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字令词牌名古诗文

百字令 赠徐宝幢即题其诗词集

仰天不语,怪无端而笑,无端而涕。杯酒未干双剑跳,看尔悲歌斫地。

锄下黄金,床前阿堵,短尽英雄气。不妨狂语,诸君浪得名耳。

可怜豪竹哀丝,中年多感,坐作青毡计。斗大鹅笼愁闷煞,那得伸腰卧起。

李贺心肝,刘郎髀肉,无限悲凉意。此中有恨,人生难得知己。

43

百字令 题董壶山甥男“百花词”

作者:赵芬(清代)

生香活色,似丹青宛转,描来情丽。滴粉搓酥成百咏,字字绿酣红腻。

十样云笺,三升墨露,会得惺忪意。问花无语,可能知此情未。

堪叹驹隙流光,鸿归燕去,不管人憔悴。雨雨风风新梦觉,别是销魂滋味。

一段缠绵,千般哀怨,尽向毫端寄。感春怀抱,遣愁侬亦无计。

62

百字令 其一 登凌云绝顶

青衣江上,正层层苍霭,翠岚欲泻。佛寺深藏苍翠里,别有留人小榭。

泉急漱萝,风面摆竹,清籁发岩罅。群鸥惊起,远随帆影东下。

渔乡权当驩场,相逢旧好,屡枉看山驾。山已租猿楼寓鹤,也许吾求暂假。

稚瓞吹羹,绀茄佐酒,薄醉消长夏。离枝红处,一声都了吟罢。

9

百字令 其二 除夕守岁

寒消三九,甚江城爆竹,岁华草草。客邸光阴容易过,一过一番人老。

烧烛检香,呵冰涤砚,自遣闲怀抱。邻家儿女,欢声终夜翻倒。

明日怎又新年,料知淑气,处处催黄鸟。应有暖风如我意,吹得官梅开早。

寒具留宾,春椒逐颂,强作团圞笑。对花诉与,冰须添了多少。

43

百字令 其四 朽月苦雨,空负登高,展期十九,补作重阳

黤霪骑月,闷恹恹使我,乱愁无际。佳节重阳愁里过,消领枯禅滋味。

栖雀惊寒,旅鸿送响,终夜不成寐。祷晴应准,卜期再补秋禊。

补禊虽已歉迟,笑歌随意,也当西原会。簪菊佩萸仍故事,重整者番游屐。

厨近壶飧,友联园绮,一醉情应慰。凭高念远,文通恨赋休寄。

29

百字令 其三

莺花无主,看百般红紫,怎生愁苦。蜂蝶纷纷凋瘵尽,莫怪春无情意。

忆否当年,杜鹃桥上,忏欲曾重诉。危阑休倚,夕阳红尽将暮。

漫道金粉楼台,衣香人影,多少闲歌舞。乐极悲来曾一瞥,又变祅氛处处。

狼顾鹰瞵,波谲云诡,魂荡蚕丛路。周遑鬼运,此愁那便销去。

33

百字令 和林畏庐诗丈泛湖之作

越山清绝,泛湖光中夜,翛然孤引。一片玲珑惊骤冷,月底杨花吹鬓。

渔屋风生,蓬窗人悄,谁解听高韵。细波轻桨,睡鸥沙际难稳。

长叹系梦西泠,夷犹片棹,欲去频无准。闻说交芦庵外树,犹怨当年先隐。

半霎沉埋,水孤天阔,渺渺游人恨。传来新句,旧愁平地盈寸。

69

百字令 其二 留别祐甫四姊、撷芬二妹、逸青三妹

重帘怕卷,乍楼头寒压,沉吟别意。真个今番分手也,雨雨风风难避。

衰柳无情,落花惹恨,况又关同气。叮咛保重,不须双袖凝泪。

任它伫月楼虚,评花院冷,莫把离愁系。薄命自知非独我,今古伤心一例。

断梗飘蓬,浮萍败叶,悟彻今生味。分飞千里,只期鱼雁勤寄。

26

百字令 其一 留别祐甫四姊、撷芬二妹、逸青三妹

秋溪红树,正长空雨洗,行装初整。一夜西风催晓梦,别恨又堆双鬓。

素手重携,啼痕漫拭,把酒无心饮。销魂玉笛,不堪回首重听。

曾记永昼敲棋,长宵清话,往事空相證。此去乡关如落絮,身世飘零莫定。

千叠云山,一江清水,辜负归帆顺。酸辛情绪,却教清泪盈枕。

95

百字令·雪湖荷亭眺望

作者:王灏(清代)

小亭帘幕,微风起、吹乱一湖新碧。雨过横塘香更远,遥望水天一色。

露滴圆珠,光摇翠盖。叠浪翻琼雪。菱歌响处,白鸥时起时没。

试问鹤锡名区,胭脂废井,胜事皆陈迹。著屐频来闲眺望,梦裹浑忘是客。

误落尘寰,神仙富贵,两字蹉跎失。梧桐疏影,莫教辜负明月。

45

百字令

作者:王灏(清代)

梨花春掩,小庭幽、怎地春光难售。飞雪漫随风荡漾,还似冬残时候。

杏脸娇含,柳眉愁蹙,妆点溪山瘦。瑶台月下,尽教独自消受。

追忆放鹤亭边,灞桥驴上,风景依然旧。碎玉声声寒欲诉,是处珠悬檐溜。

小阁焚香,茶烟一缕,图史娱清昼。立来久矣,窗前忽讶君叩。

94

百字令 送潜阳金肯公初赴燕台

作者:王灏(清代)

芳郊草绿,雨霏霏、将近花朝时候。乍暖乍睛寒尚峭,醺作飞琼遍覆。

万树冰澌,一帘玉映,忆得人如旧。剡溪夜访。至今韵事还又。

猛想昔日梁园,邹枚授简,顷刻千言就。握管如君多逸思、犹伴阶除鹤瘦。

强半春光,凄迷烟柳,把韶华催骤。杏花开也,上林沽遍春酒。

77

百字令 戊子春暮,寓西湖,坐雨有感

作者:吴山(清代)

绿肥红瘦,正东风欲转,燕莺声碎。烟锁长堤芳草醉,无那两峰如髻。

湿翠粘天,断云贴巘,此际多新态。倚栏凭眺,三径故园荒未。

堪怜美景良辰,没来由、只与愁相对。何事天涯蝴蝶梦,流连客舍难退。

啼鸟多情,落红不管,领略无滋味。暮春也动,闺思来诗内。

46

百字令 自题小影

作者:张夏(明代)

天容吾老,谢春风妆点,舞雩沂水。剩有门前烟景胜,混迹渔樵堪喜。

失学从儿,愁贫任妇,聊诵村夫子。时名何有,赋成覆酱瓿耳。

空自跳荡词场,浮沉墨榜,复雄谈弧矢。一剑曾邀知己顾,难负文山柴市。

逃入东林,别联白社,就此终身矣。相呼道学,他年瞒尽青史。

27

百字令·南中酬友

作者:张夏(明代)

石头城下,草萧萧荒尽,南朝陵阙。廿载重游迷路径,倦听关前笳笛。

接地云阴,兼天浪涌,逼近重阳节。山川如此,古来谁数嘉客。

报到李郭扁舟,凌晨冲雨,特访江村僻。四座交披珠玉输,一卷书携冰雪。

白下宗风,于今转盛,伊洛人能说。应求千里,可容樗朽联席。

31

百字令·吊梅村先生,用苏韵

作者:张夏(明代)

风流如昨,论文章喜奖,后生人物。一自中原龙战后,卧看茅斋青壁。

燕去鹃归,徘徊京国,吟罢头须白。咄哉评苑,钱龚漫数三杰。

只为名下嫌疑,堂前危惧,误逐征车发。吴许原来居太学,那免琼台埋灭。

死见真心,从前宫阙,戒勿书毫发。诗人之墓,至今寒映松月。

94

百字令 病起即事

节过重九,负登临、怕见遥峰秋色。刚擘云笺书数字,病起十分无力。

任尔聪明,凭他解脱,那跳愁城出。秋天难曙,听残虫语啾唧。

追忆一枕邯郸,黄粱未熟,缥缈梯琼级。玉女瑶姬齐笑我,久向红尘逃匿。

月引珠宫,花招蓬岛,满袖天香袭。鸡声惊醒,纸窗初放微白。

2

百字令

天香正烈,被金风吹坠,满庭黄雪。小雨几番风几阵,渐渐凉生衾席。

香径苔封,野塘水涨,一片伤心碧。昨宵无寐,起来梳洗无力。

纵使炼就金丹,膏盲顿起,难解眉尖结。回首三生留梦影,休与钟情人说。

败叶吟风,寒虫吊月,辗转添凄恻。微吟支枕,半窗灯火明灭。

5

百字令 题张中翰夫人采芝养鹤遗照

珊珊何处,向图中犹见,铢衣烟雾。十二瑶台清梦好,漫把玉芝容与。

闲看梳翎,相将弄影,雅称神仙侣。软红尘外,东风吹上眉妩。

不道花落花开,绾春无计,过眼流光度。环佩江皋空寄恨,剩有月明如素。

锦瑟尘埋,瑶编蠹食,化鹤归来误。天香偕问,冷烟一片凝伫。

79

百字令 早春即事,寄怀弟妇循之

薄寒料峭,正梅花索笑,离怀如织。一夜打窗风雨恶,不忿乳燕饶舌。

青锁眉峰,春归芳草,辜负西园蝶。阑干十二,晓来还挂新月。

遥想京国繁华,艳阳风景,望里云千叠。可耐相思牵远梦,又被绿杨低曳。

旧事嬉游,它时吟赏,胜地俱陈迹。探巢旅燕,呢喃似向人说。

92

百字令 题吴时田黄海奇葩册子

缤纷照眼,问其中谁作,司花令史。翻尽群芳新旧谱,不信人间有此。

瑶草琪花,瀛洲方丈,此地非耶是。殊芬异态,便教德裕难记。

闻说云海黄山,木莲花放,数里氤氲气。身作迦陵五色鸟,飞入众香丛里。

金钮珠冠,鹅群蝶翅,一一徵名异。今宵梦绕,三十六峰烟翠。

13

百字令 次花海叔韵

清明近也,听饧箫隔巷,吹来庭户。初试罗衣风尚峭,小立曲阑凝伫。

柳学颦眉,花含笑魇,又见春如许。昼长人静,画梁新燕双语。

正值轻暖轻寒,酿花天气,一霎晴兼雨。对此韶光须痛饮,莫说闲愁闲绪。

三竺云峰,六桥烟水,结伴嬉游去。藏鸦门外,一枝摇漾柔橹。

54

百字令 家邵庵叔花影吹笛图

笛声横处,鹤南飞、裂石戛穿云表。花雾濛濛,疏影淡、别有层楼深窈。

孙楚闲情,恒伊清兴,一曲超神妙。夜深人静,蟾光林罅低照。

凝想按徵移宫,含商吐羽,逸响应缭绕。忽被东风,吹散去、空际馀音犹袅。

几点遥山,半溪流水,花外莺声晓。披图神爽,携尊来此听好。

65

百字令 中国健儿登上珠穆朗玛峰,喜赋

峥嵘绝仞,记八千尺外,未窥人迹。最后一区神秘地,举世同称三极。

鸳綵翔金,狮茸灿白,胜境教谁识。怜她圣母,年年耐此孤寂。

凭仗大勇豪情,蹬冰踏雪,开展英雄役。争取最高峰上去,一瞰万山如席。

解冻东风,淩云壮志,绝顶今能辟。天堂咫尺,琼梯步步堪历。

15

百字令·城南公园夏夜纳凉。园址即先农坛,具种种嬉剧,而野景半之

画图分展,是祈年旧日,翠华莅止。几面新妆回倦眼,羞入绮罗丛里。

矮树编栏,平沙糁径,夜色凉如水。孤行淡月,照人一榻愁倚。

耳畔豪竹哀丝,声声入破,拍手成狂喜。光怒长庚谁看取,剪剪芦苗风起。

古木惊鸦,荒塍趯兔,半作萧森意。草遮磴吟,怀索向何处。

34

百字令·己未除夕

寒光满马,忆当年此日,晓趋金阙。涧怨林愁庭院旧,重扫酿春晴雪。

钜野狐鸣,鼎湖龙去,催换红羊劫。停杯未举,酒肠寸寸愁结。

归来绝塞穷边,劳筋暂放,江汉催行客。竖子英雄平等看,嬴得数茎华发。

梦绕中原,诗寻永夜,岁鼓声声歇。朝元旧谱,几人守抱残缺。

11

百字令 题兰孙氏节烈记事后

香消玉陨,叹华门寒女,能全贞白。金穴铜山浑不羡,独葆璇闽芬烈。

鸾破难圆,凤飞岂再,泪尽啼鹃血。鸩媒何恶,琼花几堕灰劫。

却忆堂上调羹,膝前画荻,回首真凄绝。生就青陵连理树,那许狂夫攀折。

精卫无波,鸳鸯有冢,毕命朱丝直。皮金剪字,至今涞水呜咽。

83

百字令 前题

流光如驶,凭阅年七十,旌扬未被。梦里贞魂能诉恨,远涉瓯闽万里。

校士方还,采风又出,重与乌头峙。苹香荐俎,煌煌玉诏泥紫。

尚念宰树枝青,孤皱发白,一线千钧系。广置田畴延似续,伯道休嗟无子。

化石峰高,摩笄山峻,劲节真堪比。春兰秋菊,姓名无绝彤史。

83

百字令 初至粤西使署作

流年如驶,又一官岭表,廉车初忝。桂海骖鸾传故事,惭愧金章司宪。

赏棣碑存,甘棠港在,佳话人都羡。对床风雨,惊心雁影中断。

回思冶峤持衡,天雄草檄,历历游踪遍。皱面恒河浑未改,赢得顽躯身健。

合浦还珠,郁林遗石,敢道前模远。分阴须惜,治书秉烛忘倦。

92

百字令 盘山记游

穹岩特起,爱纡回磴道,百重苍翠。怪石嵯峨无定相,扪处一天烟霭。

凤盖缡褷,龙鳞偃蹇,拂帽松枝碍。疏钟何处,僧寮缥缈云外。

最好绝顶攀萝,一枝塔影,卓立凌空界。绀宇琳房相掩映,弹指华严香海。

洗钵池遥,谭禅石古,剑影雄千载。岧峣行殿,崆峒轩驭如在。

56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