词,相当于现代的“啊”或“呀”。擥涕:揩干涕泪。擥,同“揽”,收。竚眙:久立呆望。竚,同“伫”,长久站立。眙,瞪眼直视。

媒:使双方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绝:断绝。结:缄。诒:通“贻”,赠予。结而诒:封寄。言不可结而诒:意谓无法结言以相赠。

蹇蹇:同“謇(jiǎn)謇”,忠贞之言。一说忠言直谏。陷滞:义同郁结。一说陷没沉积。发:抒发。一说发轫。不发:不能发车前进。

申:重复,一再表明。申旦:犹言申明。一说天天。舒:舒展、诉说。中情:内心的感情。沈菀:沉闷而郁结。沈,同“沉”。菀,同“蕴”,郁结,积滞。达:通达。

寄言:犹寄语,带信,传话。丰隆:雨神。一说云神。将:拿起。一说帮助。不将:不肯送来。

因:凭借。归鸟:指鸿雁。致辞:指用文字或语言向人表达思想感情。羌:句首语气词。迅高:指鸟飞高且快。一说鸟飞得又快又高。迅:一作“宿”,指鸟巢。宿高:宿高枝。当:值。一说遇。

高辛:即帝喾(kù)。帝喾初受封于辛,后即帝位,号高辛氏。灵盛:犹言神灵。盛,一作“晟(shèng)”。玄鸟:即凤凰。一说燕子。致:赠。诒:通“贻”,指聘礼。一说赠送,此作名词用,指送的蛋。另一种说法同“绐(dài)”,欺也。

变节:丧失气节。媿:同“愧”。易初:改变本心,改变初衷。屈志:委屈意志。

年:指时间。历年:犹言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离愍:谓遭遇祸患。离,遭受。冯心:愤懑的心情。冯,同“凭”。未化:未消失。

宁:宁肯。隐闵:隐忍着忧悯。隐,隐忍。闵,通“悯”,痛苦。寿考:犹言老死。一说年寿很高。此句意谓宁可隐忍忧悯以至老死。为:句末语气助词。

辙:车轮所辗的辙印,此处指道路。遂:犹言顺利。度:原则,法度,规范。

车覆马颠:喻指战争的失败。蹇:犹羌、乃,句首发语词。异路:另外的一条道路。

勒:扣勒住。骐骥:骏马,良马。更驾:重新驾起车子。造父:周穆王时人,以善于驾车闻名。操:抓着马的辔(pèi)头。

迁:犹言前进。逡次:义同逡巡,指缓行。勿驱:不要快跑。假日:犹言费些日子。须时:等待时机。

嶓冢:山名,在秦西,又名兑山,是秦国最初的封地。隈:山边。与:数也。曛黄:即黄昏。曛,落日的余光,一作“纁(xūn)”。

开:开始。发:发端。悠悠:舒缓、悠长的样子。

荡志:放怀,散荡心情。江:长江。夏:夏水,也就是汉水从石首到汉阳一段的别名。遵江夏:是说沿着这两条水东行。

擥:同“揽”,采摘。薄:草木交错。芳茝:香芷,一种香草。搴:拔取。宿莽:冬生不死的草。揽芳茝、搴宿莽:是说准备为国家自效其才能。

惜:是痛惜自己身不逢时的意思。不及古人:意谓不及见故人。玩此芳草:犹言赏此芳草。

解:采摘。扁:扁蓄,亦名扁竹,短茎白花的野生植物。扁薄:指成丛的扁蓄。杂菜:恶菜。备:备置,备办的意思。交佩:左右佩带。

缤纷:指恶草很多。缭转:言其互相缠绕。萎绝:指芳草的枯萎绝灭。离异:言其不为人所佩用。

儃佪:犹低回。一说徘徊。南人:就是“南夷”,指楚国的统治集团。变态:一种出乎情理以外的不正常态度。

窃快:指隐藏而不敢公开的欢快。窃,私也。扬:捐弃。厥冯:愤懑之心。冯,同“凭”。竢:同“俟”,等待。

泽:污秽。其:语气助词。芳华:芬芳的花朵。

郁郁:指香气浓郁。蒸:蒸腾,散发。承:奉也。满内:内里充实。外扬:向外发散。

情:指表现出来的心情。质:指蕴藏在里面的本质。情质可保:意谓没有丧失原来的清白。居蔽:很偏僻的地方。一说被逐在野。闻:声闻,即声名。章:同“彰”,明。

薜荔:茎蔓植物。理:使者。惮:害怕,这里可解作不愿意。举趾:提起脚步。缘:循也。缘木:爬树。

因:凭借。芙蓉:荷花。褰()裳:提起衣服。褰,撩起,揭起。濡:沾湿。

登高:意指委屈自己、迁就别人。一说喻攀附权贵。说:同“悦”,欢喜。入下:同流合污,喻降格变节。

朕:我。形:指形于外的一个人的作风。一说身形。不服:不习惯的意思。然:乃,就,便。容与:徘徊不前的样子。狐疑:犹豫。

广遂:犹言多方以求实现。前画:指前面所说任用贤才,发愤图强的策划。一说往日理想。

处幽:指迁谪远行,与前“居蔽”相应。一说居住幽僻之地。罢:同“疲”,疲倦,完、尽的意思。及:趁着,赶上。白日未暮:象征国事尚有可为,与前“白日出之悠悠”相应。

茕茕:孤单的样子。故:旧迹,故事。思彭咸之故:指彭咸谏君不听而自杀的故事。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其他名句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