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词牌名古诗文

喜迁莺 寄题鲍声来草庭

隐囊纱帽。有画里数椽,柘湖清杳。松子香边,藤阴架底,深护一阑芳草。

似整又斜,云根小叠,落花慵扫。休嫌窄,看移茵著屐,尽容吟啸。

捲帘湖色绕。比镜水山阴,辋水蓝田好。未识君时,曾经此渡,门外几枫残照。

许我结邻否,便料理烟蓑垂钓。君且去,待白蘋风起,故人船到。

81

喜迁莺·游存先生新居落成索赋1925

徙溟鹏息。正楼倚望京,门题通德。干国镶材,填胸杰构,无那眼翚革。

乾坤草亭歌啸,天地蘧庐幕席。共尊酒,对山河风影,凭阑今昔。

真逸。今几见、青琐绿墀,太半扬雄宅。陶令南窗,谢公北顶,高卧不惊潮汐。

湖山更闻割据,占取一天澄碧。近南斗,恁壮怀不分,閒居消得。

47

喜迁莺 赋赵谷林三十六鸥亭

作者:厉鹗(清代)

风蒲低暑。见白羽带波,翻翻还住。阑影摇人,簟文生梦,梦入藕花深处。

閒笑泛湖伯越,閒笑啼湘怀楚。晚凉外,动忘机一曲,悠然琴趣。

休去寻钓艇,重理旧盟,草合垂虹路。倚扇开襟,调冰脍玉,不问是谁宾主。

三十六梯明月,三十六陂秋雨。戏招手,认青天片雪,飞来诗句。

9

喜迁莺 初夏

作者:厉鹗(清代)

竹香新引。渐绿到岸东,荼蘼吹尽。描绣心慵,行棋声歇,长日琐窗清润。

閒临小风挥扇,凉思先归松鬓。为谁瘦,亸单衫尚束,春前幽恨。

芳信缄密意,蝇字玉钗,待掐榴巾问。斗茗楼前,澡兰屏底,犹记那回眉印。

几丝麝煤飞度,山枕天涯翻近。梦催破,听迎梅雨点,敲檐初紧。

39

喜迁莺 立冬

西风忒峭。把似锦浓秋,霎时都扫。林影添黄,潭痕减翠,易损他乡怀抱。

瓮头索郎未熟,坌口猎徒还少。燕市畔,渐消寒九九,排当画稿。

那晓。人世事,月令岁华,惯是田家好。摘菜淹菹,燃糠煨芋,夜火村村打稻。

惆怅年来残夜,催著朝衫偏早。凭谁说,向茅檐曝背,溪南诗老。

70

喜迁莺 清明前一日陪史耳翁饮雪持斋头

晴帘乍浣。被燕蹴红英,递香窗眼。渐渐溪桥,迢迢杨柳,一半黄轻绿浅。

风弄秋千不定,日暖蘼芜何限。春醪熟,嘱东阳愁绪,暂时分遣。

早晚。南陌上,绣幰雕轮,依约何时断。千载鱼灯,五侯蜡烛,赢得三春梦短。

从古禁烟时候,祇博鸟啼花怨。无聊赖,把粉笺细写,傍人休管。

15

喜迁莺 排闷和云臣韵

凭高指顾。叹野水增波,故陵无树。万叠金笳,千寻铁锁,依旧大江东去。

休管周郎安在,便觅桓温何处。长啸罢,怕永嘉草草,不成南渡。

迟暮。纵有日,采药蓬莱,恐被神仙误。姚女难归,羿妻不返,岁岁乱红迷路。

闷把唾壶轻击,愁对宝刀低诉。空城下,听寒潮彻夜,鱼龙声怒。

36

喜迁莺 咏滇茶

胭脂绣缬。正千里江南,晓莺时节。绛质酣春,红香宠午,惟许茜裙亲折。

小印枕痕零乱,浅晕酒潮明灭。春园里,较琪花玉茗,娇姿更别。

情切。想故国。万里日南,渺渺音尘绝。灰冷昆明,尘生洱海,此恨拟和谁说。

空对异乡烟景,蓦记旧家根节。春去也,想蛮花犵鸟,泪都成血。

25

喜迁莺 石濂和尚自粤东来梁园为余画小像作天女散花图词以谢之

月明珠馆。有帝释鬘陀,身云散满。鲛国旌幢,鲎帆笳吹,万叠雪倾银溅。

装罢红棉粤峤,看足苍枫梁苑。饶能事,尽微皴澹抹,黄深绛浅。

箧衍。有一卷。细腻凝脂,三尺松陵绢。少不如人,师须为我,画出鬓丝禅板。

旁侍湘娥窈窕,下立天魔蹇产。人间苦,怅碧桃花谢,洞天归晚。

91

喜迁莺

欢期远近。试说向乘槎,倩传幽恨。萼绿潜携,兰香密约,妒煞人间风韵。

添上青桐一叶,减却黄杨一寸。谁同病,有凄凉月姊,广寒重晕。

何损。虚猜道、解事天公,垂老偏难问。绣被经年。机丝匝月,到底银河渡稳。

寄语多情乌鹊,且莫作炎威准。待暗里,把些时倒扣,算他秋闰。

86

喜迁莺·秋雨霁

秋雨霁,晚烟拖,宫阙与云摩。

片云流月入明河。

鳷鹊散金波。

宜春院,披香殿,雾里梧桐一片。

华灯簇处动笙歌,复道属车过。

45

喜迁莺 驾明府谢君荣膺旌奖 并引

作者:符锡(明代)

瘴雨蛮烟。伫西风□尽,月满前川。水色柔蓝,山光列画,断崖芳树连天。

试问带牛佩犊,何如凿井耕田。争柰得,老布道东西,征讨频年。

堪怜。赖得琴堂分黑白,馀喘并周全。犬卧桑阴,雉驯麦垄,古来胜事空传。

且喜鸮书高荐,行看骥足骧腾。从今去,但仙凫迹远,魏阙心悬。

73

喜迁莺 庆江明府先生荣膺奖擢 并引

作者:符锡(明代)

垂帘清昼。倩妆点溪山,春明如绣。这户弦歌,那村花柳。

民物总归仁囿。禾传九穗登场,麦道两岐呈秀。观风使,问循良说甚,汉家卓茂。

庇佑。天锡廉明贤宰父,富贵谦多受。荐剡频闻,福星高照,顷见徵车来召。

平陵谩拟留宽,河内空期借寇。君去也,想遗爱难忘,棠阴重覆。

10

喜迁莺 元夕

龟纹云展,逗月影、照人清善。徼幸春光,等閒换却,银海玉山万片。

不道残梅,香尽似惜柳条绿浅。更念我一茎瘦骨,风丝欲剪缱绻。

笑年年岁岁,长伴韶华转。野烧烘朱,疏星炫采,一点山镫光颤。

良夜人閒似此,莫问琼壸近远。痴来自笑衰翁,受用东风消遣。

62

喜迁莺  梅花

作者:刘基(明代)

冻云初启,看的皪梅花,俯窥清泚。膏泽无加,铅华不御,应与素娥争丽。

艳浥蕊宫露冷,香引瑶池风细。夜耿耿,想飞琼欲下,缟衣摇曳。

惊慨犹月榭春宵,锦障开芳砌。倚树联诗,撷英浮酒,左右翠翘珠帨。

今日故人何在,肠断白波东逝。向此际,但含情独立,为伊凝睇。

42

喜迁莺 寿大人四月七日

天南天北。记岁岁今朝,白云凝目。遥想群仙,擘麟行脯,鹤驭丹霞三谷。此日痴儿,多幸引领,诸孙盈屋。齐彩服,对绿阴青子,缓斟??。和睦保吾门,一家诗礼,个是长生?。官不在高,名何必大,无用满堂金玉。但愿太平,无事日用,莫非天禄。从今去,看寿如磐石,鬓须长绿

73

喜迁莺 乙亥元日

作者:刘因(元代)

春风满面。是胸中春意,与春相见。不醉陶然,无人也笑,况是一年清宴。

宁儿挽须学语,爨妇举杯重劝。道惟愿。贫常圆聚,老常康健。

□□□□□,二十七年,世事经千变。今是昨非,春风花柳,消尽冰霜残怨。

门外晓寒犹浅。门上垂帘休卷。灯花软。酒香浓趁歌声,试轻轻咽。

96

喜迁莺·鬓霜盈握

鬓霜盈握。叹刍牧荒墟,稻粱衰索。落日牛羊,晚云鸿雁,傍地飞空无托。牧人困和雨睡,田父醉连云酌。醉梦未醒,虎嗥川谷,麕惊林薄。离别。谁不恶。心事同时,都不论离合。眼底时几,鼻端人物,谁辨北征东略。最怜世途局趣,只道书生疏阔。无可赠君,松阴庭院,菊华篱落。

20

喜迁莺·梅霖初歇

作者:黄裳(宋代)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少年,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雪。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望中水天日暮,犹见朱帘高揭。归棹晚,载菏花十里,一钩新月。

25

喜迁莺·歌声凄怨

歌声凄怨。是几度诉春,春都不管。感绿惊红,颦烟啼月,长是为春消黯。玉骨瘦无一把,粉泪愁多千点。可怜损,任尘侵粉蠹,舞裙歌扇。转盼。尘梦断。峡里云归,空想春风面。燕子楼空,玉台妆冷,湖外翠峰眉浅。绮陌断魂名在,宝箧返魂香远。此情苦,问落花流水,何时重见。

7

喜迁莺

作者:韦庄(唐代)

人汹汹,鼓

26

喜迁莺 重九小饮丞相祠堂

重阳无雨。向别径侦秋,灵祠载酒。满地紫苔,半庭黄叶,掩映夕曛如绣。

不似少游风景,对此那堪回首。低回久。叹惠陵古木,寒鸦依旧。

偕友。登高去,恅愺心情,问有人知否。落帽且嘲,采萸聊祓,已在酒阑时候。

思量一年一会,今日之游已彀。人散后。欲拈毫题壁,西风正骤。

41

喜迁莺·吾家何处

作者:彭耜(宋代)

吾家何处。对落日残鸦,乱花飞絮。五湖四海,千岩万壑,已把此生分付。怎得海棠心绪,更没鸳鸯债负。春正好,叹流光有限,老山无数。归去。君试觑。紫燕黄鹂,愁怕韶华暮。细雨斜风,断烟芳草,暑往寒来几度。锁却心猿意马,缚住金鸟玉兔。今古事,似一江流水,此怀难诉。

12

喜迁莺 送侯倅擢太仆丞

作者:陈霆(明代)

采菱风起。正一叶井桐,乍惊秋雨。马首红旗,鸥边画妨,光满白蘋洲渚。

点点道旁涕泪,恋恋樽前笑语。伤离处,奈阳春有脚,湖山无主。

堪喜三千路。身上红云,双佩春风里。紫塞防秋,彤廷立仗,马政会看兴举。

汉遣属车陪从,周有命书付委。从今后,勋阶台阁,服章金紫。

54

喜迁莺 三首 其一 次康伯可贺费清湖初度

作者:夏言(明代)

凉生秋早。正七夕才过,清湖日晓。白苎衣轻,青藜杖稳,林下又添一老。

从教岁月优游,休管江湖廊庙。任傍人、说束帛重征,蒲轮再召。

表表。羡龙驹,海鹤精神,屹立如嵩少。春酒开筵,锦袍归里,增得寿星光耀。

况是功名到手,满眼向平愿了。但醉来、对葛岭天高,鹅峰月小。

28

喜迁莺 赠汪东峰中丞巡抚江西

作者:夏言(明代)

冠峨豸角。暂坐辍中台,行临方岳。虹井烟霞,东峰花鸟,江海十年离索。

青琐先朝交契,白首此时欢谑。对尊酒,正枥马初喧,骊歌又作。

抛却。念今日,处处民穷,不见闾阎乐。洗涤疮痍,挽回醇俗,须仗大贤经略。

铁柱浮渊旧梦,画栋飞云高阁。大江畔,恐节钺难淹,庙堂有约。

46

喜迁莺 赠道友

作者:王哲(元代)

问公为善。这大道无言,如何回转。猛舍浮华,搜寻玄妙,闲里做成修炼。

认取起初真性,捉住根源方便。本来面。看怎生模样,须令呈现。

亲见。堪相恋。请向绛绡宫里,开琼宴。会上明明,霞辉万道,射透玉丝瑶霰。

一粒宝珠昌莹,滚出光同飞电。彻中央,大罗天归去,永除迁变。

18

喜迁莺 赠吴留村使君

作者:张夏(明代)

延陵公子。擅礼乐文章,鸡坛牛耳。花县穿车,琴堂弄笔,才子古来如此。

经济况推高手,樽俎折冲千里。豪气在,有双龙知我,万金酬士。

天赐。烦几度,遮道攀辕,民乐华胥里。酒引千觞,诗联百韵,好拥使君游矣。

名氏已登御幄,功业复标惇史。

71

喜迁莺 上魏安抚

商飙轻透。动帘幕飞梧,乱飘庭甃。瑞气氤氲,沈檀初爇,烟喷宝台金兽。

黄花美酒。天教占得,先他时候。诞元老,庆有声,此夕降生华胄。

欢笑。宜称寿。弦管鼎沸,宫商方频奏。满捧瑶卮,华堂歌舞,拍转金钗斜溜。

朱颜绿鬓,殷勤深愿,镇长如旧。叹滨海,道难留,指日荣迁飞骤。

75

喜迁莺·商颷轻透

商颷轻透。动帘幕飞梧,乱飘庭甃。瑞气氤氲,沈檀初爇,烟喷宝台金兽。黄花美酒。天教占得,先他时候。诞元老,庆有声,此夕降生华胄。欢笑。宜称寿。弦管鼎沸,宫商方频奏。满捧瑶卮,华堂歌舞,拍转金钗斜溜。朱颜绿鬓,殷勤深愿,镇长如旧。叹滨海,道难留,指日荣迁飞骤。

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