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词牌名古诗文

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祷

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越娥青镜洗红埃,山斗秦眉妩。相间金茸翠亩。认城阴、春耕旧处。晚舂相应,新稻炊香,疏烟林莽。

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人驾梅槎未渡。试梧桐、聊分宴俎。采菱别调,留取蓬莱,霎时云住。

91

烛影摇红·送会宗

作者:毛滂(宋代)

老景萧条,送君归去添凄断。赠君明月满前溪,直到西湖畔。

门掩绿苔应遍。为黄花、频开醉眼。橘奴无恙,蝶子相迎,寒窗日短。会宗小斋名梦蝶,前植橘,东偏甚广。

75

烛影摇红·芳脸匀红

芳脸匀红,黛眉巧画宫妆浅。风流天付与精神,全在娇波眼。早是萦心可惯。向尊前、频频顾眄。几回想见,见了还休,争如不见。

烛影摇红,夜阑饮散春宵短。当时谁会唱阳关,离恨天涯远。争奈云收雨散。凭阑干、东风泪满。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深院。

68

忆故人·烛影摇红

作者:王诜(宋代)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98

烛影摇红·题安陆浮云楼

霭霭春空,画楼森耸凌云渚。紫薇登览最关情,绝妙夸能赋。惆怅相思迟暮。记当日、朱阑共语。塞鸿难问,岸柳何穷,别愁纷絮。

催促年光,旧来流水知何处。断肠何必更残阳,极目伤平楚。晚霁波声带雨。悄无人、舟横野渡。数峰江上,芳草天涯,参差烟树。

60

烛影摇红·松窗午梦初觉

作者:毛滂(宋代)

一亩清阴,半天潇洒松窗午。床头秋色小屏山,碧帐垂烟缕。

枕畔风摇绿户。唤人醒、不教梦去。可怜恰到,瘦石寒泉,冷云幽处。

13

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莓锁虹梁,稽山祠下当时见。横斜无分照溪光,珠网空凝遍。姑射青春对面。驾飞虬、罗浮路远。千年春在,新月苔池,黄昏山馆。

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云根直下是银河,客老秋槎变。雨外红铅洗断。又晴霞、惊飞暮管。倚阑祗怕,弄水鳞生,乘东风便。

75

烛影摇红·元夕雨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楚梦留情未散。素娥愁、天深信远。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29

烛影摇红 前事用吕东窗韵

作者:白朴(元代)

三尺枯桐,古来长恨知音少。玉箫吹断凤楼云,此恨何时了。落日飞鸿声消。□长江、离魂浩渺。□□□□,□□□□,□□谁表。风雨红稀,梦回别院莺啼晓。一生孤负看花心,惆怅人空老。待访还丹瑞草。驾飚轮、蓬莱去好。又愁沧海,恍惚尘扬,难寻仙岛。

35

烛影摇红(雪楼得次子,行台时治金陵)

作者:邓剡(宋代)

郢雪歌高,天教鹤子参鸣和。薰风旌节瑞华□,光动垂弧左。早是烟楼撞破。更明珠、重添一颗。镜容中夜,摩顶欣然,石麟天堕。

未羡眉山,两峰儿子中峰我。推贤世世珥金貂,何况阴功大。欲写弄獐书贺。愧无功、难消玉果。摩挲老眼,曾识英雄,试啼则个。

45

烛影摇红·千载风云

千载风云,庆符良月先呈瑞。旧家阴郭帝恩浓,圭衮公侯地。不道蝉联鼎贵。对秋灯、依然风味。紫囊归去,绿野闲来,青毡都未。琴鹤相随,小山花竹便幽意。满襟和气是藏春,日觉诗名起。已动金瓯姓字。早梅□,□□□□。□□□□,□□□□,□□□□。

36

烛影摇红·辇路融晴

作者:方岳(宋代)

辇路融晴,宫云逗晓青旗报。梅边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风到。笑语谁家帘幕,镂冰丝、红粉绿闹。髻横玉燕,鬓颤琼幡,不能知掉。看见春来,麴尘微涨催兰棹。娇横拂略上柔条,等得莺眠觉。引出千花万草。喜搀先、椒盘竹爆。问谁天上,瑶帖初供,玉堂归儤。

85

烛影摇红·吾菊山翁

作者:陈著(宋代)

吾菊山翁,鹤骖来自蓬云界。平铺心地有天知,楚楚生兰茝。膝下青衫舞拜。更参差、斑衣戏队。清闲无事,门外从他,惊尘飞隘。寿八千年,百分才一朱颜耐。何妨长主翠嵩春,酒约诗盟在。家庆堂前欢会。领霞卮、醺红浅带。是人说道,真吕先生,风流潇洒。

76

烛影摇红(寿声仲)

作者:陈著(宋代)

双杏堂深,山明水秀潆洄著。稳铺心事做平生,不买颦眉错。是则苍髯白发。笑微微、朱颜自渥。一团春意,半隐风流,他谁能学。

六十年华,又从今起新花甲。葵榴初艳芰荷香,争赴开筵约。家庆真堪恣乐。碧瑶杯、须拚满酌。瑟琴声里,弟劝兄酬,儿歌孙拍。

1

烛影摇红(隔窗闻歌)

作者:张炎(宋代)

闲苑深迷,趁香随粉都行遍。隔窗花气暖扶春,只许莺莺占。烛焰晴烘醉脸。想东邻、偷窥笑眼。欲寻无处,暗掐新声,银屏斜掩。

一片云闲,那知顾曲周郎怨。看花犹自未分明,毕竟何时见。已信仙缘较浅。谩凝思、风帘倒卷。出门一笑,月落江横,数峰天远。

14

烛影摇红·梅雪飘香

梅雪飘香,杏花开艳燃春昼。铜驼烟淡晓风轻,摇曳青青柳。海燕归来未久。向雕梁、初成对偶。日长人困,绿水池塘,清明时候。帘幕低垂,麝煤烟喷黄金兽。天涯人去杳无凭,不念东阳瘦。眉上新愁压旧。要消遣、除非殢酒。酒醒人静,月满南楼,相思还又。

55

烛影摇红·乙丑元日书怀,次邵伯絅韵

坐对流光,伴人红萼垂垂老。殷家甲子醉模糊,那辨春迟早。

往事蓬山更杳。锁东风、龙楼日晓。杜鹃声咽,未稳寒枝,夜乌同绕。

乡思花前,况惊驿使今年少。江莺江燕话烟尘,愁入瀛洲草。

倦梦华胥唤觉。整残编、漫题却扫。盼春何处,强把屠苏,丁宁青鸟。

42

烛影摇红 杜鹃

作者:高濂(明代)

咽露啼风,残春留得三更月。红巾绛焰占芳时,迸火风前热。

为想巴云楚水,洗不尽、枝头泪血。落日争明,残霞出艳,繁星当夕。

莫问兴亡,洛阳啼处曾悲客。哀魂犹似怨当年,声里含凄切。

偏是春宵易晓,更莫遣、歌闲酒歇。满酬坞使,沉醉花王,鹤休占绝。

37

烛影摇红

刬地繁樱,柳绵吹淡春无力。燕泥犹笑未归人,强作游青客。

呷酒心情再觅,怯东园、芳期悄隔。黏堤灯火,入障孤云,一窗月黑。

独醒鱼龙,背人暗把茫茫测。清宵移枕听梁州,声咽难成笛。

梦里零星异陌,望高楼、森森立笔。写成微雨,约住梅英,帘儿飘湿。

53

烛影摇红 答香侯

作者:曹溶(明代)

秋色中分,银蟾催彻楼头晏。五湖归浪隔芙蓉,徒倚朱栏遍。

谁寄题诗纨扇,伏宾鸿、彩毫重见。远山停雪,野帐传烽,愁来庭院。

未脱征衫,一年听尽铜壶箭。锦骝成队玉关开,近息沙场战。

不信孤臣身贱,但看取、冰华拂面。难医白发,任说丹砂,夜凉人倦。

25

烛影摇红 扬州己未正月十四夜

作者:曹溶(明代)

江左名宵,六街化作流苏结。让他灯影乍分明,最爱朦胧月。

搅动閒愁不歇,遍相逢、闹花惊蝶。裁纨扇小,涂粉车轻,陈隋时节。

冷落红桥,顿看箫管吹教热。肯嫌芳药未开园,火树层层叶。

今夜何人报帖,记三生、杜郎曾说。曲残帘下,酒醒楼头,春愁尚怯。

54

烛影摇红 壬子九月辟地至渝

杜自生涯,草堂薄计都难守。月明今趁鹊南飞,魂落空弦候。

且当游山载酒。唱巴歌蓉江放溜。药阑延客。花市嬉春,几时能够。

丛菊吹香,算程刚过重阳后。转头妖鸟夜空啼,秋老人同瘦。

赁得烟畦半亩,也偷闲梅花种就。海天遥望,蜃市青红,剑光龙吼。

83

烛影摇红

喜溢明荷,绮屏卅六笙歌啭。缤纷华雨罥轻绡,随步香云展。

莫道琼枝良苑,凤鸾俦、鸳鸯应羡。花开并蒂,柳绾同心,一朝欢遍。

仙露凝芳,海棠娇靥春霞灿。笑移红烛照红妆,尤胜年时见。

户外东风似剪。麝兰熏,芙蓉绣暖。圆菱朝倚,细语商量,翠蛾深浅。

54

烛影摇红 辛巳秋怀味琴

乡梦迷离,恼人偏是秋宵短。新愁依约月初三,清影看看展。

閒了鸾笺象管,任消磨,药炉茗盏。隽游难再,往事空惊,西风萍散。

一水盈盈,故园回首天涯远。旅魂销尽莫登楼,瀛海烟尘满。

隔院笙歌缓缓,扰归心,凄吟欲断。倦怀谁诉,万里云罗,凉天无雁。

4

烛影摇红 仙人拳花

烟萼玲珑,照人依约春冰剪。黄昏帘幕独开迟,不许斜阳见。

窗隙流光似箭。蓦惊心、芳华暗换。蕊珠薄幻。枳棘浮生,中情谁怨。

弹指优昙,炫睛烘影何曾惯。祗应姑射是前身,风露常相伴。

一自瑶京归晚。把芙蓉、兜罗翠染。雾浓香淡。占尽清宵,月明庭院。

33

烛影摇红 秋宵用梦窗元夕微雨韵

缥缈秋光,越罗初试寒犹浅。小窗镫火又黄昏,歌管谁家院。

不尽珠圆翠暖,遏行云、伊凉按遍。倚阑无语,漫整冰绡,啼痕重溅。

回首华胥,镜帏多少哀蝉怨。蠹笺残影黯吟魂,惆怅从头看。

屈指浮尘聚散,悄壶莲,宵沈梦远。几番凄溯,竟夕西风,蕉心愁卷。

39

烛影摇红

男孩重逢,木棉花映朝霞丽。淡眉峰约远山青,微笑春波委。

更喜衣裳雅媚。贺宜春,纤纤拜起。倚声参透,片玉词心,元宵天气。

别后飘零,画楼雁字劳延伫。园桃街柳弄芳菲,那梦幽兰翠。

辽海音尘怎继。阙叮咛,前春燕子。欲题新句,斑竹摇窗,泪痕初洗。

85

烛影摇红

雨洒横塘,芙蕖朵朵娇含露。轻衫窄袖上兰舟,摇荡花深处。

翠盖相牵休住。听歌声、更寻前路。风生柳下,日落溪头,红妆徐步。

撩乱心情,对花攀折都成误。碧天新月动波光,恰似催归去。

手把碧筒四顾。酒须沽、酒家难遇。船头斜转,拨剌一声,鸳鸯飞过。

15

烛影摇红 为雅坪题画

不是湘筠,铅容恰似湘江水。玲珑佛髻小钗虫,一样输他翠。

依约薄寒衫袂。背残红、斜阳自倚。东风不管,暗惹春痕,双双蝶翅。

72

烛影摇红 题葬花图

作者:江瑛(清代)

花落纷纷,残红满地无人管。却教丫髻荷香锄,闲把馀花掩。

何处东风吹断。柳阴中、别魂难返。含情不语,背却斜阳,翠娥愁敛。

8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