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事书愤五首 其二

南都从古属偏安,便作儿臣亦大难。将士沦亡司马法,江山点缀沐猴冠。

和平两字张群口,主义三民闭一棺。谁识紫金山上墓,墓中双泪不曾干。

94

书愤五首 其四

比翼冤禽比目鱼,双飞均占好家居。私交浓厚陈公博,巨案弥缝顾孟余。

死矣仲鸣终自致,蠢哉民谊有谁如。东窗一夜修降表,尔罪真难罄竹书。

74

书愤五首 其三

曾伴荆卿入暴秦,南冠一载未亡身。何来刺背孙鸣凤,不异诛心章炳麟。

已违遗教排共党,又见反叛媚东邻。早知软化师评定,此贼奚容秉国钧。

89

书愤五首 其五

底事同仇御悔难,方亏一篑起波澜。实行背相淮阴贵,竟获心传伯彦奸。

党国宁容供贩卖,朝官真觉冠痴顽。此獠应在天诛例,特遣甥男作样看。

23

南游吟

维月正元旦,胡子作南游。南游何所之,泛棹来闽陬。

飘零非吾道,斗粟讵素谋。乃为饥寒故,忍作天南囚。

蛮语生乡感,殊俗惹客愁。因之动中怀,遥念万里悠。

重堂老人单,皓皓已白头。未能供甘旨,反累倚闾忧。

双亲虽云健,已届四十秋。有弟殊幼弱,有妹尚娇羞。

何事尚栖迟,不泛归来舟。耿耿寸草心,引领涕泗流。

47

赠王亦梅

漂泊来南国,客途喜识君。文章敦夙好,诗酒见情真。

世事凭陵劫,孤怀寄落尘。西湖风景好,何日理丝纶。

68

山居即景

爱向丹溪住,门庭少俗氛。云开山露脚,风起水生纹。

村犬吠残月,归鸦带晚曛。更欣新寓后,处处见耕耘。

95

沪南西炮台吊殉难诸烈士

来此荒凉地,凄其吊国殇。头颅酬志愿,碧血化光芒。

暮雨行人泪,西风古道杨。一坏新瘗土,终古澹斜阳。

73

大观楼题壁二首 其一

三载炎荒汗漫游,昆明池上又吟秋。却欣大义滇中举,颇恨余凶冀北留。

伍子奔驰终覆楚,狄公勋业在倾周。国门生入寻常事,恼煞当年定远侯。

81

寄内二首 其二

扊扅旧事怕重提,握别长亨夜惨凄。炎海鸿泥成久寄,雕梁燕垒剩孤栖。

好寻膝下含饴乐,莫向机中织锦啼。两地一心犹伉俪,休听涂说盼金鸡。

82

寄内二首 其一

天涯有客夜凭栏,欲写离愁下笔难。万里椰林栖老鹤,三年菱镜对孤鸾。

家无储蓄衣安寄,书到炎荒泪末干。今日好兼严父职,教儿休再著儒冠。

67

怀旧三首 其三

记得蒲青艾绿时,故交先识顺昌旗。果然入境称张禄,未及成功作范蠡。

筠岭饱看千个竹,梅关空塞一丸泥。要知军阀倾颓处,全局先输此著棋。

90

怀旧三首 其二

盖棺归骨过南昌,一束生刍泪数行。漫说伯仁由我死,终怜项籍属天亡。

凄凉绝笔留冤狱,涓滴微资压宦囊。回忆百花洲上约,樽前真觉断人肠。

49

怀旧三首 其一

将星天降李西平,戏下雄才数石城。卅六军人张后劲,八千子弟树先声。

素丝苦被污蝇点,末路堪怜走狗烹。从古国家开创日,尽多功罪不分明。

76

报载冯焕公出任民众抗日军总司令感赋七律两首 其二

腰间干莫久摩挲,反日争挥鲁氏戈。敌焰遏将新大陆,国魂招自旧辽河。

眼中疆土沧桑感,塞上英雄敕勒歌。十万横磨酣战际,血痕应比泪痕多。

29

感事书愤五首 其五

尤物天生必祸人,倾城哲妇古今闻。汉奸鬻国汪精卫,臣妾签名陈壁君。

事主比肩还比翼,怜卿为雨复为云。不知曾醒何时醒,一读华侨讨贼文。

18

报载冯焕公出任民众抗日军总司令感赋七律两首 其一

大树将军负怪名,者番攘臂却欢迎。群阴构难天昏黑,一电宣言地震惊。

早识纤儿为祸种,耻依当局作盟兄。而今俯顺全民意,帅印高悬细柳营。

100

感事书愤五首 其四

苍苍底事此安排,傀儡齐登大舞台。虎踞龙蟠王气歇,天罡地煞鬼门开。

浑志附逆干刑典,翻说穷兵是祸胎。世交贪污言不尽,中华拍卖信奇哉!

48

秋夜书怀

家国谁怜创造难,江声呜咽水潺湲。纤儿争欲为刘豫,敌寇何堪见伯颜。

白下风流云散尽,苍生火热水深间。伤心一样西湖景,岭上华堂建半闲。

41

书愤五首 其一

天教邪佞作公侯,覆雨翻云万众羞。往事跳坑曾露尾,大名填海早低头。

晚绳祖武明汪直,老学儿臣刘彦游。记得先生遗札语,快刀处置乱麻不。

59

书愤五首 其二

误尽苍生信若人,非袁莫属复非陈。寸为赘婿槟榔屿,毒及盟兄胡汉民。

满腔经纶在权利,全身柔媚表精神。时而合作时分裂,荒谬如君世绝伦。

70

赞冯将军三首 其三

赫赫威名著,旌旗踞上游。应时悬帅印,为国赋同仇。

箭射天边日,鞭投海上流。铙歌声满地,还我旧金瓯。

75

赞冯将军三首 其二

遮莫人心死,亡秦三户多。草予民族檄,倒彼逆军戈。

武乡出师表,文山正气歌。乾坤犹未坏,公理不销磨。

65

谒岳王墓

涅臂盟心骨已枯,尚留双冢耸西湖。千秋正气钟于是,八月胥涛怒有馀。

枭獍竟逢南渡主,熊貔翻为北庭诛。寝宫恰面吴山立,那许人图立马图。

96

赞冯将军三首 其一

国有垂危势,天无悔祸时。岳家军已矣,曹社鬼谋之。

物议訾降表,人心盼义师。果然逢大树,蔽日列旌旗。

88

吊秋女士墓

不甘汉族久沈沦,慷慨捐躯女子身。秋雨秋风临难日,好山好水祀佳人。

雄心能下谭人凤,巨眼惟知徐锡麟。底事墓门依两小,也容妓妾作芳邻。

52

大观楼题壁二首 其二

西南名胜数滇池,岸帻披襟喜不支。几处闲亭存古迹,一川小艇漾清漪。

灵钟金碧人皆杰,术乏丹青我有诗。何必蠡湖匡阜去,此间风物亦相宜。

93

谒先烈徐锡麟墓

入官头角便峥嵘,霹雳全教薄海惊。碧血一腔催后觉,黄花三月继先声。

拚将赤手歼胡祚,取出丹心照皖城。今日纪功多制像,似应金铸首先生。

11

云窝寺古洞

苍崖清露湿罗衣,洞府幽深日色微。忽见掠空青影疾,骇然蝙蝠向人飞。

72

塔公草原

竟日驱车入大荒,野原千里气浑茫。雪峰犹在高天外,一片银辉映夕阳。

29
古文诗经

推荐诗人

  • 曹植

    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曹魏著名文学家,建安文学代表人物。魏武帝曹操之子,魏文帝曹丕之弟,生前...(详细)

  •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详细)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详细)

  •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详细)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详细)

  • 王维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详细)

  • 杜牧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详细)

  •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详细)

  •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详细)

  •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详细)

  •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详细)

  •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详细)

  •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详细)

  •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详细)

  •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详细)

  •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详细)

  •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详细)

  •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详细)

  •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详细)

  •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详细)

  • 李贽

    李贽(1527~1602),汉族,福建泉州人。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李贽初姓林,名载贽,后改姓李,名贽,字宏甫,...(详细)

  • 汤显祖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详细)

  • 徐渭

    徐渭(1521—1593),汉族,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详细)

  • 曹雪芹

    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清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先祖为中原汉人,满洲正白旗包衣出身。素性放达,曾身杂优伶而...(详细)

  •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详细)

Copyright © 2024 gwsj.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古文诗经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68283号