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桥上

身长七尺好奇男,汝何悲愤而长忆?

尔之命促数且奇,一生富贵何可期。

胡不及时以行乐,飘零千里,备罹万难欲何为?

人才西渡正纷纷,尔之翘首望何陲?

岂欲长征班定远,杖策以相随。

满目带秋思,意蠢情亦痴,天津桥上无人知,只得远寄与知己。

512

庐山

匡庐突兀踞江滨,人道身山识不真。

冠盖簪缨频枉驾,暴风骤雨几回轮。

席间叱咤苍生病,岭上烟霞薄海惊。

历劫登临皆白首,同俦相顾话前因。

534

游庐山

庐山雨奇云亦奇,绿雾扑朔路迷离。

放眼茫茫李白瀑,惊心汤汤陶令畦。

锦绣谷中湿锦绣,天池寺外溢天池。

瞬息晴空明如洗,悠然板下听小溪。

757

为庐山白鹿书院题诗

曾是先贤讲学地,依然万木蔽深幽。

山根道路随流转,岭上烟云共翠浮。

白鹿身存仍有恨,红羊劫尽应无愁。

盘桓兴发催归去,留待京华续梦游。

732

题庐山植物园

含鄱亭下郁葱葱,云片万枝伴金松。

锲刻经营苦巧手,缅怀创业仰胡公。

水杉银杉堪继武,阳春永在万卉荣。

瑶花琪草争芳妍,东风必定压西风。

903

和董老游庐山诗

作者:陶铸(现代)

庐山真面谁能识?尽在烟云变幻奇。

偶见晴空飘白练,忽惊树杪涌清漪。

朱陈往事增惆怅,白李遗诗添彩姿。

最是劲松绝壁立,崇高风格不须疑。

728

颂陶小咏

不为五斗折腰身,归去来兮辞赋新。

篱菊曾馨三径月,桃花犹泛一溪春。

行文爽朗而潇洒,咏史激昂如有神。

倘使先生逢盛世,何须高隐作闲人。

565

漱玉亭

身坐漱玉亭,面对双剑峰。

欲识此间趣,且听龙潭中。

618

五老峰

庐山云雾阴晴,伐木丁丁听有声。

五老峰头偏听偏向右,东方红后见分明。

989

参加国际朱熹学术讲座会有感

白鹿薪传一代宗,流行直到海之东。

何期千载檀香月,也照匡庐洞里风。

908

东林册居杂咏

册僧相约探微,四月残红到处飞。

采药满笼云满袖,行歌声里荷锄归。

650

蝶恋花.云锦杜鹃

五月庐山春未尽,浓绿丛中,时见红成阵。

耀眼好花初识认,杜鹃佳品云锦。

攒叶圆端苍玉润,托出繁英,色胜棠樱嫩。

避暑人来应怅恨,芳时未及观娇韵。

848

水龙吟.庐山雾

庐山雾景难描,影机画笔都无济。

晴峦叠翠,倏萦一缕,缟裾轻曳,顿失前峰,旋迷旁壑,混茫而已。

又批封却障,忽开半面,分明见、青螺髻。

楼外丛杉挺峙,似迷藏、与人游戏。

近株已隐,远株尤显,霎时更检替。

变复多端,无分远近,影形俱翳。

但排窗雾人,沾衣润席,够清凉意。

663

云雾茶

作者:朱德(现代)

庐山云雾茶,味浓性泼辣。

若得长时饮,延年益寿法。

890

和董必武同志初游庐山

作者:朱德(现代)

庐山真面何难识,扬子江边一岭奇。

公路崎岖开古道,林园宛转创新陂。

行游险处防盲目,向导堪称指路碑。

五老峰前庄稼好,今年跃进不须疑。

928

游海会秀峰等处

又是中华第一山,从庐山外看庐山。

一泉飞跑自天下,五老从容席地谈。

717

访杏花村

逢人便说杏花村,汾酒名牌天下闻。

草长莺飞春已暮,我来仍是雨纷纷。

952

谒黄帝陵

远望郁苍连,抱岭环川。

成林古柏势参天。

百里荒原青一点,愈见森然,碑石付落烟。

唐宋无传。

茫茫几千年。

汉武驱胡勋尚在,安用求仙?

庙貌仰崔巍,子孙宜其。

四万五千万有其。

扫墓何为?玄黄涿鹿尚余威,不是为穷才念祖,祖武依稀。

614

黄陵古柏

五千年庙儿兴废,老柏数十常青葱。

蟠根怒出托负重,孙枝旁挺虬拿空。

无碑为柏记年岁,开天劈地洪荒流。

武皇逐虏三千里,解甲挂树来献功。

此树至今五千载,以礼巨者孙从翁。

中州神物此为最,鲁楷秦栎俱下风。

神灵呵护犹余愤,中霄风雨吟群龙。

773

中试后自题

十数年笔舞墨歌,赢得一张倒票;

两三月打躬作揖,赚来几串现钱。

549

中试后自题

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925

信知胸次有庐山

不师董巨不荆关,泼墨飞盆自笑顽。

欲起坡翁横侧看,信知胸次有庐山。

从君侧看又横看,叠壑层峦杳霭间。

仿佛坡仙开笑口,汝真胸次有庐山。

远公已远无莲社,陶令肩舆去不还。

待洗瘴烟横雾尽,过溪亭前我看山。

425

黄龙寺

古刹清幽客喜过,千年宝树态婆娑。

降龙伏虎成陈迹,只山僧礼佛陀。

466

陶渊明与他的五柳

作者:胡适(现代)

当年有个陶渊明,不惜性命只贪酒;骨硬不能深折腰,弃官回来空两手。

瓮中无米琴无弦,老妻娇儿赤脚走。

先生吟诗自嘲讽,笑指篱边五株柳:\"看他风里尽低昂,这样腰肢我无有。

\"

616

天池塔

掷笔峰连古道场,重新遗塔镇仙乡。

扫除下界风霾迹,长使名山放佛光。

782

47年重九北投桥园

年年置酒迎重九,今日黄花映白头。

海上无风又无雨,高吟容易见神州。

690

闻庐山舆夫叹息声

上山不易下山难,劳苦舆夫莫怨天。

为问人间最廉者,一升汗值几文钱。

683

思念内子高仲林

梦饶关西旧战场,迂回大队过咸阳。

白头夫妇白头泪,亲见阿婆作艳装。

976

望雨

独立精神未有伤,天风吹动太平洋。

更来太武上头望,雨湿神州望故乡。

665

忆内子高仲林

两戒河山一枝萧,凄风吹断咸阳桥。

白头夫妇白头泪,留待金婚第一宵。

64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词牌名 | 诗人合称 | 网站地图 | 诗经分类 | 名句分类

Copyright © 2025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