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菊对芙蓉词牌名古诗文

金菊对芙蓉·上元

金鸭消香,银虬泻水,谁家夜笛飞声。正上林雪霁,鸳甃晶莹。鱼龙舞罢香车杳,剩尊前、袖掩吴绫。狂游似梦,而今空记,密约烧灯。

追念往事难凭。叹火树星桥,回首飘零。但九逵烟月,依旧笼明。楚天一带惊烽火,问今宵、可照江城。小窗残酒,阑珊灯灺,别自关情。

83

金菊对芙蓉 秋思

作者:梁寅(元代)

玉刻奇峰,蓝拖秀水,秋光浑似耶溪。渺苍烟十里,白鸟孤飞。恨无越女芙蓉艳,兰舟小、桂棹轻移。西风残照,樵人渔子,结伴尤宜。无柰物理难齐。叹鱼虾苦瘦,雁鹜多肥。望茫茫江海,今更何之。溪头绿树亲曾种,耐寒暑、应笑人衰。青山千仞,白云万顷,须理荷衣。

27

金菊对芙蓉 九月二十五日寿金桐冈

作者:陈栎(元代)

寿宿腾光,寿香袅碧,郁葱枝上梧桐。记绂麟令旦,门挂弧蓬。

今年东阁郎皆侍,怀章绶、拜捧金钟。荣华富贵,眼前谁似,堪展眉峰。

秋高景物俱浓。正阶前金菊,巧对芙蓉。爱菊名寿客,寿与公同。

醉蓉初莹凝脂面,酣天酒、芳脸潮红。何妨判饮,与花双醉,醉似花容。

11

金菊对芙蓉 宿程松壑月香亭次韵

晓梦初回,余酲未解,月明犹挂疏桐。在月香绝顶,稳驾天风。乔松劲竹高寒地,还容得、几朵芙蓉。霜空放眼、水痕褪碧,山色添浓。休问衰老诗穷。把烟岚夺取,也是豪雄。问今来古往,谁异谁同。老怀陶写惟丝竹,有捧觞、林下丰容。傍人任笑,疏狂不减,我辈情钟。

50

金菊对芙蓉·梧叶飘黄

梧叶飘黄,万山空翠,断霞流水争辉。正金风西起,海燕东归。凭栏不见南来雁,望故人、消息迟迟。木樨开後,不应误我,好景良时。只念独守孤帏。把枕前嘱付,一旦分飞。上秦楼游赏,酒殢花迷。谁知别後相思苦,悄为伊、瘦损香肌。花前月下,黄昏院落,珠泪偷垂。

30

金菊对芙蓉 暮秋

凉雨人清,悄寒夜静,片霞天际斜飞。看青烟萦树,白月侵衣。

松梢露催残叶,碧苔上、花影参差。雁应来早,怨虫喧砌,绣幕低垂。

自念独锁愁眉。渐画栏影转,斗柄初迟。又重阳去远,菊冷东篱。

芙蓉寂寞澄江晚,问姮嫦、乍耐凄其。秋光又老,难留好景,莫负良时。

51

金菊对芙蓉 宿梅里雪山雨崩村

夜钝藏声,灯幽迸焰,湛霄抛雨无心。看经幡失雾,月上青林。

雪痕依约寒云里,待磨洗、山脊森森。江喧岸惧,墙颓光裂,都入虚衾。

西牖恍见飞禽。怅花梢立露,荒梦难寻。正临渊冻驿,羊齿丛深。

一樽弃我如尸卧,魇愁魄、睡老春阴。宵阑似水,轻烟笼屋,人影沉沉。

80

金菊对芙蓉

塞上风云,江间波浪,兼天接地成秋。看皂雕振翮,白鹭横洲。

季鹰正忆莼鲈脍,冷芙蓉、寂寞渔舟。商飙起处,谁家玉笛,吹彻高楼。

遥想白帝城头。听砧声急捣,惊散沙鸥。叹东墙宋玉,独锁闲愁。

晚来大火流西极,敢天孙、望断牵牛。纷纷白月,絺衣萝薜,更上帘钩。

51

金菊对芙蓉 层云阁阴,春寒不休,年年梅子黄时,客怀如是

日澹还收,云低不落,轻寒轻暖轻阴。正珠弦响涩,宽褪湘琴。

兽炉潮晕香迟起,似泼水庭户愔愔。疏帘影里,昼长人懒,都恋香衾。

费尽春深春浅,把春人酿作、梅子酸心。怕东风去后,梦更难寻。

近来天亦愁如睡,锁山眉、雨意沈沈。无端送别,絮飞花落,偏是而今。

57

金菊对芙蓉 舟行遇大风仍用前韵

雪浪鼍吟,布帆鸱叫,西风削碎晴秋。看绿平楚尾,翠入吴头。

盘淌急洑孤光陷,铸一点、旸谷金毬。柁楼长啸,汜人侑舞,海若供讴。

十载萍梗飘流。只赁庑皋桥,卖饼安邱。喜今朝尻马,仿佛天游。

水云混混黏无极,真欲犯、碧落空幽。只怜今夜,琼宫高处,清冷难留。

12

金菊对芙蓉 舟次渐近江南仍用前韵

或把琴书,或携粉镜,平分画舫清秋。过女儿浦口,新妇矶头。

秋光澄湛明于雪,映水上、茜帐银毬。敲针稚子,临风把钓,学唱吴讴。

依旧滚滚江流。还半下吴门,半绕巴邱。只江东麋鹿,几度来游。

迟归沙鸟应相笑,他乡景、有甚清幽。黄花开过,紫螯卖过,谁把君留。

64

金菊对芙蓉 九日牧仲招同山蔚振衣楼登高填词惜别即次来韵奉酬

梵客有言,悲哉气也,君家原不宜秋。况帆停江上,人倚楼头。

菊英亦管人离别,赛柳绵、打块成毬。那堪筵畔,轻敲檀板,缓节秦讴。

叹昔幕府风流。羡落帽中原,戏马高邱。更一时参佐,千载英游。

吾衰讵有风云想,算不如、岩岫清幽。从兹归去,笔床茶灶,到处淹留。

40

金菊对芙蓉 禹州使院作

雍氏亭空,大騩山老,一鞭袅尽斜晖。正荒城苔绣,古驿花欹。

行人说是王孙第,怅金床、玉几都非。巡檐背手,谁人怜我,情绪如丝。

此意枕簟应知。共残釭青穗,伴我题诗。叹星移物换,种种凄其。

不如且向东风外,好悲歌、聂政坟西。明当竟去,频斟浊酒,细拂横碑。

50

金菊对芙蓉 送杨亭玉学博之任江浦和梁棠村先生

棠邑名城,秣陵剧县,鳣堂坐对晴秋。正人家夹岸,云物当楼。

扶风绛帐生徒盛,环讲舍、锦瑟红篝。图书四部,才华六代,冠冕南州。

罨画暂尔淹留。恰曲唱樽前,缆繫沙头。盼离亭霜叶,黄重丹稠。

之官一水携家便,喜烟江、乍稳阳侯。别来锦字,好寻双鲤,频溯中流。

32

金菊对芙蓉 至夜

早换新衣,迟添弱线,且教同坐更阑。乍绕檐冰箸,戛碎琅玕。

今宵海样莲花漏,听儿家、数尽悲欢。燕台梦杳,似伊清瘦,可耐严寒。

双鱼昨寄平安。道夜深风雪,正直金銮。想频呵冻墨,绛蜡才干。

平明又复催趋走,只空陪、彩仗千官。口脂面药,几时宣赐,分饷孤鸾。

10

金菊对芙蓉 秋感寄采湘

断角声凄,零笳韵悄,斜阳催暝荒城。正满林黄叶,秋老旗亭。

春来送别香车杳,剩临歧、泪湿吴绫。可怜游子,生涯如梦,梦几时醒。

旧事追忆无凭。叹尘劳鹿鹿,水逝云行。任楼开弹指,幻想空惊。

故园寂寞休回首,怅衔泥、燕垒难成。今宵残月,照人千里,两地离情。

94

金菊对芙蓉 咏月

皓魄初升,澄晖已降,碧潭龙吐晶毬。想曾逃秦殿,遍照庾楼。

应似此天清晕减,映银涛、万顷光流。夜凉人静,凭高听、长笛韵悠悠。

虽云瑶岛难求。对千峰若雪,仿佛瀛洲。且衔杯独酌,漫赋悲秋。

架有缥缃常课子,又何须、搔首蹰踌。年华暗换,何如团玉,今古长留。

98

金菊对芙蓉

水墨轻衫,鹅黄窄袖,朝来重试新妆。听催归声急,搅碎柔肠。

年来已有消魂别,忍频看、露冷花房。烟条攀与,鸾飘凤泊,各自凄凉。

空余欢事难忘,仗殷勤青鸟,缄字传将。把新愁旧恨,分诉伊行。

几回怕向楼头倚,盼兰桡、不到横塘。昏黄时候,知他何处,水阁云窗。

63

金菊对芙蓉 书壁

作者:刘侗(明代)

华紫移枫,荷香在桂,又成一种风光。正轻寒气候,好整衣裳。

几时送却堂前燕,计云程、故国烟茫。游人何事,独胜秋色,犹殢他乡。

空有回文锦句,尽听残白露,挨过重阳。任青楼赏遍,酒永歌长。

千里平安慵启帙,都忘却、家在湖湘。芦蓼池塘。芙蓉亭沼,橘柚垣墙。

26

金菊对芙蓉 酬柯凤孙博士

骑鹤烟花,听鹂柑酒,暮风吹袅杨枝。对惊春鼙鼓,懒问归期。

南楼月上寒犹重,荐翠樽,浓压鹅儿。曲阑干畔,笛声暗起,醉里寻诗。

可惜局外观棋,怕九州閟怨,续命无丝。任邻家娇女,齧笑唇饴。

芳洲一夜生香草,寄素心,玉手亲诒。儿孙催老,情怀未歇,何似天随。

33

金菊对芙蓉 其一

青子含酸,红檎带酢,讨春前度来迟。记丁娘居处,茆舍疏篱。

风前一树垂杨碧,赚萧郎、侧帽多时。青禽方便,赠伊萱草,报我将离。

昨夜灯烬孤帏。叹伯劳一世,未解双飞。问离魂倩女,此去何依。

芳苔铲尽凌波迹,便杏花江店都非。再休想像,楼心乞巧,花下弹词。

28

金菊对芙蓉 其二 再调季簪

镜背花寒,井眉瓶坠,玉烟摇曳空帷。叹从今萧寺,长掩秋扉。

生前已当空花看,纵埋香、未是凄其。佛堂深闭,猧儿惊起,碎了琉璃。

临水自结茅茨。记泼醅江面,曾照罗衣。甚青山似剑,不似蛾眉。

无人解画桃花面,祇秋棠泪脸同伊。断肠诗句,断肠花色,并作相思。

88

金菊对芙蓉

作者:宋荦(清代)

老矣陈琳,悲哉宋玉,披襟共此清秋。恰重阳又到,载酒楼头。

君言计日江南去,看霜林、橘柚如毬。未成分手,偏宜对菊,醉发狂讴。

鼓枻漫逐河流。有萧娘窈窕,潜贮商丘。问故乡虽好,可否同游。

天涯况未销烽燧,罨画溪、莫说寻幽。好将彩笔,登台赋雪,一笑淹留。

71

金菊对芙蓉 自题桐阴待月图

作者:袁绶(清代)

断雁萦云,暗蛩喧雨,露华凉沁空庭。正微酲乍醒,笛弄凄清。

轳轳金井桐阴晚,剪西风、作尽秋声。坠欢何处,盟寒旧日,梦瘦而今。

夜深薄袂伶俜。向绿天影里,敲竹低吟。恰炉温鹊尾,灯晕花身。

素娥不解相思苦,照离人、直恁分明。画栏凭遍,无聊心绪,说与谁听。

100

金菊对芙蓉·远水生光

远水生光,遥山耸翠,霁烟深锁梧桐。正零瀼玉露,淡荡金风。东篱菊有黄花吐,对映水、几族芙蓉。重阳佳致,可堪此景,酒酽花浓。
追念景物无穷。叹少年胸襟,忒煞英雄。把黄英红萼,甚物堪同。除非腰佩黄金印,座中拥、红粉娇容。此时方称情怀,尽拚一饮千钟。

88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