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晖古诗

寄吴正仲却蒙马行之都官梅圣俞太博和寄依韵

山水玄晖去後空,骚人还向此间穷。小诗聊与论孤愤,大句安知辱两雄。秦甲久愁荆剑利,赵兵今窘汉旗红。背城不敢收余烬,马首翩翩只欲东。

514

晓过花桥入宣州界四首

不是青山是画图,南山瘦削北敷腴。两山名姓君知麽,一字玄晖一圣俞。

594

斛石山晓望寄吕侍御

作者:薛涛(唐代)

曦轮初转照仙扃,旋擘烟岚上窅冥。不得玄晖同指点,天涯苍翠漫青青。

698

送贾岛往金州谒姚员外

作者:喻凫(唐代)

山光与水色,独往此中深。溪沥椒花气,岩盘漆叶阴。潇湘终共去,巫峡羡先寻。几夕江楼月,玄晖伴静吟。

549

弟伋归宁

作者:杨亿(宋代)

一夕西风木叶飞,长安久客念庭闱。去随塞雁衔臣远,归值家鸡啄黍肥。负郭生涯同季子,澄江诗景必玄晖。帝城紫陌多尘土,免化轻云白紵衣。

600

小憩西兴

作者:苏泂(宋代)

吴越相望一苇通,仙凡不隔半帆风。玄晖有句无人识,尽在西兴落照中。

826

同扬景韩饮虞献子江亭和壁间文与可韵

晴兴属玉玩烟霏,照眼琅玕碧四围。堂荫白茅娟子美,江吟净练忆玄晖。谁家鼓吹观游去,何处笭箵罢钓归。尚想江南图画里,风帆夜落道人矶。

726

谢窦员外旬休早凉见示诗(奉书报诘朝有宴)

新秋十日浣朱衣,铃阁无声公吏归。风韵渐高梧叶动,露光初重槿花稀。四时苒苒催容鬓,三爵油油忘是非。更报明朝池上酌,人知太守字玄晖。

740

月夜有怀黄端公兼简朱孙二判官

作者:清江(唐代)

月照疏林惊鹊飞,羁人此夜共无依。青门旅寓身空老,白首头陀力渐微。屡向曲池陪逸少,几回戎幕接玄晖。四科弟子称文学,五马诸侯是绣衣。江雁往来曾不定,野云摇曳本无机。修行未尽身将尽,欲向东山掩旧扉。

438

答赵宗白宣州寄诗次韵

三载樟亭信到迟,偏劳双鲤寄相思。玄晖有兴期频订,太白曾游亦自奇。顾我尝为秋圃客,知君不废敬亭诗。未须更道澄江练,只候飞凫上赤墀。

543

颂古三首

作者:释钦(宋代)

唤作如如已变名。廓然无圣岂容情。其间妙叶皆同类,不有玄晖辨浊清。

404

风草不留霜

繁霜当永夜,寒草正惊风。飘素衰蘋末,流光晚蕙丛。悠扬方泛影,皎洁却飞空。不定离披际,难凝蘙荟中。低昂闲散质,肃杀想成功。独感玄晖咏,依依此夕同。

699

题倪文昌玉湖书院

作者:韦奇(宋代)

齐斋老子今安在,一去人间余廿载。白衣苍狗几千回,惟有溪山长不改。吴兴胜概夸玉湖,鹅溪一幅玄晖图。天光上下渺无极,寒玉倒浸清冰壶。晴波万顷莹如洗,一卷石向波心起。先生具眼此结庐,收拾溪山入诗里。渔...

804

上冯使君水晶数珠

作者:贯休(唐代)

泠泠瀑滴清,贯串有规程。将讽观空偈,全胜照乘明。龙神多共惜,金玉比终轻。愿在玄晖手,常资物外情。

927

南园杂咏·含晖亭

作者:陈宓(宋代)

青山照寒溪,朝暮有佳色。玄晖去千载,俛仰令人忆。

469

澄江台

作者:王韦(明代)

混合开天堑,苍茫壮帝畿。帆樯移夕景,楼殿动朝晖。落日波涛隐,浮烟岛屿微。登台歌古咏,长忆谢玄晖。

957

望谢家青山太白墓二首

玄晖旧宅略无存,太白来游爱是间。占作醉眼床一只,谢家山是李家山。

881

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上李使君

桂含爽气三秋首,蓂吐中旬二叶新。正是澄江如练处,玄晖应喜见诗人。

416

奉和赵给事使君,留赠李婺州舍人兼谢舍人别驾之什

便道访情亲,东方千骑尘。禁深分直夜,地远独行春。绛阙辞明主,沧洲识近臣。云山随候吏,鸡犬逐归人。庭顾婆娑老,邦传蔽芾新。玄晖翻佐理,闻到郡斋频。

810

次韵参寥三首

作者:秦观(宋代)

长安仕路与云齐,倦仆羸骖不可跻。但得玄晖曾折简,何须平子更安题。

645

三月二十一日泛舟十绝

弟兄玉映更珠联,岂减玄晖与惠连。却笑漠人无具眼,羡它李郭作神仙。

692

暗香

霁天秋色。正倚楼待月,谁伴横笛。涨绿浮空,闲数河星手堪摘。弥望澄光练净,分付与、玄晖才笔。烟溆阔,云远波平,归鸟趁风席。南国。信音寂。帐雁渚渡闲,鹭汀沙积。藓碑露泣。时拊遗踪暗嗟忆。人事空随逝水...

614

和李判院宿松隐见贻

作者:曹勋(宋代)

未论琢句比玄晖,余事犹思学退之。数亩园荒松菊在,一生心有水云知。时平岂暇寻三窟,事际何能出六奇。幸有松篁隐幽筑,所欣鹤驭到时时。

473

凌歊台六首

作者:吴芾(宋代)

簿书终日困拘挛,每到凌歊意豁然。千里日光斜照水,一川草色远连天。青山顶上玄晖宅,采石江头太白船。俱在目中浑可乐,何妨时复一扬鞭。

79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