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树

芳树千株发,摇荡三阳时。

气软来风易,枝繁度鸟迟。

春至花如锦,夏近叶成帷。

欲寄边城客,路远谁能持。

545

战城南

战城南,冲黄尘,丹旌电烻鼓雷震。

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

仗大顺,应三灵,义之所感士忘生。

长剑击,繁弱鸣,飞镝炫晃乱奔星。

虎骑跃,华眊旋,朱火延起腾飞烟。

骁雄斩,高旗搴,长角浮叫响清天。

夷群寇,殪逆徒,馀黎落惠咏来苏。

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

884

昭君辞

汉宫美女多如云,中有一人字昭君。

天生倾国倾城色,玉质孤高卓不群。

来至掖庭已有年,愁听宫漏独成眠。

可怜绝色等闲弃,汉帝不分媸与妍。

非是君王不好色,佳人如织绕其侧。

颠鸾倒凤夕连朝,遍识群芳犹未得。

思幸佳人无孑遗,九重选美事颇奇。

不劳龙目亲遴选,分辩媸妍赖画师。

高低美丑瘦和肥,全仗画师笔一挥。

古有按图寻骏马,今皇凭画幸嫔妃。

粉黛欲蒙君眷顾,千金竟把画工赂。

钱有几多艳几多,无钱休得君恩遇。

群娥每每沐皇风,独有昭君际遇穷。

自恃无双才与色,讵肯摧眉赂画工!

朔方正月雪澌澌,单于策马至京西。

因闻汉阙多佳丽,欲索一人娶作妻。

汉帝闻言忙颔首,和亲政策由来久。

只求边塞暂安宁,愿向单于献佳偶。

诏传呈上美人图,御笔按图点丽姝。

宫中美色真难舍,乃选庸姿嫁北胡。

钦点宫娥上殿堂,昭君为字名王嫱。

红袖翩跹迤逦至,至时四壁顿生光。

纤步凌波行若止,清香袅袅风吹蕊。

骨似琼瑶肌似冰,明眸转盼如秋水。

芳华盖世满堂惊,汉帝茫然叹失声。

画上庸姿乃绝色,其间究竟是何情?

君言既出难更改,忍送红颜归翰海。

暗将昭君比众妃,三千佳丽无光彩。

含颦忍泪别君王,贱妾从今辞故乡。

不用满朝贤将相,蛾眉为国靖边疆。

妾今远嫁万千里,胜在深宫寂寞死。

宫中尚有如花人,不赂画工命似纸。

愿君莫惜妾微身,应惜忠心体国臣。

但得贤才良将在,守边何必用佳人!

更怜豪杰没尘埃,辜负平生万丈才。

岂能屈节事权贵?慷慨高歌归去来!

绝色常遭妖女妒,贤才每被奸人误。

栖身异域本寻常,多少英雄悲失路!

铁马戎装出塞去,莫愁身似风中絮。

既然此地不留人,他乡自有留人处!

朔漠茫茫走石沙,随身唯有一琵琶。

此去诚知难复返,天涯何处不为家!

黄雾涨天雪晦冥,黑云拂地风膻腥。

高原万里草皆白,大漠千年冢独青。

无端叙写昭君辞,红粉飘零实可悲。

千古英雄同一叹,伤怀岂止为蛾眉!

683

咏孤石

中原一孤石,地理不知年。

根含彭泽浪,顶入香炉烟。

崖成二鸟翼,峰作一芙莲。

何时发东武,今来镇蠡川。

478

群鹤咏

八风儛遥翮,九野弄清音。

一摧云间志,为君苑中禽。

682

咏画扇诗

细丝本自轻,弱彩何足眄。

直为发红颜,谬成握中扇。

乍奉长门泣,时承柏梁宴。

思妆开已掩,歌容隐而见。

但画双黄鹄,莫画孤飞燕。

488

阻雪连句遥赠和

积雪皓阴池,北风鸣细枝。

九逵密如绣,何异远别离。

(谢朓)

风庭舞流霰,冰沼结文澌。

饮春虽以燠,钦贤纷若驰。

(江革)

珠霙条间响,玉溜檐下垂。

杯酒不相接,寸心良共知。

(王融)

飞云乱无绪,结冰明曲池。

虽乖促席燕,白首信勿亏。

(王僧孺)

飘素莹檐溜,岩结噎通崋。

罇罍如未澣,况乃限首仪。

(谢昊)

原隰望徙倚,松筠竟不移。

隐忧恧萱树,忘怀待山巵。

(刘绘)

初昕逸翮举,日昃驽马疲。

幽山有桂树,岁暮方参差。

(沈约)

761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阙通:缺;重岩一作:重峦)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溯同:泝;暮到一作:暮至)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巘写作:山献)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461

木兰诗/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惟闻通: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惟闻通: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一作:愿借明驼千里足)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帖通:贴;惊忙一作:惶;惶火伴通:伙)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827

陈太丘与友期/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25

咏雪/咏雪联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33

荀巨伯探病友/荀巨伯探友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866

折杨柳歌辞五首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

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

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793

梅花落

中庭多杂树,偏为梅咨嗟。

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

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

(寒风一作:风飚)

772

咏早梅/扬州法曹梅花盛开

兔园标物序,惊时最是梅。

衔霜当路发,映雪拟寒开。

枝横却月观,花绕凌风台。

朝洒长门泣,夕驻临邛杯。

应知早飘落,故逐上春来。

688

春色遍空明。

719

读书大林寺

读书大林寺,航空天上来。

泉石固所好,国耻恨未湔。

众志乃成城,斯任须并肩。

疥壁意云何,愿言共勉旃。

506

燕歌行

四时推迁迅不停。

三秋萧瑟叶辞茎。

飞霜被野鴈南征。

念君客游羇思盈。

何为淹留无归声。

爱而不见伤心情。

朝日潜辉华灯明。

林鹊同栖渚鸿幷。

接翮偶羽依蓬瀛。

仇依旅类相和鸣。

余独何为志无成。

忧缘物感泪沾缨。

797

长安有狭邪行

纪郢有通逵。

通逵并轩车。

帟帟雕轮驰。

轩轩翠盖舒。

撰策之五尹。

振辔从三闾。

推剑冯前轼。

鸣佩专后舆。

484

塘上行

芳萱秀陵阿。

菲质不足营。

幸有忘忧用。

移根托君庭。

垂颖临清池。

擢彩仰华甍。

沾渥云雨润。

葳蕤吐芳馨。

愿君眷倾叶。

留景惠余明。

408

秋怀

平生无志意,少小婴忧患。

如何乘苦心,矧复值秋晏。

皎皎天月明,弈弈河宿烂。

萧瑟含风蝉,寥唳度云鴈。

寒商动清闺,孤灯暧幽幔。

耿介繁虑积,展转长宵半。

夷险难豫谋,倚伏昧前筭。

虽好相如达,不同长卿慢。

颇悦郑生偃,无取白衣宦。

未知古人心,且从性所翫。

宾至可命觞,朋来当染翰。

高台骤登践,清浅时陵乱。

颓魄不再圆,倾羲无两旦。

金石终消毁,丹青暂雕焕。

各勉玄发欢,无贻白首叹。

因歌遂成赋,聊用布亲串。

986

夜集叹乖诗

诗人咏踟蹰。

骚者歌离别。

诚哉曩日欢。

展矣今夕切。

吾生赴遥命。

质明即行辙。

在贫故宜言。

赠子保温惠。

曷用书诸绅。

久要亮有誓。

573

秋胡行一

春日迟迟。

桑何萋萋。

红桃含夭。

绿柳舒荑。

邂逅粲者。

游渚戏蹊。

华颜易改。

良愿难谐。

493

豫章行

轩帆遡遥路。

薄送瞰遐江。

舟车理殊缅。

密友将远从。

九里乐同润。

二华念分峯。

集欢岂今发。

离叹自古钟。

促生靡缓期。

迅景无迟踪。

缁发迫多素。

憔悴谢华{艹/丰}。

婉娩寡留晷。

窈窕闭淹龙。

如何阻行止。

愤愠结心胸。

既微达者度。

欢戚谁能封。

愿子保淑慎。

良讯代徽容。

898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二

哲兄感仳别。

相送越垧林。

饮饯野亭馆。

分袂澄湖阴。

凄凄留子言。

眷眷浮客心。

回塘隐舻栧。

远望绝形音。

798

离合诗二

夫人皆薄离。

二友独怀古。

思笃子衿诗。

山川何足苦。

698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五

临津不得济。

伫楫阻风波。

萧条洲渚际。

气色少谐和。

西瞻兴游叹。

东睇起凄歌。

积愤成疢痗。

无萱将如何。

764

猛虎行二

猛虎潜深山。

长啸自生风。

人谓客行乐。

客行苦心伤。

707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四

屯云蔽曾岭。

惊风涌飞流。

零雨润坟泽。

落雪洒林丘。

浮氛晦崖巘。

积素惑原畴。

曲汜薄停旅。

通川绝行舟。

991

西陵遇风献康乐诗三

靡靡即长路。

戚戚抱遥悲。

悲遥但自弭。

路长当语谁。

行行道转远。

去去情弥迟。

昨发浦阳汭。

今宿浙江湄。

481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词牌名 | 诗人合称 | 网站地图 | 诗经分类 | 名句分类

Copyright © 2025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