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蹄古诗

菩萨蛮(十之三)

作者:邓肃(宋代)

飞红欲带春风去。柳丝却织春风住。去住任春风。只愁尊俎空。今朝鞭马去。又得高阳侣。半醉踏花归。霜蹄骑欲飞。

701

瑞鹤仙(元日朝回)

作者:史浩(宋代)

霁光春未晓。拥绛蜡攒星,霜蹄轻褭。皇居耸云杪。霭祥烟瑞气,青葱缭绕。金门羽葆。听胪唱、千官并到。庆三朝、雉扇开时,拜舞仰瞻天表。荣耀。万方图籍,四裔明王,赆DC72珍宝。椒盘颂好。称寿斝,祝难老。更...

760

玉楼春(桃花湾马迹)

作者:蒋捷(宋代)

秦人占得桃源地。说道花深堪避世。桃花湾内岂无花,吕政马来拦不住。明朝与子穿花去。去看霜蹄剜石处。茫茫秦事是耶非,万一问花花解语。

613

题刘景明百马图扇面

雾鬣如无笔,霜蹄不带埃。直言明眼著,若个是龙媒。

967

腊肉

作者:王迈(宋代)

霜蹄削玉慰馋涎,却退腥劳不敢前。水饮一盂成软饱,邻翁当午息庖烟。

930

题六二第诗卷

万卷胸中融化成,却怜郊岛太寒生。霜蹄历块骏无匹,赤子探珠龙失惊。警句宜为康乐弟,痴年谬作季方兄。此诗异日君牢记,后有钟嵘不改评。

471

姚少师所藏八骏图

作者:曾棨(明代)

周家八马如飞电,夙昔传闻今始见。锐耳双分秋竹批,拳毛一片桃花旋。肉鬃叠耸高崔嵬,权奇知此真龙媒。霜蹄试踏层冰裂,骏尾欲掉长飙回。瑶池宴罢归来早,络月羁金照京镐。紫鞚飞时逐落花,雕鞍解处眠芳草。由...

601

送令狐郎中赴郢州

作者:赵嘏(唐代)

佐幕才多始拜侯,一门清贵动神州。霜蹄晓驻秦云断,野旆晴翻郢树秋。几处尘生随候骑,半江帆尽见分流。大冯罢相吟诗地,莫惜频登白雪楼。

759

送余泽还义兴

作者:胡寅(宋代)

挟策漳滨两韶稚,君后南随州计吏。相逢冠岁璧池头,顿觉词华使人惴。谓宜云路恣腾踏,岂料霜蹄多蹶踬。君才视我十倍加,蓄积那堪五经笋。已穷孟轲不动处,得丧穷通归一致。每怀会合未曾款,辄复鸿燕春秋异。寸...

571

送虔守楚大夫

作者:杨时(宋代)

象纬辰心次,雄都水浊时。经天浮瑞彩,绝代出英姿。厚德千金璧,虚怀万顷陂。霜蹄来汉苑,云翮上天池。籍籍才猷美,皇皇使节驰。飞书腾众吻,横阱窴通逵。剖竹章流远,还车蜀道巇。秦庭徒被指,赵璧本无亏。黄...

948

思老试壮

因过雕鞍见马肥,迎风振鬛试霜蹄。试将旧日弓弯看,箭入弦来月样齐。

884

韦偃牧马图

作者:苏轼(宋代)

神工妙技帝所收,江都曹韩逝莫留。人间画马惟韦侯,当年为谁扫骅骝。至今霜蹄踏长楸,圉人困卧沙垅头。沙苑茫茫蒺藜秋,风??雾鬣寒飕飕。龙种尚与驽骀游,长秸短豆岂我羞。八銮六辔非马谋,古来西山与东丘。

458

和李子寿通判曾庆祖判院投赠喜雨口号八首

尘涨冲头不识泥,朝来也解滑霜蹄。两公玉句惊风雨,把翫都忘日脚西。

908

十和贺太渊得雄二首

诞育文章家可贺,轩渠烦恼障皆除。霜蹄堕地能行矣,玉树临风必皎如。群纪伴翁入图画,俨佟为我御巾车。客中往往烦厨传,倘许携将酒与鱼。

707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作者:方岳(宋代)

宁骑踏雪驴,莫骤追风马。霜蹄失衔勒,多是快意者。

787

书梦

作者:方岳(宋代)

君马黄,我马白,漠漠柳花飞送客。我马跑风欲人立,紫丝袍贴黄金勒。轻衫一骑后者谁,黄初平家寄书信。泥香两车饷外孙,人与霜蹄俱梦境。呜呼人间儿戏亦前定,奈何夫人不知命。

769

送黄仲甄赴廷试

作者:李吕(宋代)

我昔尝为东南行,烦君载酒送城阈。酒阑上马意恻怆,似叹飞沉异鳞翮。我言君岂哙等伍,霜蹄偶蹶未为失。整衔易辔便千里,宁比驽骀才寸尺。转头日月曾几何,君已声名满蟾窟。笑呼扁舟下吴会,去意猛作秋鹰制。君...

523

射罴行

草枯燎发原野业,老罴愤起千军敌。将军名号巴而思,白羽惯数黄狼肋。老罴决石如怒猊,将军立马攒霜蹄。满弓一射正贯脾,马前突立人而啼。南山白额当道卧,东西之人不敢过。少年匹马随噪呼,从渠生拔白额须。刳...

426

唐人四马卷

作者:宋无(宋代)

霜蹄踏月早朝回,尾弄红丝拂紫苔。日暖龙池初洗罢,尚方闻进御鞍来。

495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作者:杜甫(唐代)

特进群公表,天人夙德升。霜蹄千里骏,风翮九霄鹏。服礼求毫发,惟忠忘寝兴。圣情常有眷,朝退若无凭。仙醴来浮蚁,奇毛或赐鹰。清关尘不杂,中使日相乘。晚节嬉游简,平居孝义称。自多亲棣萼,谁敢问山陵。学...

93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