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女篇,魏晋,傅玄,
有女怀芬芳,媞媞步东厢。蛾眉分翠羽,明目发清扬。
丹唇医皓齿,秀色若圭璋。巧笑露权靥,众媚不可详。
令仪希世出,无乃古毛嫱。头安金步摇,耳系明月珰。
珠环约素腕,翠羽垂鲜光。文袍缀藻黼,玉体映罗裳。
容华既已艳,志节拟秋霜。徽音冠青云,声响流四方。
妙哉英媛德,宜配侯与王。灵应万世合,日月时相望。
媒氏陈束帛,羔雁鸣前堂。百两盈中路,起若鸾凤翔。
凡夫徒踊跃,望绝殊参商。
历九秋篇,魏晋,傅玄,
历九秋兮三春,遣贵客兮远宾。顾多君心所亲,乃命妙伎才人。
炳若日月星辰,序金罍兮玉觞。宾主递起雁行,杯若飞电绝光。
交觞接卮结裳,慷慨欢笑万方。奏新诗兮夫君,烂然虎变龙文。
浑如天地未分,齐讴楚舞纷纷。歌声上激青云,穷八音兮异伦。
奇声靡靡每新,微披素齿丹唇。逸响飞薄梁尘,精爽眇眇入神。
坐咸醉兮沾欢,相樽促席临轩。进爵献寿翻翻,千秋要君一言。
愿爱不移若山,君恩爱兮不竭。譬若朝日夕月,此景万里不绝。
长保初醮结发,何忧坐成胡越。携弱手兮金环,上游飞阁云间。
穆若鸳凤双鸾,还幸兰房自安。娱心极意难原,乐既极兮多怀。
盛时忽逝若颓,寒暑革御景回。春荣随风飘摧,感物动心增哀。
妾受命兮孤虚,男儿堕地称珠。女弱虽存若无,骨肉至亲更疏。
奉事他人托躯,君如影兮随形。贱妾如水浮萍,明月不能常盈。
谁能无根保荣,良时冉冉代征。顾绣领兮含辉,皎日回光则微。
朱华忽尔渐衰,影欲舍形高飞。谁言往思可追,荠与麦兮夏零。
兰桂践霜逾馨,禄命悬天难明。妾心结意丹青,何忧君心中倾。
晋宗庙歌十一首 其九 文皇帝登歌,魏晋,傅玄,
于皇时晋,允文文皇。聪明睿智,圣敬神武。万几莫综,皇斯清之。
虎兕放命,皇斯平之。柔远能迩,简授英贤。创业垂统,勋格皇天。
秦女休行,魏晋,傅玄,
庞氏有烈妇。义声驰雍凉。父母家有重怨。仇人暴且强。
虽有男兄弟。志弱不能当。烈女念此痛。丹心为寸伤。
外若无意者。内潜思无方。白日入都市。怨家如平常。
匿剑藏白刃。一奋寻身僵。身首为之异处。伏尸列肆旁。
肉与土合成泥。洒血溅飞梁。猛气上干云霓。仇党失守为披攘。
一市称烈义。观者收泪并慨慷。百男何当益。不如一女良。
烈女直造县门。云父不幸遭祸殃。今仇身以分裂。虽死情益扬。
杀人当伏法。义不苟活隳旧章。县令解印绶。令我伤心不忍听。
刑部垂头塞耳。令我吏举不能成。烈著希代之绩。义立无穷之名。
夫家同受共祚。子子孙孙咸享其荣。今我作歌咏高风。激扬壮发悲且清。
云中白子高行,魏晋,傅玄,
陵阳子。来明意。欲作天与仙人游。超登元气攀日月。
遂造天门将上谒。阊阖辟。见紫微绛阙。紫宫崔嵬。
高殿嵯峨。双阙万丈玉树罗。童女制电策。童男挽雷车。
云汉随天流。浩浩如江河。因王长公谒上皇。钧天乐作不可详。
龙仙神仙。教我灵秘。八风子仪。与游我祥。我心何戚戚。思故乡。
俯看故乡。二仪设张。乐哉二仪。日月运移。地东南倾。天西北驰。
鹤五气所补。鳌四足所支。齐驾飞龙骖赤螭。逍遥五岳间。
东西驰。长与天地并。复何为。复何为。
白杨行,魏晋,傅玄,
青云固非青。当云奈白云。骥从西北驰来。吾何意。
骥来对我悲鸣。举头气凌青云。当奈此骥正龙形。
踠足蹉跎长坡下。蹇驴慷忾。敢与我争驰。踯躅盐车之中。
流汗两耳尽下垂。虽怀千里之逸志。当时一得施。
白云飘飘。舍我高翔。青云徘徊。戢我愁啼。上眄增崖。
下临清池。日欲西移。既来归君。君不一顾。仰天太息。
当用生为青云乎。飞时悲当奈何耶。青云飞乎。
鸿雁生塞北行,魏晋,傅玄,
凤凰远生海西。及时昆山冈。五德存羽仪。和鸣定宫商。
百鸟并侍左右。鼓翼腾华光。上熙游云日间。千岁时来翔。
孰若彼龙与龟。曳尾泥中藏。非云雨则不升。冬伏春乃骧。
退哀此秋兰草。根绝随化扬。灵气一何忧美。万里驰芬芳。
常恐物微易歇。一朝见弃忘。
长歌行,魏晋,傅玄,
利害同根源,赏下有甘钩。义门近横塘,兽口出通侯。
抚剑安所趋,蛮方未顺流。蜀贼阻石城,吴寇冯龙舟。
二军多壮士,闻贼如见仇。投身效知己,徒生心所羞。
鹰隼厉爪翼,耻与燕雀游。成败在纵者,无令鸷鸟忧。
秋胡行,魏晋,傅玄,
秋胡子。娶妇三日。会行仕宦。既享显爵。保兹德音。
以禄颐亲。韫此黄金。睹一好妇。采桑路傍。遂下黄金。
诱以逢卿。玉磨逾洁。兰动弥馨。源流洁清。水无浊波。
奈何秋胡。中道怀邪。美此节妇。高行巍峨。哀哉可悯。
自投长河。
艳歌行,魏晋,傅玄,
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秦氏有好女,自字为罗敷。
首戴金翠饰,耳缀明月珠。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
一顾倾朝市,再顾国为虚。问女居安在,堂在城南居。
青楼临大巷,幽门结重枢。使君自南来,驷马立踟蹰。
遣吏谢贤女,岂可同行车。斯女长跪对,使君言何殊。
使君自有妇,贱妾有鄙夫。天地正厥位,愿君改其图。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六 景龙飞,魏晋,傅玄,
景龙飞。御天威。聪鉴玄察。动与神明协机。从之者显。逆之者灭夷。
文教敷。武功巍。普被四海。万邦望风。莫不来绥。圣德潜断。
先天弗违。弗违祥。享世永长。猛以致宽。道化光。赫明明。
祚隆无疆。帝绩惟期。有命既集。崇此洪基。
短歌行,魏晋,傅玄,
长安高城,层楼亭亭。干云四起,上贯天庭。蜉蝣何整,行如军征。
蟋蟀何感,中夜哀鸣。蚍蜉愉乐,粲粲其荣。寤寐念之,谁知我情。
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昔君与我,如影如形。
何意一去,心如流星。昔君与我,两心相结。何意今日,忽然两绝。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四 宣辅政,魏晋,傅玄,
宣皇辅政。圣烈深。扰乱反正。从天心。网罗文武才。
慎厥所生。所生贤。遗教施。安上治民。化风移。肇创帝基。
洪业垂。于铄明明。时赫戏。功济万世。定二仪。定二仪。
云行雨施。海外风驰。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二 宣受命,魏晋,傅玄,
宣受命。应天机。风云时动。神龙飞。御诸葛。镇雍梁。
边境安。夷夏康。务节事。勤定倾。揽英雄。保持盈。渊穆穆。赫明明。
冲而泰。天之经。养威重。运神兵。亮乃震毙。天下宁。
晋鼓吹曲二十二首 其一 灵之祥,魏晋,傅玄,
灵之祥,石瑞章。旌金德,出西方。天降命,授宣皇。应期运,里经骧。
继大舜,佐陶唐。赞武文,建帝纲。孟氏叛,据南疆。追有扈,乱五常。
吴寇劲,蜀虏强。交誓盟,连遐荒。宣赫怒,奋鹰扬。震乾威,曜电光。
陵九天,陷石城。枭逆命,拯有生。万国安,四海宁。
乐府,魏晋,傅玄,
胡饭兼御。相国食前。方丈殊珍。粉加甲煎。名香熏陆。
艾纳回光。穆穆三春节。天气暖且和。男当进曰女适人。
投心委命□受身。昔有林号曰阴康。始教民舞。
涕气以扬之。凤有翼龙有鳞。君不独兴。必须良臣。
东方将欲和。太白星飞芒。曜灵照照舒光。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