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芳信词牌名古诗文

探芳信·为春瘦

为春瘦。更瘦如梅花,花应知否。任枕函云坠,离怀半中酒。雨声楼阁春寒里,寂寞收灯后。甚年年、斗草心期,探花时候。

娇懒强拈绣。暗背里相思,闲供晴昼。玉合罗囊,兰膏渍红豆。舞衣叠损金泥凤,妒折阑干柳。几多愁、两点天涯远岫。

56

探芳信·暖风定

丙申岁,吴灯市盛常年。余借宅幽坊,一时名胜遇合,置杯酒,接殷勤之欢,甚盛事也。分镜字韵。

暖风定。正卖花吟春,去年曾听。旋自洗幽兰,银瓶钓金井。斗窗香暖悭留客,街鼓还催暝。调雏莺、试遣深杯,唤将愁醒。

灯市又重整。待醉勒游缰,缓穿斜径。暗忆芳盟,绡帕泪犹凝。吴宫十里吹笙路,桃李都羞靓。绣帘人、怕惹飞梅翳镜。

88

探芳信

谢池晓。被酒滞春眠,诗萦芳草。正一阶梅粉,都未有人扫。细禽啼处东风软,嫩约关心早。未烧灯,怕有残寒,故园稀到。

说道试妆了。也为我相思,占它怀抱。静数窗棂,最欢听鹊声好。半年白玉台边话,屡见钩小。指芳期,夜月花阴梦老。

72

探芳信(菊)

作者:蒋捷(宋代)

翠吟悄。似有人黄裳,孤伫埃表。渐老侵芳岁,识君恨不早。料应陶令吟魂在,凝此秋香妙。傲霜姿,尚想前身,倚窗余傲。

回首醉年少。控骏马蓉边,红亸茸帽。淡泊东篱,有谁肯、梦飞到。正襟三诵悠然句,聊遣花微笑。酒休赊,醒眼看花正好。

83

探芳信·己巳立春日社集,咏春饼

荐新早。趁翠韭登盘,黄羊分灶。又醉酬佳节,芳饵佐清醥。

配将鲑菜宜兼美,叶卷田田小。旧京时、风味依然,艳称春咬。

吉兆卜晴昊。愿麦陇风来,老农同饱。缺齿残牙,更休说、红绫好。

胜他名士空描画,健啖当筵笑。赋酥花、且喜东风乍到。

100

探芳信·甲子岁朝春,和邵伯絅

岁华茜。对彩胜风含,桃符尘换。便向阳欢意,小梅透微暖。

咬春雪脆休孤负,红映屠苏盏。诧儿童、令节双兼,我曾三见。

花甲纪初转。似地老天荒,五云回盼。应接芳韶,问王谢、旧堂燕。

烧灯挑菜从头数,早拭看花眼。怕因循、钿毂佳期尚晚。

34

探芳信 题吴江陶莘农茂才《耘经既耕还读图》

鸟声不住。布谷催耕,提壶携酒。正一年春及,芳辰漫辜负。

北陌南阡青无限,刚是扶犁候。莫评量、木橘千头,渭川千亩。

清福能消受。看木叶秋飘,池波春皱。如此园亭、容我读书否。

蟾光许现团圞相,吾佛无量寿。望江南,一发青山依旧。

22

探芳信 湖上探梅,追忆君莲,用草窗韵

趁清昼。好岭上探芳,堤边载酒。只玉波无恙,青山尚依旧。

东风识得词人面,笑比梅花瘦。怕重来、软绿成阴,乱红飞甃。

何处笛声骤。正梦醒乌蓬,泪凝螺岫。湖水湖烟,相看断肠否。

剧怜冢畔香魂杳,往事空回首。感流光、又见春归细柳。

26

探芳信 丙辰人日葺薆园怀工部草堂

春来路。在杏萼梅梢,东风一度。有多情燕子,探春对花舞。

招来旧雨与新雨,莫便分宾主。快安排,茶臼诗筒,花间久住。

游卷渺难据。嘅人日草堂,五年未赴。今日嫩情,又阻浣溪步。

丽春更有花无数,再去寻工部。自丁宁,未可芳期又误。

33

探芳信·坐清昼

作者:张炎(宋代)

坐清昼。正冶思萦花,馀酲倦酒。甚采芳人老,芳心尚如旧。消魂忍说铜驼事,不是因春瘦。向西园,竹扫颓垣,蔓萝荒甃。风雨夜来骤。叹歌冷莺帘,恨凝蛾岫。愁到今年,多似去年否。旧情懒听山阳笛,目极空搔首。我何堪,老却江潭汉柳。

61

探芳信

大作,林麓洲渚皆琼瑶。方庵驰小序求词,且约访蔡公甫

夜寒重。见羽葆将迎,飞琼入梦。整素妆归处,中宵按瑶凤。舞春歌夜棠梨岸,月冷和云冻。画船中、太白仙人,锦袍初拥。

应过语溪否,试笑挹中郎,还叩清弄。粉黛湖山,欠携酒、共飞E649。洗杯时换铜觚水,待作梅花供。问何时、带雨锄烟自种。

6

探芳信

款芳昼。正绛蜡凝妆,红帘劝酒。渐凤楼人老,春似旧时否。

飘零琼苑无消息,閒付填词手。更关心、细雨江南,锦帆归后。

风信几番透。待醉觅花村,梦寻萝岫。客燕年光,诗卷尽消受。

香林十里垂鞭路,宫锦应裁就。负春韶,怕惹流莺暗咒,

80

探芳信 同嘿园丈策六游李氏园。绯杏连林,春韶正丽,裴

晓寒重。乍半敛红蕤,莺帘锁梦。认翠灊行处,钿妆斗珠凤。

寻香蜂蝶迷前路,深浅春无缝。付閒身、管领东风,锦城初拥。

幽赏待谁共。祗花压吟巾,云随游鞚。寂寞园林,啼鸟和清弄。

九光杯浅春酲薄,羯鼓休催送。数年华,误了蓬山小宋。

13

探芳信 春访玉楼图

甚时到。看楼外春深,莺花正闹。奈一丝牵处,蜂蝶鬓云绕。

平分北地胭脂色,定比江南好。倩东风、暗入疏窗,篆烟徐袅。

千里绿杨道。恨树也无情,重关遮了。咫尺红墙,如隔玉山杳。

嬉春响屧村村遍,曾忆帘栊悄。付周郎、唱彻芳游短调。

23

探芳信 元夕,和梅溪

箭催晓。正灯绽宫花,裙拖烟草。忆洛城三五,香尘软风扫。

沸天箫鼓红霞闹,暖入莺声早。水云乡,漫掩重关,九边春到。

报道。雁来了。带露布欢声,慰人愁抱。故事昆仑,重搬演、排场好。

遗簪堕珥香狼藉,错认鳌山小。广陵游,一梦蛮江坐老。

86

探芳信·午日重到荷池同邹太史泰和

早朝罢。趁一扇障尘,双鞋替马。正晓凉天气,平地澹如画。

远风吹聚蓬瀛侣,人影垂杨下。比前番、燕态全轻,鹭情尤雅。

好景渐宜夏。看萍点钱圆,浪文绫砑。依约江南,倒绿映檐瓦。

无人竞渡空流水,引起思乡话。向波湾、试觅渔竿共把。

57

探芳信·春溪即事

最潇洒。是碧水如油,柳湾乱泻。又趁人蝴蝶,成团舞花罅。

晴堤草绿萦裙带,衫子游丝惹。阿谁家、粉黛风前,澹罗吹麝。

遥岸互游冶。听弦风鸢,鞭嘶宝马。暖意熏人,人境颇堪画。

画师倘写溪头景,写我伤春者。问先生、你个伤春难写。

52

探芳信 重九前一日,大兄赴城北买菊归,各赋小词记事

向城北。问野圃浓霜,这番消息。道寒花都放,莫迟去寻觅。

携奴荷锸随黄蝶,踏断残芜碧。忽惊看、一簇斜阳,满篱霜色。

金盏为君拭。有疏影疏香,移来书室。几日帘前,经岁又相忆。

忍寒翠里灯花下,一一重搜剔。趁重阳,细雨轻烟澹日。

83

探芳信 寒虫

晚雨歇。听断续虫鸣,声连堕叶。恰豆棚才作,墙根又相接。

柔肠量尔能多曲,有这些愁说。絮叨叨、惨惨悽悽,悲悲切切。

长夜转幽咽。经千遍浓霜,百回凉月。数尽残更,挨过菊花节。

寒蝉冷蝶都仙去,抵得昆明劫。剩秋心不死,哀吟欲绝。

94

探芳信 络纬

冷消息。到晓露墙根,晚烟篱隙。正绣衾梦断,豆花又风急。

残灯窗里明还暗,月在窗前白。忽惊猜、巷北街西,那家宵绩。

何日便成匹。怪响引丝长,缓怜丝涩。静夜寒闺,幽韵杂刀尺。

乱愁谁漾千千缕,争把秋心织。便无愁,也自听它不得。

80

探芳信 江村送别

正秋暮。又雁引离心,蛩惊倦旅。趁半山衔日,帆影渡江去。

一行疏柳青旗瘦,魂已销无处。更何堪、野火丛祠,乱鸦凄语。

无计挽君住。但遥指鸥沙,教寻归路。还怕归来,双鬓渐非故。

鲤鱼风大寒潮阔,落叶空题句。慰相思、祇有西窗夜雨。

47

探芳信 暮春寄怀四舅氏

惜春昼。正睡思萦人,几回倦绣。喜画梁双燕,衔泥尚如旧。

东风不为吹愁去,花片飘红瘦。又新阴、绿到阶除,懒携樽酒。

闲自倚阑久。望云影低垂,波痕微皱。吟舫蜻蜓,偏阻申江口。

何当共说经年别,拍案苏黄手。恐相逢,已过茶香节候。

54

探芳信 暮秋月夜,时方因病止酒,用王碧山韵

作者:王策(清代)

夜如昼。奈花径无花,酒徒断酒。月仍前度月,人谁旧年旧。

谩愁髀肉生閒里,落得平消瘦。况饥村、突冷馀尘,井荒缺甃。

海气耳边骤。怕鲸欲移宫,鳌思翻岫。晴过今宵,来夜再晴否。

霜风又捲山松发,秃似瞿昙首。更何言、栗里门前病柳。

72

探芳信(贺麓翁秘阁满月)

探春到。见彩花钗头,玉燕来早。正紫龙眠重,明月弄清晓。夜尘不浸银河水,金盎供新澡。镇帷犀、护紧东风,秀藏芝草。
星斗粲怀抱。问雾暖蓝田,玉长多少。禁苑传香,柳边语、听莺报。片云飞趁春潮去,红软长安道。试回头、一点蓬莱翠小。

33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